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瀏覽新聞,提及日本國債市場在央行宣布擴大QQE規模後陷於死水狀態,日元對美元的高貶值幅度在突破TOPIX指數後,將會造成日元和日元資產的瘋狂下跌,全線崩盤。
記得早年間有讀者不理解的問我,說老王你認為人民幣如果大幅度貶值,人民幣資產不是會有保值的功能,房地產反而會漲嗎?怎麼你會認為房地產會崩盤呢?
我回答這個問題,大意是如果衡量財富的貨幣成了廢紙,資產也就成了廢紙,房地產只是一堆爛磚頭而已。到那時,市場會瘋狂的尋找安全資產,也就是強勢貨幣,比如美元,或者黃金這類天然貨幣。
在這裡我貼過一個自己設計的三週期模型,後來在橡谷論壇也講過,但當時為了讓嘉賓多講,我就沒有詳細闡述。
這又回到經濟學架構,其中還摻雜了我對人類行為心理學和宗教哲學的認知。
一切皆有價格,衡量價格的是什麼?
是信用。
信用的標度是穩定的貨幣。
貨幣的質量在於數量和成本,也就是利率。
世界各國政府完全忽略了貨幣的本源,他們以為貨幣是萬能藥,只要拼命寬鬆,壓低利率,降低貨幣成本,就可以刺激經濟上行。
但是市場是一個平衡市場,貨幣必須建立在與市場平衡的基礎上,才能夠發揮效應。而在現代經濟體系下,人們不能無約束的印刷貨幣,導致貨幣失衡,因此各國政府和央行會以藉貸的形式向未來借錢,並壓低成本,灑向市場。
這已經超出了市場的容量,導致人們將低成本貨幣投向虛擬資產市場,而非實際的真正經濟市場。
然而虛擬資產也是一種信用,當資產到達一個頂峰,然後向未來借貸的錢不能夠在預期的未來得到平衡後,貨幣的成本就會上升,從而導致實際利率上揚,於是資產崩塌,信用消失。
此時貨幣尚殘存信用,人們離開資產市場,保留貨幣。
但經濟迅速下滑。
於是,央行們試圖再次寬鬆,到達另一個臨界點,貨幣失效。
這就是日本面臨的終局可能,日元崩潰後,整個日本資產市場崩塌。
不僅僅如此,中國也面臨同樣問題。
人民幣在過去的十幾年裡,以另一種形式出現,那就是以人口紅利換房地產市場,貨幣流動性氾濫導致除了宇宙間最偉大的房地產市場外,絕無其他市場可以得到青眼。
起初,積累二十多年的改革紅利以房地產財富的迸發,伴隨著真實的居住需求,使得房地產良性循環。
但在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不得不與美元共舞,且在美國為消除經濟周期危機而貶值和升值美元的遊戲裡,被動跟隨升值,且被迫在美元貶值時升值,低利率和高匯率導致房地產成為貨幣扭曲的表象。
然而地產和土地財政的良性循環過了臨界點,就變成惡性循環。
到今天,整個經濟不僅僅要承受地產經濟留下的十萬億利息,而且房地產的綁架,使得上層投鼠忌器,不得不一再在整個利益集團要挾下,釋放貨幣支撐。
但貨幣走向終局,也將是日本式的。當人口結構改變,貨幣實際成本上升,其他國家的貨幣和資產更具備吸引力,房地產內在的信用失效,整個經濟也就瞬間崩塌,讓我們用個經濟詞彙,也就是硬著陸。
此時,如果央行和政府也會步日本的後路,進入宿命,大規模寬鬆支撐,未必再說是房地產,而是大水漫灌,則人民幣的信用進入某個臨界點的時候。
崩塌也就出現了。
http://blog.sina.cn/dpool/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