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3日星期六
人行:9月廣義貨幣按年增長14.8%
【on.cc 東方互動 專訊】 人行公布,9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94.3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14.8%,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末高1.3和1.2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28.68萬億元,按年增長7.3%,比上月末高2.8個百分點,比上年末低0.6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5.34萬億元,按年增長13.3%。前3季度淨投放現金2,684億元。
中國古今黃金米價比
民以食為天,傳說米價在中國幾千年來,除了戰亂、饑荒外,其價格都很穩定,所以很有興趣,找了幾個簡單的數據,來窺知一二。(p.s.在此將米與粟視等同)
西元
|
時代
|
米(粟)價
|
平均
|
黃金/米價
|
|
前400年
|
戰國時魏國
|
20錢~90錢
|
30錢/石
|
40000
|
註1、註2
|
前350年
|
戰國時秦國
|
1兩金=12石粟
|
0.833兩金/石
|
23040
|
註3
|
前100年
|
漢朝文景武帝
|
20錢~80錢
|
50錢/石
|
24000
|
註4
|
1590年
|
明朝神宗
|
1兩銀=2石
|
0.5兩銀/石
|
24000
|
註5
|
1931年
|
民國廣州
|
0.08圓/斤
|
1.28圓/石
|
19444
|
註6
|
2012年
|
民國台灣
|
39.08元/公斤
|
39.08元/公斤
|
39781
|
註7
|
平均
|
|
|
|
28378
|
|
(一):戰國時,魏國李悝說粟價每石30錢(註1、2)。而在秦漢前,1斤黃金可值萬錢。
1斤黃金=10000錢;
1斤黃金=10000/30=333.3(石);
1石=120斤;
1斤黃金=333.3*120=40000斤(粟);
是故:黃金/粟(米)=40000
(二):戰國時秦國商鞅提到黃金1兩 可換12石粟。(註3)
1兩黃金=12石粟;
1石= 1920兩;
1兩黃金=12*1920= 23040兩粟
是故:黃金/粟(米)=23040
(三):漢朝文帝、景帝、武帝時期,米價1石約在20錢~80錢;平均以1石50錢為例。(註4)
1石米=50錢;
1斤金=10000錢;
1斤金=10000/50=200石米;
1石=120斤;
1斤金=200*120=24000斤米
是故:黃金/米=24000
(四)明朝神宗萬曆年,米價2石約是 一兩 銀。(註5)
2石米= 1兩銀;1石米= 0.5兩銀;
6.25兩銀=1黃金(在廣東的平均價);
1石米=0.5/6.25= 0.08兩金;
1石= 1920兩;
1920兩米= 0.08兩金; 1兩金= 24000兩米;
是故:黃金/米=24000
(五)民國20年(1931),在廣州「安南白」牌白米,每1斤0.08圓。(註6)
1斤米=0.08圓;
1圓= 0.648兩純銀;
1斤米= 0.05184兩銀;
1931年國際上金銀比,金:銀=63:1;
1斤米=0.05184/63= 0.00082285兩金;1斤= 16兩;
16兩米= 0.00082285兩金; 1兩金= 19444兩米;
是故:黃金/米=19444
(六)2012.8.10在台灣,1公斤米=39.08元台幣(註7)
黃金國際價錢1617美元/盎司,
