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2日星期五

羅斯柴爾德助中國民企投資海外

英國《金融時報》 何麗 北京報道

二三十年來,外國投資者紛紛涌入中國。而現在,吸引銀行家的是相反方向的資本流動——投向海外的中國資金。
在倫敦上市的RIT Capital Partners的主席羅斯柴爾德勛爵(Lord Rothschild)就是這樣一位新來者。他本周訪問了北京,為一隻將在中國籌集人民幣資金並到海外投資的新私募股權基金佈局。這只名為J. Rothschild Creat Partners的基金計劃到今年年底從中國企業手中籌集7.5億美元資本。是首批獲得監管批準的此類基金之一。

因為中國存在資本控制,並且貨幣不可自由兌換,中國個人和企業向海外投資比較困難。由於投資機遇奇缺,再加上實際利率為負,投資者只得涌向房地產或 黃金等實物大宗商品。中國資本市場已經在逐步放開,允許投資者向海外投資,但開放步伐較為緩慢:最初是允許通過一項受到嚴格監管的計劃投資海外股市,直到 今年才過渡到允許建立向海外投資的私募股權基金。
目前已經得到批準的此類基金有兩家。一家是正在為一隻規模達30億元人民幣(合4.65億美元)的人民幣及歐元基金籌資的A-Capital Asia,另一家就是羅斯柴爾德勛爵的J. Rothschild Creat Partners。後者是由RIT Capital、中國投資企業科瑞集團(Creat Group)和投資顧問公司Quercus Associates合資建立的。包括黑石(Blackstone)、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凱雷(Carlyle)在內的多家外資銀行和基金公司已在中國建立了人民幣計價的私募股權基金,不過這些基金主要關註於中國國內投資。
羅斯柴爾德家族最初是在19世紀30年代來到中國,經營一家從上海向海外輸出金銀的小公司。今天,羅斯柴爾德這個姓氏在中國如雷貫耳的原因可能是其與拉菲酒莊(Chateau Lafite)的關系,羅斯柴爾德家族旗下的這款紅酒在中國富人當中頗受歡迎。
羅斯柴爾德勛爵寄望於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日益增強的消費力來驅動新基金未來的投資回報。在訪問上海和北京並乘坐京滬高鐵之後,他表示,相信新興市場國家的國內消費能夠取代大宗商品周期,成為一個主要的投資題材。
羅斯柴爾德勛爵稱,新基金將關註於能從中國消費繁榮中受益的行業,包括清潔能源、制藥、自然資源和品牌。他說,這些行業正在尋找“滿足中國國內利益和產業的需要、與之共生共榮的海外機遇。”
“對於許多中國本土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來說,走出國門到海外投資的難度很大,”上海咨奔商務咨詢(Z-Ben Advisors)分析師Cindy Qu指出。“此類私募股權基金可以與這些企業合作,幫助它們走出中國、進行海外投資。”她透露,上海市政府也在規劃一隻規模達100億元人民幣的海外投資 私募股權基金。
科瑞集團是一家投資企業集團,關註領域涵蓋房地產、農業、採礦、制藥,乃至果汁。集團創始人鄭躍文曾在鐵道部任職,後來身份亦商亦官,現任中國民間 商會(All-China General Chamber of Industry & Commerce)副會長。
允許中國基金投資海外股市的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計劃是在2006年啟動的,投資配額有726億美元,但與中國的巨額儲蓄相比仍然很小。

i cable -金黃升夠未?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program_video/index.php?video_id=112619

WGC上周公布了最新的全球官方黃金儲備報告。

報告顯示,美國、德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分列全球官方黃金儲備的前三位。其中美國擁有黃金儲備8,133.5噸,佔其外匯儲備總額的74.7%;德國黃金儲備3,401.0噸,佔比71.7%;IMF黃金儲備2,814.0噸。
同時,意大利黃金儲備位列全球第四,為2,451.8噸,佔比71.4%;法國位列第五,擁有黃金儲備2,435.4噸,佔比66.1%。
中國位列第六,擁有黃金儲備1,054.1噸,但佔外匯儲備總額的比例僅為1.6%。瑞士、俄羅斯、日本以及荷蘭的官方黃金儲備分列其後。


