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型國有銀行看起來像泰坦尼克號那樣“不可沉沒”。
從中國四大國有銀行中首家公佈中期報告的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China Ltd. ,3988.HK)來看﹐國有銀行這艘巨輪還在全速行進。該行6月份不良貸款率從2011年末的1%降至0.94%﹐核心資本充足率從10.08%上升至10.15%。
乍看起來﹐似乎根本不必擔心銀行壞帳引發新一輪融資潮。但透過表象看本質﹐還是會發現問題的影子。
6月份﹐中國銀行的存拆放同業增至人民幣8,820億元(合1,380億美元)﹐佔總貸款比例從2009年底的8%升至18%。這種趨勢如果放大到整個銀行業就更為明顯﹐整個銀行體系的存拆放同業佔總貸款的比例目前已達到43%﹐高於2009年末的25%。
存拆放同業迅速膨脹的背後隱藏著兩大問題。
首先﹐銀行向其他金融機構拆出的資金經常流向影子銀行﹐而影子銀行會把這些資金貸給房地產開發商和其他高風險借款人。這意味著銀行的不良貸款改頭換面成了對影子銀行的債權﹐而不會變更基礎資產。
其次﹐銀行的存拆放同業也常常代表向企業客戶發放的、有其他銀行開立的信用証作為擔保的貸款。假設中國建設銀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 ,0939.HK)向寶鋼(Baosteel)發放一筆由中國光大銀行(China Everbright Bank Co.)開立的信用証作為擔保的貸款﹐那麼建設銀行在記帳時可將這筆貸款列為存拆放同業。惠譽(Fitch)的中國銀行業分析師朱夏蓮(Charlene Chu)表示﹐根據監管規則﹐存拆放同業的風險權重較低﹐其造成的結果就是銀行資本充足率虛高。
當然﹐事情沒有到令人恐慌的地步﹐但有理由相信﹐中國銀行業的資產負債表不像第一眼看上去那麼光鮮。
Tom Orlik
2012年9月4日星期二
克魯明 你在提醒大家買金嗎?
畢老林
9月3日,周一。盎斯金價逼近千七美元(執筆一刻報1687.65美元),本港上市金礦股普遍造好,其中以招金(1818)升8%最標青。
金本位「陰魂不散」
一如所料,美國共和黨於上周全國代表大會上,正式把設立黃金委員會研究恢複金本位制納入黨綱。在8月27日〈替金本位「複辟」計計數〉一文中,老畢以美國貨幣發行量至少得有10%等值黃金儲備支持為立足點,循三個途徑探討恢複金本位制的可行性:①美國政府以市價吸金,直至有足夠儲備支持相當於目前一成的貨幣供應;②在厘定美元與黃金固定換算水平時,容許金價一次過升值;③任由貨幣基礎大幅萎縮,置經濟蕭條通縮肆虐於不顧,以成就金本位「複辟」。
顯而易見,山姆大叔走回頭路的後果,離不開金價「喪升」或美國貨幣基礎狂縮。10%尚且如此,恢複百分百金本位,可能性自然更加微乎其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自尼克遜割掉美元與黃金最後一絲連系,於1971年宣布美元跟黃金脫鉤,布列頓森林協議從此成為曆史以還,從列根問鼎白宮至多爾(BobDole)慘敗於克林頓手下,再到著名「金甲蟲」保羅(RonPaul)赤膊上陣角逐總統候選人提名,一直發展至共和黨正式將黃金委員會納入黨綱,四十年來金本位始終「陰魂不散」。這個現象背後意味什麼,值得投資者認真思考。
眾所周知,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跟共和黨誓不兩立,從不放過任何對GOP口誅筆伐的機會,興致到時,往往對人不對事。然而,克魯明乃有數經濟學名家,他提出的見解縱使帶有偏見甚至傲慢,立論總不能但憑個人喜惡,毫無事實支持。不難想象,在恢複金本位的爭論中,克魯明必然站在全力反對的位置發聲。可是,正如前述,美國不惜代價成就金本位複辟,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使金市大好友亦不會輕易相信。克魯明在最近一篇網志評論中以「壞得近乎滑稽的主意」(analmost comically badidea)來形容金本位複辟,既半點不令人意外,亦不見得大有討論價值。然則,何以老畢說他的言論對投資者有莫大啟示作用?
