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05/30/c_121474776.htm
2011年05月30日16時 04分51秒來源: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字號大小】【收藏】【打印】【關閉】【】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了2010年末中國國際投資頭寸表。
統計顯示,2010年末,我國對外金融資產 41260億美元,較上年末增長 19%;對外金融負債 23354億美元,較上年末增長 20%;對外金融淨資產 17907億美元,較上年末增長 19%。
在對外金融資產中,對外直接投資 3108億美元,證券投資 2571億美元,其他投資 6439億美元,儲備資產 29142億美元,分別佔對外金融資產的7%,6%,16%和71%;在對外金融負債中,外國來華直接投資 14764億美元,證券投資 2216億美元,其他投資 6373億美元,分別佔對外金融負債的63%,10%和27%。
國際投資頭寸表是反映特定時點上一個國家或地區對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金融資產和負債存量的統計報表,它與反映交易流量的國際收支平衡表一起,構成該國家或地區完整的國際賬戶體系。
國家外匯管理局還根據最新數據修訂了2009年末中國國際投資頭寸表。
中國國際投資頭寸表
說明:1。本表記數採用四捨五入原則。
2。淨頭寸是指資產減負債,“+”表示淨資產,“ - ”表示淨負債。
國際投資頭寸表編制原則與指標說明
一,國際投資頭寸表編制原則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出版的“國際收支手冊”(第五版)所制定的標準,國際投資頭寸表是反映特定時點上一個國家或地區對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金融資產和負債存量的統計報表。國際投資頭寸的變動是由特定時期內交易,價格變化,匯率變化和其他調整引起的。國際投資頭寸表在計價,記賬單位和折算等核算原則上均與國際收支平衡表保持一致,並與國際收支平衡表共同構成一個國家或地區完整的國際賬戶體系。
中國國際投資頭寸表是反映特定時點上我國(不含中國香港,澳門和台灣,下同)對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金融資產和負債存量的統計報表。
二,國際投資頭寸表主要指標解釋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標準,國際投資頭寸表的項目按資產和負債設置。資產細分為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其他投資和儲備資產四部分;負債細分為外國來華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其他投資三部分。淨頭寸是指對外資產減去對外負債。具體的項目含義如下:
1。直接投資:以投資者尋求在本國以外運行企業獲取有效發言權為目的的投資。分為對外直接投資和外國來華直接投資。其中,對外直接投資中包括我國境內非金融部門對外直接投資存量和境內銀行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所撥付的資本金和營運資金存量以及從境內外母子公司間的貸款和其他應收及應付款的存量。外國來華直接投資包括我國非金融部門吸收來華直接投資存量和金融部門吸收境外直接投資存量(包括外資金融部門設立分支機構,中資金融部門吸收外資入股和合資金融部門中外方投資存量),以及境內外母子公司間的貸款和其他應收及應付款的存量。
2。證券投資:包括股票,中長期債券和貨幣市場工具等形式的投資。證券投資資產是指我國居民持有的非居民發行的股票,債券,貨幣市場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等有價證券。證券投資負債為非居民持有我國居民發行的股票和債券。
2.1股本證券:包括以股票形式為主的證券。
2.2債務證券:包括中長期債券和一年期(含一年)以下的短期債券,貨幣市場工具或可轉讓的債務工具,如短期國庫券,商業票據,短期可轉讓大額存單等。
