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6日星期一

張庭賓----2011歲尾:改革攻堅的倒逼環境更加清晰


中國如何破解“硬著陸”和“滯漲”兩難困境

又是辭舊迎新之時,中國社會經濟在過去一年發生怎樣重大變化了呢?

最直觀的變化是,年初的樂觀情緒,現在已蕩然無存。開年時刻,大多數人仍然看好股市樓市,而今已是一片悲觀;年初時,大多數人相信世界經濟正邁向復甦,而今二次探底的判斷漸成主流,乃至越來越多的人預計紙幣歐元解體。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稱:“展望明年,世界經濟形勢仍將十分嚴峻複雜,復甦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升。”

如此嚴峻形勢,實在本人年初預測之中。 1月17日,在本專欄的《中國宏觀調控怎樣不吃亂藥》一文直指核心:“在國際上財富再分配(中國利益)持續惡化,在國內財富再分配繼續(貧富)失衡的情況下,不僅內需增長,產業升級、結構調整都是'望梅止渴'。宏觀調控也必然越來越捉襟見肘——這就像一家人蓋一床被子,人口越來越多了,而被子卻一會被東家剪去一塊,一會送給西家一塊,一會被北家勒索一塊……這時,家長再怎麼蓋被子(宏觀調控),也必然有更多的人露在外面被凍著;或被子被攤薄了人人都更冷。”

此後,本人一步步提前預警了嚴峻形勢的升級。 1月31日,本專欄判斷“一線樓市保守估計下跌30%”;4月25日,警惕“中國進入財富耗幹型危機通道”——如貨幣緊縮持續6個月以上,則中國實體經濟將再次遭遇休克危機;7月26日,提醒“中國房地產企業將在未來6-12個月迎來倒閉潮”;8月15日,警醒:中國經濟“硬著陸風險”正在加大,繼續容忍美元轉嫁危機,中國財富將被耗幹;10月11日,警示現在“已是中國經濟避免硬著陸的最後機會”;11月17日,告誡投資者:雖然股市在宏觀政策轉向“適度適量微調”下反彈,但在中國財富再分配繼續失衡的情況下,這僅是先揚後抑的開始。此後,上證指數已從11月16日的2529點下跌到了12月22日的2149點。

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表面來看,2011年經濟嚴寒因為貨幣信貸緊縮,實際上是中國既有發展模式已盛極而衰所致。過去30年的發展,一是依靠的外向型經濟。中國經濟外貿依存度一度高達70%,隨著美國金融危機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深化,外需勢必收縮;二是依靠政府主導的投資拉動,投資佔GDP的比例超過了50%,創下了世界大國的工業史新記錄。 2008年底啟動的中央政府4萬億救市,帶動總額18萬億的投資,無法再超越了,必定物極必反;三是對國民財富和消費能力的透支。由於政府投資主導,外向經濟優先必然以犧牲民間財富和國民消費為代價,致使中國居民消費佔GDP的比值由1980年代初的53%下降到現在的35%。也創下了世界大國的記錄。

更根本的是,中國的財富再分配已日益惡化,權貴和外資在財富再分配中所佔比重越來越高,已逼近極限。從早期的新增蛋糕老百姓還能分到一點;到新增蛋糕全部被權貴外資分走;到老百姓昔日積累的流動性財富被權貴外資轉移走——最典型的是2005-2008年的A股超級過山車,老百姓損失了幾萬億人民幣的現金積累,而少數人賺的盆滿缽滿;最後,不僅過去的固定財富積累被轉移了,而且未來10-30年的預期收入也被分走——房地產​​的巨大泡沫成為工具。中國的基尼係數在2007年就達到了0.48,近幾年仍在持續惡化,超過美國的0.46。

簡言之,權貴外資既得利益的不斷擴張,已經逼迫到民營中小企業、社會公眾承受力的最底線,兩者間越來越缺乏彈性的緩衝空間,於是便表現為各種各樣的“兩難”——尤為突出的是,一放貨幣信貸,樓價暴漲通脹嚴重,老百姓承受不起;一收貨幣信貸,中小企業連環倒閉,大量失業出現,老百姓同樣承受不起。

那麼出路何在呢?本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提出“抓改革”——“就是以更大的決心和氣力推進改革開放,著力解決影響經濟長期健康發展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的突破,積極有效化解各種矛盾和風險隱患,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誠然,對於改革,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對於既得利益者而言,所謂改革就是打著改革旗號,繼續擴張既得利益;而對於社會大眾而言,真正的改革攻堅是從體制機制根本上遏制既得利益的擴張,進行更加合理的財富再分配。在後者意義上的改革攻堅,筆者認為主要有四個突破口:

一,要極大地降低政府的宏觀管理成本。政府不斷自我授權,既得利益不斷膨脹是中國各種社會經濟問題的核心所在,倘若政府能夠實現“全能管制投資型政府”向“有限責任服務型政府”的轉變,則中國的大部分問題都可以解決。但這是極富挑戰的變革。如果寄望於自上而下的減員增效轉變職能,那隻能是“揚湯止沸”,注定失敗;只有採取擴大基層人民民主的方式,將村級民主直選擴大到鎮,再擴大到縣。縣人大代表直接選舉,縣人大代表可直接選舉、罷免縣長。方能從根本上對官僚利益膨脹釜底抽薪。

,是要對中國民間資本放開金融業中下層,從而極大降低中國的金融成本。中國擁有著世界最高的50%的儲蓄率,同時有著最高的民間借款利率,常年高達50%以上,甚至高達180%。這是由中國效率非常低下的國有金融體系造成的。雖然國家有必要控制核心的金融機構,但是必須充分放開中下層金融,使地下錢莊合法化,讓民間資本競相發展,特別是對於中小信貸,應當取消審批制,實行核准備案製。

三,要徹底扭轉中國財富不斷向西方,特別是美國轉移的痼疾。外匯儲備應當主要應藉用於建立中國社會保障體系,而不是上萬億美元地借給美國搞社保;中國應當扭轉外向經濟,外商投資優先的一系列政策,特別是出口退稅政策等,轉而藏富於民,藏富於國。

,要將土地礦產資源的收入全民共享。中國是社會主義人民民主國家,土地礦產資源原本為全民所有,每個公民在本屬於自己的一片土地上建房,本應是免費的。但是現行的土地招盤掛制度,最大化推高土地價格,逼迫公民去購買本屬於自己的土地,而後地方政府與房地產商分而自肥。如果土地礦產資源的主要收入歸入社會保障基金,則內需必然噴發。

以上四個改革,說易行難,本質上是對權貴官僚外資的既得利益開刀,是重新合理分配社會財富,是真正的改革攻堅,也是真正的自我革命。在一片歌舞昇平的虛假繁榮中;乃至於寅吃卯糧的得過且過中,都是絕不可能實現的;唯有在經濟危機降臨,在社會矛盾激化,甚至在政權統治危亡關頭,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方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可能。換言之,2011年中國最大的收穫就是改革攻堅的倒逼機制更加清晰。

對於未來數年,本人可以做此判斷:在此四個根本性改革未實現,特別是最核心的擴大基層民主未成功前,中國經濟只能越來越壞——這個壞要么表現為更痛苦的硬著陸,要么表現為更難熬的惡性通脹。一言以蔽之,是更寒冷的冬天。

Holiday Levity: Little Girl Tells Toy Companies To Stop Trying To Sell Her Princesses

聖誕鬆一鬆...........哈 哈

As the holidays approached, Internet debate raged: do “gender specific” toys, i.e. Barbies for girls and Hot Wheels for boys, cause a cultural problem? Why not ask the kids themselves?
In this funny video, uploaded by a proud Dad, his daughter Riley rails against toy companies for conspiring to sell “princesses” to girls and “superheroes” to boys.

鑽石投資﹐靠得住嗎?

投資鑽石.....要諗清楚
鑽石有太多相關因數,影嚮日後的價值 

http://chinese.wsj.com

品級的鑽石也許很稀有﹐但鑽石在人們心目中的價值,大多是由精明的市場營銷造成的:20世紀中葉﹐西方國家刮起一股幾乎遍及每個角落的旋風﹐讓人們覺得訂婚儀式上必須要有一枚鑽戒﹐來作為永恒承諾的象徵。

 當西方婚禮習俗入侵亞洲時﹐印度和中國的準新娘也紛紛要求鑽戒相伴﹐以至於鑽石的市場需求量激增﹐價格也水漲船高。

廈門本土英文雜志《What's On Xiamen》的一篇文章說﹐2010年頭三個月﹐中國大陸和香港的買家從世界鑽石交易中心比利時安特衛普(Antwerp)購買了總計7.37億美元的鑽石。