金與股對對碰
答案是,金本位「陰魂」四十年來一直附於不同共和黨人身上,這股「思潮」如何跟資產市場互動,有必要探個明白。在這點上,克魯明跟共和黨「金甲蟲」的思想鬥爭,非但有趣,且隱藏不少投資玄機,當中最有「建設性」的,老畢認為是1996年發表於Slate的舊作,題為TheGold Bug Variations。
該文矛頭直指促使「列根經濟學」(Reaganomics)得享大名的供應面經濟學派(supply-sideeconomics)奠基者之一萬尼斯基(JudeWanniski)。這一派乃主張金本位複辟的骨幹,有興趣一窺克魯明跟「金甲蟲」識見之爭的讀者,不妨上網細閱全文,老畢只摘對投資者具啟發性的部分跟大家討論。
萬尼斯基認為,要衡量資產的真實價值,投資者必須把其創造的財富化作黃金(資產的貨幣價值可以換成多少盎斯黃金),否則不過紙上富貴無以為繼。他以當時(1996年11月)處於約6000點水平的道指,跟金價作了一個對比,得出道指6000點的真實價值,僅及三十年前(1966年)處於1000點水平時的六成。那是由於1966年盎斯金價35美元,三十年後變為380美元,升幅約10倍。換句話說,三十年間持有美股換來的財富,僅及同期持有黃金的六成;也就是說,?股票相對?金「損失」四成購買力。
1996年6000點的道指,當然不能跟1966年600點的道指(1000點的六成)直接畫上等號。萬尼斯基的意思是,黃金與美股1966年價值相等(盎斯金價35美元,道指1000點),假設一個人因太窮而無力作任何投資,他在隨後三十年便不必承受?美股相對?金多達四成的財富損失。按此邏輯,三十年前棄金從股的富人,比兩不沾手一無所有的窮人更「慘」。
克魯明認為,萬尼斯基之說荒謬絕論,理由是在此君眼中,衡量資產價值(財富)的唯一准則是黃金,而對金股各自可以買到(換來)多少生活上不可或缺的東西——衣、食、住、行——完全不作考慮。為正視聽,克魯明另作演算,以1971年美元跟黃金脫鉤至該文面世(1996年11月),道指上升約7倍為准,跟同期美國消費物價指數(CPI)升幅約250%作比較,得出透過道指投資美國股市的「富人」,財富增長遠勝通脹、何慘之有的結論。
不難看到,這番爭論背後隱藏著意識形態的水火不容,一方費盡唇舌證明美國不存在貧者愈貧(萬尼斯基),另一方則力圖證明美國社會富者愈富(克魯明)。對投資者來說,重要的是克魯明雖點出了股票在保值增值上絕非萬尼斯基說得那麼不濟,卻無法反證股票實質(經通脹調整)投資回報遜於黃金這個說法有任何錯誤!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克魯明這篇評論成於1996年,其時金價仍受困於長達二十年的熊市,離始於2001年、維持已逾十年的黃金第二次大牛市尚遠。倘若將過去十年金價跟美股的對比加入考慮,克魯明雖仍會「據理力爭」,惟萬尼斯基必更振振有辭!
兩條件金價升
話得說回頭,雙方在辯論中皆未有顧及1980年買入黃金後捱足二十年的「金甲蟲」之苦,更把比較基礎設於金本位廢除前的每盎斯35美元水平,以今天的眼光視之,多少有點不切實際。然而,克魯明在一篇批評共和黨重提金本位制的近作中提到,經通脹調整的實質(real)金價,在經通脹調整的實質利率處於低水平時易升難跌。實質利率什麼時候會處於低水平?答案有兩個:①通脹偏高;②名義(nominal)利率處於極低水平。第一種情況就如上世紀七十年代,名義利率追不上通脹,形成實質利率似有還無的局面。第二種情況多見於經濟不振、通脹低利率更低的環境中,只要不演化成通縮,實質利率縱不處於負數亦必然低之又低。
克魯明這番話提醒老畢,金價可以在兩大條件下上升:①央行印鈔終於印出通脹,名義利率上調速度追不上物價升幅,實質利率因而似有還無;②經多輪量寬後,西方經濟全無起色,「零息」變得長期化。然而,通脹雖低卻仍能維持正數,實質利率縱不處於負數亦低無可低,這正是今時今日歐美以至環球經濟的狀況。
克魯明力斥共和黨恢複金本位制的主張荒天下之大謬,惟他恐怕沒有想過,十六年來兩篇大作實際上都在提醒投資者:黃金揸得過!