3。其他投資:指除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和儲備資產之外的所有金融資產 /負債,包括貿易信貸,貸款,貨幣和存款及其他資產 /負債四類形式。其中長期指合同期為一年期以上的金融資產 /負債,短期為一年期(含一年)以下的金融資產 /負債。
3.1貿易信貸:指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間,伴隨貨物進出口產生的直接商業信用。資產表示我國出口商的出口應收款以及我國進口商支付的進口預付款;負債表示我國進口商的進口應付款以及我國出口商預收的貨款。
3.2貸款:資產表示我國境內機構通過向境外提供貸款和拆放等形式而持有的對外資產,負債表示我國機構借入的各類貸款,如外國政府貸款,國際組織貸款,國外銀行貸款和賣方信貸。
3.3貨幣和存款:資產表示我國金融機構存放境外資金和庫存外匯現金,負債表示我國金融機構吸收的海外私人存款,國外銀行短期資金及向國外出口商和私人的借款等短期資金。
3.4其他資產 /負債:指除貿易信貸,貸款,貨幣和存款以外的其他投資,如非貨幣型國際組織認繳的股本金,其他應收和應付款等。
4。儲備資產:指我國中央銀行可隨時動用和有效控制的對外資產,包括貨幣黃金,特別提款權,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和外匯。
4.1貨幣黃金:指我國中央銀行作為儲備持有的黃金。
4.2特別提款權: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根據會員國認繳的份額分配的,可用於償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債務,彌補會員國政府之間國際收支逆差的一種賬面資產。
4.3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指我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普通賬戶中可自由動用的資產。
4.4外匯:指我國中央銀行持有的可用作國際清償的流動性資產和債權。(完)
2011年5月30日星期一
人民幣升值與外匯儲備縮水的是與非
http://voguishwoman.blogspot.com/2011/05/blog-post_29.html
這篇文章很清楚解釋中國外匯儲備來源, 及人民幣升值是否帶來影響, 並指出後果由社會來分擔. 本文認為中央政府控制升值速度是減慢外匯儲備將面臨短缺, 但最終調控導致的通脹及成本亦是由社會來承擔.
這個"社會", 該是更大更廣及世界性的.....(相關文章)
2011/05/11 10:18:20 (WSJ)
近日,中國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財政金融室主任張岸元表示,由於人民幣升值,中國人民銀行持有外匯資產的匯率損失極為驚人。5月6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做出回應,認為“人民幣升值不會直接導致外匯儲備損失”。
1996 年,中國官方外匯儲備突破1000億美元,2006年突破一萬億美元,2009年突破兩萬億美元,截至2011年3月,已超過三萬億美元。由於官方外匯儲 備規模越來越大,對於中國央行和外管局來說,外匯儲備已經從救命稻草變成了燙手的山芋,任何關於外匯儲備縮水或虧損的消息都會引起公眾關注。
其實,如何衡量外匯儲備的收益是個十分繁瑣的問題。除了要知道外匯儲備的具體幣種構成和投資標的 (中國並沒有公開這類信息),還要考慮到用什麼計價標準來衡量,是用本幣,還是用外幣?是用單一貨幣還是用一籃子貨幣,或者用一籃子商品?
這 裡,用外幣、一籃子貨幣或商品衡量很好理解,因為外匯儲備就是要在“國外”用的,要以它在“國外”的名義或實際購買力來衡量其收益情況。用本幣來衡量外匯 儲備的收益情況,理解起來則比較抽象和復雜,這也直接導致張岸元和外管局各執一詞。其實,他們的觀點並非針鋒相對,只是著眼點有所不同。
在 討論之前,要搞清楚什麼是外匯儲備。外匯儲備是中國央行發行人民幣購買的。香港大學教授肖耿曾將這個過程形象地比作在賭場換籌碼。概括地說,遊客(不管是 出口商還是國外投資者)持有外幣進入賭場後,按照賭場的規定,都必須先到籌碼兌換台(央行)將外幣兌換成籌碼(人民幣),籌碼兌換台收到的外幣就是外匯儲 備,遊客(不管是因為進口還是對外投資)離開賭場時,要將籌碼(人民幣)再次兌換成外幣。其中,外幣和籌碼的兌換率相當於匯率。
