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4日星期二
2014年香港樓市泡沫將率先戳破?
不久前,中國社科院推出了《住房綠皮書》預測,2014年中國大城市房價或將短線見頂,中小城市樓市頹勢延續。恰在此時,美聯儲突然宣布,從2014年1月起,每月削減國債和抵押貸款證券規模,到年底則完全退出QE計劃。這使得一些學者認為,中國的房地價泡沫已到了最後時刻。而筆者覺得,在資本項目完全開放的香港,明年樓市泡沫將最先崩盤。
中國房地產泡沫的不斷膨脹似乎與熱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自9。11後,為了應對美國經濟的衰退,美聯儲就奉行寬鬆貨幣政策,而大量的超發貨幣,並沒有進入到美國實體經濟中去,貨幣之水恰恰是為了匯差和利差,紛紛流向了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國家和地區,從而推高了這些國家的資產泡沫和通貨膨脹。
特別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先後推出了4次量化寬鬆(QE),試圖通過注入流動性的方式,促進經濟的快速回暖。這就導致,美元指數長期疲軟,為了規避系統性風險,國際熱錢大量流向亞洲新興經濟體,這其中也包括素有“自由之港”美譽的香港資產市場。自2009年至今,香港的房地產價格大漲了120%,這也意味著全港各區樓價已經全面升穿了1997年的歷史高位。
對此,港府試圖通過各種手段,甚至將大多數房地產交易的物業印花稅提高一倍,才只是勉強將樓價穩住,但是香港房地產業則進行“有價無量”的冰凍期。最近,港府為了防止熱錢大規模流出對香港房地產和經濟帶來重創,又拿出3D政策,希望通過此法平抑香港房價。
什麼是3D政策?對於不少內地人來說可能還比較陌生。這裡的D是指stamp duty,即在香港買賣樓宇需要向政府交納的“印花稅”。具體是哪3D,這裡稍作介紹:首先是BSD,即買家印花稅;其次是SSD,即額外印花稅;最後是DSD,即雙倍印花稅。 ??
這3D政策出台時間不同,但均由政府推出,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抑制樓市的價格上升預期。具體而言,BSD是針對外地人限購;DSD是針對小型樓盤限購;SSD是針對短炒的炒家限購。但是這樣的政策卻迎來的是香港樓市一手房成交暢旺,而二手房“價高量滯”的局面,總體香港樓市呈現一種橫盤的狀態。
如果說,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國際熱錢推高,現在就算熱錢轍離中國,鑑於中國當前貿易還處於順差,國內資本項目沒有完全開放,中國央行還可以拿巨量的外匯儲備來沖抵美聯儲宣布退出量化寬鬆的風險。然而香港就沒有這麼幸運了,預計明年香港樓市將率先遭遇暴跌之災,從而拖累內地的樓市出現拐點。那麼香港樓市泡沫為啥會突破1997年的歷史高位呢?
首先,香港樓市價格之所以已經超過了97年樓市泡沫的歷史最高價,都是因為港幣採取緊盯美元的聯繫匯率,這就使得利率長期處於較低狀態,造成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再加上這些年美國又採取了量化寬鬆政策,於是大量國際和國內熱錢流入香港,將香港樓價推至如今的歷史顛峰。
再者,面對近年來大量國際熱錢湧入香港這個自由市場,港府對港幣匯率、樓市、股市的資產泡沫被推高,一直採取“聽之任之”的態度,甚至還以超低的利率來吸引海內外人士投資香港房地產,於是房價就形成巨大的泡沫。
或許港府認為,香港是一個游資來去自如的“自由之港”,政府應盡量避免動用調控市場之手,由市場來決定一切。就算是出現了匯率、樓市、股市泡沫,香港政府也有1997年時應對金融風暴時經驗,料難出現大礙。但是問題是,泡沫初始階段不去有效遏制,而到了被吹大得“無以復加”之時再去想辦法彈壓,又談何容易。去年底今年初,港府數次對匯市、樓市進行調控,要么效果不彰,要么以失敗而告終。看來香港房地產泡沫破裂,引發金融危機,只是時間問題。
最後,香港是自由市場,熱錢進出方便,不像內地還有資本項目沒有完全開放這道防火牆,所以香港極易引發金融震盪和經濟危機。雖然今年以來為了遏制大量熱錢流入香港,造成港幣對美元的過快升值,港府不得不拋出大量港幣,以穩定匯率。但是這種日子不會太久了,港幣兌美元的升值不可持續,因為香港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正在逐年下降,實體經濟呈現空心化狀態,而港府之前仍然迷戀於房地產業。 1997年房地產以及相關行業的增加值,佔香港GDP的比重超過四成。而時至今日整個香港的經濟活動還是圍繞著房地產來轉。
當美聯儲宣布退出量化寬鬆,大量熱錢流出香港樓市,回流美國本土之時,港幣及以港幣計價的資產將出現狂貶。所以熱錢流入容易,流出也方便,雖能導致香港樓市一時之繁榮興盛,但也可造成香港經濟十年之凋蔽。
中國的房地產泡沫2014年出現拐點早已成為預期,那麼樓市泡沫從哪裡率先破滅呢?筆者認為,一方面,從內地三四線城市的鬼城開始破裂,逐步蔓延至一二線城市,另一方面,從香港樓市泡沫開始破滅,因為香港是一個自由之港,國際熱錢通過攻擊香港樓市、匯市、股市,來達到攻擊國內資本資產市場的目的。凡是資產泡沫總是會破裂的,只是美聯儲退出QE加快了這個進程而已。
PS:
宋鴻兵
戳破香港樓市的不是QE退出,而是利率反轉。 QE退出不代表貨幣供應緊縮,而是擴張減慢。
http://www.xcf.cn/
風雨欲來的黃金風暴
朱冠華
COMEX可交割的黃金從5年前的高峰1119噸,流失到昨天的13.5噸,被投資者兌走了98.8%。
所以不得不轉移GOLD ETFs的黃金。
今年以來,全球的GOLD ETFs的黃金被提走了約40%。
目前,最大的GOLD ETFs是SPDR GLD,它的黃金幾乎天天流失。
當然,為了掩人耳目,金融界就扭曲事實,把黃金被擠兌說成是賣出。
以目前SPDR GLD的流失速度,若維持不變,那一年時間會出大問題。
現在我們的情況,類似1971年前,美國終止金本位兌換窗口的風雨欲來的前夕。
黃金無法支付的風暴爆發日子越來越近了!
