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3日星期一

阿里の帝國野望,『新貨幣戰爭』

helmut兄提供資料



今天,在平行世界中,同時進行著兩場規模浩大的『貨幣戰爭』:

 戰場一:物理世界的北半球:

 中美日歐四國,新舊勢力的權力更替,圍繞政治、經濟、貿易甚至宗教矛盾的攻守進退,甚至不惜以東風導彈來捍衛帝國的榮光和貨幣的堅挺。 

戰場二:虛擬世界的互聯網: 

計算貨幣(比特幣)、主權電子貨幣和公司貨幣(比如曾經的Q幣、未來蘋果和亞馬遜可能發行的貨幣) 之間,圍繞可能出現的新貨幣之錨,比如時間、計算能力、能源、場景、信用甚至信仰,進行史無前例的大躍進,爭分奪秒,搶在70億人的生老病死全部上網之前,建設新世界的金融體系。相比第一戰場,第二戰場更值得關注,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局面:手機是人類虛擬化的開始,VR和AI將讓更多人進一步虛擬化,在物理世界混吃等死,在虛擬世界群魔亂舞。虛擬世界可能才是最終真正的世界。

    
最終:人活著,66%的時間在虛擬世界;人死了,100%的時間在虛擬世界。在2020後出生的人看來,物理世界越來越不重要,生下來就永遠在線,可能是第一代實現意識上傳的人類,是虛擬世界真正的原住民。


 虛擬世界,是沒有國家概念的,而且,最終只需要一種貨幣。

 如何在未來最重要的虛擬世界,建設符合那個世界需求的金融機構?如何超越國家,超越種族,超越貨幣,服務世界每一個人?是美元?人民幣?歐元?亞馬遜元? Q幣?比特幣?還是『阿里幣』? 

沒有答案但這恰恰是最好的答案。對於真正偉大的企業來說,這樣20年內起飛的機會窗口是極為誘人的。

 是的,作為企業,我們無法印刷主權貨幣。

 但是,作為企業,我們有機會創造新貨幣。 

在創造新貨幣的夢想面前,所有的FinTech(金融科技)可以直接扔進廢紙簍。

 在新的貨幣體系下,所有的金融規則都會被改寫,機構被重構,四大國有銀行也許只是四台服務器,只是四個CPU,甚至只存在於一小塊內存上。技術將收斂絕大部分工作崗位,工程師和算法驅動著大部分機構自動運行。同時,在新的世界中,傳統貨幣會被擋在牆外,央行再監管,也無法阻擋無國界的貨幣通過瀰漫在大氣中的互聯網『自由流動』。


 創造貨幣的征途,是真正的星辰大海。今天看起來遙不可及,但是,歷史性的窗口正在徐徐打開。

虚拟世界的央行之路

 


2009年,整個虛擬世界還只是WAP 手游,微信還沒有出現,Facebook還沒有超越MySpace, SNS的泡沫剛剛埋葬了很多投資人,整個互聯網還在白堊紀。 

然而,日本一個書呆子中本聰偶然撬開了世界的邊緣,他締造了比特幣的核心算法,意外打響了『新貨幣戰爭』的第一槍。

 一開始,沒人會相信這個老屌絲能幹出什麼花樣,只有美帝那些老奸巨猾的矽谷早期投資人,隱約被歷史深處的瘋狂感召:

    
從邏輯上看,如果以科技重構社會,最不和諧的就是貨幣。黃金有超過3000年的歷史,紙幣也有數百年,都太老了,物理世界的紙幣是有嚴重先天缺陷的,更不可靠,重建貨幣體係是遲早要做的一件事。 


最有野心的一群人開始悄悄的佈局,基於比特幣,構建一套虛擬世界完整的金融體系,從銀行、保險、基金、外匯交易所,甚至股票交易所,一應俱全。

 

本來,這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狂想,但是陳舊的銀行體系,和保守的物理世界,沒節操的央行,放大了紙幣的危機。時與勢,推動著新貨幣的誕生。 

 物理世界,經濟的擴張必然需要紙幣投放,但是,紙幣無法無限分割,也無法防偽和追踪,加上央行節操欠費和債務居高不下,不斷超發,從長期看,99%的貨幣就是一堆擦屁股紙。對於現金較多的土豪,他們感受最深,只有盡快將現金轉換成優質生息資產,你的財產才是安全的。大家還記得萬元戶還是個光榮稱號麼? 