台幣兌換美元匯率為29.905,
黃金1公斤=1554628元台幣;
黃金1公斤=1554628/39.08= 39781公斤米;
是故,黃金/米=39781
從以上資料,可以發現,黃金/米的價格,最低在民國20年的19444,最高在戰國時的40000,上下差距只有一倍,有驚人的穩定性,平均黃金/米=28378。
所以衡量物價,若不要計算極端的情況,使用金價、米價來評估,不失為一個滿準確的方法。
註1:漢書。食貨志。李悝:「……人月一石半,五人歲終為粟九十石,余有四十五石。石三十,為錢千三百五十,……」
註2:史記•貨殖列傳:「糶二十(錢)病農,九十(錢)病末(指工商業)。末病則財不出,農病則草不辟矣。」
註3:商君書:「金 一兩 生於境內,粟十二石死於境外;粟十二石生於境內,金一兩死於境外」
註4:漢書。食貨志
註5:明。沈榜、宛署雜記
註6:民國20年、新廣州。廣州市零售物價表:「『安南白』大米每斤0.08圓。」
張庭賓 -為何中日難免一戰
圖:兩個面向西的武士用長矛指著太陽衝來
讖曰:
有客西來至東而止
木火金水洗此大恥
頌曰:
炎運宏開世界同
金烏隱匿白洋中
從此不敢稱雄長
兵氣全銷運已終
自今年4月份日本挑起購買釣魚島鬧劇以來,中日關係急劇惡化,這齣乎了大多數國人的意料。
儘管當前衝突已經進入了政治、經濟、社會的全面對抗階段,甚至雙方的軍艦已經在釣魚島海域虎視眈眈,不過,大多數國人仍無法想像中日戰爭的爆發。而在筆者看來,中日釣魚島戰爭的爆發概率已經超過了50%,甚至可以說,難以避免了。
《推背圖》預測中日再戰
做出這個判斷,並不是受《推背圖》的影響。《推背圖》是中國唐太宗時期的一本預測奇書,是兩位天象家兼易學大師李淳風和袁天罡所著,對中國後世2000多年的歷史進行了預測,據說迄今為止,其準確率近乎100%。
該書按照時間先後次序一共做了60個預測(書上叫“象”,每個預測有圖、讖、頌),平均每個預測的時間跨度大約30多年。其第45象“戊申”(也就是大約從現在到未來5-10年期間),其圖是“兩個面向西的武士持長毛刺向太陽”(見上圖,日本國旗就是“太陽”),讖曰:有客西來,至東而止;木火金水,洗此大辱(或可解釋為:美國戰略中心轉向亞太,至東亞為止步;中日為爭奪領土而戰【木火金水,五行缺“土”】日本戰敗,中國洗刷甲午戰爭、日本侵華的恥辱)。
其頌曰:“炎運宏開世界同,金烏隱匿白洋中,從此不敢稱雄長,兵氣全銷運已終”可以勉強解釋為:中國國運昌盛影響世界,日本太陽旗沉沒在大洋之中,日本從此不敢自稱強國,其武裝力量被解除,國運徹底衰敗。
《推背圖》的每一像在未發生前,都可以有多種解釋,然這第45象的解釋比較一致,主要因為圖、讖、頌三者可以相互印證。而現實的發展也似乎也正如此進行。
不過,本人對於中日難免一戰的預判,卻非因為《推背圖》,因為我是在2011年中才聽說推背圖,並找來書研讀;邏輯更非《推背圖》的邏輯,推背圖的方法是天象學(“紫薇鬥術”)和術數(易經八卦),那是古代智者認識世界的秘術,本人尚未深入印證,寧可不信。若非有清初大才子金聖嘆批准的原本存世(存於台灣故宮),從那時到現在的十象皆準(其中包括太平天國、推翻帝制、慈禧西逃、江青弄權等等),否則本人不會在此文中提起它。
更新:
美國重返亞太埋下戰爭隱患
“對於東亞或將爆發戰爭”這個判斷,本人在2010年底就已經做出了,為《中華元戰略報告》2010年12月25日的《環球政經觀察》欄目撰寫了文章—— 《2011:動蕩的東亞和危險的中國》指出:從現在的情形來看,東亞爆發戰爭的概率已經接近50%,如果中國不改變目前的“綏靖主義政策”,戰爭爆發的概 率已經超過了50%。
