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2日星期三

畢老林:我的名字叫warren



美國最大高頻交易(HFT)公司之一VirtuFinancial(占全美股票交投量5%)籌劃上市。

招股書披露,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頭尾五年合共1238個交易日,Virtu只有一天損手,其餘1237日全勝。

人腦炒得過計算機嗎?

今時今日,HFT在英股的交易占有率超過三分一,美國更誇,四宗占了三宗,高頻交易對市場生態影響深遠,不言而喻。

老畢早前曾論及機械人和自動化對就業的威脅,文內雖提到眾多面臨挑戰的高薪專業,法律會計醫療無一幸免,惟該文並未特別針對金融業作出分析。

隨著程序交易高速發展和人工智能不斷提升,金融從業員恐怕比前文提及的諸般專業更早面臨飯碗不保的威脅。

高頻交易的「行情」,除了從Virtu招股書披露的資料可見一斑外,公司創辦人VincentViola的「派頭」,亦在在說明金融業的新勢力在哪個領域崛起。

美國媒體報道,Viola正在市場放售2005年買入、有七個睡房九個浴室的聯體別墅(townhouse),叫價1.14億美元,破盡紐約豪宅紀錄。

金融新貴派頭十足 

同類物業最高造價為5300萬美元,於2006年樓市泡沫爆破前成交。

自此以後,紐約聯體別墅轉手價從未突破5000萬美元,Viola的豪宅若能以1.14億美元天價售出,那肯定是締造曆史了。

這位金融業新貴去年還豪擲2億餘美元,買下美國職業冰上曲棍球隊FloridaPanthers。

公司尚未上市,創辦人已頻頻作出億億聲的炫耀性資產買賣,Virtu招股後,Viola下一幢豪宅豈非華麗過宮殿?

計算機功能和「智能」不斷提升,引起決策者和金融業愈來愈大的關注,英國政府不久前便發表了一份題為〈計算機交易在金融市場的前景〉(TheFuture of Computer Trading in FinancialMarkets)的工作報告,交代HFT對金融市場正反利弊之餘,還作出可能令萬千有血有肉交易員寢食難安的結論。

第一點是,應用於金融買賣的計算機程序非但指令周期日高、價格成本持續下跌,且一天比一天「聰明」,不僅具有閱讀和分析股價敏感數據的能力,還可透過市場實戰經驗自我完善。

換句話說,計算機程序懂得從錯誤中學習,跟經常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轍的人類交易員並無兩樣。

若說計算機有別於人腦,那就是交易員能做的,計算機非但辦得到,而且成本更低、出錯機會更少,速度天差地遠更加不在話下。

反之,計算機系統不費吹灰之力便能完成的工作,比如極速消化大量錯綜複雜的數據、瞬間作出成百上千高度精准的買賣決定,卻是最厲害的交易員也絕無可能做到的。

人工智能一日千里
第二點是,英國政府在報告中同意,按照計算機交易系統的發展速度,金融市場對有血有肉的交易員需求日減、相關職位未來十年數目遠低於今天,完全可以想象;某些市場功能徹底被計算機取代,亦非不可思議。

簡而言之,人類的「硬件」帶寬太窄速度太慢,根本不是計算機科技的對手。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人工智能不斷提升,受自動化大勢影響的不限於交易員,新一代程序的設計、完善,也可能不經人手,一切由計算機「自動波搞定」。

假以時日,被淘汰的豈止慢計算機不知多少拍的交易員,程序設計師、計算機工程師一類科技菁英,不也「自食其果」面臨失業嗎?英國政府擔心的是,這些設計和完善流程毋須「假手於人」的新一代交易系統,「行為」既難捉摸更難解釋,一個由非人類交易員主導的金融市場,其動態、模式將無法估計遑論控制。

計算機程序「軍備競賽」對市場穩定會否造成難以預測的後果?

卻其實,人工智能對金融從業員的威脅無處不在,豈限於交易員,投行分析師、研究員同樣有得震無得?。

在Google等金主鼎力支持下,哈佛博士生DanielNadler創辦了市場分析軟件公司Kensho。

這並非一般的炒股軟件供貨商,Nadler開宗明義高調張揚,Kensho的競爭對手不是其他科技供貨商,而是你和我(人)!(We"renot competing with other tech providers. We"re competing withpeople.)

分析員職位難保?
Nadler准備拿什麼人開刀?Kensho的計算機程序長於整理、消化經濟數據等市場敏感數據,評估不同證券對金融訊息可能作出的反應。

這些都是投行高薪聘用的高學曆分析員每天從事的工作。

Kensho的系統不單收集、處理資料,還能分析作結、回答問題、提供買賣建議,活脫就是一個沒有軀體的證券分析員。

這個系統叫什麼名字:Warren。

對,Warren Buffett的Warren。

Nadler自視之高、Kensho野心之大,不已昭然若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