其中,俄羅斯和墨西哥央行的黃金儲備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世界黃金協會的此份官方報告數據來源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延後兩個月,即上述數據大多為截至5月各國的黃金持倉量。同時,官方黃金儲備價值按照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月末公佈的定盤價計算得出,5月底倫敦現貨黃金價格的定盤價為1536.50美元/盎司。
下表為世界黃金協會最新發布的央行上半年黃金儲備變化情況(單位:噸):

數據顯示,俄羅斯央行大幅增持黃金儲備5.6噸,該國主要通過在本地市場購金等方式實現增持。同時,墨西哥央行儲備略微下降0.2噸。
此外,7月初公佈銷售報告顯示,按照央行售金協定第三期(CBGA3),上月並無成員國出售黃金。
 

何文俊 :走上黃金不歸路

近日在大眾媒體討論得最多的資產,非黃金莫屬。 金價自今年7月2日起連升十一日,一口氣攻破1500美元及1600美元兩個心理關口;執筆時最低雖回落至1580美元左右整固,但在全球政經財金形勢不穩下,向上趨勢未變。
然則,一旦局勢穩定下來,黃金「泡沫」會爆破,金價走勢來個大逆轉,重回上世紀80及90年代的舊路嗎?
既然沒有水晶球(想各位讀者也沒有),唯有用倒後鏡看看吧。
時維2005年11月。 當時金融市場一切正常,環球股市在當年9月至10月經歷短期的輕微回調後,穩步上揚至2006年5月方現較大調整。 同時,美匯指數由9月初的低位86.3連升兩個半月至11月中的92.08,金價亦緩升至450美元上方。
美匯未能重上90水平
另外,9月份美國通脹率在5%關前見頂,其後三季在3.4%至4.3%波動,再於2006年第三季回落至1.3%。
到了11月10日,聯儲局在其網站上發布了一份篇幅不足147字的簡短聲明。 這項聲明在當時並未引起市場太大注意,股市如常上升,人們照常工作、支薪,一切仍是那麼正常。
這項聲明的大意是這樣:「於2006年3月23日,聯儲局理事會將停止公佈M3貨幣供應總量……M3未有提供比M2所包含的更多經濟活動信息,而且多年以來對貨幣政策沒有影響。因此,理事會認為收集這些信息和發布M3的成本超過其益處。」
唯一對這項聲明有反應的是金價與美元。 前者在聲明公佈的同一個月內升破499.5美元的二十二年高位,展開其火箭之旅,在2008年1月2日以近3%的升幅上破歷史高位,其後三年半累升至今近90%,屢創新高。
同時,美匯指數正式吻別92.33的高位,往後六年多,不管全球經濟環境有多壞、金融海嘯有多大,都未能重見90水平。
換言之,截至今年7月19日,這147字每字約值11盎斯黃金,即17710美元,何止字字千金,堪稱字字萬金。
債務泡沫令金價上升
事實上,早於2002年初,美匯已於120水平確認見頂,美國公共債務升破6萬億美元,黃金同時於300美元之下整固完畢,三者出現首輪突破,走勢加速。 到了2005年10月底,美國公共債務突破8萬億美元,然後聯儲局發出上述公佈,金價與美匯指數同時發動次輪突破,正式展開其後的大趨勢。
從這個角度看,2008年所謂的金融海嘯及其後的量化寬鬆,不過是金價上升的推動因素之一;債務危機亦是債升金升所預示的合理髮展。 金價上升,源自債務上升;如果黃金稱得上「泡沫」,究其原因,皆來自債務泡沫。 問題是,一旦債務泡沫爆破,全球金融市場必然陷於極度恐慌及混亂當中。 屆時,在系統崩潰的風險下,最安全的資產又會是甚麼呢?
如果債務泡沫是一條不歸路,金價升勢或許是另一條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