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0日星期五

2002版熊貓1盎司金幣成功入選“世界最受歡迎金幣”

2002版熊貓1盎司金幣成功入選“世界最受歡迎金幣”發布日期:12-07-18 14:15:30 泉友社區新聞來源:www.jibi.net 作者:胡玲燕據澳大利亞世界硬幣拍賣網截止2012年5月20日的統計信息顯示,中國2002年1盎司熊貓金幣入選世界最受歡迎金幣。最受歡迎金幣是澳大利亞世界硬幣拍賣網根據每枚金幣的網上點擊率來進行篩選的,共選出了20個國家的24種金幣,如:美國1904年自由金幣、加拿大1979年發售的楓葉金幣、比利時1878年20法郎金幣以及年代最久遠的法國1865年20法郎金幣等等。中國2002年版熊貓1盎司金幣從2003年起一直穩定保持著極高的點擊率。澳大利亞世界硬幣拍賣網負責人在接受中國集幣在線和《錢幣》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的熊貓金幣就如同澳大利亞的笑翠鳥幣、加拿大的楓葉幣那樣,獲得世界各國收藏家們的極高評價。該負責人指出,中國人民銀行自1982年開始發行各種規格的熊貓金幣,最小的只有1克,最大的竟有1公斤,但是大規格的熊貓精製幣由於其極小的發行量而很難在市面上看到,更別說系統性的收藏了。



據悉,2002版熊貓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在2001年12月20日發行的,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它的正背面圖案分別由孫奇齡和岳俊峰設計,雕刻則是由孫奇齡和李繼峰完成。它的正面圖案為北京天壇祈年殿,並刊國名、年號;背面圖案則為竹林熊貓圖,並刊面額。據了解:這次入選的2002年版熊貓金幣的規格是1盎司,含純金1盎司,成色99.9%,直徑32毫米,面額500元,發行量120000枚,實鑄量28344枚,由上海造幣有限公司和深圳國寶造幣有限公司鑄造。


2002年版熊貓1盎司金幣入圍“世界最受歡迎金幣”之列,進一步表明了中國的熊貓金幣已經獲得了世界範圍的廣泛認可,它是中國金銀紀念幣鑄造加工工藝與熊貓題材、設計、雕刻的整體性成功。必須指出的是:在這次入圍的“世界最受歡迎金幣”中,中國的熊貓金幣是唯一一枚當代金幣,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表明了中國當代金銀紀念幣在設計、雕刻、鑄造等方面已經具備了一流的世界水準。

印度政府要另印度人不購買黃金?






擔心看見國民踴躍把積蓄投向買黃金,印度財政部長宣佈有必要向國民大力灌輸關於其他金融產品的知識,鼓勵國民多投資金融產品 (there is a need to spread financial literacy to encourage people to invest in market instruments)
他認為國民,由於相信黃金會升值,不斷的購買,令上一年的黃金入口總值大增至六百二十億美元,實在是太可惜了。
他說﹕“黃金進口以倍數之增,顯示社會大部份人,因為預計黃金會升值,所以寧可把資產投入一項沒有生產價值 (dead asset ) 的資產上。我們要教育和鼓勵我們的中產階級,令他們對於生財較保本更有興趣 (motivate our educated upper middle class to climb from saving mode to wealth generation mode)


政策新猷還看年會

財經 - 環球經濟
王冠一
2012/07/19, 週四
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伯南克週二出席參議院銀行委員會進行半年聽證時,對美國經濟狀況作出悲觀評價,卻未有就將採取哪些行動支持脆弱經濟復蘇提供直接線索,但強調央行已作好若有需要會採取動一步行動的準備。其言論對股市仍起提振作用,促使美股尾市收復盤初失地。

伯 南克於其半年證詞中稱,美國經濟持續復蘇,但經濟活動於上半年有減速跡象,近期數據指向次季增長會低於2%。美國家庭仍然擔憂就業及收入前景,整體信心水 平偏低。他又對勞動力市場的疲軟表示憂慮,指異常和暖冬季及季節性因素只是就業職位增長不振的部份原因,警告稱要壓低現時仍高達8.2%的失業率,似乎會 是令人沮喪的緩慢過程。雖然樓市有溫和改善跡象,但仍有眾多因素妨礙樓市進一步改善。伯南克其他有關經濟的悲觀闡述還包括:信貸狀況仍相對緊張、製造業近 期有所放緩、投資需求已進一步下降,而全球經濟疲軟,亦對美國貿易造成負面影響。