印度商務部部長 要求央行放寬黃金進口管制
印度商務部部長SR Rao週一(12月23日)在寫給印度經濟事務部長Arvind Mayaram的信中提到,“希望閣下能夠看到黃金進口管制對出口商造成的傷害,並要求印度央行移除這樣不合理的規定。近期商務部反複收到與該政策利益相關者的請願,均表示印度的出口正遭到重創。”(羅傑斯點明黃金市場下一危點:印度拋售就完了)
此前為了抑制不斷膨脹的經常帳赤字(CAD),印度政府曾上調黃金進口稅至10%的歷史高位,同時印度央行也在今年8月14日頒布通知,要求黃金進口商將20%的進口黃金用作出口用途,令該國實物金供應一度緊俏。
印度央行(RBI)行長拉詹(Raghuram Rajan)週一(12月23日)在接受外媒採訪時稱,“必須承認,如果印度黃金進口管制長時間持續下去,無疑會助漲印度國內的黃金非法走私。”
數據顯示,珠寶首飾行業作為印度進口黃金主要的消費者,其出口大致佔據印度總出口的15%。另外,今年4-10月,印度黃金珠寶首飾出口總額共計240億美元,佔據總出口的14%。
此前為了抑制不斷膨脹的經常帳赤字(CAD),印度政府曾上調黃金進口稅至10%的歷史高位,同時印度央行也在今年8月14日頒布通知,要求黃金進口商將20%的進口黃金用作出口用途,令該國實物金供應一度緊俏。
印度央行(RBI)行長拉詹(Raghuram Rajan)週一(12月23日)在接受外媒採訪時稱,“必須承認,如果印度黃金進口管制長時間持續下去,無疑會助漲印度國內的黃金非法走私。”
數據顯示,珠寶首飾行業作為印度進口黃金主要的消費者,其出口大致佔據印度總出口的15%。另外,今年4-10月,印度黃金珠寶首飾出口總額共計240億美元,佔據總出口的14%。
管制有用?每名從迪拜飛往印度的乘客都攜帶一公斤黃金
用Michael Krieger 的話說,
“2013年最娛樂也最悲哀的故事莫過於旁觀印度官僚試圖阻擋十億以上的人民對黃金的渴望。”
華爾街見聞此前報導,為遏製印度盧比貶值趨勢,縮減貿易逆差,印度政府6月擴大了黃金進口禁令。 9月,印度又將黃金珠寶進口關稅從10%大幅上調至15%,超過了黃金的稅率。而黃金的進口關稅也達到了史上最高的10%。
面對黃金進口禁令和國際金價下跌,印度的黃金商和走私販開始瞄準居海外印度人(non-resident Indian,NRI)。 NRI只要在國外居住半年以上,就可以攜帶一公斤黃金回國。
根據印度時報報導,上週一架從迪拜飛往卡利卡特的飛機上,幾乎每名旅客都被查出攜帶了一公斤黃金,總計80公斤,價值24億盧比。過去的一周中13名旅客在金奈機場被查出攜帶超過法定限額的黃金。
一位印度官員表示旅客沒有違法,但是80公斤的量還是很驚人。他們迅速鎖定一條由兩名在迪拜的走私販和他們在卡利卡特的接應組成的非法運輸鏈,走私販為乘客提供免費機票作為攜帶黃金的報酬。這些被利用的旅客幾乎都是在迪拜工作的印度勞工。印度政府已經開始追查黃金的來源和購買途徑。
喀拉拉邦方面的報導稱,在過去的三週時間裡,由旅客從迪拜帶往印度的黃金總量已經超過1000公斤。由於兩國之間的巨大價差,在迪拜繳納每公斤2,7000盧比的稅金,回到印度依然能淨賺75,000盧比。喀拉拉邦的黃金交易商說,這些黃金大多數都會流向印度東南部泰米爾納德邦和安得拉邦的珠寶製造商。
印度政府試圖控制貿易逆差的措施無法降低市場對黃金的需求。這位官員說,
“印度央行(RBI)試圖限制黃金進口,因為它無法利用其它大宗商品來達到目的,例如原油和銅。RBI就像被關在牢籠裡。但是正規的黃金進口關閉之後,商人只能依靠非法途徑進口黃金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極易被操縱——老掉牙的黃金定價盤應該改改了
很難想像,時至今日黃金和白銀的定盤價還採取1919年老掉牙的定價機制。參與定價的銀行既做裁判員,又做運動員,有著很大的操縱空間。兩種金屬都是高度流動性的商品,所以他們的基準價格完全可以通過實際交易來設定。
如今,隨著全球各地的監管機構對各類金融基準價格操縱調查的深入,被揭露出來的真相令人驚詫。
這些操縱涉及甚廣,從Libor到WM/Reuters基準匯率,再到棉花、原油,覆蓋金融市場的各個角落。黃金和白銀價格的操縱同樣值得監管機構的關注。
近幾週,彭博、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等媒體紛紛報導英國、德國的監管機構紛紛開始調查黃金基準價格操縱,被調查的銀行包括巴克萊、德意志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匯豐、法國興業銀行。
現有的定價機制為價格操縱提供了很大的空間。每天早晚兩次,五家銀行的代表和一些挑選出來的客戶通過電話會議黃金供需和報價來確定最終的定盤價。該定盤價隨後被用作總市值20萬億美元的黃金市場的交易基準。白銀的定價機制與此類似,不同的是銀行數量為三家。
參與定價的銀行既擁有更多的信息,又可以影響定價,二者都可以讓他們從中獲利。除了現貨市場,他們還可以通過一些重要的衍生品市場來牟利。他們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但定價系統並沒有建立對相應行為的監控機制,更不要說禁止了。
這麼說來,價格真的被操縱了嗎?讓我們來看看相關證據。在著作“黃金卡特爾”中,大宗商品分析師Dimitri Speck合併了1993年至2012年每分鐘的交易數據,得出一張黃金價格的每日平均走勢。他發現在倫敦晚市定價前(紐約時間10點),金價總是會急劇下跌。早市定價前也有類似的下跌,只是幅度較小。 1998年至2012年的銀價也有類似走勢。
平均來看,黃金和白銀市場在每天其他任何時間都沒有類似的價格變動。這種操縱的模式在金、銀市場都適用。
奇怪的是,時至今日黃金和白銀的定盤價依然採取如此原始(從1919年開始)和獨特的系統。無論監管當局是否發現價格操縱的確鑿證據,都應該吸取Libor的教訓,對金銀定價盤進行改革,嚴防操縱行為的發生。
兩種金屬都是高度流動性的商品,所以它們的基準價格可以很容易地通過實際交易來設定。為了保證公正性,整個定價過程應該由一家擁有正規管理架構、無利益衝突的獨立機構來監控。
要修復市場對金融定價的信心,最好的辦法就是消除一切可能被濫用的途徑、動機和機會。
(原文載於彭博,文章作者Rosa Abrantes-Metz為紐約大學副教授,曾幫助國際證監會組織製定規則。)
如今,隨著全球各地的監管機構對各類金融基準價格操縱調查的深入,被揭露出來的真相令人驚詫。
這些操縱涉及甚廣,從Libor到WM/Reuters基準匯率,再到棉花、原油,覆蓋金融市場的各個角落。黃金和白銀價格的操縱同樣值得監管機構的關注。
近幾週,彭博、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等媒體紛紛報導英國、德國的監管機構紛紛開始調查黃金基準價格操縱,被調查的銀行包括巴克萊、德意志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匯豐、法國興業銀行。
現有的定價機制為價格操縱提供了很大的空間。每天早晚兩次,五家銀行的代表和一些挑選出來的客戶通過電話會議黃金供需和報價來確定最終的定盤價。該定盤價隨後被用作總市值20萬億美元的黃金市場的交易基準。白銀的定價機制與此類似,不同的是銀行數量為三家。
參與定價的銀行既擁有更多的信息,又可以影響定價,二者都可以讓他們從中獲利。除了現貨市場,他們還可以通過一些重要的衍生品市場來牟利。他們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但定價系統並沒有建立對相應行為的監控機制,更不要說禁止了。