在2011年3月12日刊發的《東亞地緣政治危機風險降級》文進一步指出:“其實,此次日本大地震之前,本人評估東亞地緣政治風險,釣魚島風險概率遠 高於朝鮮半島,在1- 2年內發生戰爭的隱患接近50%。此次大地震後,日本會將外部領土爭奪擱置一段時間”,但如日本決策者不受上天警告,“一旦日本軍隊或極端人士佔領和長期 居住釣魚島,則中國沒有退路,中日之間幾乎難免一戰。”
如此判斷的背後邏輯是非常清晰,自“天安艦事件”一爆發,本人便在2010年5月16日刊發的《不能小覷“朝韓熱戰”對中國的影響》一文,指出:美國奧巴 馬政府的戰略目的已經昭然--戰略遏制重心已經由小布什時代的波斯灣轉移向了中國,用強大的常規軍事力量包圍中國,而通過核武器透明化,遏制中國戰略核威 懾力量的擴張,消除中國的核反擊能力。進而通過軍事上的威懾逼迫中國按照美國的利益進行金融、經濟乃至政治的演變。(美國此前)在試圖利用內部民族矛盾分 裂中國失敗後,從外部直接施加軍事威脅,先內而後外,先間接而後直接,先貨幣、金融、經濟後社會軍事,這符合不容挑戰的霸主邏輯。
中美之間的競爭是全方位的,它不僅是世界老大與老二的大國競爭,也是意識形態的競爭,更是在地球有限資源的背景下,種族人群的生存空間之爭。在人類精英信 仰已絕望道德已崩潰,東西方文明遠未能將各自的精華結合,從物質、精神和社會結構等層面升級地球文明之前,雙方勢必難免惡性競爭升級,甚至直至戰爭。
日本跳出當美國馬前卒
對於理性而精明的美國決策者來說,即使競爭走到戰爭這一步,他也會先不直接出面,而是扶持代理人,與中國交戰。只要東亞戰端一開,數万億美元國際熱錢逃往 美國,東亞經濟、金融崩潰,社會動盪,美國可坐收戰爭的漁人紅利,再來收拾殘局,徹底掌控東亞,按照自己的需求來重構東亞秩序。
於是乎,從2010年開始,美國就在東亞尋找代理人。一開始並不順利,先是利用天安艦事件,找上了韓國,韓朝也在延坪島相互炮轟一陣子。但雙方畢竟是同根 同族,即使韓國打贏了,也至少半個國家沒了,於是,韓朝默契地給美國人演了一段戲後,就偃旗息鼓了;其後,美國鼓動越南,越南一度也躍躍欲試,可中國強大 (本人認為已經是世界第一強了)的陸軍聚兵鎮南關,越南恐懼於河內被二次佔領,也很快消停下來了;接下來,美國賣了兩艘破艦忽悠菲律賓,菲律賓也曾挑釁黃 岩島,無奈對中國經濟依賴太深,軍力太弱,也只好藉颱風之坡下驢。
而日本幾乎是自己主動跳出來的。2010年天安艦事件之後,日本政府反复在“北方四島”(俄方稱南千島群島)上刺激俄羅斯,很多人想不明白日本政府為什麼 明知要不回,還要到俄羅斯去碰壁,結果連外長都不得不受辱辭職。其實,日本當局是項莊舞劍(南千島群島),志在沛公(釣魚島)。它反復用南千島群島提醒日 本國民——對爭議島嶼實際佔領的重要性,刺激日本國民情緒,為軍隊或民眾佔領釣魚島做心理準備。2010年9月8日,日本海上保安廳在釣魚島海域逮捕中國 船長,就是想主動升級釣魚島衝突。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2011年3月11日,日本爆發了前所未有的9級大地震,並造成福島核危機。這可以看成了上天對日本的一次最後重大警告——不要去挑起中日釣魚島戰爭,否則可能有亡國之危。
但身在局中的日本決策者並不這麼看,或許在他們看來,這是上天的一次警醒,這個海島非常不安全,而西面是廣袤富饒安全的大地——中國。
玉石俱焚的決心方能阻止美軍參戰
很多人不理解,中日交惡乃至交戰,凡事有點理性的人都知道,只能是兩敗俱傷的結果,日本的損失會更大。
中日經濟交惡,日本的損失將遠大於中國,因為日本對中國經濟的依賴程度遠高於中國依賴日本。日本的主要產品,如汽車、家電等,中國在國內都可以很容易找到 替代品;日本對中國的煤炭、稀土等資源很依賴;中國遊客是日本旅遊和零售業最重要的外部支柱;日本企業在華資產遠多於中資在日資產……僅僅是中國對日 本經濟經濟制裁,都會導致已經深陷失去二十年泥沼的日本跌入深淵。
