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2日星期二

Amaricas Book of secrets THE GOLD CONSPIRACY

黃金市場出現8個月來最大現貨溢價操縱正在失效- James Turk


著名貴金屬分析師、GoldMoney創始人James Turk稱, 目前黃金市場出現了8個月來最大的現貨溢價
 
Turk提到週一(4月21日)亞市,復活節假期後金價的交易,他指出當時價格受到操縱。 他聲稱,“首先他們把金價快速拉升至1302 美元 /盎司,吸引了止損性買盤的入場(buy stop),再在1300上方賣出,將價格打壓至1382。然後,利用在快速下跌過程中,新的止損性賣盤,重新買入黃金,實現盈利。這20美元的差價就發生在幾個小時裡,並且是一天中流動性最小的時候。
 
Turk指出,他們的目標是把價格維持在1300美元/盎司下方,通過賣盤止損和買盤止損兩點間的拋售盈利。 ”Turk繼續說:“這是很典型的這幾年一直有的模式,以空頭把貴金屬價格拉低,然後讓盡可能多的期權到期,使得空頭吸收溢價。
 
不過Turk認為,金價下行壓力是暫時的,並稱復活節假期前,倫敦市場休市前,出現了去年8月以來最大的現貨溢價。
 
“因此實物黃金的供應仍然很緊,”Turk說,“紙黃金市場可以隨便做空,但這和真正擁有實物黃金是不同的。”
 
“要維持零利率政策,黃金利率就也要被操控,”Turk說,“在零利率政策的環境下,黃金利率已經下跌到遠遠低於自由市場應該有的水平。”
 
現貨溢價高意味著人們更傾向於持有黃金而非貨幣,Turk認為,這就是為什麼各國央行會對黃金市場有所 ​​干涉的原因。
 
現貨溢價意味著可以​​出售現貨黃金然後未來再以低價買回,還可以避免儲存費用,並且獲得利率收益。
 
Turk認為,目前這樣黃金長期持續現貨溢價的狀況是非理性的。 “央行最害怕的惡魔就要到來了,”Turk說,“那些擁有黃金的大手情願持有黃金也不​​願意出售套利。這些大手在面對套利誘惑時依然選擇持有黃金而不是換成貨幣,因此,看起來,我們是很接近央行將無法再把金價壓低了。”
 
Turk提到了各國央行此前為壓低金價所做的“愚蠢”行為,比如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政府曾經為了將金價壓低在35美元/盎司而拋售了諾克斯堡的1萬噸黃金,蘇聯則在1990年試圖避免其計劃經濟破裂而出售了其三分之二的黃金儲備。
 
“因此,要關注央行所做出的愚蠢行為,並且專注在價值上,”Turk說,“ 很顯然黃金和白銀的價值被低估了,而持續幾個月的現貨溢價顯示出央行們正在失敗中

上海期貨交易所和Comex期同期出現大量白銀交割

過去一周,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出現了又大量白銀  交割,使得其白銀庫存量跌至2012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數據顯示,自4月10日起,上海期貨交易所還有差不多41噸即130萬盎司的白銀被交割。



SHFE的白銀庫存從4月10日的372噸下降到4月18日的331噸,在8個交易日內減少了11%。
 
此外,Comex的白銀庫存量在同期從1億7770萬盎司減少到1億7670萬盎司。

COMEX白銀庫存量減少和SGFE白銀庫存減少發生在同期)  



 SHFE的白銀庫存在3月初達到頂峰的575噸,至4月18日減少了42%至最低記錄的331噸。
 
SHFE和Comex的白銀交割都是從3月初開始的。

(SHFE白銀庫存從2月28日起至4月18日減少了42%)

SHFE的白銀庫存減少了244噸(780萬盎司),Comex的白銀庫存則減少了208噸(670萬盎司)。
 
也就是說,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總共有1450萬盎司(452噸)白銀被從這兩個交易所內交割,對Comex來說,這些交割的白銀佔比為4%,而對SHFE來說,佔比則高達42%。
 
此外,對SHFE來說,從去年最高記錄的庫存1123噸到331噸,庫存量減少高達70%。

 

去年11月時,SHFE的白銀庫存一度跌至385噸,到今年2月28日,庫存量回升到575噸。
 
Comex和SHFE同時出現大量白銀被交割的這段時間,正是一些大銀行在退出商品交易業務的時間,3月19日摩根大通宣布向Mercuria出售其實物商品部門,價值35億美元。 而昨天(4月21日),巴克萊銀行(Barclays)也在退出商品交易。

China is Worried About the US Dollar --Jim Rickards

There’s been a lot of talk yet that China has acquired thousands of tons of gold. The world’s largest gold producer. The world’s largest gold importer and they’re also bringing in gold that’s not being reported in the official import statistics using military channels.