虛擬世界,只要算法能確保總發行量恆定,那麼,一開始的節操就打敗了各國央行。物理世界不可能出現的0.00000001分,虛擬世界很容易。只要經濟不斷擴張、貨幣不斷切割,那麼通脹實際上就消失了。這樣的屬性,在物理世界是不存在的。至於技術上的安全性,一直在提升。

 看起來中本聰的成功機率大概等於被雷劈,比特幣卻成功了。歷時不足9年,低於1分錢一枚的比特幣,如今暴漲了10萬多倍,超過1000 美元。以至於,美國人要派CIA去抓他,人民幣要拒絕它。當然,今天的虛擬世界還沒有成型,貨幣戰爭才剛剛拉開帷幕。

    
歷史機會:清算網絡 = 新央行
    
要重構貨幣,一種是直接取代,另一種,漸進式過渡。
    
利用二級市場的普遍低估,拿下現有的清算網絡,成為事實上的新央行,有用戶、有服務網絡,慢慢等候新貨幣的機會窗口。 


即便是第二條路,也是人跡罕至,除了全球最頂級互聯網企業。 

沒有金融機構的人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你們已經錯過了整個移動時代,為什麼還要忽略整個虛擬世界的超級崛起?這是所有現有金融機構必然走向衰落的原因,也是一批新機構必然崛起的歷史機遇。

 對於遠見者來說,機會是不需要競爭的,它就在那裡,不悲不喜。 2017年1月阿里(NYSE: BABA)悄悄收購了MoneyGram 速匯金國際(NASDAQ:MGI),動靜之小,讓人覺得好像收購了一家無足輕重的小作坊,無人討論,好像沒事發生一樣,而互聯網上其他那些賠錢生意,反而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聊的不亦樂乎。

 8.8億美金,對於巨頭確實金額不大,但是,這是阿里巴巴距離全球貨幣的皇冠更近了一步,這一筆交易會重新定義阿里的歷史高度,這要比微信支付的進步有意義的多 

要知道, MoneyGram在國內連接著工商銀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僅僅在中國內地,擁有超過20,000個中國代理點所組成的龐大網絡。在海外,35萬個網點連接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還掌握著沃爾瑪、CVS藥店、英國郵政、加拿大郵政及ACE Cash Express等企業客戶,資金可以秒達全球24億個賬戶。以上數據,如果再疊加支付寶的龐大體量,阿里離全球支付的鐵王座已經近在咫尺。




當然,這個機會並不是只有阿里看到了。致力於搭建全球貨幣路由網絡的TransferEasy 也看到了。他們花了幾年的時間,深度研究多國的金融政策,構建了基於大數據和生物識別技術的風控體系,形成了獨有的跨境反欺詐和反洗錢的風控體系。對於這次收購,TransferEasy創始人劉斌是這麼評價的:


    
這是一個互聯網人看不懂,銀行人買不了,銀聯看了默默流淚,Facebook看了會心碎的交易。

    
這個市場非常大,我們恰好也在做一個中國自己的貨幣路由平台,跨境資金路由的進入成本極高,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積累人才、合規經驗和網絡。

    
阿里收購了速匯金國際,實際上是花錢買時間,用最快速度構建了結算網絡,在國內國外都超越了國內的所有機構。而且,以阿里的能力,很快可以圍繞個人和企業的國際資金路由,實質上獲得與VISA/Master等發卡組織一樣的地位,這是千億美元的大金礦。目前,所有的國際貨幣清算網絡企業都是遠遠被低估的。

     
有用戶、有清算網絡,未來在阿里的網絡上跑什麼貨幣,都不重要了,阿里本身就會成為事實上的網絡央行。 


                                                      過去的貨幣世界 

創業者們產生重建貨幣體系的狂想,不僅僅來自於比特幣,更多來自於全球金融體系的衰朽。

 比特幣瘋狂滋長的這9年內,主權信用發生了巨大的風險,歐洲,美國,那些堅不可摧的『帝國』和『百年金融巨頭』搖搖欲墜。 2008年,百年銀行花旗暴跌90%,最大的保險企業AIG破產,在2015-2016年更為過分,全球央行不斷印鈔票,導致全世界的上空漂浮著最多達到13萬億美元的負利率債券,而這些都是大金融機構們的基礎資產。 

負利率債券,就是『我借錢給你,還得倒貼利息』這種智商高於50都不會發生的事情,就真實的發生了。從金融機構和貨幣都產生了巨大的信任危機。不僅僅如此,英國加速脫歐,美國轉向封閉,歐洲穆斯林化,中國追求更大話語權,物理世界的貨幣戰爭已經血雨腥風,只差擦槍走火。

 

與此同時,今天物理世界運行體系,都是基於歐美為核心,通過戰爭達成的。隨著技術的進步和世界中心的遷移,原來的基礎設施和運行規範就有被顛覆的必要。而恰好,物理世界裡貨幣世界的核心——國際清算銀行,實質上是虛位以待了。