伯南克提出美國經濟面對的兩大主要風險,其一是歐債危 機緊張局勢加劇,其二是美國預算政策的不可持續性。他認為,美國製造業及資本投資增速放緩,某程度上是反映歐洲經濟面臨的壓力。歐洲金融市場及經濟壓力所 產生之溢出效應,令全球其他地區亦受到影響,美國難以獨善其身。歐洲局勢進一步惡化的可能性,仍然是經濟前景的一大風險。此外,明年1月1日生效的財政懸 崖正逐漸逼近,屆時稅務寬免自動失效,幾乎所有人的邊際稅率均會上升,加上削減政府開支亦會啟動,美國隨時陷入另一次衰退,導致數以百萬國民失去工作。

伯 南克認為,上述兩大風險並非聯儲局所能駕馭,縱使推出新一輪量寬〔QE3〕亦會徒勞無功。他指出,國會現時可以支持經濟的最有效方法,便是齊心解決眼前財 政挑戰,衡量過財政可持續性及經濟復蘇脆弱等因素後,兩黨縮窄彼此之間的分歧並找出可以接受的削赤方案。他強調解決財政懸崖愈早愈好,因為有助減少對前景 的不確定性,提升家庭和商業信心。

伯南克雖然未有暗示會加推QE3,但亦表示已檢討了一些工具,可行選擇包括購買國債或按揭證券 〔MBS〕、透過貼現窗提供借貸、削減銀行過剩儲備的利息,以及對未來策出口術,例如把維持超低息承諾延長至更後時間等。伯南克表示,採取哪一種非傳統政 策未有最終定案,一切要視乎成本與風險而定。

市場本以為,近期連串數據反映經濟轉弱,加上新增職位連續3個月低於10萬,會促使聯儲局 及早加推QE3,因為勞動力市場表現是聯儲局決定是否推出更多刺激政策的依據。對於伯南克模稜兩可的答案,自然大感失望。但事實上,美國經濟雖轉弱,卻未 至危如累卵的地步,伯南克亦未有在半年聽證會上作出承諾的先例,尤其政策的推行要由所有決策成員投票決定,並非由伯南克一言堂拍板。

記 得聯儲局加推QE2及扭曲操作,是過去兩年於8月底的央行年會洩露風聲,今年亦可能會歷史重演,投資者對7月31日至8月1日的議息會議成果不應存有奢 望,反而要留意央行年會的動靜,以判斷緊接而至的9月12至13日議息會議會否有新猷,其間亦可多觀察美國數據表現,相信有助對聯儲局的政策作出更準確的 預測。

債務危機未見轉機


國際結算銀行於上月底發表第82份年報,內容豐富,尤其關於債務危機的分析。本文輯錄一些與大家分享,同時從全球兩大陣營──先進體系及新興市場來作比較。

歐 債危機愈演愈烈,大概始於希臘10年期債息確認穿5至7厘的2010年第二季。故從本土非金融機構存款(Domestic Non-MFIDeposits)流向所見,自2010年第三季起已見淨流入德國及荷蘭【圖1】。至2011年年中,希臘債息進一步失控升穿20厘,當時 外界方如夢初醒,非本土的存款(Non-DomesticDeposits)才開始流入德國及荷蘭;同時淨流入兩國的其餘私人資金亦掉頭增加。至2011 年年底、2012年年初希臘鬧違約,資金已經真正淨流入德荷兩國(紅線正數);今年首季流入的資金已達1000億歐羅。

相反,由2011年年中起,無論存款或資金均大舉流出愛葡西意這四大歐豬,且是清一色非本土存款;單單今年首季已流走總額逾6%【圖2】。至於私人資金方面,流走速度更連續三季直線加快;今年首季,自這四國流出的資金共達4500億歐羅。

國際結算銀行亦綜合了歐盟委員會、國基會及經合組織對全球主要國家的國債占GDP數據及至後年的預測【圖3】。日本和希臘固然步步高升,但卻預測意大利能在130%內橫行。未來數年料續升的除已知的葡愛二豬外,美法英三國也將升穿100%。

中韓國債比率恐抽升
相反,金磚四國及新興市場則因貿易盈餘關系,起碼在金融海嘯前,國債比率普遍向下【圖4】。盡管當局預料未來數年國債比率仍能低企,但亞洲的中韓兩國卻有抽升隱憂。

