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日星期二

不是黃金違背了價值規律

金價二次探底,使得年初購進黃金的中國大媽們短期解套的希望再度破滅。但筆者認為,隨著國內黃金衍生品市場的發展,未來中國將能打破西方對黃金租賃市場的控制,在國際金價定價中佔據一席之地,同時黃金市場的完善將為投資者提供更多保值套利選擇(攜手“中國大媽” 回看2013黃金“熊”年)
國際資本左右金價
在紙幣日益貶值的當下,購入黃金是一個較優選擇。同時由於中國大媽們的踴躍搶購,以中國為首的亞洲黃金需求大幅上升。但奇怪的是,此時黃金似乎違背了價值規律,面對巨大的實物需求,價格卻連連下跌。國際現貨黃金價格上周大幅下挫,創下兩月以來最大單週跌幅,刷新逾四個月以來的低點,價格再度逼近1200美元/盎司關口。
究其原因,不是黃金違背了價值規律,而是實物需求不足以代表整個黃金市場。公開資料顯示,從古至今,全世界共開采出黃金約16.6萬噸,而每年黃金的實物需求僅約4000噸。雖然近幾年需求有所上漲,但只有4300噸左右,僅佔世界黃金總量的2.6%左右。每年黃金實物需求僅佔全球總量的很少部分,大部分黃金被各國中央銀行和地方商業銀行擁有,而銀行持有的黃金大部分為國家儲備或客戶寄存,所以極少進入實物市場流通。
然而,由於黃金是一種零利息的投資品種,而且還會產生倉儲費用,銀行為謀取更大的利益和提高資金的流動性,就會讓手中的黃金進入黃金租賃市場。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投資機構圍繞央行黃金租賃,開發出大量的黃金衍生品業務。自此以後,黃金衍生品市場成交量快速膨脹,並成為黃金市場的主導,對黃金價格起到決定性作用。根據西方學者的估算,金融投資機構從央行得到一盎司實物黃金後,就能發放出相當於45盎司黃金的衍生品,槓桿率高達45倍正是由於黃金衍生品市場的超級槓桿作用,使得西方資本家控制著國際金價的走向,而中國大媽的資金實力和投資理念完全無法與西方大鱷匹敵。
黃金期貨期權倒計時
我國作為世界第一的黃金生產大國,黃金礦產公司眾多。而國際黃金價格卻日新月異,波動幅度巨大,使得手中持有大量黃金的金礦商,完全暴露在價格風險中。金礦公司為了對沖未來價格變動的風險,鎖定利潤,對黃金衍生品需求巨大。故此黃金期貨一直是中國期貨市場上較為活躍的品種。
據統計,2012年上海黃金期貨全年共成交11834噸,成交額4萬億元,位列全球第四。雖然今年金價大幅下跌,但由於期貨實行雙向交易,並未受到負面影響,成交額繼續上升。
今年7月5日,黃金期貨開放夜盤交易後,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客戶參與數更是顯著增加,環比增長205.12%。 8月16日全天成交66.41萬手,甚至超過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交易量。
進入11月,關於黃金衍生品市場建設的消息頻頻傳出。 11月19日,上海期貨交易所啟動黃金期貨期權仿真交易,顯示黃金期貨期權已進入上市倒計時。
對中國大媽而言,可以在購買實物黃金的同時買入看跌期權,來鎖定虧損,而不至於陷入目前被套的尷尬境地。



http://finance.ifeng.co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