And I talk about that in Chapter 9 and Chapter 11 in my book, how they’re using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to smuggle gold into China overland, without going through Hong Kong. So they’re getting all the gold they can and so are others. But there’s been a lot of speculation as to why is China getting all this gold.



Well, they must want a new reserve currency backed by gold. It may end up there, but that’s not what they’re doing in the short run. Here’s the way to think about it. They own $4 trillion of reserves today, mostly in paper assets. Most of that is US dollar denominated and most of that are US Treasury notes. So they’re the biggest creditor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y actually don’t want to gold to skyrocket. What they want is a strong dollar. Nobody wants a stronger dollar more than China because China owns more dollar securities than anyone else in the world. But they’re worried. They’re fearful that we will inflate the dollar and if you do a 10% inflation of the dollar, you reduce the dollar’s value by 10%.

That’s like a $300 billion wealth transfer from China to the US because their assets are worth less, our liabilities go down, so we’re stealing wealth from China and they know it. Now they can’t dump these treasury securities. There are too many of them. But what they can do is buy gold and here’s how it works.

If we have a stable dollar maybe the gold doesn’t go up that much, but they’ll be very happy with that because their securities will be worth what they think they are. But if we inflate the dollar which we’re trying to do, they’re going to lose money on the paper, but they’re going to make it on the gold.

Because we all know that if inflations comes along gold is going to go up very, very significantly. So in effect they’re creating a hedge position. They’ve got paper over there, gold over here. They would like the paper to be valuable, but if the paper drops in value, the gold is going to go up. So they’re actually building a hedge book.


http://jimrickards.blogspot.hk 

畢老林:美股一年內瀉五成?

(2014-04-22 09:56:35)

轉載▼

4月21日,周一。

美股假前連升三天,標普500指數50天移動平均線失而複得。

經過一番激烈爭持,好淡勝負盡管未分,惟「末日博士」麥嘉華揚言87重臨,標普500今年將大瀉30%。

老麥雖淡,但有人比他更淡。

此君何人?

麥嘉華縱橫江湖數十年,「末日博士」豈是白叫?問題是,老麥預言美股多災多難早非今日始,少說也有兩年吧?即使他並非每次開口皆唱淡,但投資者只會記得其悲觀言論,87重臨也好、08再現也罷,只要出自麥嘉華之口,市場多半一笑置之。

然而,唱淡者若非無人不識的「末日大師」,而是因利益沖突被終身禁止涉足證券業的前投行星級分析員,閣下又會否洗耳恭聽?心水清的讀者大概已猜到老畢說的是誰。

對,正是前美林首席科網股分析師布洛迪格(Henry Blodget)【圖】。

「魔鬼」改邪歸正
此君當年一面撰寫報告吹捧科網公司,一面于私人電郵嘲諷dotcom股垃圾不如,操守之劣,莫此為甚。

紙包不住火,科網一役血本無歸的小投資者向華爾街大行集體興訟,布洛迪格的私人電郵無所遁形。

證據確鑿不容抵賴,破財(罰款200萬美元,賠款200萬美元)兼名譽掃地,一切「報應」,布洛迪格都得接受。

昔日紅人雖不能再沿用從業員身份參與證券市場,但以「行外人」姿態評股論市卻不受限制。

離開華爾街後,布洛迪格加入2009年面世的財經網站Business Insider,擔當行政總裁兼主編重任。

Business Insider辦得有聲有色,吸引亞馬遜創辦人兼《華盛頓郵報》現主貝佐斯(Jeff Bezos)入股,成為這位「科網達人」媒體策略的重要一環。

布洛迪格遭美國證監重罰後,一改昔日「埋沒良心」的劣行,出自其手筆或Business Insider的分析,看好股市的比例雖較看淡為高,但赤裸裸的「利益沖突」已絕跡。