與此同時﹐印度的鑽石產業深受原鑽短缺之苦﹐最近採取了一項在政治上頗為敏感的舉措﹐允許從鑽石採礦業面臨人權狀況不佳指控的津巴布韋進口原鑽。

黃金固然是更為通用的保值工具﹐但價格處於歷史高位﹐而新興市場的鑽石需求不斷升溫﹐使其成為一種不錯的投資替代工具。

投行佳活賓信(Kleinwort Benson)稱﹐2010年原鑽的價格上漲25%﹐拋光鑽石的價格上漲17%﹐達到自2002年以來的最高點。2011年一季度﹐原鑽的價格仍在上升﹐突破其在經濟衰退前的頂峰水平。

全 球鑽石權威戴比爾斯集團(De Beers)旗下鑽石品牌“永恒印記”(Forevermark)的首席執行長史蒂芬•盧西亞(Stephen Lussier)說﹐雖然歐洲在2010年和2011年經濟狀況不好﹐但鑽石市場的發展勢頭卻十分強勁。2011年上半年﹐鑽石首飾零售商對鑽石的總體需 求上升了10%-15%。

戴比爾斯集團控制著全世界約三分之一的鑽石供應。

盧西亞說﹐“對投資者來說﹐投資鑽石有點像投資藝術品。首先要買你喜歡的東西。鑽石和藝術品一樣﹐能給你帶來很多快樂。我們向來不喜歡看到人們買下鑽石後把它們鎖在銀行保險櫃里﹐你可以把自己的投資戴在身上。”

戴比爾斯估計﹐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一些大城市﹐40%的中國女孩在結婚前要買一枚訂婚鑽戒。這肯定不是中國傳統﹐而是一種全新的潮流。戴比爾斯稱﹐2010年中國的鑽石需求增長25%﹐印度增長了31%。

戴比爾斯的發言人說﹐鑽石恒久遠﹐不會落伍﹐還能保值﹐而這些都是注重安全保值的長期投資者所看重的。

不過﹐佳活賓信的研究總監德里斯•理查茲(Delyth Richards)指出﹐投資鑽石也有不少潛在的陷阱。

投資鑽石股票不容易

理查茲說﹐“鑽石評估方面有很多講究﹐要確保鑽石的認證和保真。如果買的是切割鑽石﹐就得瞭解鑽石的切割水平。”

理查茲說﹐要想從鑽石升值中獲益﹐其中一個辦法是買入鑽石採礦業務佔比較重的礦業公司股票。不過﹐規模最大的幾家鑽石採礦企業往往是上市集團旗下相對較小的一個分支機構﹐也就是說﹐這些上市企業的股價與鑽石價格幾乎不存在直接聯繫。

理查茲說﹐當然﹐也有一些以鑽石採礦為主業的小市值公司﹐但數量不是很多。買入這些股票同時也要承擔投資小礦業公司的額外風險。

投資者幾乎找不到其他可供選擇的替代投資工具──到目前為止﹐只有一家上市交易的鑽石投資基金Diamond Circle Capital﹐是在2008年設立的。

理查茲說﹐“鑽石還不是一個成熟的投資品種﹐我們希望這一資產類別在未來能發展得更成熟一點。”

2012:美國“地獄10年”將更加黑暗

http://chinese.wsj.com/

金融史學家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在《新聞周刊》(Newsweek)撰文稱,“二次衰退……我們忘記了當年的大蕭條就像一場足球賽,是由上下半場組成的。”1929年 的崩盤拉開了上半場的序幕。但“蕭條真正變‘大’……是從1931年歐洲銀行業危機開始的。”聽起來是不是很耳熟?

是的,這是嚴正的警 告:但美國卻聽不見,在裝聾作啞。我們預言2011-2020年的“地獄10年”時,以下這些重大宏觀事件尚未發生:阿拉伯之春(Arab Spring)像病毒一樣傳播,美國掀起“佔領華爾街”(Occupy Wall Street)運動,2012年或爆發成為一股更強的力量……針對中產階級的戰爭……貧富差距擴大……華盛頓陷入僵局……超級富豪一味抵制所有新稅。

正如弗格森所說:“我們現在處於蕭條的邊緣,要理解究竟發生了什麼,你必須了解歷史。但幾乎沒有人了解。”聽懂了嗎?美國已經處於“蕭條的邊緣”,可是幾乎沒有人能聽懂。美國領導人對歷史一竅不通。更糟的是,也許沒人能阻止我們的蕭條變“大”。

投資者注意了:請保護好你們的資產:“不能銘記歷史教訓,必然要重蹈覆轍。”我們已經忘記了2008年那場災難的教訓。難怪我們必然要重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錯誤,引發第二次大蕭條。有人要踢足球嗎?