值 得注意的是,籌碼兌換台在收到外幣的同時也發放了賭場內可以自由流通的籌碼,而每個籌碼都是籌碼兌換台以信用為支撐的對遊客的負債,每個籌碼也都是遊客擁 有的對籌碼兌換台的債權憑証,也就是說,雖然籌碼兌換台手裡有巨額的外幣資產,但背後隱藏著同樣巨額的債務。而且,使用外幣一般也要在賭場外,不能在賭場 內,否則就會帶來“二次結匯”,憑空增加一倍的籌碼,將帶來嚴重的通貨膨脹。
因此,外匯儲備不是央行可以肆意揮霍的財富,它全部是借來的錢,或者說央行代為保管的錢。這同時也意味著,外匯儲備不能隨便分給所有老百姓,因為“冤有頭、債有主”,央行不僅不能隨便分,還要保值增值(增值並閑置的外匯儲備倒可以考慮分),要防止“遊客”離開時無外幣可換。
大 致了解了外匯儲備的概念後,我們來看看外管局的觀點──“人民幣升值不會直接導致外匯儲備損失”。這句話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但要注意其中的“直接”二字。 人民幣升值,就相當於遊客拿外幣可以換到的籌碼少了,對於央行來說,其手中擁有的外匯儲備,能換的籌碼自然也少了,似乎也遭受了損失。但要注意的是,外匯 儲備是要用在賭場外的,如果在賭場外它的購買力保持不變,人民幣升值的確不會“直接”導致外匯儲備損失,以外幣計價的外匯儲備是多少還是多少,能買多少東西還能買多少東西。
但是,對於央行來說,如果人民幣升值,它手中的外匯儲備能換到的籌碼的確少了,這難道不是一種損失嗎?是的,這的確是一種損失,這也是張岸元所說的匯率損失。那麼,如何理解這個損失呢?
其實,這是央行自導自演、自作自受的“間接”損失。 對於央行來說,原則上,它可以選擇不必要求遊客必須在籌碼兌換台將外幣兌換成籌碼,它可以讓持有外幣的遊客在賭場內部自由兌換籌碼,如果進來的外幣相對多 了,能換到的籌碼自然就相對少了,籌碼會自動升值。但如果央行為了維持匯率穩定幹預外匯市場,要求遊客必須在籌碼兌換台按官方匯率兌換籌碼。在固定匯率 下,這種損失是隱性的,因為按照官方固定匯率,之前、現在和未來多少外幣依然換多少籌碼,似乎看不到什麼損失。但隨著央行在內外壓力下放棄了固定匯率制度 使人民幣不斷升值,這種隱性的損失就變成了顯性。其背後的含義是,同等數量的籌碼原本可以換更多的外幣,但由於之前匯率沒有升值,央行只換到了較少的外 幣,這大致就是央行之前幹預匯率市場導致的損失。
表 面上看,在幹預外匯市場的情況下,央行將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匯率損失獨自承擔了,似乎與“遊客”沒什麼關系,而且,他們看起來還會受益,因為他們離開時同等 數量的籌碼換的外幣更多了,外管局也給出了這樣的解釋──人民幣升值之後在降低進口成本、增加投資收益等環節也獲取了巨大收益,肉已經“在鍋裡”。但實際 上,央行自身很難承擔這樣的損失,損失注定是全社會來承擔。
如 果人民幣持續升值,而且,外匯儲備的海外投資收益彌補不了成本(比如,央行為沖銷外匯佔款支付的存款準備金利息和央票利息等),那麼央行的外匯儲備也很有 可能有一天面臨“不足”,畢竟現在同等數量的籌碼換的外幣更多了,一旦升值趨勢逆轉,一切皆有可能。央行為了將這個遊戲持續下去,將繼續維持人民幣匯率的 穩定或緩慢升值,如果其他政策措施沒有遏制住外匯儲備攀升的勢頭,導致這個過程伴有通脹,成本自然是全社會來承擔;如果為了避免通脹沖銷外匯佔款,而沖銷 也是有很大成本的,央行不得不人為壓低利率,以減少利息支付,成本也是全社會來承擔。
總之,人民幣升值雖然不會“直接”讓現有的外匯儲備縮水,卻會將之前中國央行幹預外匯市場和強制結售匯制度的損失“間接”地暴露出來。表面上,中國央行自己承擔了人民幣升值的匯兌損失,但最終將由全社會買單。 對於中國央行來說,要面臨的選擇是,或者擴大人民幣的浮動區間,並進一步開放資本項目,讓更靈活的匯率機制來緩解國際收支雙順差;或者維持人民幣名義匯率 的穩定,通過國內的價格改革、稅收政策和外資政策等來緩解國際收支雙順差。匯率選擇沒有標準答案,孰優孰劣要因時而動。不管怎樣,目標都是在成本相對較小的情況下推動國際收支平衡,但最忌諱的是首鼠兩端沒有原則,而又不承認成本的存在。
這篇文章很清楚解釋中國外匯儲備來源, 及人民幣升值是否帶來影響, 並指出後果由社會來分擔. 本文認為中央政府控制升值速度是減慢外匯儲備將面臨短缺, 但最終調控導致的通脹及成本亦是由社會來承擔.
