2011年5月10日星期二

經濟與投資 - 石鏡泉 2011年5月10日

經濟與投資 - 石鏡泉 2011年5月10日
「九五」與「七三」
昨文提出個「九五」、「七三」,當時賣了關子,今解畫。第一個數字是美國的失業率,第二個數字是美國汽油每加侖價。假如失業率是在9%,汽油每加侖賣5美元,奧巴馬應不可連任。如失業率回至7%,汽油每加侖賣3美元,奧巴馬應可連任。這跟香港投資者,供樓者有何關係?

失業率與油價啟示後市
如是「九五」美國貨幣寬鬆依舊,如是「七三」美國將會加息。美息一加,美應升,金油俱跌,股市可望升。寬鬆依舊,美將跌,金油續升,股市冇運行。各位能不看緊這個「九五」、「七三」數?

昨文已分析過,上周五公布的超好非農業職位增長是可以表面風光,內仍陰乾格,這些增加了的職位應多是散工位,因為美就業數據中的U6失業率是上升了的(詳見昨文)。這個可以在下一兩個月的數據便得到印證。在這裏,筆者只欲講怎樣做到「九五」或「七三」。

失業率跟職位增減有關。不少美國議員認為人民幣值偏低,才致美國職位流失。事實上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政府、商家、工人,合力使美國的職位,向世界流失。

第二次大戰後,美國為扶持日本戰後重建,以對抗中俄,已要求一些美國公司去日本設廠、合作。日本的汽車工業,就是在這個扶持下,建立起來。到70年代,因為美國汽車工會勢力龐大,日日搞罷工、爭福利,結果是美三大汽車廠都將零件改在日本生產。美國汽車工會亦因為汽車業工人日少而衰落。到今時美國汽車工會UAW,除了在美總統競選時有些聲音外,大家還哪裏聽到他們有甚麼為工人爭取福利的行動?70年代UAW聲勢浩大的野貓式罷工,斷送了美國汽車工人的職位增長。他們爭取到今時一小時達78美元的工資和福利,但俾你做老闆,如迫不得已,你會請這麼貴的工人?這是盲動工運所帶來的悲哀。不要以為筆者反對工運,只是反對「盲目」工運。搞得到眼前利益,但無長遠利益者就是盲目。

到90年代,美國成功使蘇聯解體,共產主義威脅解除,美國企業可以到以前的鐵幕、竹幕地區去投資。美國政府允許商界到之前的「敵國」去投資,原意是想經濟殖民。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了。蘋果iPhone零售賣三百多美元,但給富士康的加工費不到9美元,是馬克思講的剝削剩餘勞動價值。除了富士康有員工跳樓外,代價亦是美國廠商大賺,美國工人失業。不過美國政客不講這個職位流失的底因,只講人民幣值,就算人民幣升到兌4美元,這個在中國富士康廠的職位會回流到美國嗎?不會,或只會流到富士康在越南的工廠去,結果?美國的失業率會長期高企不下,但又會不會回至7%水平?

筆者估計如政治局面無大變,例如貿易壁壘,要美國失業率在五年內回見7.1%會有困難,但回見7.9%又不是不可。在十多二十年後,當美國戰後嬰兒潮已死得七七八八,又或已屆退休年齡(這個年齡是可以改動的,美國政府愈窮,退休年齡便愈向後,一日不退休,政府便一日不用支退休金),失業率自然下,但這個是不應產生經濟效益之下。

為甚麼在美國失業率五年內回見7.9%會有可能?原因之一是「賴」。美國人借了很多錢去買樓是事實。樓價不振使這批有產者捱到眼坦坦。今時約有630萬個按揭是未能準時供款,有220萬個物業已欠供逾549日。面臨被收樓之險,這樣是否美國的有產者很慘?不一定。只要你把心一橫去賴便是。賴債是沒有道德之舉,君子所不為,但愈來愈多的美國供樓者認為銀行為求牟利,不顧供樓者的還款能力,而讓無能力還款的人借到錢去買樓,是銀行不負責任叫predatory loan。銀行既然不道德在先,供樓者也可以還以顏色,不供款,賴債可也。美國這些賴債是可以賴五、六百日的。在銀行未收樓之前,仍可以有屋住,而且是免費的。今時銀行要收樓亦不易,因為美國法院判過銀行未依足所有法律程序便收樓,是可以收樓不成功的,於是不供款者仍可有樓住。這種不供款法叫戰略性斷供(strategic default),這種不供白住法叫Scquatter renter。估計這個戰略性斷供一年可為供樓者省回500億的供款或租金。以每個家庭可以月省下約千五元計,便可以用這筆錢來交水電費,買食物,以至還卡數,結果?

這個由銀行界的「津貼」使到美國一些人「突然」間有了消費能力,故最近美國的消費金額是上升的。估計在這個賴供白住潮一日未完前,美國人的消費是會有好轉的。美國70%的經濟是由國內消費帶動,如果沒有了這個銀行界的「津貼」,美國的銀行盈利會好一些,但美國經濟會差一些,超市生意又會減一些,臨時員工又會冇一些。因此世界投資者應感激這批賴供白住輩,沒有了他們,美國人沒消費的日子真不知使港股民的日子怎樣過。

美國政府的財政預算案迄今仍未通過,即是不少退稅、扣稅、減稅之舉仍如期執行,今時約有45%的本應要納稅人士,因為金融海嘯以來,美國政府立下的種種稅務寬減仍存,稅金估計年達一萬一千億美元,這個屬於是美國政府的津貼。

消費倘續好利改善就業
美國政府和企業的津貼仍存的話,就等如美國失業的工人或起碼打臨時工的人,不會這麼慘,雖然不可以食燒雞,仍可有錢去食老麥,亦有充足的時間(因為開工不足)去看海。

可能就是這個緣故,所以麥當勞已宣布了在4月之後增招50,000名員工,老麥也應是請鐘點工為主吧!美國老麥除了增請員工多,也加價,反映美國的消費者可以有些錢去消費。有謂一葉知秋,老麥可以增聘人和加價,其他消費行業也是不是可以又加人,又加價?只要未來數月美國國內消費企業「雙加」成功,則美國的就業職位會因臨時工增加而維持在增20萬個職位。但失業率能否減就要看這些臨時工能維持多久,又或打臨時工的人,認為寧可食少些而多些時間去看海,而放棄搵長工。這樣一放棄,則美國失業率中的U6便會回下,失業率亦將可回下。這不是夢話,而是有實據。在法國,就是因為長期職位不夠,不少工人已將每周返工三天當為是長工,每周其餘的四天叫做過有質素的休閒生活。這個「休閒風」應會在美國普及,未來在香港也會普及,起碼以前收24元一個鐘的阿婆,今時會因為沒有競爭力去賺28元的最低工資,而要「休閒」去。這是打工仔的悲哀,但更是工運議員的失敗。昔日UAW,今時的每周返三天工的法國工人,就是「盲目」工運的後果。不盲目的工運是為工人創造就業機會,只要工人就業機會足,東家唔打打西家,你憂老闆唔加人工?今時的電腦業專才不也是一年加幾次薪?哪用工運議員去為他們爭取加薪?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