中日戰爭,在美國不參戰的情況下,日本必敗。這主要不是因為日本海空軍實力不濟,其海空軍綜合實力為世界第二,比中國解放軍的海空軍還略強,但問題是,現 代戰爭是還包括太空戰、導彈戰等等。中國的二炮部隊是世界最強的陸上導彈部隊,連美軍都深為忌憚,因專門打擊航母的東風21D,美軍都棄守了第一島鏈;更 重要的是,中國擁有日本所不具備的戰略縱深。
假如中日再戰,已經絕不是甲午戰爭的模式了——雙方艦船相互砲擊,而是一旦爆發戰爭,就是中日全面戰爭,解放軍的導彈部隊將對日本的大型艦船、軍事基地、 防空設施進行全面打擊,將會癱瘓日本的大部分戰力。這就如同當年美軍對南斯拉夫那樣。而且中國並不害怕日本進行報復,一則日本缺乏中遠程導彈能力;二者日 本即使有導彈,有核彈,如果中日戰爭升級到核戰爭,則彈丸島國日本將亡國滅種,而中國雖有損失,但仍能恢復元氣。
日本能夠依靠的是美國對“日美安全協定”的承諾。即中日一旦開戰,美日同盟共同對付中國。坦率地說,美國人並沒有那麼愚蠢,他們更可能的是一直在慫恿日本開戰,但真打起來的時候,它就撤了。
為什麼呢?因為中國的行動已經向美國明確表態,一旦中日開戰,美軍如果參戰,就將是中美之間玉石俱焚的核大戰。近期解放軍連續四次進行戰略導彈試驗,分別 是7月24日東風41(10個分彈頭,射程1.4萬公里)、8月16日巨浪2(潛艇發射,射程8000公里),8月20日東風5A(射程1.2萬公里), 東風31A(3個分彈頭,射程1.0-1.25萬公里),均可以打到美國本土,其指向非常清晰,這也是9月份美國政軍兩屆的鷹派高官(國務卿希拉里,國防 部長帕內塔)緊急訪華的原因。
雖然有導彈防禦系統,但面對本土玉石俱焚的戰略核威懾,美國不太可能為日本去冒此大險。美國人好日子過慣了,國民會反對參戰,而中國人近年來受夠外辱了, 百姓大多數支持國家強硬;美國是民主國家,其決策層受到的壓力將遠超中國;中國地理比美國更複雜,山脈河谷縱橫,戰略縱深比美國更好,種族生存延續機率更 大。
因此,對於美國來說,成本最低收穫最大的結果是中日火併,美國坐收漁人之利,這是最理性的結果。
日本為什麼會鑽牛角尖?
那麼接下來的關鍵問題是,為什麼日本人知道美國參戰的概率不大,中日單獨較量,更可能遭遇失敗結果,為什麼日本人還會孤注一擲,不惜一戰呢?
這在理性的中國人和美國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美國人的理性是為了長遠的國家和國民戰略利益,願意付出眼前的成本,比如這些年對於扶持中國國內的親美勢 力,所花費應以百億美元計,但收穫的是十倍、百倍;為在二戰後期參戰,贏得國民支持,名正言順地收割最大成果,能夠忍到珍珠港被日本偷襲(航空母艦已經全 部提前離港)。
中國人也是很理性的,不過大多數人理性的中心是個人和家庭的眼前利益,為了個人家庭利益不惜犧牲和傷害他人、公眾、子孫、國家和民族的長远战略利益。這是 中國特權利益不斷擴張,權錢權色交易潛規則橫行的文化基礎。當然中國也有著眼於長远战略的人,但這些人往往被排擠,被壓制。
遺憾的是,日本人不是美國人,也不是中國人,日本人就是日本人。這個民族重精神輕物質,仍殘存視死如歸的“武士道”精神;再加上對中國人佔有廣袤豐厚的國土資源卻不知珍惜的羨慕嫉妒恨,在美國的威逼利誘下,很容易鑽進牛角尖而難於自拔。
日本民族重精神輕物質有其地理原因,狹長島國,資源匱乏,人口眾多,只能以精神力量彌補物質匱乏的不足;在長期的歷史選擇中,日本人選擇了神道教和佛教作 為自己主要的信仰,這兩個教都是輕物質重精神,輕此生重來生的。尤其是神道教中,有將“舍生取義(日本人的義,更多是對天皇領主忠誠的義)”者尊而為神的 傳統,這也是日本靖國神社的源頭。
重精神輕物質的民族往往是值得尊敬的,但是日本文化卻將此和嚴格的等級制度和人道主義缺失結合在了一起,就形成了一種弱肉強食的軍國主義的“武士道”精 神:為了國家民族生存空間,為了對天皇領主的忠誠,為了自己武士的尊嚴,視死如歸,乃至犧牲家人,為達目的不折手段,蔑視乃至屠殺弱者。
