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日星期四

不該放棄黃金投資



邱思甥

金價從4月以來經歷了猶如過山車式的行情,美聯儲縮減甚至結束量化寬鬆的舉動始終是懸在投資者心中的一把劍。有投資者從此看空黃金資產,認為其將一蹶不振。但以目前來看,全球低利率環境仍將繼續,不論投資還是儲備需求都會促動金價,黃金類股在年底前有望迎來一波漲幅,不失為投資者佈局考量的一個選項。

看空未來金價的市場人士不外乎持以下觀點:第一,美國經濟引領發達國家先行複蘇,全球經濟最壞狀況已過,歐債危機隱憂雖仍持續,但係統性風險已不復存,黃金失去避險地位;第二,美聯儲發出QE退場信號後全球央行貨幣超發有所收斂,充裕的流動性支持了部分實體經濟的複蘇與全球金融資產價格上漲,但經濟學家所擔心的超級通脹始終未出現,傳統黃金對抗通脹的功能不復存在;第三,美元走強直接威脅原物料包括黃金在內的定價標準。

眾多利空預估淹沒了黃金的投資價值,卻鮮少有人重新思考黃金在國家戰略、工業需求、珠寶供給上的實際價值。其實,在黃金尚未成為主要投資品種之前,有高達60%的需求來自珠寶飾品,而珠寶飾品的需求與經濟環境息息相關。當經濟轉佳時,需求將持續上升。另外,從黃金的開采和倉儲來看,金價的漲跌也非一般投資者想像的那樣簡單。據測算,目前世界主要金礦公司的開採成本普遍在每盎司1000美元上下,有的甚至高達每盎司1300美元。也就是說,當金價跌落此一區間,金礦公司最佳策略就是停產。黃金與科技產品或農產品[0.32% 資金研報]的生命週期不同。消費性電子產品價格平均以每天1%的速度下跌,廠商庫存壓力巨大。逼得生產商只能以削價競爭的方式試圖回流部分現金,而農產品雖受惠於儲存技術進步而拉長庫存週期,但有時倉儲成本會高於銷售金額。然而,停止開採金礦雖需付出停工與維護成本,但未來可能受惠新技術的發展而減少開採成本。因此,當全球金礦公司紛紛停工,甚至財務報表上實現資產減損,實際代表金礦公司試圖拉長戰線、儲糧過冬。因此,即使金價進一步下跌,空間也有限。

金價曾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創下每盎司35美元至830美元驚人的20倍漲幅後,旋即跌入漫漫熊市,跌幅達70%至每盎司250美元。現在有投資人擔心金價將重演這段歷史,若黃金真在今年結束多頭,長達20年等待期可不好受, 40%的跌幅似也不夠,不如斷然止損。這種想法成為部分專家建議拋空黃金的最佳教材。就算技術分析有驚人的巧合,那70年代20倍的漲幅帶來的70%的跌幅,如今8倍的漲幅似應以30%的跌幅交代,而眼下金價最大下跌幅度已至40%,由此對比兩個時代的數據,或許佈局黃金的時機已現。

美國退出量化寬鬆政策並不等於金融市場流動性的枯竭,更不等於低利率時代的終結。在股票與房地產的漲勢告一段落後,目前回到低位的金價將可能重新引來資金競逐。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投資人需要密切注意的不只是當今消費者對黃金的態度,作為未來可能成為全球國力領先國家,中國與印度是當前全球黃金消費量最大的兩個國家,除了GDP的總量,這兩國還有沒有其他令人信服的軟、硬實力?筆者認為黃金儲量將是其中之一。

我們看到,即使在債台高築瀕臨破產之際,歐美仍不願賣出手上漲幅已高的黃金,目前美國擁有全球單一國家最高的黃金儲量8133噸,歐元區最高的為德國(3391噸),整體歐元區國家共有近10000噸。若把黃金作為國力的一環來考量,中國的1054噸黃金儲備和印度的557噸都有大幅提升空間。充足的黃金儲備對未來中、印兩國的貨幣國際化會帶來更多的穩定力量。今年到現在為止的大半年來,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實物交付量已接近全球生產總量的50%。相比之下,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下的紐約商品交易所交易量卻少得可憐,說明歐美投資人因金價下跌而不願賣出,而中國投資人卻在持續買入。就國家而言,長期持有的心態是堅定買入實物,一旦供給需求逆轉,金價走勢可能超乎所有人預期。

不可否認,目前的基本面、技術面、消息面,都對金價走勢很不​​利,所以投資人在看好長期金價的同時也須掌握好投資節奏。中國正在狠下工夫在經濟上著重結構改革,買入黃金將是一個長期且緩慢的進程,但新興國家央行買進黃金分散外匯儲備的趨勢不僅限於中國,所以黃金長期買盤動能仍較為強勁。

以筆者之見,短期金價​​以每盎司1550美元為強弱分界,若歐美經濟復甦不如預期,將可能刺激金價向上,而最紮實的上漲來自於中印兩國經濟增長回穩,居民收入的提高。目前黃金相關類股普遍跌幅高達五至七成,黃金相關類股已浮現價值窪地,無論金價短線漲跌如何,至少黃金類股上漲是大概率事件。只是請注意,黃金投資的比例,一般只佔資產配置池的10%至15%。

(作者係國際理財規劃師CFP,證券分析師CSIA)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