這麼說來,價格真的被操縱了嗎?讓我們來看看相關證據。在著作“黃金卡特爾”中,大宗商品分析師Dimitri Speck合併了1993年至2012年每分鐘的交易數據,得出一張黃金價格的每日平均走勢。他發現在倫敦晚市定價前(紐約時間10點),金價總是會急劇下跌。早市定價前也有類似的下跌,只是幅度較小。 1998年至2012年的銀價也有類似走勢。
平均來看,黃金和白銀市場在每天其他任何時間都沒有類似的價格變動。這種操縱的模式在金、銀市場都適用。
奇怪的是,時至今日黃金和白銀的定盤價依然採取如此原始(從1919年開始)和獨特的系統。無論監管當局是否發現價格操縱的確鑿證據,都應該吸取Libor的教訓,對金銀定價盤進行改革,嚴防操縱行為的發生。
兩種金屬都是高度流動性的商品,所以它們的基準價格可以很容易地通過實際交易來設定。為了保證公正性,整個定價過程應該由一家擁有正規管理架構、無利益衝突的獨立機構來監控。
要修復市場對金融定價的信心,最好的辦法就是消除一切可能被濫用的途徑、動機和機會。
(原文載於彭博,文章作者Rosa Abrantes-Metz為紐約大學副教授,曾幫助國際證監會組織製定規則。)
黃金與經濟周期循環的關係
債券、股票、商品(以黃金為代表)這幾個主要市場在不同經濟周期中如何輪動,如何互相影響,一直是一個謎團,本文試圖從近幾十年的數據中為大家整理出一些線索。
下面這張圖簡單的描述了債券、股票及商品在不同經濟周期內的表現。
我們可以看到,債券在通縮環境中表現最好,一般來說通縮情況下經濟也陷入低迷;股票在經濟自低點復甦時表現最好;商品在通脹達到高位時表現最好。
在經濟危機環境中,債券肯定是風險較小的資產,會受到追捧。隨著經濟復甦,防禦型(非週期性)股票得到大家的認可,一隻防禦型股票通常會支付一個理想的和連續性的股利。食品和公共事業類股票都是典型的防禦型股票,因為人們通常不會在經濟不景氣時削減食品和水電煤氣等方面的消費,這些都是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另外諸如藥品、石油、煙草、電話通訊類股票也都是很好的防禦型股票。
然後市場情緒逐漸好轉,高股息的周期性股票得到市場青睞,諸如汽車製造公司或房地產公司的股票,當整體經濟上升時,這些股票的價格也迅速上升。
然後隨著經濟的複蘇,市場風險偏好情緒加強,成長型股票、一些新晉IPO的股票受到熱捧,整個股票市場開始走向瘋狂。
黃金處在“後股票時代”與“前商品時代”的交界處,換句話是黃金是所有商品的急先鋒,因為在對抗通脹方面黃金擁有“避險天堂”的美譽。黃金作為一種“恐慌指標”在經濟陷入混亂時成為最安全的資產價格隨之上漲,避險資金從債券流向黃金。
所以,黃金與債券走勢相反,隨後與美股走向趨同。但是也存在走勢完全背離的時期,比如在世界發生戰爭或動亂的時候。原油價格此時也會飛漲,隨後在和平時期趨於正常。
雖然理論上是這麼說,但事實並非如此簡單。
讓我們來看幾張現實中的圖表:
上圖中紅線是標普500指數,藍線是10年期國債期貨價格。在圖示時期內,債券常常領先美股幾個月到達高點,然後開始下跌(見ABCDE五個時期)。我們可以看到當美股到達最高點時,債券幾乎已經跌至時期內的最低點。這證實了資金由債市流向美股的過程。 E點是我們正在經歷的時期,後市走向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然後再來看一下股票和黃金的走勢對比。紅線是標普500,綠線是黃金期貨。首先在70年代,美股領先於黃金到達低點,然後在1987年的大跌也領先於黃金,1982年黃金與美股幾乎同時到達低點。總體來說在70~80年代美股與黃金的走勢是比較一致的。
接下來的情況如何呢?從下圖中我們看到90年代美股上漲的速度非常快,而黃金已經跟不上美股的速度,甚至出現了下跌,兩者走勢呈現負相關。在2001年美股到達最高點後開始走低,而金價在這段時期內兩次探底,並繼續與美股形成逆向關係,不過兩者依然存在一先一後的走勢關係。
到了2002年以後兩者的逆向關係被修復,同時開始上漲。到了2007年美股再次到達頂點後開始下跌,幾個月後黃金也到達了頂點。
再看一張近兩年的圖形,美股在2011年3月到達高點,繼續起著“領先指標”的角色,隨後在8月~9月黃金也到達了高點。同時,黃金在2012年中期走低、2012年末的走高,都晚於美股相應的時間點。
但隨著2012年的結束,黃金與美股的關係再次逆轉,美股攀升,黃金走低。
再來看看黃金與債券的關係。上圖中綠線是黃金價格,藍線是十年期國債期貨。我們可以觀察到此時,黃金價格走向領先於國債大約1年時間。
由此我們總結,在大部分時間週期內,債市引導美股,美股引導黃金,而黃金又引導債市,形成一個循環。黃金大部分時間內與美股走向相同,但是也存在無法預測的時間週期內會出現完全相反的走勢,即使在反向關係的時間週期內,美股走向依然領先於黃金。
看完過去回到現在,目前黃金正領先於債市走在下跌的過程中,領先時間差不多是1年左右,債市在2012年底也走入熊市,按我們之前的分析,債市的下跌預示著之後美股的下跌,但目前美股還在節節攀升。這可能是由於近幾年來央行的各種史無前例的行動打亂了市場正常的節奏,但是至於未來的走勢,永遠都是市場上最大的謎團,在眼下的時代除了央行的高層,誰都不能“預測”未來。
上述分析並未考慮到地緣政治的變化因素,同時也未研究清不同市場走勢逆轉的條件有哪些,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按此思路繼續深入探討這些問題。
投資者的五條常犯錯誤:盲目追隨專家
本文由華爾街日報譯自《MarketWatch》
“愚人自以為是,智者心有自知。”——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
或許《MarketWatch》的讀者是例外吧,但我慢慢地覺得,大多數投資者都完全錯了。這些本可輕鬆避免或糾正的錯誤給他們自己和家人造成了嚴重的傷害。
茲舉五例:
1. 盲目追隨專家
投資者關注財經新聞和評論(這沒什麼問題),然後以他們所讀、所聽、所見的東西為依據來做出決定並採取行動。錯了!
即便是在情況還不錯的時候,(專家的話也會讓你覺得)災難似乎總是蟄伏在陰影中,隨時準備猛撲過來。 (如果你想培養一群聽眾,你將很難找到一套比這好得多的方法。)
每個星期都有人給我發來各路專家、大師、分析師和其他評論家的深刻分析。他們好像非常聰明,並且無一例外地建議對投資組合進行重要調整。這些建議常常被說成是緊急建議。
這些分析和建議總是顯得有理,至少表面上是這樣的。但據此行動的投資者更可能受害而不是受益。
當聽到末日大師的話,又(有時候在同一天)讀到另一些大師講股市肯定會漲到3萬點的各種理由,我的態度差不多就是“不知道,也不關心”。
恐懼和貪婪可能有利於專家和經紀人,但對散戶的投資決策有一種破壞性的累積效應。諮詢公司DALBAR前不久的一次研究發現,在截至2012年12 月的20個自然年份裡,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Standard & Poor's 500 Index)有7.8%的複合回報率。在同一段時期,美股型共同基金的平均回報率只有3.5%。
這種差距主要源自根據不當建議做出的買賣決策。
我的最好建議:一旦設定了長線策略,就關掉電視,扔掉廣告宣傳單,專心過好自己的生活。
2. 關注近期表現
投資者認為幾個月或幾年的表現是非常有意義的,是很好的決策依據。錯了!