這種現像在《德川家康》所描述的日本戰國時代屢見不鮮;在日本二戰對亞洲侵略中屢屢大屠殺,在對美軍作戰中的“神風敢死隊”中,更是達到了極致。
松下私塾的得意門徒野田佳彥
二戰之後,隨著日本戰敗,美國占領駐軍,鎮壓了戰犯,削弱了軍事,建立和平憲法,引入美國享樂文化,對於日本的軍國主義給予較大的弱化。但是,由於日本作為西方前沿,為對抗前蘇聯和中國的需要,美國允許日本保有天皇和靖國神社,軍國主義的血脈由此得到殘存。
此後,日本民族秉性中的輕物質重精神的力量在經濟領域得到釋放,日本人拼命奮斗在經濟領域一躍而成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除了三菱、三井等財閥再造雄起,並崛起了一大批新銳跨國公司——松下、索尼、本田等等。
在日本人雄心勃勃地一度試圖在經濟領域中挑戰美國時,1987年,美國和西方逼迫日本簽下《廣場協議》,它推動了日元大幅升值,並吹起了巨大的樓市泡沫, 埋下了金融崩潰的禍根。1990年,美國人以股指期貨為秘密武器,一舉擊垮日本的金融和經濟體系。從此,日本人在精神上對美國徹底屈服,淪為美國在東亞的 最忠誠的僕人。
日本式精神推動了日本製造的崛起,日本製造成功後再將日本式精神灌回到政治家身上。1979年,松下幸之助創辦“松下私塾”,每年撥款約2400萬元人民 幣,僅培養8-10名學生。學生每天早上5點起床,要跑100公里,學習武士道精神;宣誓無論千難萬險一生以從政;學習並研究中國文化和中國人行事習慣和 特點;熟練運用英文演講;磨礪我為最強戰胜對手的意志。遂成為日本政治新鷹派大本營。
根據資料,截至2011年4月1日,松下私塾畢業生共計248人,其中112人投身政界,2011年8月30日,野田佳彥成為了從私塾走出來的第一位日本首相。由此,野田佳彥挑起釣魚島事端,便不奇怪了。
日本式的玉碎思維:不成功便成仁
日本人為何甘願冒戰敗的風險,也要利用釣魚島爭端挑戰中國呢?這個問題必須回答。
這與中國的不斷崛起有關。日本人很擔心崛起後的中國是另外一個美國,日本日後處於中國和美國兩個得罪不起的巨頭之間,生存和發展空間受到極大壓制。
長期以來,日本人屈服於美國的統治,生存和發展空間受到了嚴重製約,除了1990年代初被美國金融狼群洗劫了以萬億美元計的巨額財富之外,也成為美國國債 的最忠實的購買者,截至2011年12月底高達1.04萬億美元;在政治層面上,美國對於日本的干涉更是無處不在,從製造中日韓矛盾,分裂亞洲,攪黃亞 元;到排擠親亞洲親中國的政治家。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最近,日本候任駐華大使西宮伸一和日本金融大臣松下忠洋接踵離奇死亡,耐人尋味,這兩個人都是親中派。其中松下忠洋剛剛完成了與中國央行的貨幣互換。松下 忠洋自殺公開說法是死於情婦要挾,這在中國是個事,可在日本這個絕對的男權社會,男子可以隨便尋妓,妻子不得非議丈夫在外行為,為了一個女子要挾,根本不 算政治污點,就莫名其妙自殺了,當真是不可思議。
或許日本決策者認為,如果中國崛起了,尤其是再過5-10年,軍事力量全面超越日本,比肩美國;中國也會像美國一樣剝奪和侵蝕日本的利益。日本在兩大巨人之間,備受煎熬,將完全喪失了未來的發展空間。那樣日本就會失去未來的希望,難免步入國運衰敗的道路。
一些日本決策者或許就此鑽進了牛角尖——既然不戰,也難免國運衰敗的命運;那麼為什麼不拼命挑戰一下,如果在美國的支持下,打敗中國,扼殺了中國崛起,動 搖了中國政權,中國進而四分五裂,日本不排除進而侵占中國某些版圖,為子孫後代開拓空間;而即使戰敗,反正也就是國運衰敗而已。
一言以蔽之,某些日本決策者可能認為,既然戰的最壞結果就是不戰的結果,為什麼不戰呢?
