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星期四

全球央行對待黃金細微的策略變化



2012年全球黃金需求分佈圖。中央銀行購買佔總需求的12%,私人的金幣和金條購買佔29%,去年珠寶佔據最大份額,比重為43%。

陳序

今年到現在,國際金價已經下跌19%。國際金價上次出現年度下跌還是在2000年。此前一段時間,投資者對黃金的熱情推動金價連續數年上漲。國際金價上漲獲得動力最初始於2005年前後,當時隨著金融產品的引入,更便利的黃金投資渠道開始對所投資者敞開。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因投資者擔憂全球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將引起全面通貨膨脹,紛紛買入黃金,國際金價上漲步伐加快。全球央行在2009年之前會例行拋售黃金,但在2010年央行成為黃金買家。這個轉變主要由新興市場央行推動;受大規模貿易順差影響,這些央行持有的外匯儲備迅速增長。 (全球央行購買黃金的投資是賠是賺)

卻不知,五年之後的今天,全球的通貨膨脹形勢依然多在政府可控範圍之內,作為避險資產的黃金魅力開始消退。俄羅斯以及其他國家央行近期的減持是拖累黃金價格走低的一個最新因素。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俄羅斯央行9月份賣出黃金,為一年來的首次減持。根據各國央行提交給IMF的報告,自2010年初以來,俄羅斯黃金買入量佔全球央行買入量的30%。 IMF稱,俄羅斯9月份賣出12000盎司黃金,為一年以來首次出售黃金。與其他新興市場國家一樣,俄羅斯買入黃金以尋求外匯儲備多元化。

黃金的投資價值不是很大,不像債券或者股票會產出收益,而且持有成本高昂。因此國際黃金價格更依賴於供求關係。當全球主要央行官員將購買黃金作為長期投資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把黃金當成美元的一種替代品,用來維護經濟局勢穩定或乾預外匯市場時,做多黃金才有理由。

然而,今年以來,主要央行淨買入黃金的趨勢開始出現變化。由於經濟增長放緩,且投資者對發達國家資產的興趣日益濃厚。據《華爾街日報》報導,《The Kiplinger Letter》稱,預計中國未來十年將斥資約1萬億美元收購海外資產,其中包括每年斥資大約150億-200億美元投資美國資產。中國公司想收購的美國資產包括:能源、金融服務、食品生產(雙匯斥資48億美元收購Smithfield Foods Inc.的交易)、房地產(復星國際[1.77%]買下第一大通曼哈頓廣場)、製造業等。所以,新興市場央行一直在用現金儲備平抑經濟波動並支撐本幣,而不是用於購買黃金。根據湯森路透旗下金屬顧問公司GFMS的預期,全球央行2013年的黃金購買量將減少34%。 IMF稱,各經濟體央行黃金購買量是在連續兩年增長後出現下降的。 IMF稱,今年1至8月份,全球央行的黃金持有量增加620萬盎司,2012年同期的增量為960萬盎司。 IMF通過央行主動報送的數據來收集黃金持有量的詳細情況。分析師們表示,中國報告的3390萬盎司的黃金持有量(全球第五)可能比中國實際持有量低。 IMF估計,全球央行持有的黃金總量略高於10億盎司,約合29000噸。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金價的下跌促使各經濟體央行採取觀望態度。而主要央行黃金購買量的減少又會引起市場轉變。普遍預期Fed(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將很快縮減債券購買規模,債券收益率因此受到提振,與此同時,美國經濟增長趨穩亦推動主要股指重返紀錄高位。在主要央行不再對黃金有濃厚興趣時,金價快速上漲的可能性更低。當然,我不認為主要央行在目前形勢下會拋售已購黃金,他們甚至還將繼續增加儲備中黃金的持有量,但步伐會放緩。但這一變化已經足夠影響金價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