當顧問和專家表示一年、三年或五年的表現已經具有統計學意義的時候,我總是感到意外。哪怕是10年的也不能證明任何東西。
但近期表現會欺騙投資者,使證券好賣,從而給華爾街帶來交易量,以及巨額利潤。
投資者常常向我吹噓他們持有的哪些基金跑贏了市場。當我問他們已經持有這些基金多久時,結果常常是前不久才買進的。
這裡說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投資者曾要求我往他的投資組合裡面配置某隻板塊基金,因為這只基金在過去一年翻了一倍。我跟他講了五六條理由,說這個辦法不妥,但他似乎並不在意。
我直截了當地問:“你為什麼想持有這只基金呢?”他回答道:“這樣就可以跟朋友說,我持有一隻過去一年翻了一倍的基金。”
我的最好建議:理解“可能”(幾乎任何東西都是可能的)與“很有可能”的區別。沒有30到80年的表現數據,你就無法知道真正“很有可能”的是什麼。
3. 把共同基金當成無風險資產
投資者覺得,如果持有共同基金,就防住了他們面臨的最大風險。錯了!
確實,任何基金經理都可以為你防範一兩隻股票毀掉整個投資組合的風險。但真正的危險不在這裡。真正的危險、哪怕你通過一隻基金持有1,000隻股票也避免不了的危險,在於整個市場都有可能猛然下挫。這就叫大市風險。
幼稚的投資者常常以為基金經理是全知全能、樂善好施的人,以為他會讓股東在適合退出的時候退出。
如果不嫌麻煩地看一下基金募集說明書,這些投資者就會知道,基金的職責是讓股東一直持有某類指定的股票,而不管市場的起落。
我的最好建議:要通過配置適量的固定收益投資來將風險控制在容忍限度內,而不是依賴股票型基金的經理。
4. 以為基金銷售員會保護你
有些投資者覺得,共同基金的銷售人員和經理會盡量不讓他們犯下一些愚蠢的錯誤。錯了!
當你給一家共同基金公司寫支票投資它的一隻基金時,基金公司除了執行你的指令外對其他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
即使他們通過某種途徑知道,你為了讓你幼稚的朋友們心悅誠服,把自己全部資金都投進一隻高風險基金,他們也沒有責任來了解你的私人情況,並提醒你這種做法實際上可能不合適。事實上任何這樣做的共同基金僱員都有可能丟掉工作。
基金的責任只是拿走你的錢,並遵守基金章程規定。
投資者覺得自己懂得夠多,避免花錢請專業顧問是聰明之舉。錯了!
30多年來,我一直在幫助投資者做更好的決策,為他們自己和家人創造更好的收益。我曾跟數千投資者交談過,並互發電子郵件進行交流。他們幾乎清一色地相信自己什麼都知道,做的決定是最好的。
但我們都是人,我們有時候不會注意到願望與事實之間可能存在巨大的差異。
我上面所列的每一條錯誤,都是以為自己可以管好投資組合的投資者的典型特徵。我相信,和我交流過的投資者幾乎全都至少犯下了一條大錯誤,從而有可能給某人的財務未來帶來負面影響。
我的最好建議:不管你多麼肯定自己是對的,都要讓別人來參謀一下。
我並不認為所有人都需要聘請一位不斷收取管理費的顧問。但我相信,花上幾百美元,找一位不賣任何產品的客觀的專業人士問些問題,每一位投資者都可以受益。以2,000美元左右的固定費用購買更加深入的分析,或許也是值得的。
要找一位這樣的顧問,由按小時收費的顧問組成的“蓋瑞特規劃網絡”(Garrett Planning Network)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他們多數人都(跟我一樣)推薦Vanguard發行的按資產出售的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
這要你出點錢,但這筆錢到時候可能會是你最好的投資之一。
“愚人自以為是,智者心有自知。”——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
或許《MarketWatch》的讀者是例外吧,但我慢慢地覺得,大多數投資者都完全錯了。這些本可輕鬆避免或糾正的錯誤給他們自己和家人造成了嚴重的傷害。
茲舉五例:
1. 盲目追隨專家
即便是在情況還不錯的時候,(專家的話也會讓你覺得)災難似乎總是蟄伏在陰影中,隨時準備猛撲過來。 (如果你想培養一群聽眾,你將很難找到一套比這好得多的方法。)
每個星期都有人給我發來各路專家、大師、分析師和其他評論家的深刻分析。他們好像非常聰明,並且無一例外地建議對投資組合進行重要調整。這些建議常常被說成是緊急建議。
這些分析和建議總是顯得有理,至少表面上是這樣的。但據此行動的投資者更可能受害而不是受益。
當聽到末日大師的話,又(有時候在同一天)讀到另一些大師講股市肯定會漲到3萬點的各種理由,我的態度差不多就是“不知道,也不關心”。
恐懼和貪婪可能有利於專家和經紀人,但對散戶的投資決策有一種破壞性的累積效應。諮詢公司DALBAR前不久的一次研究發現,在截至2012年12 月的20個自然年份裡,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Standard & Poor's 500 Index)有7.8%的複合回報率。在同一段時期,美股型共同基金的平均回報率只有3.5%。
這種差距主要源自根據不當建議做出的買賣決策。
我的最好建議:一旦設定了長線策略,就關掉電視,扔掉廣告宣傳單,專心過好自己的生活。
2. 關注近期表現
當顧問和專家表示一年、三年或五年的表現已經具有統計學意義的時候,我總是感到意外。哪怕是10年的也不能證明任何東西。
但近期表現會欺騙投資者,使證券好賣,從而給華爾街帶來交易量,以及巨額利潤。
投資者常常向我吹噓他們持有的哪些基金跑贏了市場。當我問他們已經持有這些基金多久時,結果常常是前不久才買進的。
這裡說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投資者曾要求我往他的投資組合裡面配置某隻板塊基金,因為這只基金在過去一年翻了一倍。我跟他講了五六條理由,說這個辦法不妥,但他似乎並不在意。
我直截了當地問:“你為什麼想持有這只基金呢?”他回答道:“這樣就可以跟朋友說,我持有一隻過去一年翻了一倍的基金。”
我的最好建議:理解“可能”(幾乎任何東西都是可能的)與“很有可能”的區別。沒有30到80年的表現數據,你就無法知道真正“很有可能”的是什麼。
3. 把共同基金當成無風險資產
確實,任何基金經理都可以為你防範一兩隻股票毀掉整個投資組合的風險。但真正的危險不在這裡。真正的危險、哪怕你通過一隻基金持有1,000隻股票也避免不了的危險,在於整個市場都有可能猛然下挫。這就叫大市風險。
幼稚的投資者常常以為基金經理是全知全能、樂善好施的人,以為他會讓股東在適合退出的時候退出。
如果不嫌麻煩地看一下基金募集說明書,這些投資者就會知道,基金的職責是讓股東一直持有某類指定的股票,而不管市場的起落。
我的最好建議:要通過配置適量的固定收益投資來將風險控制在容忍限度內,而不是依賴股票型基金的經理。
4. 以為基金銷售員會保護你
當你給一家共同基金公司寫支票投資它的一隻基金時,基金公司除了執行你的指令外對其他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