不知是否為了徹底洗脫舊日臭名,布洛迪格最近評述美股,唱得比「末日博士」麥嘉華還要淡,且擺出三大理據——估值過高、邊際利潤均值回歸、加息不利股市——以示並非信口雌黃。

分析一輪後,布洛迪格揚言美股將于一至二年內最多下跌五成。

估值指標各有利弊
「魔鬼」分析員「改邪歸正」,不一定意味其論點更加可信,關鍵仍在理據。

布洛迪格認為美股「太貴」,采用的估值指標乃應屆經濟諾獎得主席勒(Robert Shiller)提倡的經周期調整市盈率(CAPE)。

《信報》讀者當然知道,CAPE取企業過去十年實質(經通脹調整)盈利平均數,由此得出的估值水平,便是CAPE。

這個市盈率計算法的優點是,個股或大市估值水平較少受到某一兩年盈利劇烈波動扭曲,數據質素更有保障。

以標普500指數現水平為准,美股CAPE約處于25倍水平,遠高于15倍的曆史均值。

布洛迪格指出,過去一百年,美股CAPE只在1929和2000年高于今天水平;潛台詞自然是:以史為鑒,股災迫在眉睫。

老畢並不認同布洛迪格的看法,原因不在美股「太貴」這句話,亦非1929和2000年CAPE處于30多倍至40余倍水平,目前約25倍的估值離「瘋狂」二字尚遠。

我唱反調的原因,在于CAPE估值法取十年盈利平均數,在正常情況下雖有助撫平商業周期對數據的影響,惟正正由于此法采用十年平均數,當中若有任何一年發生百年一遇災難性事件,該年(例如2009年)的數字對較正常年份產生影響,在所難免。

金融海嘯于2008年秋爆發,美股從高至低劇挫近半,但2009年美企盈利大縮水,利潤跌得比股市更快。

影響之下,標普500指數市盈率不跌反升,投資者若因此對美股敬而遠之,難免錯過最佳入市時機。

以當時的環境而論,以CAPE為估值指標,確實有助減少2009年盈利對數據的影響,但海嘯最壞情況過去後繼續以CPAE衡量美股,2009年的「殘余效應」難免揮之不去。

這正是以CAPE決定環球股市吸引力的基金,不少錯過了美股去年大升浪的重要原因。

歸根結底,任何估值法皆有利弊,不能一本通書讀到老。

重要的並非哪一種估值方法「最佳」,而是市場對企業盈利的估算是否恰當。

去年美股大漲,根本原因並非企業盈利特別出色,而是投資者對業績前景寄以厚望(沒有盈利的公司則炒作概念),[P/E]中的P(股價)行得太快,一旦[P/E]中的E(盈利)跟不上,個股和大市隨時出現深度調整。

美股整體較曆史高位雖回調不多,惟許多個股已錄得低雙位數跌幅,有貨在手者不會不知。

從攻守板塊的消長來看,早在標普500指數月初升至曆史高位前三個月,去年首屈一指的領袖股——非必需消費品——率先轉弱,其他周期性股份如金融、工業和科技亦齊齊跑輸大市;強勢畢露的板塊是公用和能源。

標普500從高位回調後,公用、能源強上加強,周期性股份則繼續跑輸。

由此可見,不少投資者年初已察覺到美股2013年「炒過龍」,有斬獲者借勢回吐鎖定利潤,當中相當一部分泊進防守板塊靜觀其變。

留意板塊執位
如果我是布洛迪格,一定不會拿CAPE和利率趨升(美股曆次加息周期首三年表現見【表】)大做文章。

老畢只會忠告投資者參考2000和07年美股見頂前的攻守板塊變動,按發展情況決定進退。

從表象觀之,今年以來華爾街領袖股出現明顯的執位、轉風、換莊,與2000和07年牛轉熊前的景象極為相似。

科技、非必需消費品以至金融等主攻板塊短期內若頹勢不改,較大型的調整恐怕無法避免。

為什麼中國人“拿著”黃金?