比爾•格羅斯(Bill Gross)、傑瑞米•格蘭瑟姆(Jeremy Grantham)、加裡•希林(Gary Shilling)和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將為我們帶來更多有關2012年的壞消息。

有不少人和弗格森一樣持悲觀預期。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的比爾•格羅斯自問自答道:“歐元會走向何方?下跌的可能性很大,也許會顯著下跌。”格羅斯警告稱,可能會出現一種“可怕的局面”,“歐元或下跌……並摧毀美國的經濟復蘇成果。”

接 下來我們聽聽傑瑞米•格蘭瑟姆的觀點,他所在的GMO公司管理著1,000億美元資產。格蘭瑟姆曾提前兩年預見到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他預計此後將是 “持續七載的荒年”,直到2016年下屆總統任期結束時才能有所好轉。現在,他在最新的通訊中寫道,他感到“沮喪……我有關‘七載荒年’的預測得到了証 實。”世界“很難從現在的債務水平中恢復,”玩火自焚的美國和歐洲領導人使“美歐國內生產總值增速永久性放慢了。”

還有更多壞消息:在我 們為“美國歷史上最糟糕10年”的第一年畫上句號之際,長期為《福布斯》(Forbes)撰寫專欄的經濟學家加裡•希林剛剛發布了他的半年度預 期:2012年“可能發生全球衰退”。呃,他能說的最好的事情是,這一次衰退“將比2007-2008年的劇烈衰退程度輕。”當然,你都已經忘記那些痛 了,對吧?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也在《名利場》雜志(Vanity Fair)上撰文回顧大蕭條時期的黑暗歷史,他警告稱,如果我們無視歷史,就會像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一樣,錯過“實體經濟的根本性轉折”,錯失創造未來就業 的機遇。是的,我們面臨“悲慘地重蹈”大蕭條覆轍的風險。

對美國有史以來最糟糕10年的10大預測

在過去 10年裡,我們曾預見了2000年的泡沫破滅、2008年的金融市場危機以及2009年曇花一現的牛市。歷史學家今後在回顧2011年到2020年這一歷 史時期時,很可能會將其稱為美國歷史上最糟糕的10年,這10年會比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大蕭條還要糟糕。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但政客們卻不願正視。

以 下是最新的10大預測。它們是一系列連鎖反應事件,將從量變到質變,讓美國被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Shumpeter)所說的“創造性毀滅”浪潮吞噬。最後,在把貪婪從美國的有毒資本主義中清除出去之後,美國精神將得到重生,一如大蕭條時期所發生的情 況。

下面讓我們看看未來10年會發生些什麼:

2011年:超級富豪繼續投入重金控制華盛頓,不惜花費數以十億計的美元

過 去三十年,美國的民主體制掌控在保守派手中,而聯邦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去年的一項判決讓保守派取得了完全徹底的掌控。“進步的”的聯邦最高法院去年推翻了長期以來一直沿用的判例,讓沒有靈魂的公司──這些公司只 效忠於富有的股東──獲得與人相同的、不可剝奪的權利,加快了它們追逐絕對權力的步伐。但願參議員伯尼•桑德爾(Bernie Sander)提出的《第28項憲法修正案》(28th Amendment)能改變這種情況,不過不好說。

2012年:超級富豪在政治體系中的絕對權力得到鞏固

聯 邦最高法院的裁決讓政治賄賂成為合法行為。現在,數以十億計的美元經遊說者之手進入政客的口袋裡,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要確保政客的投票符合富豪們的特殊利 益。我們的中產階級正迅速淪為第三世界的窮人。貧富差距在穩步擴大。誰是2012年大選的贏家已經不重要了。金錢腐蝕了整個民主體系。不論是奧巴馬 (Obama)、米特(Mitt),還是紐特(Newt),都是這個體系的傀儡。

2013年:全球人口激增,資源迅速耗盡

美 國“超級富豪陰謀”從中產階級納稅人手中榨取了數萬億美元。超級富豪可不管全球每年劇增1億人口要消耗世界上多少稀缺的資源,他們只是將其視為通過自由市 場資本主義和全球化致富的工具。他們無視全球人口攀升到100億所釀成的悲劇。比爾•麥吉本(Bill McKibbenc)等環保人士警告稱,“再不行動也許就太遲了。科學証實,地球已經開始遭到破壞,”我們無法拯救地球,但超級富豪卻對警告充耳不聞。