即使他們通過某種途徑知道,你為了讓你幼稚的朋友們心悅誠服,把自己全部資金都投進一隻高風險基金,他們也沒有責任來了解你的私人情況,並提醒你這種做法實際上可能不合適。事實上任何這樣做的共同基金僱員都有可能丟掉工作。
基金的責任只是拿走你的錢,並遵守基金章程規定。
30多年來,我一直在幫助投資者做更好的決策,為他們自己和家人創造更好的收益。我曾跟數千投資者交談過,並互發電子郵件進行交流。他們幾乎清一色地相信自己什麼都知道,做的決定是最好的。
但我們都是人,我們有時候不會注意到願望與事實之間可能存在巨大的差異。
我上面所列的每一條錯誤,都是以為自己可以管好投資組合的投資者的典型特徵。我相信,和我交流過的投資者幾乎全都至少犯下了一條大錯誤,從而有可能給某人的財務未來帶來負面影響。
我的最好建議:不管你多麼肯定自己是對的,都要讓別人來參謀一下。
我並不認為所有人都需要聘請一位不斷收取管理費的顧問。但我相信,花上幾百美元,找一位不賣任何產品的客觀的專業人士問些問題,每一位投資者都可以受益。以2,000美元左右的固定費用購買更加深入的分析,或許也是值得的。
要找一位這樣的顧問,由按小時收費的顧問組成的“蓋瑞特規劃網絡”(Garrett Planning Network)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他們多數人都(跟我一樣)推薦Vanguard發行的按資產出售的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
這要你出點錢,但這筆錢到時候可能會是你最好的投資之一。
投行對待金價態度 發生微妙變化 開始囤積黃金
上周美聯儲會議意外宣布“溫和”削減購債規模,黃金市場再次暴跌了5%,刷新了近6個月新低,接近1181美元/盎司的一年低點;昨日延續了弱市行情,在1200美元大關附近位置徘徊。
由於黃金ETF與投行摩根大通同時開始加倉黃金,市場機構對於黃金2014年後市的看法開始出現分歧:由於美聯儲將繼續削減購債規模,多數人依然堅持完全看空後市,“熊市”或將持續數年;少數人則持有“利空逐步出盡”的觀點,認為金價跌近成本價、需求將增長,低位買進後,走高獲利的機會頗多。
文/記者井楠
市場:投行做空黃金的動能在減弱
後市的美聯儲政策,將是決定黃金市場價格的核心因素。
隨著黃金價格的不斷走跌,機構對待金價的態度也在發生一些微妙變化,值得投資者高度關注。其中,黃金投資的市場主力——基金ETF上週末期大幅增持黃金,ETF SPDR增持黃金5.4噸至814.12噸,這是11月7日以來SPDR的首次增持。而在此之前的1年裡,該機構的黃金持有量從1350噸以上位置大幅減少了38%,刷新了近4年的最低,充當了機構做空黃金的主力之一。
與此同時,作為投行之一的摩根大通從8月開始囤積白銀,而從10月底開始囤積黃金,庫存的不可交割的黃金(Eligible Gold)已經達到120萬盎司。
以往投行對於金融產品的集體投機行為,一般會持續1~2年,目前業內人士還無法斷定:ETF與摩根大通的行為是屬於階段性操作還是反轉操作?也無法知道:是個體行為,還是投行的普遍行為。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金價點位的降低,投行繼續做空黃金的動能無疑在減弱。
投資策略:2014年投黃金不如投銀行理財產品
招商銀行李春晨、民生銀行陳敏娜均認為:2014年黃金投資的必要性大打折扣,其可預期獲利空間遠小於銀行理財產品、偏股基金與信託產品;普通投資者不必在此方面投入過大的精力。
以往高位買入黃金的投資者,不必自怨自艾,重在長線;而對於計劃投資的人,2014年應有低位買入的機會,可逢低分批買入金條,但累計持有黃金數量,不應超過家庭流動資產15%的比例。
金市現分水嶺?
熊市還將持續數年
國際投行繼續在調低2014年的黃金價格預期,其中,花旗集團調低最新一期的金價預期為1250美元。而在此之前,高盛認為2013年末至2014年的低點應在1050美元附近位置,被業內人士認同,因為該位置與全球採礦業的成本價吻合。
而國內機構普遍持有“逢高做空”的思路。記者從廣州市場了解到:諸多機構投資者一方面自己做空;一方面指導散戶做空,此前部分“大叔”級的資深投資者確實“做空”投資中大有收穫,少數人取得了T+D投資的翻倍收益。但對於“熊市”持續多久的問題,業內人士的看法並不一致。廣東粵寶的何偉鋒等多數人士,中線看空金價。但也有部分技術派人士認為:可能在未來數年的時間裡,保持低位盤整的格局。
需求增長支持金價低位反彈
不過,由於部分機構已經開始吸納黃金,少數業內人士較為樂觀。中國黃金協會的前任會長侯惠民認為:金價跌至1250美元之下後,其距離採礦成本較近,下跌空間有限;具有估值方面的優勢,會推動實物黃金需求的大幅增長,無論是企業、機構,還是“大媽”,都會積極買金,其間應是老百姓的長線投資良機。
廣州京鑫的朱志剛分析說:樂觀觀點與金價中線偏空的走勢並不矛盾;前者指的是:金價在2014年上半年可能成功築底,之後大幅走高的概率應大於繼續低位盤整的概率,且“築底”的點位距離目前的1200美元並不會太遠,但具體上揚的時點、漲幅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與機構對於美聯儲政策的預判、彼此之間的博弈息息相關。
由於黃金ETF與投行摩根大通同時開始加倉黃金,市場機構對於黃金2014年後市的看法開始出現分歧:由於美聯儲將繼續削減購債規模,多數人依然堅持完全看空後市,“熊市”或將持續數年;少數人則持有“利空逐步出盡”的觀點,認為金價跌近成本價、需求將增長,低位買進後,走高獲利的機會頗多。
文/記者井楠
市場:投行做空黃金的動能在減弱
後市的美聯儲政策,將是決定黃金市場價格的核心因素。
隨著黃金價格的不斷走跌,機構對待金價的態度也在發生一些微妙變化,值得投資者高度關注。其中,黃金投資的市場主力——基金ETF上週末期大幅增持黃金,ETF SPDR增持黃金5.4噸至814.12噸,這是11月7日以來SPDR的首次增持。而在此之前的1年裡,該機構的黃金持有量從1350噸以上位置大幅減少了38%,刷新了近4年的最低,充當了機構做空黃金的主力之一。
與此同時,作為投行之一的摩根大通從8月開始囤積白銀,而從10月底開始囤積黃金,庫存的不可交割的黃金(Eligible Gold)已經達到120萬盎司。
以往投行對於金融產品的集體投機行為,一般會持續1~2年,目前業內人士還無法斷定:ETF與摩根大通的行為是屬於階段性操作還是反轉操作?也無法知道:是個體行為,還是投行的普遍行為。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金價點位的降低,投行繼續做空黃金的動能無疑在減弱。
投資策略:2014年投黃金不如投銀行理財產品
招商銀行李春晨、民生銀行陳敏娜均認為:2014年黃金投資的必要性大打折扣,其可預期獲利空間遠小於銀行理財產品、偏股基金與信託產品;普通投資者不必在此方面投入過大的精力。
以往高位買入黃金的投資者,不必自怨自艾,重在長線;而對於計劃投資的人,2014年應有低位買入的機會,可逢低分批買入金條,但累計持有黃金數量,不應超過家庭流動資產15%的比例。
金市現分水嶺?
