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7日星期二

量化寬鬆:未來是通縮,還是通膨?(4)

朱冠華
 
金本位蕭條時的黃金
 
先不提到底國債和黃金哪個正確,就說目前主流經濟學家為何會對經濟產生物價下跌(通縮)的看法的依據。

通縮本來對經濟是無害的,它其實還是一個國家健康發展的繁榮象徵,但是在部份準備金制下,卻出現了扭曲現象。

即使在金本位時代,銀行家也不會遵守100%準備金制,憑空造錢擴張信用不時也會發生。在信用擴張期間(通貨膨脹),黃金和其紙幣符號會出現購買力貶值現象。只有在信用擴張所創造的虛假榮景破滅後,信用擴張萎縮(通貨緊縮),黃金和其紙幣符號才會增值。

早期,銀行信用擴張的通貨膨張再多,也不會距離實際的黃金儲備太遠,所以很少出現嚴重的經濟衰退。

因為信用擴張有限,所以物價會出現幾年上升,後又幾年下降來平衡前期上漲,長期來看如下圖所示,物價雖然有波動,但是仍可長期保持穩定。



可這情況自一戰後,早期的金幣本位制(或稱古典金本位)因戰爭而被政府催毀,並建立了金匯兌本位制來代替。金幣本位制只能用黃金作為準備金,但是金匯兌本位制卻可以接受信用紙幣(美元和英鎊)作為發行貨幣的基礎準備金。

金匯兌本位制的發行使得信用擴張出現遠大於黃金準備的通貨膨脹,最後造成了1929年的大蕭條。

和過去信用擴張所創造的虛假榮景破滅後的情況一樣,黃金和其紙幣符號的購買力會因為通貨緊縮而升值。但是,因為在大蕭條前的人造榮景時期發行了過多沒有黃金準備的紙幣,所以紙幣不得不兌黃金變值,從20美元兌一盎司黃金貶值到35美元兌一盎司。所以當時出現黃金增值,紙幣貶值的現象。

隨後的1971年, 美國無法兌現自己發行的過量每元,於是選擇賴帳,關閉黃金兌換窗口,將全球首次拉入法幣時代。因為不再受黃金限制,銀行體系可以大幅度降低部份準備金率, 擴增更大的信用槓桿,物價上漲的幅度更厲害。而每次通貨膨脹後的通貨緊縮都是暫時的,最後中央銀行會將利率下調的更低,準備金率要求會更加減少,使得銀行 可以更加擴大信用。

過去,每一次的「通膨-通縮循環」都能使得物價長期維持穩定。但是信用法幣體系的「通膨-通縮循環」卻是讓物價一年比一年高。同樣使用信用擴張來造成「通膨-通縮循環」,金本位和信用法幣造成了兩種不同的結果。




同樣是信用擴張的萎縮,金本位時是以通貨緊縮,物價下跌來結束。但是不受黃金約束的信用法幣卻是製造更大的通膨來治療上次通膨造成的問題,用更多貨幣鴉片來治療抽鴉片者的毒癮發作的痛苦,將問題再挪後幾年。

因此,通貨緊縮派的說法是錯誤的。就拿2008年的金融來說,雖然金融危機造成通貨緊縮。但是在政府救市下,通縮馬上轉變為通膨。金價雖然大跌,但是比2008年的1000美元一盎司還是來得高;全年平均油價也創新高;股票和債券市場的上漲本來也是一種通貨膨脹現象。

在法幣體系下,沒有通貨緊縮存在的案例存在過,因為央行隨時刻以開動印鈔機大印鈔票。

日本也許被認為是法幣體系下依然可以通貨緊縮的案例,這是一種錯誤。實際上,日本根本沒有通貨緊縮,它一直以來都是通貨膨脹,物價水平也是呈上升趨勢的。

1 則留言:

Gordon 說...

哦!有意思有意思,等下集睇老朱點講解日本竟然是通漲先。
"實際上,日本根本沒有通貨緊縮,它一直以來都是通貨膨脹,物價水平也是呈上升趨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