9月3日,周一。盎斯金價逼近千七美元(執筆一刻報1687.65美元),本港上市金礦股普遍造好,其中以招金(1818)升8%最標青。
金本位「陰魂不散」
一如所料,美國共和黨於上周全國代表大會上,正式把設立黃金委員會研究恢複金本位制納入黨綱。在8月27日〈替金本位「複辟」計計數〉一文中,老畢以美國貨幣發行量至少得有10%等值黃金儲備支持為立足點,循三個途徑探討恢複金本位制的可行性:①美國政府以市價吸金,直至有足夠儲備支持相當於目前一成的貨幣供應;②在厘定美元與黃金固定換算水平時,容許金價一次過升值;③任由貨幣基礎大幅萎縮,置經濟蕭條通縮肆虐於不顧,以成就金本位「複辟」。
顯而易見,山姆大叔走回頭路的後果,離不開金價「喪升」或美國貨幣基礎狂縮。10%尚且如此,恢複百分百金本位,可能性自然更加微乎其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自尼克遜割掉美元與黃金最後一絲連系,於1971年宣布美元跟黃金脫鉤,布列頓森林協議從此成為曆史以還,從列根問鼎白宮至多爾(BobDole)慘敗於克林頓手下,再到著名「金甲蟲」保羅(RonPaul)赤膊上陣角逐總統候選人提名,一直發展至共和黨正式將黃金委員會納入黨綱,四十年來金本位始終「陰魂不散」。這個現象背後意味什麼,值得投資者認真思考。
眾所周知,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跟共和黨誓不兩立,從不放過任何對GOP口誅筆伐的機會,興致到時,往往對人不對事。然而,克魯明乃有數經濟學名家,他提出的見解縱使帶有偏見甚至傲慢,立論總不能但憑個人喜惡,毫無事實支持。不難想象,在恢複金本位的爭論中,克魯明必然站在全力反對的位置發聲。可是,正如前述,美國不惜代價成就金本位複辟,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使金市大好友亦不會輕易相信。克魯明在最近一篇網志評論中以「壞得近乎滑稽的主意」(analmost comically badidea)來形容金本位複辟,既半點不令人意外,亦不見得大有討論價值。然則,何以老畢說他的言論對投資者有莫大啟示作用?
金與股對對碰
答案是,金本位「陰魂」四十年來一直附於不同共和黨人身上,這股「思潮」如何跟資產市場互動,有必要探個明白。在這點上,克魯明跟共和黨「金甲蟲」的思想鬥爭,非但有趣,且隱藏不少投資玄機,當中最有「建設性」的,老畢認為是1996年發表於Slate的舊作,題為TheGold Bug Variations。
該文矛頭直指促使「列根經濟學」(Reaganomics)得享大名的供應面經濟學派(supply-sideeconomics)奠基者之一萬尼斯基(JudeWanniski)。這一派乃主張金本位複辟的骨幹,有興趣一窺克魯明跟「金甲蟲」識見之爭的讀者,不妨上網細閱全文,老畢只摘對投資者具啟發性的部分跟大家討論。
萬尼斯基認為,要衡量資產的真實價值,投資者必須把其創造的財富化作黃金(資產的貨幣價值可以換成多少盎斯黃金),否則不過紙上富貴無以為繼。他以當時(1996年11月)處於約6000點水平的道指,跟金價作了一個對比,得出道指6000點的真實價值,僅及三十年前(1966年)處於1000點水平時的六成。那是由於1966年盎斯金價35美元,三十年後變為380美元,升幅約10倍。換句話說,三十年間持有美股換來的財富,僅及同期持有黃金的六成;也就是說,?股票相對?金「損失」四成購買力。
1996年6000點的道指,當然不能跟1966年600點的道指(1000點的六成)直接畫上等號。萬尼斯基的意思是,黃金與美股1966年價值相等(盎斯金價35美元,道指1000點),假設一個人因太窮而無力作任何投資,他在隨後三十年便不必承受?美股相對?金多達四成的財富損失。按此邏輯,三十年前棄金從股的富人,比兩不沾手一無所有的窮人更「慘」。
克魯明認為,萬尼斯基之說荒謬絕論,理由是在此君眼中,衡量資產價值(財富)的唯一准則是黃金,而對金股各自可以買到(換來)多少生活上不可或缺的東西——衣、食、住、行——完全不作考慮。為正視聽,克魯明另作演算,以1971年美元跟黃金脫鉤至該文面世(1996年11月),道指上升約7倍為准,跟同期美國消費物價指數(CPI)升幅約250%作比較,得出透過道指投資美國股市的「富人」,財富增長遠勝通脹、何慘之有的結論。
不難看到,這番爭論背後隱藏著意識形態的水火不容,一方費盡唇舌證明美國不存在貧者愈貧(萬尼斯基),另一方則力圖證明美國社會富者愈富(克魯明)。對投資者來說,重要的是克魯明雖點出了股票在保值增值上絕非萬尼斯基說得那麼不濟,卻無法反證股票實質(經通脹調整)投資回報遜於黃金這個說法有任何錯誤!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克魯明這篇評論成於1996年,其時金價仍受困於長達二十年的熊市,離始於2001年、維持已逾十年的黃金第二次大牛市尚遠。倘若將過去十年金價跟美股的對比加入考慮,克魯明雖仍會「據理力爭」,惟萬尼斯基必更振振有辭!