熊市還將持續數年
國際投行繼續在調低2014年的黃金價格預期,其中,花旗集團調低最新一期的金價預期為1250美元。而在此之前,高盛認為2013年末至2014年的低點應在1050美元附近位置,被業內人士認同,因為該位置與全球採礦業的成本價吻合。
而國內機構普遍持有“逢高做空”的思路。記者從廣州市場了解到:諸多機構投資者一方面自己做空;一方面指導散戶做空,此前部分“大叔”級的資深投資者確實“做空”投資中大有收穫,少數人取得了T+D投資的翻倍收益。但對於“熊市”持續多久的問題,業內人士的看法並不一致。廣東粵寶的何偉鋒等多數人士,中線看空金價。但也有部分技術派人士認為:可能在未來數年的時間裡,保持低位盤整的格局。
需求增長支持金價低位反彈
不過,由於部分機構已經開始吸納黃金,少數業內人士較為樂觀。中國黃金協會的前任會長侯惠民認為:金價跌至1250美元之下後,其距離採礦成本較近,下跌空間有限;具有估值方面的優勢,會推動實物黃金需求的大幅增長,無論是企業、機構,還是“大媽”,都會積極買金,其間應是老百姓的長線投資良機。
廣州京鑫的朱志剛分析說:樂觀觀點與金價中線偏空的走勢並不矛盾;前者指的是:金價在2014年上半年可能成功築底,之後大幅走高的概率應大於繼續低位盤整的概率,且“築底”的點位距離目前的1200美元並不會太遠,但具體上揚的時點、漲幅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與機構對於美聯儲政策的預判、彼此之間的博弈息息相關。
瑞銀:近期白銀表現超黃金金價或進一步下跌
瑞銀集團近日在報告中指出,近期白銀的表現要遠遠超過黃金,當前黃金白銀比率已經從12月初高位64.2回落至61.9。同時,從白銀ETF持倉變動的情況也能看出,白銀比黃金在價格上更具彈性。
數據顯示,今年為止白銀ETF持倉已淨流入564萬盎司,而黃金ETF持倉卻大幅外流2755萬盎司,差距可以說相當的大。
瑞銀表示,儘管今年下半年黃金ETF持倉外流有放緩的跡象,但總體還是累計下滑超過11%,相比之下全球白銀ETF同期卻錄得3%的增幅。
瑞銀強調,本周金價曾一度因空頭回補而上揚至1250美元水平附近,然而黃金ETF卻利用這個機會加大拋售的力度。數據顯示週二全球黃金ETF持倉累計減少6.4公噸,為2009年11月來首次跌破1800公噸,這就明顯暗示當前黃金市場的投資情緒仍舊沒有改善。相比之下,本週白銀ETF卻再度迎來154萬盎司的淨流入。
此外,據上海黃金交易所提供的數據顯示,近5個交易日來白銀投資者的活躍度明顯增加,交易量較12個月移動均值增加4%,而同期黃金交易量較12個月移動均值卻下降24%。
瑞銀貴金屬分析師Joni Teves及Edel Tully相信未來黃金市場上還將迎來更多的拋售,其在報告中寫道,“隔夜美聯儲宣布縮減10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儘管主席伯南克( Ben Bernanke)提供的前瞻性指引依然偏向寬鬆,短期而言可能推動金價小幅上漲,但退出QE的總體進程表最終還是會令金價承壓,並打開進一步的下行空間。”
然而,兩位分析師還表示,“儘管如此,一些利好的因素也不能完全忽視,比如美國經濟前景向好將有效推動通脹預期,因此與其說金價會面臨下行風險,不如說金價正接近一段再調整更為貼切。當前我們預計美聯儲下次縮減QE的時間大致在2014年末,而2015年中將首次宣布升息。隨著美聯儲貨幣政策逐漸正常化,料後市金價的上揚空間將受到抑制。”
另外,兩位分析師還指出,“儘管美聯儲縮減QE利空美股,但根據伯南克提供的前瞻性指引來看,未來一段時間內還將維持寬鬆政策,畢竟縮減QE與升息還是有本質的區別,美股週三大幅飆升,同時對黃金而言是個極大的挑戰。”
他們補充道,“美國宏觀經濟面向好極大利好股市,眾所周知今年美股、黃金以及美元均處於互相博弈的狀態,然而我們的股票策略師指出,預計明年全球股市還將上漲近15%,而黃金將延續今年低迷的走勢。”
數據顯示,今年為止白銀ETF持倉已淨流入564萬盎司,而黃金ETF持倉卻大幅外流2755萬盎司,差距可以說相當的大。
瑞銀表示,儘管今年下半年黃金ETF持倉外流有放緩的跡象,但總體還是累計下滑超過11%,相比之下全球白銀ETF同期卻錄得3%的增幅。
瑞銀強調,本周金價曾一度因空頭回補而上揚至1250美元水平附近,然而黃金ETF卻利用這個機會加大拋售的力度。數據顯示週二全球黃金ETF持倉累計減少6.4公噸,為2009年11月來首次跌破1800公噸,這就明顯暗示當前黃金市場的投資情緒仍舊沒有改善。相比之下,本週白銀ETF卻再度迎來154萬盎司的淨流入。
此外,據上海黃金交易所提供的數據顯示,近5個交易日來白銀投資者的活躍度明顯增加,交易量較12個月移動均值增加4%,而同期黃金交易量較12個月移動均值卻下降24%。
瑞銀貴金屬分析師Joni Teves及Edel Tully相信未來黃金市場上還將迎來更多的拋售,其在報告中寫道,“隔夜美聯儲宣布縮減10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儘管主席伯南克( Ben Bernanke)提供的前瞻性指引依然偏向寬鬆,短期而言可能推動金價小幅上漲,但退出QE的總體進程表最終還是會令金價承壓,並打開進一步的下行空間。”
然而,兩位分析師還表示,“儘管如此,一些利好的因素也不能完全忽視,比如美國經濟前景向好將有效推動通脹預期,因此與其說金價會面臨下行風險,不如說金價正接近一段再調整更為貼切。當前我們預計美聯儲下次縮減QE的時間大致在2014年末,而2015年中將首次宣布升息。隨著美聯儲貨幣政策逐漸正常化,料後市金價的上揚空間將受到抑制。”
另外,兩位分析師還指出,“儘管美聯儲縮減QE利空美股,但根據伯南克提供的前瞻性指引來看,未來一段時間內還將維持寬鬆政策,畢竟縮減QE與升息還是有本質的區別,美股週三大幅飆升,同時對黃金而言是個極大的挑戰。”
他們補充道,“美國宏觀經濟面向好極大利好股市,眾所周知今年美股、黃金以及美元均處於互相博弈的狀態,然而我們的股票策略師指出,預計明年全球股市還將上漲近15%,而黃金將延續今年低迷的走勢。”
2013期市牛熊榜第一熊:白銀繁華散去的裸泳
本報記者熊鋒
正如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QE的“繁華散去”使得2013年貴金屬市場遭遇重挫,而跌幅甚於黃金的白銀也理所當然地成為2013年全市場最熊的品種。
截至北京時間23日19時,倫敦銀2013年下跌了10.93美元/盎司,跌幅為36.03%。尤其是國際銀價在跌破26美元重要支撐後一路暴跌,同時資金持續流出亦給白銀造成雙重打擊。而國內滬銀下跌同樣慘烈,全年滬銀指數下跌2292元/千克,跌幅35.89%。
