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一望收據,才赫然發現不過是一袋零食,已花了我六百幾蚊。我不禁暗忖,香港現在的高通脹可真不能小覷。即使我見慣了投資銀行中人用錢的揮霍無度,也不禁相當「肉赤」,可想而知,普羅大眾的生活又是如何的苦不堪言。
老實說,除了薪酬完全跟現實脫軌的ibanker和政府高官以外,所有打工仔莫不知道薪金升幅,總追不上物質價格的升幅,基層生活只會愈來愈差。小 市民的窘迫究竟可有轉機?我想有的,不過答案卻是所有半桶水經濟學者、財經分析員、財政司和央行行長都望而生畏的兩個字:通縮。(如果這句說話讓很多半桶 水的財經人心裏頭不舒服,就請閣下虛心一點。)
股票可升可跌,為何物價指數只可以升?指數下降了,百物價格下調,基層便可因通脹惡果紓緩而鬆一口氣,但為甚麼政府總是堅持打擊通縮?
────────────────────
對消息信心影響微
物價可升不可跌的原因,其實出自一個我認為是極大的經濟學謬論:就是當市民預期通縮出現,便會減少消費。其邏輯是,若一件消費品一個月後跌價,市民 便會選擇等待。若每人都抱覑推遲消費的態度,社會消費意慾便會下降,導致更多商品減價促銷,引發更嚴重的通縮,惡性循環之下,最終經濟便會出現負增長。乍 聽起來當然合理。但只要你跳出純理論框框,再看實際情況,便是另一個故事。先以生活必需品為例,即使我明知食物一星期後會降價,我也不會空覑肚子等減價來 臨吧?現在需要的東西,即使期待通縮會出現,市民仍然會消費。這類必需品包括交通、房屋、教育、醫療等,多不勝數。
其次再看消費消遣品(Consumer Discretionary)。我們明知iPhone 3Gs、iPad會因新Model出現而降價、Boutique會有清貨大減價,但試問又有多少人會因預期減價而順延消費?潮流商品人人都想盡快擁有,只 有我此等電車男才會耐心等減價。可我這些人只屬少數.大伙兒只要覺得物價合理,又在能力範圍以內,便樂意Consume。既然這麼多人寧願欠債欠到破產都 要Shopping,又怎會因為小小通縮,而克制個人極大的消費意慾?
────────────────────
只打擊通縮不合理
再換另一角度看,若然唐英年忽 然開竅,推出各項措施來打擊他斷言「不存在」的地產霸權,生意經營成本勢立即降低;而「被屈」hea下hea下的八、九十後,忽爾又努力工作,令生產效率 大大提高;一時間社會一片景氣,民心歸順,滿目商品價廉物美,香港小島頓成世界上的烏托邦。由是通縮自然會出現,但與此同時,亦是市民和消費者生活的理想 天堂。
要反駁通縮拖累經濟的理論,並不需要有博士學位,也毋須熟讀經濟學課程,只要有點Common Sense和Observation便行(當然要毫無破綻地反駁,便需要具結構性的論據)。通縮只是反映物價轉變的指標,物價放緩可以源於經濟衰退,這便 是政府所擔憂的。但其實也可以源於成本下降(例如樓價調整)、生產效率提高等,這則是每人都引頸以待的通縮。但不幸地,全世界的政府,似乎都只懂運用如此 一個千瘡百孔的理論,用唔Make sense的態度,嚴打通縮問題,又怎能不叫人嗤之以鼻?
http://hk.biz.yahoo.com/110617/377/47ay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