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5日星期三

巴克莱被罚曝出的神秘黄金定价密室


2014年5月的第四个星期五,当汇丰银行的高管们一大早在年度股东大会疲于招架股东们的怒火,以至于主席范智廉225万英镑的奖金不得不腰斩之际,巴克莱银行收到了来自英国金融监管机构开出的2600万英镑罚单

巴克莱挨罚是因为操纵黄金价格。英国审慎监管局说,该银行在“协调自身和客户的利益冲突方面缺乏足够的管理能力”。指责也透露出另一重含义:在每天高达20亿美元规模的伦敦黄金市场中,巴克莱银行既有自身利益,也有实现利益的价格操纵能力。

巴克莱银行的金价操纵能力来自黄金定价机制。根据这条承袭于1917年的规则,黄金定盘价由巴克莱银行、德意志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汇丰银行以及法兴银行在内的五大交易商确定。

或许,让“中国大妈”们难以想象的是,在她们按着计算器琢磨着囤积100克黄金要从卡里划走多少钱时, 这五家银行代表已经在8000公里外的一间会议室里帮她们算好了。

神秘定价五巨头

伦敦一直是是世界黄金交易的中心。在每个工作日,五家银行的代表在上午和下午各举行两次秘密会议,制定黄金定盘价。按照流程,先由占据主席席位的银行提出一个介于伦敦黄金市场最新购入、卖出价的中间价格,随后询问其他四大银行是否愿意以该价格购入、卖出黄金,并相应调高或降低该黄金价格,以达到买卖双方数量平衡。当五大银行找到平衡点时,黄金价格就此确定。

这一极具神秘主义色彩的定价过程,除了五家银行的黄金交易代表以外,没有其他人可以参与、观看,也给黄金价格蒙上了一层迷雾。

由于全球黄金市场24小时不间断交易,即使在五巨头议价中,交易也不会停歇。定价会议的参与者根据买卖双方数量,在第一时间就能报出金价是涨是跌,信息再传至五家银行的客户,最后才会公之于众。

五家定价银行在黄金议价过程中也能进行交易,其衍生品则在市场中调整和流通。凭借“距离价格最近”的时间优势,他们占尽交易先机。根据交易记录显示,每天在五家银行的电话议价开始前几分钟,都是衍生品交易的活跃期。

时间差为黄金衍生品交易带来丰厚利润。在信息主导下衍生品的盈利模式很清楚:如果在上午十点半公布价格前几秒买入1000份黄金期货合约,预计金价会每盎司上涨4美元,这些合约的总价大约是1200万美元,待价格正式公布后,就能挣到40万美元。

相比如此收益,巴克莱银行2004年从罗斯柴尔德银行以区区100万美元价格买下伦敦黄金定价席位,简直是一本万利的投资。

东窗事发

巴克莱银行东窗事发,源于2012年6月28日的一次金价操纵。

那天下午3点,巴克莱银行贵金属交易负责人普伦科特通过提前创立假抛单(用大量做空的抛单在几分钟内打压价格,然后再以对价为准的定价平台上撤销抛单)的手法,将金价压制在每盎司1558.96美元以下。因为按照协议,如果当时金价高于每盎司1558.96美元,巴克莱银行要支付给客户390万英镑;如果低于1558.96美元,巴克莱就不需支付任何费用。

几分钟的操纵,不仅使巴克莱免于支付390万英镑,还为银行带来175万英镑的利润。

如此操作,在巴克莱银行并非鲜见。就在这起金价操纵的前一天,巴克莱银行刚由于操纵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率(Libor),被金融监管机构开出创纪录的2.9亿英镑罚单。

此次吃了亏的客户觉得蹊跷,进而投诉,促成了这次调查,让巴克莱再次名誉扫地。然而它并非唯一卷入麻烦的黄金定价银行。

2014年1月,德国监管机构发起对黄金定价过程中欺诈问题的调查。德意志银行随即溜之大吉,决定不再参与伦敦黄金基准价格的制定,但此时退出已不足以撇清关系。3月初,一家美国黄金期货和期权交易商在纽约对五大银行提起诉讼,称自2004年以来这些银行便串通起来操纵黄金及黄金衍生品合约的价格。

然而,无论监管调查还是诉讼都没能阻挡其他银行加入“黄金定价密室”的努力。此前有消息说,中国工商银行[-1.17% 资金 研报]拥有20%股份的南非标准银行,正尝试接替德意志银行,成为参与伦敦黄金定盘价的“圈内人”。虽然各方均不确认也不否认,然而,市场一向把收购作为进入定价市场的途径。这似乎也成为全球最大黄金消费国中国一直谋求黄金定价权的印证。

