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夜談
國慶長假過後,國際銀價自數月低點稍有反彈,但其與國內銀價的差異卻不縮窄反而擴大:本週三下午3時半,國際銀價報17.24美元/盎司,按照當日匯率折算,為3.40元/克,而上海黃金交易所同一時間的白銀現貨報價為3.95元/克,二者相差為16.2%。
上月,黃金國際板橫空出世,翻開了中國貴金屬[-2.13%]市場發展的新篇章;但國內現貨銀價與國際市場的報價越拉越遠,達到15%以上;9月末有所縮小,也始終在10%以上;本該隨著國際銀價大跌的國內銀價,實際上並沒有出現相應幅度的下行,浪費了投資者們的機會成本,打亂了大家的操作計劃。
很多投資者打電話去上海黃金交易所投訴,建議調查是否有大機構惡意“托市”或“坐莊”,但交易所至今沒有給出解決方案。記者諮詢了該交易所的新聞發言人,其回應稱:國內銀價不大跌,與國際板出現無關;交易所做的是撮合交易,報價無法控制。
即使是考慮到“國際板”提升“上海金”定價的因素,國際國內的銀價也沒有理由出現如此巨大的差異。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貴金屬價格是否能佔據主導,主要是由其經濟實力與經濟地位來決定的;“紐約金”價(包括銀價)所以主導國際市場,是因為美國的經濟地位雄踞全球。國內銀價與國際銀價的背離,並非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按國際慣例,一個交易市場的價格與價值出現了背離,作為服務平台,交易所管理層並非無事可做,至少應該深入調查、取證、維持公佈交易。何況,上海銀價與國際銀價出現超過10%的長時間背離,並非一日之事,持續了2個多月時間,平台方面應有充分理由去維護交易信譽。廣大投資者希望黃金“國際板”推出後,中國的各大交易所的服務也能更加國際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