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0日星期日

中國貨幣投放量居世界第一人民幣外升值內貶值

人民幣為何境外值錢國內不禁花?對此,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大量外資追逐人民幣】 數據顯示,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改革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中間價是8.2765。如今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已變為6.1450。“8年前8.28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當時1000元人民幣只能購得120.77美元。8年來,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超過34%。
今天,人們手中的人民幣可換更多的美元,就交換美元而言,匯率上升使人民幣越來越值錢了。”首都經貿大學經濟學教授蘭紀平表示。而人民幣匯率變動的根本原因在於中國經濟形勢出現大變遷。深圳城市研究會專家顧問顏安生認為,以前中國的生產力落後,出口的產品很少,大量的生產和消費品需要進口,沒有人願意持有人民幣,而現在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也是世界出口強國,同時,由於中國投資環境的改善和提升,大量國際資金湧向中國,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出口所形成的巨額外匯還是由外湧入的大量外資都需要通過人民幣進行轉換,這就形成了大量外資追逐人民幣的格局。顏安生表示,按照市場規律,在國際交往中,只要人民幣供不應求,那麼,就會出現匯價上升,也就是說,只要中國的出口保持增長態勢,外彙和外資仍在持續增加,人民幣對外升值的市場動力就不會改變。

【貨幣投放量居世界第一】 對於生活在國內的人而言,人民幣貶值的感覺越來越明顯。蘭紀平舉例說,“一種在2005年標價為1.90元/斤的大米,如今已經是3.30元/斤了,8年期間年平均上漲9.2%。就購買大米的能力而言,與2005年的1000元相比,2013年的1000元已縮水至576元,即人民幣對內貶值了。” “一國貨幣'外升內降'的現像在世界新興市場國家中較為普遍。”中國社科院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煜輝對記者說,特別是一些經濟體選擇了缺乏彈性的匯率制度,對美元實行軟盯住制度,這樣做的好處在於短期內可通過要素低估獲得貿易盈餘,累積外匯儲備,導致國外資本流入。但是,隨著國內經濟逐漸升溫甚至過熱,相應的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就會產生。蘭紀平表示,多年來,由於國內的經濟增長更多地依靠投資,依靠大量增加的信貸投放,致使我國的貨幣投放量有著較大數量的超發。到今年第一季度末,廣義貨幣(M2)已經超過100萬億元,而2002年年初為16萬億元,10多年中增長超過5倍。我國的貨幣總量與GDP之比已超過200%,我國的經濟總量為世界第二,大約為美國的1/3,而貨幣投放量比經濟總量第一的美國高出1.5倍,位居世界第一。

【過度依賴投資是病因】 “如果資產泡沫和物價上漲進一步持續,相應的經濟成本隨之上升,對貿易將產生負向的抑製作用,導致獲取外需的能力下降,經濟速度有向下的壓力。 

”劉煜輝表示,政府為了保住某個經濟增長目標,選擇最直接可控的方式就是擴大基礎設施投資、擴張國有經濟部門的產能。“這種情況會直接導致國內儲蓄與投資之間的剩餘減少。而在國民經濟賬戶中,對外貿易盈餘和儲蓄、投資之間的剩餘是平衡關係,也就是說,投資的擴張可能使得對外部分國際收支減少,損害經濟競爭力,使經濟增長面臨減速壓力。” 

“如果要維持以前的高增長的話,恐怕又要進一步擴大投資。按照經濟規律,不斷追加投資必然導致投資回報率遞減,相應地資產周轉速度在下降,貨幣的使用效率下降,流通速度減緩,大量信用資金的迴轉將逐漸失效。

”劉煜輝說,此時,政府恐怕只能追加更多的貨幣增量,依靠更高水平的信用擴張,來維持一定的經濟增速。“因此,近年來形成的過度依賴投資、粗放式的經濟增長模式必須改變。

”劉煜輝認為,“要能夠充分測度和認知當前中國經濟潛在增長水平和資本回報率,以此為基礎,科學制定每年經濟增長目標和速度。正如習總書記所說,'轉方式、調結構是我們發展歷程必須邁過的坎,要轉要調就要把速度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否則資源、資金、市場等各種關係都繃得很緊,就轉不過來、調不過來。'”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