丑闻频发,巴克莱主席沃克尔自然要给公众一个说法,他的前任马库斯·阿吉斯就是两年前因银行涉嫌参与伦敦银行同业拆借率(Libor)而引咎辞职。

刚被砍了奖金的范智廉可能是下一个挠头的人。在黄金定价方面,汇丰的角色和已经接到罚单的巴克莱并没有区别。看起来,持续了近百年的伦敦黄金定价机制和坐拥高薪的银行高管职位都到了变动的边缘。

面对最新操纵金价的罚单,巴克莱银行首席执行官安东尼·詹金斯说,“巴克莱为提升系统和管理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并承诺将最严格标准运用到所有操作中”。不过,金融城的一句老话难免会萦绕在人们心间:在缺乏监管时,永远不能高估机构的道德底线。

黃金白銀好淡爭持

投機智慧 - 許沂光 2014年6月25日





黃金白銀2013年6月至今都在狹窄幅度內橫行整固。2014年6月19日黃金急升41美元,收市報1319美元。以周綫圖分析,黃金的25周循環低位支持金價回升,但中期下降軌令到金價暫時受壓,也可能是金價(e)浪反彈的終點,見附圖(一)。

白銀方面,6月19日也急升。季節性周期分析,7月後貴重金屬上升的可能性較高,見附圖(二)。但美國期銀市場未平倉合約太高,始終是後市的隱憂。

總結:黃金白銀都處於決戰前夕,值得密切留意。詳細分析,留待今晚講座再談。

翻譯 瑞士5月向中國出口黃金規模大幅下滑



瑞士聯邦海關(Swiss Federal Customs)週二(6月24日)在官網更新的數據顯示,2014年5月瑞士共進口128.6公噸黃金(價值36.4億瑞郎),較4月的122公噸小幅增加。其中5月瑞士從英國進口的黃金規模達31.7公噸。

數據還顯示,今年5月瑞士共出口96.6公噸黃金,較4月116.4公噸大幅下滑。

另外,瑞士5月向中國大陸出口2公噸黃金,較4月的12公噸大幅下滑;同時5月向中國香港出口10.4公噸黃金,較4月25.5公噸亦下滑。

任志剛:港元重要性減退,應提高人民幣在港貨幣功能



前香港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指出,港元重要性將長期減退,要允許人民幣在港擔任更為重要貨幣功能,而在過去三十年間,任志剛一直都是港元聯匯制度的堅定捍衛者。此外,他表示,上海自貿區的建立已經削弱了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角色。

過去三十年間,任志剛一直都是港元聯匯制度的堅定捍衛者。港元地位下降從他的口中講出,意義非同小可。

任志剛在6月23日推出卸任金管局總裁後的首本著作《居安思危》中稱,內地進一步與全球直接聯繫,使香港中介人角色被邊緣化。而香港的政局發展或正在蠶食國家領導人對香港的信心,以致中央避免過分依賴香港作為內地進行國際金融活動的地方。

    “香港的決策當局目前面對的嚴峻問題,是如何提升香港作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功能。”

他表示,這並非香港一方可以決定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國家領導人,包括貨幣及金融管理機構的首長,是否希望如此發揮香港的作用。

然而,為了國家的整體利益,任志剛認為,應把內地和香港兩個金融制度聯繫起來,發揮最大的協同效益。兩個金融制度下的市場應建立互動、互補及互助的“三互關係”,並非割裂分開。

對於港元,任志剛指出,在中國崛起的形勢下,港元的重要性長遠將逐漸減退,香港亦要面對現實。

他表示,香港對內地經濟依賴程度較高,有必要容許內地的貨幣可在香港擔當更大貨幣功能。以港元為交易單位的香港貨幣體系的容量,會限製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進一步發展。

    “雖然到2047年港元仍是本港的法定貨幣,但這服務700萬人的特區貨幣,若要應付內地十三億人口、且快將是全球最大經濟體的國際金融活動,是天方夜譚。 ”

    “若要香港成為中國舉足輕重的國際金融中心,先決條件是讓交易雙方在港進行有關國際金融交易時,能選用他們認為理想的貨幣,便捷地進行和交收。”


同時,任志剛指出,資金進出港元的量度不斷增加,或危及港元及金融穩定,亦會吸引炒家狙擊港元。為防患未然,審慎管理風險的政策宜及早出台,以免危機出現。

由於美聯儲的非常規貨幣政策,聯匯制度給香港帶來了大量的通脹壓力,這迫使任志剛開始權衡聯匯制度給香港帶來的利與弊。任志剛曾在2012年6月發表《香港貨幣體制的未來》,挑戰自己過去捍衛近30年的聯匯制度,提出改變聯彙的三個檢討方向,引起了市場的反響。

對於聯匯制度,任志剛指出,香港情況獨特,是外向型經濟,當年促成聯繫匯率制訂的環境亦是獨一無二,只要市民大眾及社會接受港元兌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仍認為是符合最大的公眾利益,即使是異數,問題亦不大。

德國放棄從美國運回黃金說明了什麼?