大 多先進國家於過去二十多年以來連年財赤,是造成今天債務危機的主因【圖5】。愛爾蘭是少數多年來有財政盈餘的國家,但亦因海嘯打來令銀行體系崩潰而赤字累 累。迄今財赤較象樣的僅德國及令大家跌眼鏡的意大利,而未來數年料持續惡化的僅有日本。與圖3比較,看來當局並不太擔心意大利,反而債息和CDS遠低的日 本分分鍾爆冷。

那麼新興市場又有誰爆冷?環球衰退,新興市場的財赤占比,無可避免也會因GDP(分母)縮減及開支(分子)增加而惡化【圖6】。不過,情況則以印度、巴西和墨西哥較差,這與圖4的水平排列一致,反映當局在債和赤之上不太看好亞洲以外。

評級機構意見費解
評 級機構又怎看?評級排名大致與市場認知相近,只是大為滯後而已【圖7】。譬如希葡2009年已出事,大降評級始自2010年。又如西意2010年秋已出 事,剛剛相隔一年的2011年秋才被急降。不過,有趣的是中韓評級竟與債務比率120%的日本相若,而俄巴印則與西意兩大歐豬相去無幾【圖8】。這真教人 費解。

全球各地的國債買家分布如何?先看先進國家【圖9】。除美元有特殊國際地位、海外央行大手買入外(綠色棒),一般而言,國債買家通常有兩類:不是本土私人(灰色棒)便是海外私人(米色棒)。觀圖所見,愈靠左邊本土買家愈多,愈靠右邊則愈靠海外買。

日 本國債人所共知主要由國民購買,於是有說只要國民不拋便無危機。惜從「渡邊太太」大手搬錢離國套息所見,市場面前無愛國。加英的債務比率也達八成,只是多 靠國民持有而看似無事。不過,是否真的無事,待息抽之時國民仍發揮愛國精神才定論也未遲;相反,兩個A字頭的澳洲、奧地利及眾歐洲國,海外買家比例達六至 八成。這個比例若連債務比率也高的話,就高危了。由是觀之,除歐豬外,法國和比利時皆屬高危。

現在輪到新興市場【圖10】。大多數新興 市場的國債皆由內部持有,如圖右方所見,僅拉脫維亞、立陶宛及匈牙利三個東歐國家較多由海外買家持有,比例與兩個A字頭相若。這三國中,前兩者一掛美元、 一掛SDR,理論上較高危,幸而其債務比率僅約三成;反而匈牙利雖可貶值,但債務比率超過八成,若那六成幾海外買家拋售起來都幾麻煩。

LTRO未解歐困境
看 過整體債務狀況,最後看看救市方面。歐債危機發展至今,希臘早已沒得救了,長期融資操作(LTRO)的對象其實都是西意兩大豬國。首輪LTRO於去年年底 推出,借予西意兩國的金額已由1000億歐羅增至3000億歐羅;次輪LTRO於今年3月推出,金額再增一倍,至近6000億歐羅【圖11】。兩國雖然借 了足足比整個美國QE2還多的錢,但10年債息仍見7厘,可見效果如何。尤有甚者,接著排隊要借的還有法國及比利時,即使芬蘭、德國和盧森堡的借額也愈來 愈大。歐洲央行真不愧為LenderOf Last Resort。

最後是央行的剩餘儲備(ExcessReserves),即央行狂印銀紙贈送銀行買垃圾資產,天量資金苦無出路回流央行的錢。聯儲局曾「死拗」無印銀紙來QE,僅用儲備而已。理論上對,但首先儲備何來?還不是之前央行一早印下的?難道銀行自己印銀紙?

是故剩餘儲備狂增時,就是央行大手救市時。聯儲局近年已顯然未有再大手救市;真正大手的僅歐洲央行LTRO;英倫銀行亦有陪玩,但規模僅歐洲央行一半【圖12】。

今 次借國際結算銀行年報回顧了債務危機的各項指標,沒啥新意。唯一知道的是,正在上升的債務比率和救市金額仍在上升,正在下跌的存款數字和信貸評級仍在下 跌。想見頂的未見頂、想見底的未見底,看來債務危機已墮入惡性循環、萬劫不複的漩渦。雖然新興市場未見債務危機,有分道揚鑣,但這漩渦帶來的影響,已逐漸 浮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