這個"社會", 該是更大更廣及世界性的.....(相關文章)
2011/05/11 10:18:20 (WSJ)
崔宇
近日,中國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財政金融室主任張岸元表示,由於人民幣升值,中國人民銀行持有外匯資產的匯率損失極為驚人。5月6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做出回應,認為“人民幣升值不會直接導致外匯儲備損失”。
1996 年,中國官方外匯儲備突破1000億美元,2006年突破一萬億美元,2009年突破兩萬億美元,截至2011年3月,已超過三萬億美元。由於官方外匯儲 備規模越來越大,對於中國央行和外管局來說,外匯儲備已經從救命稻草變成了燙手的山芋,任何關於外匯儲備縮水或虧損的消息都會引起公眾關注。
其實,如何衡量外匯儲備的收益是個十分繁瑣的問題。除了要知道外匯儲備的具體幣種構成和投資標的 (中國並沒有公開這類信息),還要考慮到用什麼計價標準來衡量,是用本幣,還是用外幣?是用單一貨幣還是用一籃子貨幣,或者用一籃子商品?
這 裡,用外幣、一籃子貨幣或商品衡量很好理解,因為外匯儲備就是要在“國外”用的,要以它在“國外”的名義或實際購買力來衡量其收益情況。用本幣來衡量外匯 儲備的收益情況,理解起來則比較抽象和復雜,這也直接導致張岸元和外管局各執一詞。其實,他們的觀點並非針鋒相對,只是著眼點有所不同。
在 討論之前,要搞清楚什麼是外匯儲備。外匯儲備是中國央行發行人民幣購買的。香港大學教授肖耿曾將這個過程形象地比作在賭場換籌碼。概括地說,遊客(不管是 出口商還是國外投資者)持有外幣進入賭場後,按照賭場的規定,都必須先到籌碼兌換台(央行)將外幣兌換成籌碼(人民幣),籌碼兌換台收到的外幣就是外匯儲 備,遊客(不管是因為進口還是對外投資)離開賭場時,要將籌碼(人民幣)再次兌換成外幣。其中,外幣和籌碼的兌換率相當於匯率。
值 得注意的是,籌碼兌換台在收到外幣的同時也發放了賭場內可以自由流通的籌碼,而每個籌碼都是籌碼兌換台以信用為支撐的對遊客的負債,每個籌碼也都是遊客擁 有的對籌碼兌換台的債權憑証,也就是說,雖然籌碼兌換台手裡有巨額的外幣資產,但背後隱藏著同樣巨額的債務。而且,使用外幣一般也要在賭場外,不能在賭場 內,否則就會帶來“二次結匯”,憑空增加一倍的籌碼,將帶來嚴重的通貨膨脹。
因此,外匯儲備不是央行可以肆意揮霍的財富,它全部是借來的錢,或者說央行代為保管的錢。這同時也意味著,外匯儲備不能隨便分給所有老百姓,因為“冤有頭、債有主”,央行不僅不能隨便分,還要保值增值(增值並閑置的外匯儲備倒可以考慮分),要防止“遊客”離開時無外幣可換。
大 致了解了外匯儲備的概念後,我們來看看外管局的觀點──“人民幣升值不會直接導致外匯儲備損失”。這句話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但要注意其中的“直接”二字。 人民幣升值,就相當於遊客拿外幣可以換到的籌碼少了,對於央行來說,其手中擁有的外匯儲備,能換的籌碼自然也少了,似乎也遭受了損失。但要注意的是,外匯 儲備是要用在賭場外的,如果在賭場外它的購買力保持不變,人民幣升值的確不會“直接”導致外匯儲備損失,以外幣計價的外匯儲備是多少還是多少,能買多少東西還能買多少東西。
但是,對於央行來說,如果人民幣升值,它手中的外匯儲備能換到的籌碼的確少了,這難道不是一種損失嗎?是的,這的確是一種損失,這也是張岸元所說的匯率損失。那麼,如何理解這個損失呢?
