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6日星期二

寬鬆政策若持續,全球經濟何去何從?

Bloomberg News 薩默斯

近期人們對於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簡稱:美聯儲)削減債券購買計劃的討論就沒有間斷過,市場總體看法是,在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刺激舉措實施了五年之後,貨幣政策正最終接近收緊。

但如果這只是一葉障目呢?如果更重要的故事是,全球利率水平可能進一步下降並在極低水平維持幾年甚至幾十年,而且債券購買將會更多呢?

這正是全球許多重要決策者本月給出的暗示。果真如此的話,預計股市將進一步上漲,金價走高,不過同時還會出現的是:國際匯率戰硝煙再起,一些城市中心地區房價飆升,以及被排除在這次投機金礦機會之外的人進行政治抵制的可能性。

11月份政策思路發生逆轉,一些具有影響力的人士呼籲加大貨幣寬鬆力度,維持已使發達國家利率接近於零以及央行資產規模膨脹的政策,原因是就業狀況仍不佳,同時通脹回落趨勢發出陷入日本式通貨緊縮的警告。這些人士認為,貨幣政策“正常化”過於遙遠,就算只是想想都嫌太早了。

兩名美聯儲資深研究人士最先揭開序幕,兩人在各自的研究報告中均表示美聯儲應該將啟動加息的失業率門檻從目前的6.5%調低至5.5%-5.75%。週二晚間,美聯儲主席貝南克(Ben Bernanke)暗示,遠期指引政策可能體現這一修正。他稱,在失業率降至6.5%以下後,利率仍可能在較長時間內維持在零附近。

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本月也意外下調基準再融資利率。在此之前,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執行理事會成員Peter Praet向《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表示,該行甚至可能實施負利率,以及選擇美聯儲那樣的資產購買計劃。

此外,前美國財政部長,一度有望接替貝南克擔任下屆美聯儲主席的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舉辦的一次活動上(出席者都是包括貝南克在內的全球金融領域要人)表示,美國經濟陷入了一個“長期停滯”階段,自然利率水平(能實現充分就業的理論均衡利率水平)顯著低於零,可能為-2%或-3%。這(挺明顯地)表示,為了避開目標利率的“零”下限,就需要推出力度甚至更大的激進政策。薩默斯的這一看法受到《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克魯格曼(Paul Krugman)和《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的戴維斯(Gavyn Davies)等有影響力的評論人士的高度贊同。

這一切對於未來政策意味著什麼呢?正如薩默斯和貝南克在上述活動期間交流時談到的,財政政策應該是理想的解決手段。這可能包括美國和歐洲立即在基礎設施項目方面大肆支出,以及終止一刀切的財政緊縮計劃,同時減少在醫療保健和社會保障方面的長期政府支出義務。

不過,當前的政治環境令許多國家難以採取這些明智之舉。取而代之的是,央行可能不得不拿出規模更大的債券購買計劃,以及可能通過採用名義GDP增長目標的戰略來刻意推升通貨膨脹。

金融市場將因此受到怎樣的影響呢?從過去五年的經驗看,將會有大贏家,也有大輸家。

-股市投資者會感到高興。他們目前可以反駁有關股市正接近泡沫區域的看法:提供多年的廉價資金的承諾要求未來股息按照一個更低的利率基準貼現,而這對應著較高的股價。

-美元會走低,不過日圓和歐元也一樣。原因是美聯儲、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這全球最大三家央行注入的過剩流動性會湧向新興市場貨幣以獲得較高收益。新興市場由於經濟狀況相對較好,所以利率也較高。這些熱錢的湧入將再度燃起匯率戰戰火,因為新興市場央行迫於本國出口商的壓力會干預市場,試圖壓低本幣。

-大宗商品價格可能再度走高。尤其是黃金,因為那些擔心央行定量寬鬆將導致紙幣貶值的人會再度產生黃金需求。不過,工業大宗商品方面,強勁的投機性需求和中國經濟放緩及轉型導致的疲軟基本

面之間存在很大衝突,可能帶來價格波動。

-土地緊張、需求旺盛地區的房價將繼續上漲。紐約、倫敦、香港、上海和聖保羅這些國際中心都市的住房將變得更加高昂​​,許多國家二線地區中心的房價也會上升。

如果大家都是贏家當然不會產生問題。但長時間維持寬鬆貨幣政策會導致國家內部以及各國之間差距進一步擴大。那些從金融市場上漲中獲益的少數人將變得更加富有,與其他人的貧富差距會加大。

可以看到,雖然以消費者價格衡量的通貨膨脹無疑疲軟,從而引發維持寬鬆政策的呼籲,但資產價格上漲是一個真正的社會問題。大城市房價的走高未反映在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中,但對於那些渴望生活在這些城市中的無房戶的購買力造成了巨大拖累。相比之下,已有住房者享受到了正財富效應,但通常不會大幅增加支出。目前全球貧富差距正不斷擴大,寬鬆貨幣政策難辭其咎。

在這樣的環境下,將有更多像新當選紐約市長Bill di Blasio這樣的政治勝利者。 Blasio競選綱領正是縮小紐約貧富差距。不過,如果政治解決方法只能產生局部影響,無法改變正導致經濟大範圍停滯的全球性失衡,那麼壓力不會消失。

Michael J. Casey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