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鉤之後,主流意見都說要掛一籃子貨幣,包括人民幣。
書本理論指,以貿易夥伴大小來對應地掛一籃子貨幣,最省交易成本、促進貿易。說是如此,但實際所見卻是每逢危機、海嘯,本港進、出口皆以(大)雙位幅度下跌。傳統理論已失效嗎?應該不是。只是有其他現象蓋過了這個現象,需要另些理論解釋。
很簡單嘛,如果全球貿易一體化至其盛衰效應大於個別經濟體的彙率與貿易間之關系,那麼前者的大氣候才是primary ordereffect,而彙率與貿易則屬secondary order effect。
掛一籃子的好處,除貿易外別無其他。不過掛一籃子的壞處卻顯而易見。香港素來「賣的」是貨幣制度公信力(credibility),但偏偏掛一籃子的公信力是眾制度中最低;彙制的兩個極端──固定或浮動,都較之好。掛一籃子涉不少問題,在此點列若幹:
第一、究竟應基於什麼來決定籃子包括哪些貨幣?上文提到貿易,但僅考慮之一。經濟周期相關度、央行的儲備成份、全民的投資區域等都可是基礎。用啥並無准則。
第二、即使能選定貿易、周期、儲備或投資等為基礎,但這些因素都會隨時而變,若以此來加權籃子,多久改變一次也無准則;密密改不行,過久才變則與脫離現實。
第三、掛籃子的,通常不肯透露籃子貨幣比重,有些差到連有什麼貨幣也不披露。不過,這無異於央行「玩曬」,任其意願將彙率舞高弄低,人行操控人民幣就是如此。
在落後國家尚且無可厚非,但在素來以彙制高透明度見稱的香港來說,則是一大倒退。眾所周知,不透明損公信力,可以無中生有的貨幣若欠公信力,必損政策以至經濟。
固定或全浮皆是政府幹預最小的制度,應為自由學派所支持。
今被港府收編的學者幾乎清一色凱恩斯派,連同新任長官,這班人自然傾向讓央行擴權,掛籃子連人民幣,不惜大幅犧牲浮動好處,以盡擦中共之鞋面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