其實,這是央行自導自演、自作自受的“間接”損失。 對於央行來說,原則上,它可以選擇不必要求遊客必須在籌碼兌換台將外幣兌換成籌碼,它可以讓持有外幣的遊客在賭場內部自由兌換籌碼,如果進來的外幣相對多 了,能換到的籌碼自然就相對少了,籌碼會自動升值。但如果央行為了維持匯率穩定幹預外匯市場,要求遊客必須在籌碼兌換台按官方匯率兌換籌碼。在固定匯率 下,這種損失是隱性的,因為按照官方固定匯率,之前、現在和未來多少外幣依然換多少籌碼,似乎看不到什麼損失。但隨著央行在內外壓力下放棄了固定匯率制度 使人民幣不斷升值,這種隱性的損失就變成了顯性。其背後的含義是,同等數量的籌碼原本可以換更多的外幣,但由於之前匯率沒有升值,央行只換到了較少的外 幣,這大致就是央行之前幹預匯率市場導致的損失。
表 面上看,在幹預外匯市場的情況下,央行將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匯率損失獨自承擔了,似乎與“遊客”沒什麼關系,而且,他們看起來還會受益,因為他們離開時同等 數量的籌碼換的外幣更多了,外管局也給出了這樣的解釋──人民幣升值之後在降低進口成本、增加投資收益等環節也獲取了巨大收益,肉已經“在鍋裡”。但實際 上,央行自身很難承擔這樣的損失,損失注定是全社會來承擔。
如 果人民幣持續升值,而且,外匯儲備的海外投資收益彌補不了成本(比如,央行為沖銷外匯佔款支付的存款準備金利息和央票利息等),那麼央行的外匯儲備也很有 可能有一天面臨“不足”,畢竟現在同等數量的籌碼換的外幣更多了,一旦升值趨勢逆轉,一切皆有可能。央行為了將這個遊戲持續下去,將繼續維持人民幣匯率的 穩定或緩慢升值,如果其他政策措施沒有遏制住外匯儲備攀升的勢頭,導致這個過程伴有通脹,成本自然是全社會來承擔;如果為了避免通脹沖銷外匯佔款,而沖銷 也是有很大成本的,央行不得不人為壓低利率,以減少利息支付,成本也是全社會來承擔。
總之,人民幣升值雖然不會“直接”讓現有的外匯儲備縮水,卻會將之前中國央行幹預外匯市場和強制結售匯制度的損失“間接”地暴露出來。表面上,中國央行自己承擔了人民幣升值的匯兌損失,但最終將由全社會買單。 對於中國央行來說,要面臨的選擇是,或者擴大人民幣的浮動區間,並進一步開放資本項目,讓更靈活的匯率機制來緩解國際收支雙順差;或者維持人民幣名義匯率 的穩定,通過國內的價格改革、稅收政策和外資政策等來緩解國際收支雙順差。匯率選擇沒有標準答案,孰優孰劣要因時而動。不管怎樣,目標都是在成本相對較小的情況下推動國際收支平衡,但最忌諱的是首鼠兩端沒有原則,而又不承認成本的存在。