為回應國民對海外黃金儲備的安全疑慮,德國去年宣布了黃金回國計劃。然而,存在美國的300噸德國黃金實際運回的僅5噸,且德國似乎想完全放棄該計劃:昨日,德國官方確定這批黃金是安全的。

歐債危機至今,德國國民對海外黃金儲備安全性的質疑愈加強烈:這批黃金是不是被融化了、租借出去了、還是被出售了?甚至說,這批黃金是否還存在?這些問題迄今都沒有任何官方答案。

6月23日,據彭博新聞社報導,德國基民盟議會預算發言人Norbert Barthle稱:“美國人將我們的黃金照顧的很好。客觀地說,絕對沒有理由對此表示懷疑。”基民盟主席正是現任德國總理默克爾。

美國金融博客Zerohedge評論稱:

    德國看起來打算完全放棄將海外黃金儲備運送回國的計劃。

    公平地說,這只不過像是默克爾及其親信們挽救顏面的辦法。畢竟,事情已經很清楚了,美國紐約聯儲在他們提出提取黃金的時候就已經對他們說“不”了。

    諷刺的是,正當抗議美聯儲的風潮蔓延之際,德國領導人卻正式決定將德國的財富留在大西洋彼岸。這說明德國政客們關心的不是別人,正是美聯儲本身。


德國央行還表示,將黃金儲備存放在國外是非常明智的,這樣可以在緊急情況下更容易地換取外匯。對此,Zerohedge評論道:

    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更容易地換取外匯?外匯可以因為狡詐的銀行家顯露出虛偽的笑容和冷靜的語言而被無限量想像出來。然而,似乎有很多國家都對這種簡單而有效的騙術信以為真。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及,德國人是有理由相信美國“陰謀論”的。早在1968年,美聯儲和英格蘭銀行就將不符合交割要求的黃金交付給德國人。而德國國內早就掀起了一場要求“黃金回家”的運動。早在2013年1月16日,德國央行就計劃將存放於法國的374噸黃金儲備,以及存放在美國的300噸黃金儲備運回國內,並稱這項計劃將在2020年完成。

然而,18個月過去了,真正回家的黃金只有區區37噸(巴黎32噸,紐約5噸)。若按原計劃,德國將於2020年前完成所有黃金轉移。但按照現有速度,全部黃金回家則需要花費20年時間。

德國貴金屬協會主席、“德國黃金歸國運動”的發起人之一Peter Boehringer就是質疑者之一。針對彭博新聞社的上述報導,他提出:在這篇文章中,幾乎沒有什麼新內容。這是因為從2013年早些時候開始,關於存放在紐約的這1500噸黃金的重要消息就再也沒有出現了。實際上,Boehringer早前就曾提出疑問:

    為什麼德國央行繼續迴避德國黃金儲備問題?

Boehringer還表示,1950~1960年的原始金條其實從未被證實存在過,因為出版物上沒有它們的照片。就算它們是存在的,德國央行也沒有理由選擇在紐約而非法蘭克福融化金條。德國央行沒有理由不透明地運作、不發布有關再鑄金條的報告。

Zerohedge也對德國央行的海外黃金儲備問題表示不解:德國央行和美聯儲幾十年來始終拒絕回答那些最要緊的問題,而(這些海外黃金儲備)最主要的用途仍關聯著無數個謎題。

彭博新聞社文章稱,結束德國黃金儲備運送回國的話題消除了美國和德國關係中的潛在刺激因素。這也是對包括德國反歐元政黨Alternative for Germany在內的批評者們的斷然拒絕。批評者們認為,所有的黃金都應該返回法蘭克福,這樣才能保證它們不會被用以保持貨幣聯盟的團結為藉口來敲詐德國而扣押。

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截止今年3月31日,德國共持有3386.4噸黃金儲備,規模僅次於美國。其中31%保存於德國央行金庫,45%保存於紐約聯儲,13%和11%分別保存於英國央行和法國央行。

不過,自1950年至今,存放在紐約金庫中的德國黃金一直就沒能被審計過。德國央行曾在2012年前往紐約聯儲金庫現場檢查自己的黃金儲備,但德國獨立聯邦審計辦公室隨後發布報告稱,未能適當地監督其黃金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