“零點對沖”有一篇好文章,解釋了中國政府如何從銅開始,使用大宗商品實施資本管制。 資本管制是為了防止在美元利率與高得多的人民幣利率之間套利。
 
資本管制的基本思路是,政府認為可以區分“好”與“壞”類型的資金進入或離開之間的差異。 正如我們將在下面看到,套利者是聰明的,並會盡一切努力使他們的交易看起來像是“好”的資金。
 
下面我描述一個用來對付中國資本管制的方案。 它有些複雜,細節有點難懂。 甚至可能不完全準確,但我想大致輪廓還是清楚的。
 
一家中國公司從銀行獲得一張信用證。 用其購買一定數量的銅。 銅是離岸或是在保稅倉庫存放,所以沒有支付進口稅。
 
公司迅速將其出售給其境外的子公司。 離岸子公司不受中國政府的資本控制,所以它能夠便宜地借入美元。 離岸子公司將其支付給其母公司作為購銅的款項。
 
現在母公司有了到岸的廉價美元,把這些美元換成人民幣 於是公司擁有了人民幣,但支付的是美元利率。
 
現在離岸子公司手中握有銅。 當然,該公司不希望冒銅價下跌的風險,所以它們賣出期貨合約。 許多分析師和評論家用恐慌來描述“對沖”這個單詞。 隱含的問題是:為什麼在世界上會有人希望擁有一個如銅這樣有價值的商品,卻要做對沖呢?
有兩個原因。 首先,它們的資產負債表均以人民幣記賬。 如果它們買入的以人民幣標價的東西價格下跌了,他們就遭受了損失。 就好比你用1800美元/盎司的價格買入黃金又在1300美元/盎司的價格把它賣了一樣。 你本來可以持有這些黃金,但是如果你把它賣了,那麼在買賣中就損失了500美元/盎司。 如果你使用信用卡,就可能被迫出售,即使你本來想要挺住。
 
其次,通常在大宗商品市場上是期貨溢價。 也就是說,在現貨價格與期貨合約價格之間有正的價差。 例如,中國公司可能支付3.30美元購買1磅現貨金屬銅,同時通過出售6個月後到期的1 英鎊銅期貨得到了3.35美元。 這5美分的差價使得他們通過持有這些銅能夠賺取微薄的利潤。 我用“拿著”這個詞相當刻意,因為它們是倉儲它,而並沒有真正擁有它。 6個月後,它們將交割這些銅(或者如果需要的話,會將其到期日推遲到更遠的日子)。
 
請注意,這家公司所涉及的還有另外兩個價差。 就是做多人民幣和做空美元。 如果美元相對人民幣貶值(直到最近都是如此),這是另一個利潤來源。
 
最後,這樣做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獲取人民幣對美元的利差。 如果借用6個月人民幣的成本比借用美元的成本高(它一直是,現在仍然是),那麼在這個意​​義上該公司獲利,因為其資金成本低於競爭對手。
 
這是真的,除非其競爭對手在遊戲中也這樣做。 就其本質而言,這種遊戲很快就變得非常流行。
 
現在,中國政府可能會打擊這一點。 如果他們想這樣做,他們將不得不重新制定他們的法規來阻止這種“壞”的資金流向。 新法規則將實行,直到金融家製定出下一步的解決方法。
 
中國企業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一直在使用銅玩這個遊戲。 最近,它們開始使用其他大宗商品,包括黃金。 來自Sharelynx網站的圖(圖1)顯示自2011年底起,來自中國內地進口到香港的黃金急劇增加,這表明它們開始使用黃金。

香港對內地的黃金出口、再出口和進口


與銅一樣,它們使用一種商品作為它們破解政府施加的障礙最便捷的方式。 它們只是想以最有利的利率借入。 黃金的作用甚至比銅更好,特別是因為在你度過了到期前那個月之後,它可能有更為可靠的期貨溢價。 暫時的現貨升水則是一個額外的獲利點。 如果到期前一個月進入或接近現貨溢價,當你需要把合同滾動推遲到更遠的日期時,市場會提供利潤。
 