當局奸計 何以得逞
石林
最大的黃金ETF——SPDR GLD的持金量,在本月19日曾降至1191.34噸,為今年低谷,但其後三個交易天回升到1214.07噸,增幅達22.73噸。請將此數量與索羅斯在今年首季的清貨量相比──14.5噸黃金當量的SPDR GLD和1.5噸黃金當量的iShares IAU,就知道索氏沽金其實算不得什麼一回事!但此事被兩度大肆炒作,內中一定有古怪,現試重組該故事並探其究竟。
去年底金價企於歷來的高水平,但踏入今年1月即轉下跌。就在此時,索羅斯決定沽清手上黃金資產,沽售最烈的則在3月初,GLD的持金量亦陷入今年低谷。惟諷刺的是:其後金市屢創新高價。此事本已過去,且無人提及。
然而,到5月初,美國當局為了力挽美元於既倒,有計劃出手打壓金銀價格,搬出「索羅斯沽金」的故事來嚇人是計劃的一部分,此計得逞。
到5月中下旬,為協助打壓行動的沽倉進行回補,「索羅斯」再被抬出來嚇人。此舉又告成功,金價被踩見第二低點,沽方兵團安全撤離。
奸計只能得逞一時
石林讚嘆美國當局這次挽救美元計劃安排得如此美妙,更佩服它竟可令全球媒體爭相幫其做唬嚇人群的工作。它的成功,除了因為其掌握着政治經濟機器和資訊源頭外,還深知世上崇拜偶像的人多、獨立思考的人少!
當局得逞其奸,在此戰役取得很大的勝利,尤其是美滙指數從崩潰邊緣的72.69大幅回升到76.37。就可憐一些小投機者,聽說受害最大的是一些剛參與白銀投機的中國內地人士。
然而,運用奸計只能一時干擾市場價格,而不能扭轉市場的主要方向,更何況當前某些市場基本因素正是美國當局本身所造成的。
舉個實例,美國貨幣基礎到本月18日增至25864.55億美元的新高,即是說自去年11月至今的QE2期間,美國銀行體系內多增了6029.04億美元鈔票,這正是QE2政策的產物。試問怎麼能又要大量印發美鈔,又要美元滙價強呢?上周美滙指數終於回落到74.89水平,意味着任何受干預的美元回升都只是熊市的反彈。
黃金的本質更不會因有人用奸計就發生改變。上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惡化,以歐羅和英鎊計算的金價都分別叩問前高峰位,黃金具有對沖風險的功能,不會因不時有人為打壓而褪色。
中國因素支持金市
在歐洲債務危機稍緩後,以美元計算的金價又從落後中回揚,上周以1536.5元(美元.下同)收市,這價位只低於4、5月之交受打壓前後三個交易天的水平,但比「索羅斯沽金」的平均價卻高出150.2元。顯然是有人枉作小人!