 


總部設在瑞士巴塞爾的國際清算銀行(BIS),是人類世界最特殊的金融組織。它是央行的央行,它的大樓以《聖經》中的通天塔為意象,意味深遠。從1930年創立至今,BIS見證了5次世界金融權力的更替,貨幣權力的重心不斷的發生偏移;其自身職能也不斷進化,從德國戰後賠款、央行間清算、外匯儲備管理到如今的貨幣政策協調、監管標準制定和專業金融數據集成。

 在BIS的歷史上,曾經多次要被美國廢掉,尤其在美元與黃金掛鉤的時期,要不是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的堅持,BIS已經不復存在。為了與IMF和世界銀行差異化競爭,BIS轉向為中央銀行提供資金管理、金融協調和私密的會議場所,這恰恰推動了歐洲的統一,協調了經濟一體化進程,這才有了歐盟,也正是因為BIS才有了歐元。但是歐洲貨幣局成立後,BIS再次陷入身份危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BIS瞅准了大危機後金融秩序重建的契機,通過巴塞爾委員會積極更新它早已牢握在手的銀行業監管規則,將它升級為以巴塞爾協議Ⅲ為核心的一系列國際監管標準,成為全球銀行業的緊箍咒。同時,危機期間,BIS竭盡全力捍衛歐元,充當歐元護盤手,為歐洲爭取了最大的利益。 

今天的BIS是一家獨特的機構,是戰後政治產物,又是一家國際組織、一家盈利超強的銀行和一個研究重鎮,20年來積累的銀行跨境交易和國際資本流動數據,推動BIS變成一個數據驅動的央行管理顧問,影響力尚在,但是對於貨幣和銀行的控制力,已經大不如前。

 阿里要成為BIS麼?時與勢完全不同,歷史無法復刻,阿里要成為事實上的BIS,需要擁有覆蓋全球的最大自營貨幣路由網絡,並最終推出可以對接虛擬世界,流動性最棒安全性最好的『阿里幣』。





                                                 成為貨幣的貨幣 

在虛擬世界剛剛透出第一縷光線時,國際支付市場已經膨脹到6000億美元的規模, 而第一筆國際匯款是1871年從歐洲匯向美國,當時全球不過百萬美元。



國際匯款本來是藉助電報、衛星等通訊技術起家的,如今由於快速發展的手機支付,讓國際匯款的本質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可以看做一場支付戰爭的國際版本,也是貨幣戰爭的根本原因

 國際匯款=全球貨幣的王座 

作為投資者,無論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不能再目光局限於國內的支付戰爭,熱衷於評價阿里被微信的高頻打敗了,而是要多想想未來。今天,MoneyGram已經被阿里拿下,如果有一天,包括West Union西聯匯款這樣的領頭羊也被收編,那麼全球的支付的格局就基本確定了。我們無論走到哪裡,都是一個支付寶,解決所有貨幣問題,至於未來,你的支付寶裡裝的什麼貨幣,哪怕是阿里幣,都無所謂的。 

這是一場幾乎所有央行都會輸掉的戰爭。全球貨幣戰爭在國際之間的打響,不僅跳出了央行的管轄範圍,也讓大銀行的笨拙低效發揮的淋漓盡致。國際協調也因為競爭而難以為繼,大銀行為了生存,就必須繼續養大西聯匯款(West Union)和MoneyGram,並最終,央行和大銀行會失去貨幣主導權,將貨幣拱手讓給那個在虛擬世界和物理世界都名列前茅的選手,這是一場殘酷的屠殺。





 



總結:成為貨幣的貨幣



貨幣,收斂了最廣泛的利益。無論是基於銅、白銀、黃金、信用還是美元,每一次錨點變遷都是權力秩序的躍遷。過去,貨幣這張紙上,每一寸都塗滿了失敗者的鮮血,只有隱含了通脹和暴力背書,才得以流傳於世。 

而疊加了互聯網和技術,貨幣本身屬性也會迎來徹底的變化,一開始就不訴諸暴力,不求助銀行,不隱含通脹,依託於互聯網、消費、服務和數字信用,服務於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 

是時候放棄所有關於貨幣和銀行業的舊觀念了,擁抱新時代,去做那個整合舊世界的人,而不是時代的棄子。



附: 以下是全球用戶最熟悉的匯款網絡,領頭羊西聯匯款(NYSE:WU)不過100億美元,市盈率不過12倍,股息3%,150年的企業,極其性感。強烈建議基金夥伴加持。




http://choumawu.blog.caixin.com/archives/158819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