我不是鼓勵大家從中國的黃金套利交易中間去賺很多錢。 這不是一個巨大的陰謀,在買進所有的黃金同時抑制價格。 這不是那種有遠見的計劃,通過預見到美元的崩潰而擁有硬資產。 那些使用信用手段購買黃金的人會受到和在西方同樣的挑戰。 當黃金價格下降時,他們會受傷,除非他們已經做了對沖。 隨著人民幣兌美元自2010年以來上漲了約14%,直到2月份打破這個走勢,中國人比美國人經受到更大的黃金價格下跌。
 
為什麼至今在世界上會有人希望自己擁有價格是在下降中的(他們是如此估計的)東西呢? 而他們確實是在用人民幣做這個估計,就像美國人用美元估計一樣。 出於同樣的原因。 我們都被訓練以美元計算所有東西的經濟價值,而我們保持信心,即使我們知道,美元或人民幣或任何紙幣都被像橡皮筋一樣拉長了。 我們知道,美元是明顯不適合用於衡量價值的,尤其是在較長的時間內。
 
在任何情況下,你不可以用借來的錢買長時間擁有而價格正在下跌中的東西。
這些中國企業並不真擁有黃金。 它們只是“拿著”它。 它們並不真持有它。 “拿著”的另一個意思是倉儲。 它們是倉儲它。 那些期貨合約的買方是所有者,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們只是在利用黃金價槓桿做投機,而並沒有現金用於提貨。
 
正如我在《供需報告》中定期討論的,這並不是一個金價看漲的信號,因為使用保證金買入金屬的結果只是進入倉庫。 換句話說,保證金買主是一個投機者,試圖跑在囤積需求前面。 最終,投機者用完信貸(意願,如果不能變為實行),價格漲勢就結束了。
 
然後在倉庫裡不再是保證金需求,而變成保證金供給。 套利交易者平倉。 這是機械地出售金屬和買入期貨。 這將推動基礎價格走高。
 
事實上,這就是發生在黃金市場上的事情。 這種新的趨勢是與典型的狀態完全不同的, 2008年以後,我為其創造了一個術語叫“臨時升水”。 下面是顯示4月和6月黃金期貨合約的圖表(圖2)。

期貨與現貨黃金的價差


4月期金的動作最為明顯,但6月期金也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 它是否是因為中國企業被迫(無論是由於監管機構還是信用狀況)降低自己的套利交易倉位?
數據本身並沒有告訴我們這一點。 但它適合這種假說。

 
 

2014-4-12《老謝看世界》貨幣戰爭作者 宋鴻兵

這次訪問討論過程中,在美債未來面對的升息預期下的影響,
中國經濟和人民幣貶值之路上如何決策?
歐洲會否推出歐洲版QE?
全球利用高負債來推高GDP背後的影響!
中國領導人如何篤破泡沫?






期貨經紀商:黃金生產商空頭創8年低點跌勢或耗盡

期貨經紀商Walsh Trading當地時間週一(4月21日)在報告中指出,6月期金周一下跌5.40 美元 ,收盤報1288.50美元/盎司。 這也是主力合約自4月3日以來創下的最低價格。
 
報告中還寫道,金價在復活節長周末來臨之前,跌破了200日均線(當時切入點在1299)。 這將帶來一些技術性賣盤的壓力。 目前金價100日均線水平位於1277附近,將成為空頭下一目標。 如果價格進一步跌破1277,將打開後續下跌空間。
不過,該報告提醒稱,“生產商期金空頭規模創下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這可能暗示空頭動能將會很快耗盡。交易商們還需要密切關注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地緣政治局勢,相關國際組織也正在試圖緩解危機。”
 
由於復活節休市,上週黃金交投清淡​​,跌幅1.9%,刷新2週新低。 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減少使得股市回溫,這對黃金來說是利空消息。
 
週一美國數據顯示,芝加哥聯儲全國活動指數從2月份的0.53下降了0.2%,而美國諮商會(Conference Board)3月領先經濟指數上漲0.8%。
 
Walsh Trading預計,黃金白銀本週將會更多技術性交投。 6月黃金第一個支撐位在1275.0 ,在1256.2附近窄幅下降。 阻力位於1322.0附近,在1350.2附近盤整。