2014年:五角大樓加緊發動全球商品戰,2020年戰火將達到頂點

伊 拉克戰爭爆發時,《財富》雜志(Fortune)曾對五角大樓一篇機密報告進行了分析,該報告預計“氣候將迅速發生徹底變化,會成為所有國家安全問題的根 源。”報告還稱,“大規模幹旱將讓耕地變為沙漠,森林化為灰燼”,數十億新增人口為全球帶來不安定因素。還有一個被人們遺忘的歷史教訓:“舊的模式可能會 再次出現;戰爭將主宰人類生活。”是的,不願正視現實的政客們選擇了戰爭和浩劫,而不是協作。

2015年:“鍍金時代”讓美利堅“世界帝國”崩潰

當 年五角大樓預計2020年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時,凱文•菲利普斯(Kevin Phillips)也曾在《財富與民主》(Wealth and Democracy)一書中警告稱,“多數強國在經濟實力達到頂峰時會變得不可一世,不惜以巨大的代價發動世界大戰,結果耗費大量資源,背負巨額債務,最 終玩火自焚。”弗格森也在《巨人:美利堅帝國的興衰》(Colossu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American Empire)一書中警告稱,所謂“政治進程呈季節性和周期性”的想法是在自欺欺人。

2016年:裡根式資本主義不攻自破,陷入瓦解,銀行破產

弗 格森問道,“假如歷史進程不是周期性、緩慢漸變的,而是不規律的呢?假如衰亡無須經過很多世紀,而是突然發生,讓人措手不及的呢?”可以肯定的是,新一任 保守派總統會繼續忽視歷史教訓。此外,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在《大崩潰》 (Collapse) 一書中警告稱,“讓人不安的歷史事實之一是,有那麼多文明都曾呈現出急轉直下的衰落勢頭……一個文明在其人口、財富和實力達到頂點後,可能只要再過10到 20年就開始走向衰亡了。”

2017年:階級戰爭和革命:富有階級慘敗後投降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很久以前就預見將爆發革命,他說:“沒錯,會爆發階級戰爭,但戰爭是我所在的富有階級發起的,贏家也將是我們。”但到2016年總統大選 時,政治怒火將引爆針對不平等問題的新一輪美國內戰。收入差距的擴大導致泡沫破裂,經濟崩潰。騷亂將在美國蔓延,人們要阻止政府再次大手筆救助“過於貪婪 而不容倒閉”的銀行。新一輪蕭條點燃了階級反抗之火。

2018年: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和華爾街垮台,哥拉斯-斯蒂格爾法案(Glass-Steagall)重新生效

戴 蒙警告我們:“在問題已經露出端倪,但還不算非常嚴重時,領導人應該有勇氣從長遠的角度看問題,作出果斷、果敢和前瞻性的決定。”而事實上他們卻磨磨蹭 蹭,根本沒有採取果斷行動。歷史告訴我們,多數領袖的行為動機是眼前的個人利益,而非長遠的公共利益,那些接受億萬富翁讚助的政客更是如此,因為富翁們除 了財季業績、年終獎和下次大選結果之外什麼也不關心。

2019年:全球商品戰蔓延,數百萬人喪生,數萬億美元付之一炬

超過半數的聯邦預算投入了五角大樓的戰爭機器,令美國無力顧及國內要務。不出所料,世界人口的加速增長以及全球稀缺資源的減少引燃了新一輪商品戰爭。人們不得不反思,在國內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項目迅速惡化之際,是否應該減少國防支出。

2020年:美國首位女總統誕生,父權制時代終結

到2020年,我們終於清楚地看到父權制──從古至今男人一直主導哲學、經濟、政治和文化──辜負了我們的文明,把世界帶到了徹底毀滅的邊緣。

為 什麼男性領導者總是辜負我們的期望呢?傑瑞米•格蘭瑟姆幾年前睿智地捕捉到美國國家性格的根本缺陷:男性領導者管理風格其實相當情緒化、短視、“缺乏耐 心……只關注本季度要做的事情或者年度預算。”但真正的領導者“應該由更多具有歷史眼光,考慮更周全、右腦更發達的人”來擔任。

不幸的是,“我們現在的領袖是一群只考慮眼前的左腦發達者。”所以“每次發生無歷史經驗可循的小概率復雜事件時,他們總是處理不好。”

更糟糕的是,如今男性的大腦短視思維根深蒂固,會迅速淡忘最近的歷史教訓,比如2008年的危機。結果,就連“顯而易見、反復發生的歷史事件”也會被我們的男性領袖“集體忽視。”

階級戰爭?抑或性別戰爭?到2020年我們就知道答案了,但到那時也許就太遲了。

本文譯自Market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