中國因素是支持黃金牛市持續的重要因素,問題不在於今年首季中國的黃金投資需求超越了印度而佔世界首位,更在於自2004年起中國公民擁有黃金合法化,隨着GDP和中產階級的增長,近年顯現的投資需求飆升之勢將繼續下去。
目前金價已反彈至被打壓時跌幅的61.8%,即高於1532元,行情比個人估計的還略好。但畢竟經過早前的打壓,特別是目睹銀市的慘烈,金市投機需求受到窒礙,COMEX期金的未平倉合約量現低於50萬張水平,因此相信金價未有能力馬上挑戰1577元的前高點。個人仍認為1544元至1551元為現時金市的回升阻力帶,但之前估計的市勢要下試至1443元的情況可能不會出現,現暫改為看在1504元已有支持,最低或至1485元。銀市諒在39.5元仍有阻力,一段時間內暫難重上42.2元,支持則在36.3元,最低或至34.4元,之前估計的要下試29元可能不會出現。
在金融市場施奸計多的是,要減少來自這方面的損害,我們可做的是提高獨立思考能力。
最大的黃金ETF——SPDR GLD的持金量,在本月19日曾降至1191.34噸,為今年低谷,但其後三個交易天回升到1214.07噸,增幅達22.73噸。請將此數量與索羅斯在今年首季的清貨量相比──14.5噸黃金當量的SPDR GLD和1.5噸黃金當量的iShares IAU,就知道索氏沽金其實算不得什麼一回事!但此事被兩度大肆炒作,內中一定有古怪,現試重組該故事並探其究竟。
去年底金價企於歷來的高水平,但踏入今年1月即轉下跌。就在此時,索羅斯決定沽清手上黃金資產,沽售最烈的則在3月初,GLD的持金量亦陷入今年低谷。惟諷刺的是:其後金市屢創新高價。此事本已過去,且無人提及。
然而,到5月初,美國當局為了力挽美元於既倒,有計劃出手打壓金銀價格,搬出「索羅斯沽金」的故事來嚇人是計劃的一部分,此計得逞。
到5月中下旬,為協助打壓行動的沽倉進行回補,「索羅斯」再被抬出來嚇人。此舉又告成功,金價被踩見第二低點,沽方兵團安全撤離。
奸計只能得逞一時
石林讚嘆美國當局這次挽救美元計劃安排得如此美妙,更佩服它竟可令全球媒體爭相幫其做唬嚇人群的工作。它的成功,除了因為其掌握着政治經濟機器和資訊源頭外,還深知世上崇拜偶像的人多、獨立思考的人少!
當局得逞其奸,在此戰役取得很大的勝利,尤其是美滙指數從崩潰邊緣的72.69大幅回升到76.37。就可憐一些小投機者,聽說受害最大的是一些剛參與白銀投機的中國內地人士。
然而,運用奸計只能一時干擾市場價格,而不能扭轉市場的主要方向,更何況當前某些市場基本因素正是美國當局本身所造成的。
舉個實例,美國貨幣基礎到本月18日增至25864.55億美元的新高,即是說自去年11月至今的QE2期間,美國銀行體系內多增了6029.04億美元鈔票,這正是QE2政策的產物。試問怎麼能又要大量印發美鈔,又要美元滙價強呢?上周美滙指數終於回落到74.89水平,意味着任何受干預的美元回升都只是熊市的反彈。
黃金的本質更不會因有人用奸計就發生改變。上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惡化,以歐羅和英鎊計算的金價都分別叩問前高峰位,黃金具有對沖風險的功能,不會因不時有人為打壓而褪色。
中國因素支持金市
在歐洲債務危機稍緩後,以美元計算的金價又從落後中回揚,上周以1536.5元(美元.下同)收市,這價位只低於4、5月之交受打壓前後三個交易天的水平,但比「索羅斯沽金」的平均價卻高出150.2元。顯然是有人枉作小人!
中國因素是支持黃金牛市持續的重要因素,問題不在於今年首季中國的黃金投資需求超越了印度而佔世界首位,更在於自2004年起中國公民擁有黃金合法化,隨着GDP和中產階級的增長,近年顯現的投資需求飆升之勢將繼續下去。
目前金價已反彈至被打壓時跌幅的61.8%,即高於1532元,行情比個人估計的還略好。但畢竟經過早前的打壓,特別是目睹銀市的慘烈,金市投機需求受到窒礙,COMEX期金的未平倉合約量現低於50萬張水平,因此相信金價未有能力馬上挑戰1577元的前高點。個人仍認為1544元至1551元為現時金市的回升阻力帶,但之前估計的市勢要下試至1443元的情況可能不會出現,現暫改為看在1504元已有支持,最低或至1485元。銀市諒在39.5元仍有阻力,一段時間內暫難重上42.2元,支持則在36.3元,最低或至34.4元,之前估計的要下試29元可能不會出現。
在金融市場施奸計多的是,要減少來自這方面的損害,我們可做的是提高獨立思考能力。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