兩條件金價升
話得說回頭,雙方在辯論中皆未有顧及1980年買入黃金後捱足二十年的「金甲蟲」之苦,更把比較基礎設於金本位廢除前的每盎斯35美元水平,以今天的眼光視之,多少有點不切實際。然而,克魯明在一篇批評共和黨重提金本位制的近作中提到,經通脹調整的實質(real)金價,在經通脹調整的實質利率處於低水平時易升難跌。實質利率什麼時候會處於低水平?答案有兩個:①通脹偏高;②名義(nominal)利率處於極低水平。第一種情況就如上世紀七十年代,名義利率追不上通脹,形成實質利率似有還無的局面。第二種情況多見於經濟不振、通脹低利率更低的環境中,只要不演化成通縮,實質利率縱不處於負數亦必然低之又低。
克魯明這番話提醒老畢,金價可以在兩大條件下上升:①央行印鈔終於印出通脹,名義利率上調速度追不上物價升幅,實質利率因而似有還無;②經多輪量寬後,西方經濟全無起色,「零息」變得長期化。然而,通脹雖低卻仍能維持正數,實質利率縱不處於負數亦低無可低,這正是今時今日歐美以至環球經濟的狀況。
克魯明力斥共和黨恢複金本位制的主張荒天下之大謬,惟他恐怕沒有想過,十六年來兩篇大作實際上都在提醒投資者:黃金揸得過!
羅傑斯:仍睇好金價 但現時會選買白銀而非黃金
【on.cc 東方互動 專訊】 商品大王羅傑斯在接受印度媒體Economic Times表示,全球所有央行只知道不斷印鈔,這會讓貨幣貶值、進而在未來10年推升黃金價格。不過,他稱,不確定金價是否會在今年持續上漲,因為黃金的價格已連續11年走升。
他稱,這個情形非常罕見,他從未看過有任何資產能夠連續11年上漲,而金價勢必會展開修正走勢。不過,他仍預期未來10年金價會大幅上揚。
至於白銀方面,羅傑斯表示,目前他並未持有白銀或黃金,但若是一定要選,他會選擇購買白銀。他稱,白銀價格已較歷史高點回了40%,黃金價格則僅自歷史高點回檔10-15%左右。以過去的紀錄來看,白銀目前顯然比黃金要便宜許多。因此,他會選擇購買白銀而非黃金。
羅傑斯:聯儲局已經在悄悄地印錢
商品大王羅傑斯在接受印度媒體Economic Times表示,他相信在之前的2萬億美元QE失敗之後,聯儲局已經在悄悄地印錢。
羅傑斯稱,如果看看聯儲局的資產負債,便會發現事情正在起變化,資產負債表正在膨脹。他稱,「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會宣布,我知道他們會印很多錢,而且他們已經開始」。又稱,「他們有些尷尬,因為他們推出QE1和QE2,但沒起作用。所以他們努力討論之後又開始印錢。這麼做並不對,但這是他們所知道的唯一辦法」。
羅傑斯亦對「每日電訊報」稱,聯儲局可能學會如何在資產負債表之外進行操作,但無法證實這一點,但很多其他人知道,所以聯儲可能已經開始做;又指,之所以這麼說是出於人的天性。
他稱,這個情形非常罕見,他從未看過有任何資產能夠連續11年上漲,而金價勢必會展開修正走勢。不過,他仍預期未來10年金價會大幅上揚。
至於白銀方面,羅傑斯表示,目前他並未持有白銀或黃金,但若是一定要選,他會選擇購買白銀。他稱,白銀價格已較歷史高點回了40%,黃金價格則僅自歷史高點回檔10-15%左右。以過去的紀錄來看,白銀目前顯然比黃金要便宜許多。因此,他會選擇購買白銀而非黃金。
羅傑斯:聯儲局已經在悄悄地印錢
商品大王羅傑斯在接受印度媒體Economic Times表示,他相信在之前的2萬億美元QE失敗之後,聯儲局已經在悄悄地印錢。
羅傑斯稱,如果看看聯儲局的資產負債,便會發現事情正在起變化,資產負債表正在膨脹。他稱,「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會宣布,我知道他們會印很多錢,而且他們已經開始」。又稱,「他們有些尷尬,因為他們推出QE1和QE2,但沒起作用。所以他們努力討論之後又開始印錢。這麼做並不對,但這是他們所知道的唯一辦法」。
羅傑斯亦對「每日電訊報」稱,聯儲局可能學會如何在資產負債表之外進行操作,但無法證實這一點,但很多其他人知道,所以聯儲可能已經開始做;又指,之所以這麼說是出於人的天性。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