白銀2013年的熊途漫漫能否在2014年否極泰來?市場人士認為難言樂觀,預計2014年貴金屬整體將偏弱,而白銀亦將以弱勢震盪為主。
四大因素重挫貴金屬
在上海中期高級分析師李寧看來,四大因素造成了2013年貴金屬的大幅下跌。她分析,第一是美聯儲退出QE預期。美聯儲自推出四輪寬鬆政策之後,包括就業、房產、製造業等重要的經濟領域均顯現出穩定增長的態勢,在此情況下,市場在2013年上半年對美聯儲退出QE的預期漸漸升溫,風險偏好回升,股票資產大漲,貴金屬遭遇拋售。
第二是歐、日央行維持寬鬆政策。美元指數的構成中,歐元是第一大貨幣,佔57.6%,日元是第二大貨幣,佔13.6%,由於歐元區和日本遠未達到通脹目標,因此,2014年預計仍將維持寬鬆政策,這將被動推升美元,利空貴金屬。
第三是印度提高黃金進口關稅。印度是全球最大的黃金消費國,2011年,印度黃金進口高達969噸,為了防止創紀錄黃金進口導致經常項目赤字進一步擴大,印度從2012年1月17日起,數次提高黃金進口稅,壓制印度黃金需求,成為價格下跌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四是資金持續流出黃金市場。在整體風險偏好情緒回升的情況下,資金持續流出黃金市場和白銀市場,與二者有關的全球最大的ETF不斷減倉,而COMEX基金持倉也大幅縮減,資金的流出對金銀價格造成了重大的打壓。
金融屬性褪色商品屬性凸顯
回顧貴金屬市場,2013年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金融屬性有所褪色,反之商品屬性佔據了上風,而這也令貴金屬市場承壓。不過市場人士指出,對於白銀而言,在去金融屬性過程中,下跌的速度將比黃金快,但在全球經濟回暖時,反彈的幅度也將比黃金明顯。
銀河期貨宏觀經濟及貴金屬組高級分析師楊學傑認為,2013年貴金屬貨幣屬性漸消退,商品屬性凸顯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投機需求削減力量強於實物買需,說明金銀由貨幣屬性向商品屬性轉換過程,現貨市場影響金銀價格力量很弱;第二是黃金拆借市場活躍,投資美股、匯市等高回報資產;第三是黃金對沖貨幣市場利率為負的特性減弱,縮減QE預期不斷打壓投資黃金的需求,美債收益率高漲。
從世界白銀協會公佈的最新數據來看,從2012年世界白銀的需求結構來看,工業需求佔55%,並整體呈現下降趨勢。在楊學傑看來,儘管光伏產業一定程度上提振白銀需求,但是限價和限量政策將加速產業壟斷,對銀價的長期支撐仍需要時間考驗。
白銀後市較黃金漲跌幅度都將更大,主要是在回歸商品過程中,白銀將表現出更強的商品屬性。楊學傑進一步分析,儘管在2013年去金融化過程中白銀價格跟隨金價走勢,但是當全球宏觀經濟趨穩後,由於白銀具有較強的工業需求,其反彈的速度也將快於黃金。
2014年預計弱勢震盪
展望2014年,多位市場人士認為依然難言樂觀,多個因素制約之下,貴金屬市場大概率將延續弱勢,而白銀亦將以弱勢震盪為主。
在上海中期高級分析師李寧看來,美國經濟的穩健增長前景將令風險資產受益,削弱市場避險情緒,預計2014年歐美股市仍有上沖空間,對於貴金屬而言,預計明年將以弱勢震盪為主,白銀價格主要運行區間為16-26美元/盎司。
銀河期貨宏觀經濟及貴金屬組高級分析師楊學傑持類似觀點,他分析,展望2014年,貴金屬的供需再平衡、企業生產成本、美國經濟強勁復甦以及中國市場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等將是未來面臨的主要問題。他進一步指出,首先不斷走弱的貴金屬價格將帶來生產商對沖保值的大幅增加;第二是各央行黃金淨購買或繼續減弱導致需求減少;第三是黃金投機需求縮減結束,實物需求有望短期引導市場;第四是供需格局重新調整,等待經濟復甦企穩帶來的全球商品上漲,以及惡性通脹隱患下保值需求增強,“不過這可能在1至2年以後了”。他指出,整體上2014年貴金屬將弱勢調整。
finance.ifeng.com/
羅傑斯:印度拋售黃金就完了
(證券時報訊)量子基金聯合創始人、著名投資人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週五表示,如果印度政府能說服印度人民出售他們囤積的黃金,那就只有天知道金價會跌到什麼樣子了。
在被問到黃金價格將會如何發展時,他回應說,“我作為市場時機的尋找者或者是交易員這樣的問題是毫無價值的。雖然這麼說,但是市場中出現50%的調整也是正常的,所以,為什麼黃金就不可以?”
羅傑斯說:“金價12年的上漲在市場來說已經不是正常的,所以修正可能也不會以正常的形式進行。”他強調,“在大跌之後會有上漲,但是應該會有再一次買入黃金的機會。”
在被問到認為是什麼造成了這一輪金價的下跌時,羅傑斯說,“如同之前說過的,12年大漲的不尋常是一個原因,印度是另一個原因。”他指出,“印度的政客們都把自己的問題推到黃金身上,因此加徵特別的稅、費,還要控制、監管。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甚至一度完全禁止了黃金的進口。”
羅傑斯說,“政客們正在想辦法迫使人民出售黃金。民間有大量的黃金,政客們試圖打壓在過去多個世紀裡囤積了驚人數量黃金的廟宇。我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成功,但是這種努力正在產生效果。”他指出,“印度過去幾十年中都是黃金的最大買家,僅僅是減少採購就已經有影響,如果他們可以迫使大買家成為賣家,天知道黃金價格會怎麼樣。”
在被問到是否還在買入黃金的時候,以及準備什麼時候再買入黃金的時候,羅傑斯回應說,“沒有。我之前買過一些做對沖,我要是知道什麼時候再出手就好了。 ”
最後,羅傑斯被問到那些黃金的信徒是否已經投降。他回答說,“沒有。絕大多數人還是拒絕承認現實,說著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他們還是說這是有人在操作,但是價格上漲的時候他們可沒有說是被炒上去的,現在倒是諸多藉口。”
羅傑斯最後說,“很有趣的一點是,我沒有聽到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或者說任何人,提到過印度這個世界最大黃金買家的轉向。這完全就是一個大大的操縱。”
在被問到黃金價格將會如何發展時,他回應說,“我作為市場時機的尋找者或者是交易員這樣的問題是毫無價值的。雖然這麼說,但是市場中出現50%的調整也是正常的,所以,為什麼黃金就不可以?”