消息人士:北京已經獲準可以直接進口黃金

消息人士透露,北京已經獲準可以直接進口黃金。這是繼上海和深圳之後,第三家大陸城市可直接進口黃金。有分析人士指出,更多城市允許直接進口,將令外界更難估計中國的黃金儲備。
  據路透援引消息人士稱,中國已經允許開始通過北京進口黃金。有分析人士指出,更多的大陸城市開始直接進口黃金,這將令外界更加難以估計中國真實的黃金儲備。
  在深圳和上海之後,中國國內第三個黃金進口點的開放意味著香港可能失去中國黃金貿易前沿的地位,中國大陸將可以直接獲取更多的黃金,而不用通過會被公開購買量的渠道購買黃金   中國不公布任何黃金貿易的數據,全球市場只能通過香港的數據來判斷中國的黃金購買量,去年從中國香港進口到中國大陸的黃金價值約530億美元。
  消息人士稱,已經開始將材料直接運到北京,目前還只是很小的量,從北京直接進口黃金是從今年第一季度剛剛開始的。

  中國大陸原本通過香港將黃金進口到深圳來獲得黃金,中國大概70%的金飾行業位於深圳,上海在去年開放成為第二個黃金進口點。

  此外,只有銀行可以在中國進口黃金,總共可以進口黃金的12家銀行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澳新銀行和匯豐銀行等。

  去年中國大陸自香港進口了1160噸黃金,較2012年翻番。

  此外,全球貿易信息服務(Global Trade Information Services)數據顯示,中國大陸至少還從香港以外地區進口了約194噸黃金,比較可能是通過上海。

  消息人士稱,中國之所以希望香港至深圳的渠道外,有更多直接進口的渠道是因為不希望自己的黃金購買量被公開。

  另有消息稱,更多渠道可能也是為了適應自貿區和非珠寶類的需求。

  除了從香港進口的1160噸黃金,中國大陸在2013年還從本地生產商中購買了約428噸黃金。WGC稱中國在2013年的黃金需求為1066噸,這當中522噸的差別是市場猜測的焦點。有猜測稱和商品融資有關,也有稱可能是被中國央行所購買。
  中國央行在2009年公開稱有1054噸黃金的儲備,2013年時該儲備維持不變。
  香港咨詢機構Precious Metals Insights的總經理Philip Klapwijk稱,中國在2013年上半年的官方購買量可能總共有300噸,下半年購買速度可能更快。

  Klapwijk在給WGC做的報告中稱:“2012年尤其是2013年中國市場上黃金供應的大幅增加可能和大量的官方購買有關。“

  有傳言稱中國央行的黃金儲備實際在3000到5000噸之間。

高盛惡意壓低黃金價格預期的私心何在


高盛,第一炒家,1056億的資產,撬動48萬億的衍生品規模。反復唱空黃金至1050,你敢說你沒有一點點的私心??

  高盛(Goldman Sachs)重申了此前對今年年底金價跌至1050美元/盎司的預期。然而,對高盛這樣的機構,或許要對這樣預測的背景更有所關註。

  從資產/衍生品比率來看,高盛是最弱的銀行之一(即高盛的衍生品規模遠超其資產),相較其它銀行,它在這一方面的排名是最後的,並且相當落後。

高盛擁有48.6萬億美元的衍生品,而資產卻僅僅只有1050億美元。
  高盛擁有48.6萬億美元的衍生品,而資產卻僅僅只有1050億美元。

  在四大所謂最糟糕的僵屍銀行中,美國銀行(Blank of America)的資產/衍生品比率為3.9%,摩根大通(JP Morgan)的比率是3%,花旗集團(Citicorpse)為2.2%,而高盛的比率則是異常可悲的0.2%。
 
也就是說,高盛根本沒有足夠的資產為資金的48.6萬億的衍生品背書。
也就是說,高盛根本沒有足夠的資產為資金的48.6萬億的衍生品背書。

  另一方面,高盛還擁有7家美國銀行中最高比率的利率互換。

  從圖中可以看到,高盛將其投資的95%的衍生品以利率合約的方式投資,因此,高盛顯然是希望美聯儲將利率維持在低水平的,如果利率上漲,高盛就會有損失。
  全球金融系統目前的杠桿水平是史無前例的,在上漲中,杠桿水平高當然是好的,但在下跌時卻會是很痛苦的過程,尤其對高盛這種資產負債表大漲的情況。因此,對黃金投資者們來說,高盛對金價的低預計很可能是處於私心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