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5日星期二

利潤=專業X過程



製造業國家的利潤從何而來?我認為首先來自於專業。
專業(professional):
上大學的時候,學習過世界各國教育,印象最深的就是德國,小孩子從小學到大學會被分班兩次,第一次大概是在小學高年級,第二次大概是在我們初三,高一這樣的年齡,每個孩子都在人生的早期開始了有傾向性的教育和培養,最後一次分班基本上決定了一個小孩未來的職業道路。是技能型的,還是知識型的,在確定這個孩子的“天性傾向”後,因材施教。我認為支持德國高水平製造業的基礎,就是這樣獨特的教育體系。
再來說說另外一個製造業大國日本,我以前在工作中接觸的比較多。因為我是搞訂單型出口加工的,所以我們每次來的日本客戶,都是不一樣的東西。讓我們中方所有管理人員驚嘆的是,我們接觸到的客戶,無論老少,無論是專業的設計人員,還是現場工作經驗豐富的老師傅,都可以提筆就畫,從剖面圖,結構圖,到效果圖。這個技能別說我們自己,就是工廠的設計人員也只能在電腦上通過3D才能畫出來。這讓我對於中國的教育產生了深深的疑問。我們的學校都教了什麼?
講一個小故事,有一次我帶國內的一個小老闆到日本參觀同行業工廠,我們回來的時候,從那個工廠拿回來一個白鋼加工品,後來,正是這個小樣品,讓這個小老闆獲得了國內一家上市公司的訂單。而我們能做出這個產品,從打磨用的砂紙到特殊的鑽頭都是從日本進口的,國內沒有。
還有一次,我買了一本雜誌,介紹日本手藝人的產品。其中有一種“鐵筷子”,據說這個家族做這個東西延續了50多代了,我不知道一個沒有什麼實用價值的鐵筷子,對於一個延續如此久遠的家族意味著什麼?但是我相信,某種DNA,或者說某種精神一定在這個鐵製筷子中獲得了生命。這樣的故事在日本這樣的製造業國家中比比皆是,這種精神和對於技術的追求,我們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專業。
過程(process):
如果說專業是一種技能的話,這種技能的體現必須藉助某一生產過程來完成,這樣的過程就是有效率的“組織形式”。一個好的組織可以將專業技能分割成幾個部分。比如,製造的專業技能,管理的專業技能,銷售的專業技能,服務的專業技能,研發的專業技能等等。將上述專業技能以最有效的方式組織起來,就會提高產品的內在價值。提升了內在價值的產品就能賣出更好的價格,因為同樣的東西別人生產不出來,這就是優勢。比如說在高端鋼材領域,尤其是在薄板汽車用鋼材方面,日本鋼廠長期壟斷著這個市場,在高端磨俱加工製造業中,對於特殊鋼的需求也幾乎都是依靠日本進口。等等。
能實現將各個專業技能組織化,這一過程,我們可以稱為配合,也可以認為這是一種管理。這種團結一致,為了一個團體共同發展的專業團隊的集合,造就了其產品的生命力和爆發力。成就了日本製造業的高額利潤源泉。
利潤(profit):
利潤=專業*​​過程。個體的專業化和組織過程的高效化,產生了製造業的超額利潤。我之所以放棄製造業,是因為只依靠我個人的能力,即使經過長期的忍耐和努力仍然無法戰胜日本企業,最後產生了失望。繼續留在這個我熟悉的行業,雖然還能賺錢,但是國內是什麼樣的營商環境呢?我這麼說吧,我個人接觸過的國內知名品牌,如海*爾,中*置業,*汽**眾。 ,相關的負責人員沒有不拿回扣的。最離譜的是中國**業銀行,兄弟公司為了拿中國**業銀行的訂單,據說一個星期就花掉100w的招待費,結果呢?除了樣品採用了進口原料,後來使用的全是垃圾貨,這就是中國國內的製造業現狀。難道沒有好公司嗎?有,但是鳳毛麟角。
所以中國整體的製造業情況決定了企業的出路只有擴大規模一條道路可走,就是所謂的薄利多銷,人海戰術。而當人工成本急劇升高之後,這樣的人海戰術也無以為繼了。
今天為什麼要寫利潤是怎樣產生的這樣的問題?因為這決定了一個國家最終的貨幣政策選擇。一個高效率的,利潤豐厚的經濟體可以用利潤結餘來積累資本,獲得在發展中的動力。而一個低效的經濟體的利潤來自於規模的擴大和“以次充好”。擴張的停滯將馬上帶來現金流的短缺,經濟發展就會失速。不管你的貨幣管理單位如何的想讓利率市場化,你最終會碰到南牆。因為你的實體製造業的效率被決定於中國國內這個低效和錯配的市場,你最終的選擇也只能是再次通貨膨脹。目前中國的通貨膨脹率還不是很高,中國央行也還在堅持著利率市場化這樣的原則,但是我想這一切終歸還是假象。沒有真實利潤產生的微觀經濟環境,利率市場化不過是一場空中樓閣而已。
下一篇的內容寫:債券市場--又一個謊言。


真看不懂

2 則留言:

DC 說...

好文!

中遠大厦 說...

冒牌比專業賺錢更快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