羅傑斯說:“金價12年的上漲在市場來說已經不是正常的,所以修正可能也不會以正常的形式進行。”他強調,“在大跌之後會有上漲,但是應該會有再一次買入黃金的機會。”
在被問到認為是什麼造成了這一輪金價的下跌時,羅傑斯說,“如同之前說過的,12年大漲的不尋常是一個原因,印度是另一個原因。”他指出,“印度的政客們都把自己的問題推到黃金身上,因此加徵特別的稅、費,還要控制、監管。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甚至一度完全禁止了黃金的進口。”
羅傑斯說,“政客們正在想辦法迫使人民出售黃金。民間有大量的黃金,政客們試圖打壓在過去多個世紀裡囤積了驚人數量黃金的廟宇。我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成功,但是這種努力正在產生效果。”他指出,“印度過去幾十年中都是黃金的最大買家,僅僅是減少採購就已經有影響,如果他們可以迫使大買家成為賣家,天知道黃金價格會怎麼樣。”
在被問到是否還在買入黃金的時候,以及準備什麼時候再買入黃金的時候,羅傑斯回應說,“沒有。我之前買過一些做對沖,我要是知道什麼時候再出手就好了。 ”
最後,羅傑斯被問到那些黃金的信徒是否已經投降。他回答說,“沒有。絕大多數人還是拒絕承認現實,說著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他們還是說這是有人在操作,但是價格上漲的時候他們可沒有說是被炒上去的,現在倒是諸多藉口。”
羅傑斯最後說,“很有趣的一點是,我沒有聽到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或者說任何人,提到過印度這個世界最大黃金買家的轉向。這完全就是一個大大的操縱。”
圖解美國223年債券泡沫史
從223年來的國債走勢可以看出,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大多數時候保持在6%左右,在1970年代滯漲時一路走高,在1981年接近16%之後開始下降。
QE推出後更是保持在2%左右,最低曾探至1.39%,隨著美聯儲縮減QE,目前又有了回升趨勢。如果聯儲將來持續縮減QE,國債收益率逐步提高似乎已是不可避免。
QE推出後更是保持在2%左右,最低曾探至1.39%,隨著美聯儲縮減QE,目前又有了回升趨勢。如果聯儲將來持續縮減QE,國債收益率逐步提高似乎已是不可避免。
摩根大通正在替中國購買黃金
中國的黃金需求已經成了市場上的熱議話題,最近在歐美市場上有流傳摩根大通正在為中國收購黃金的消息,雖然有點陰謀論的味道,但是其中一些事實值得我們思考。
以下是傳言的大致內容,僅供讀茶餘飯後消遣:
中國人民銀行的主權財富基金通過離岸基金或外國代理商與摩根大通對接,操作購金一事。
最近,摩根大通的客戶倉庫裡出現了很多一千克重金條,這與正常的COMEX標準不一致(按盎司記重)。這樣看來中國很有可能是這些金條的主人。
同時就在今年,中國復星集團7.25億美元收購摩根大通在紐約第一大通曼哈頓廣場(One Chase Manhattan Plaza),摩根大通的一個黃金倉庫便設立在此建築裡。這裡可能是黃金向中國轉移的交接點之一。目前,摩根大通的客戶賬戶上約持有114萬盎司黃金。
當這些黃金運到中國,就像進入了一個黑洞,不可能再次出現在國際市場上。 Anglo Far-East市場策略主管在談論到黃金精煉業務時表示:
在中國有6家LBMA(倫敦金銀市場協會)精煉廠,但是我從來沒有見過任何一根中國出口的金條。
從摩根大通的持倉報告上來看,我們有理由推測中國在這些淨多倉裡佔了相當一部分比重。而且這些不是投機性多倉,是實實在在的實物黃金。
同時,摩根大通的客戶託管黃金(Eligible Gold)庫存一直在上升,已經達到120萬盎司(34噸),可交割黃金(Deliverable/Registered Gold)的數量一直在下降,上週僅剩87,071盎司(2.47噸),COMEX總量為490,000盎司(13.89噸)。
加之黃金ETF流出量加劇,上週SPDR-GLD最低持倉降至808.7噸,為2009年1月來最低值,而歷史最高持倉曾達到1353噸。似乎SPDR的黃金已經被東方市場吸乾了,看看上海黃金交易所這邊僅上週五就交割了21.39噸黃金。
有傳言正有一些大戶在衍生品市場上大量拋售黃金,這些大戶極有可能是央行,此舉壓低了黃金價格,中國剛好藉此機會大舉購入以替代資產儲備中的美國債券。
還值得注意的是,上個月一個可容納2000噸黃金的金庫落戶上海自由貿易區,容量相當於今年中國黃金預估消費量的2倍,填充如此大規模倉庫的黃金哪裡來?
有趣的是,最近彭博的分析師還稱倫敦的金庫空空如也,都去了中國人那裡。
http://wallstreetcn.com/
以下是傳言的大致內容,僅供讀茶餘飯後消遣:
中國人民銀行的主權財富基金通過離岸基金或外國代理商與摩根大通對接,操作購金一事。
最近,摩根大通的客戶倉庫裡出現了很多一千克重金條,這與正常的COMEX標準不一致(按盎司記重)。這樣看來中國很有可能是這些金條的主人。
同時就在今年,中國復星集團7.25億美元收購摩根大通在紐約第一大通曼哈頓廣場(One Chase Manhattan Plaza),摩根大通的一個黃金倉庫便設立在此建築裡。這裡可能是黃金向中國轉移的交接點之一。目前,摩根大通的客戶賬戶上約持有114萬盎司黃金。
當這些黃金運到中國,就像進入了一個黑洞,不可能再次出現在國際市場上。 Anglo Far-East市場策略主管在談論到黃金精煉業務時表示:
在中國有6家LBMA(倫敦金銀市場協會)精煉廠,但是我從來沒有見過任何一根中國出口的金條。
從摩根大通的持倉報告上來看,我們有理由推測中國在這些淨多倉裡佔了相當一部分比重。而且這些不是投機性多倉,是實實在在的實物黃金。
同時,摩根大通的客戶託管黃金(Eligible Gold)庫存一直在上升,已經達到120萬盎司(34噸),可交割黃金(Deliverable/Registered Gold)的數量一直在下降,上週僅剩87,071盎司(2.47噸),COMEX總量為490,000盎司(13.89噸)。
加之黃金ETF流出量加劇,上週SPDR-GLD最低持倉降至808.7噸,為2009年1月來最低值,而歷史最高持倉曾達到1353噸。似乎SPDR的黃金已經被東方市場吸乾了,看看上海黃金交易所這邊僅上週五就交割了21.39噸黃金。
有傳言正有一些大戶在衍生品市場上大量拋售黃金,這些大戶極有可能是央行,此舉壓低了黃金價格,中國剛好藉此機會大舉購入以替代資產儲備中的美國債券。
還值得注意的是,上個月一個可容納2000噸黃金的金庫落戶上海自由貿易區,容量相當於今年中國黃金預估消費量的2倍,填充如此大規模倉庫的黃金哪裡來?
有趣的是,最近彭博的分析師還稱倫敦的金庫空空如也,都去了中國人那裡。
http://wallstreetcn.com/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