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5日星期一

名家踢爆美國印錢紙真相

坊間仍對美元的信用議論紛紛之際,辛思維想起有兩位名家對美元的走向頗具預知能力。其中一個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著名經濟學者佛利民(Milton Friedman),另一位是《貸幣戰爭》作者宋鴻兵,後者最近更為經濟把脈,認為美元弱勢難改,着投資者買白銀對抗風險。

佛利民的貨幣理論揚名天下,對於美元的貨幣手法亦有深刻見解,佛老是少數在金融海嘯前便指出美國財政部購買債券的行為,實際是增加貨幣供應的掩眼法。

佛利民在《貨幣的禍害──貨幣史片段》早提到,在金本位制度瓦解後,本身貨幣並沒有資產抵押,所抱者是大家對美國政府的信任。佛老亦在書中提到,美國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以美國政府內不同部門名義發行和購買債券,只需在兩者賬目中加上一些會計處理,便能從零變出銀紙。

美國在金融海嘯後推出的QE1及QE2,正是美國容易地增加貨幣供應後,以會計賬印銀紙的又一演繹。雖然佛老成名已久,但在美元危機出現前,大部分投資者對佛老的警告置若罔聞,如今的走勢證明佛老的分析準確。

白銀魅力大增

宋鴻兵在《貨幣戰爭》中,對於美國亂印銀紙這一時弊提出深刻的針砭。他預言美國前總統尼克遜於1972年完全取消金本位制度後,美鈔將過量發行,令美元陷入危機。最近他接受香港一家電台訪問時提到,在如今風起雲湧之際,正是擁抱黃金的時候。

與佛老的著作相似的是,宋鴻兵亦從歐美貨幣史的角度入手,帶出歐美貨幣體系由金本位或金銀複本位制開始,過渡至講過信字的貨幣制度,令美國政府有過度印鈔的傾向,最終埋下美元貶值的伏線。

宋鴻兵指出,長遠來看,白銀和黃金一樣,都是老百姓維持家產配置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並認為黃金白銀又名「金銀細軟」,就是一旦發生什麼變故時可以背着就跑,在資產配置中有重要地位。

坊間不少市場人士認為,白銀的市場小,作工業用途的形象濃厚,將不如黃金般熱炒,宋鴻兵卻呼籲大家把眼光重新放在2001至2010年這十年,白銀的市場回報率達900%,高於股票。

宋指出,黃金對白銀相對歷史價位為1比16,現處於1比40左右,相對價格仍屬偏低,引發上升動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