其實這兩種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不戰,日本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在循環經濟和能源利用等方面的技術優勢,繼續分享中國發展的成果,中國人不會太親近日本 人,也不會更敵視日本人;而如果日本戰敗後,中國人會更加痛恨日本人,會徹底解除其武裝,摧毀靖國神社,或將日本企業驅逐出中國。那將使日本國運徹底 敗壞,日本很可能因此變成二、三流附庸國。
中國退此一步便國破家亡
日本決意挑起釣魚島爭端,另外一個原因是誤判了中國的權力意志。
過去一二十年來,中國一直採取了“笑臉外交”、“送禮外交”的策略,對待外部勢力逼迫,多采取“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被動應對姿態,從不主動出擊。這給了包括日本在內的很多國家“中國很軟弱”的印象。
過去10年來,中國內政外交的確軟弱。對於內政,相當程度上放任權貴官僚既得利益擴張;在外交上,對於世界各國,尤其是美國的無理苛求,步步忍讓,光美國債券金融資產就買了約2萬億美元,占到中國全部外匯儲備的近2/3。
然而,隨著權貴利益和外部剝奪得寸進尺,步步緊逼,現在已經逼迫到了中國國家和百姓的承受力底線,國內各種社會矛盾日益激化。早在2010年1月,本人公 開刊發《2010-2014:全球紙幣危機與中國社會變革》(2010年1月4日《第一財經日報》)一文就指出:如果這樣下去,不出3- 5年,“中國過去多年潛伏的各種社會矛盾或將集中爆發。為轉嫁國內危機,中國有可能對外發動戰爭。”
中國之所以在內政外交上長期軟弱,是有其歷史的必然性的。
一則中國人性演變的軌道處於“貪婪慾望”的膨脹期。改革開放前的長期清貧,信仰和道德嚴重透支,在國門大開後,在各種物質誘惑享樂面前,國人曾被壓抑的貪 婪自私放縱的慾望大爆發,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歷史洪流,這種力量讓任何法律、信仰、制度都黯然失色,更不要說中國缺乏有效的民主監督。不少權貴對內貪腐民怨 沸騰,則對外很難挺直腰桿,更不要說出現了那些被外人拿住把柄,妻兒財富已經轉移海外的“裸官”了。
二是因為1996年的台海危機,給了中國決策層以極大的教訓,即在缺乏足夠的軍事能力製衡美國之前,與美國進行任何意氣之爭都是不明智的。十幾年來,中國 軍方臥薪嘗膽,發憤圖強,軍事實力突飛猛進。僅從空軍就可窺一斑,一年多來連續亮相兩種第四代戰機——“殲20”和“鶻鷹”,技術水平僅次於美國,震驚世 界。這也包括剛剛航空母艦列裝解放軍。時至今日,中國終於具備了與美國常規一戰,戰略核導彈與美國玉石俱焚的資格。
此刻,中國已經不可能再退讓了,這是由中國的權力意誌所決定的。權力意志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社會結構秩序。過去一二十年中,貪腐權貴和外部勢力不斷侵蝕 中國的權力意志,中國權力意誌已經千瘡百孔。如果中國決策層,特別是核心領袖再退讓,則政權難免解體,中央集權難免潰散,國內社會動盪四起,國際上壓力倍 增,內有外患一起襲來,中國將會四分五裂,一敗塗地。
倘若如此,中國百姓將是最大的輸家,甚至會遭遇比20世紀初軍閥混戰時期更悲劇的命運,因為倘若貪腐權貴和外敵戰勝——現在的人口已經不是生產財富的戰利 品,而是浪費資源的累贅品,在西方某些種族優越論者眼中,中國祇需要留下5-6億人,作為西方低端苦力即可,其餘的人都屬於浪費資源。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年來,文官系統的權力意志的確在不斷衰退,但是發憤圖強的武將們,在10多年時間內將軍事裝備能力躍進了30-40年,其權力意志 和自信心在不斷增強;加上民間的愛國主義的蒸騰,對於官僚腐敗和軟弱外交普遍不滿;高明的領袖若能因勢利導,是可以再造強大的核心權力意志的。
在這種背景下,釣魚島就不僅成為不可能後退的底線,更是樹立新的強大權力意志,匯聚各方能量的突破口。而唯有中國樹立新的強大權力意志,才能嚴懲內部貪腐,抗拒外部剝奪,推進政治變革,擴大人民民主,改善中國社會文化秩序,進而對人類文明昇級做出較大貢獻。
故此,中國決策者已退無可退,日本決策者鑽進牛角尖,則中日難免一戰;本人更寄望於,如果戰爭爆發,雙方應當保持克制,勝敗分曉即收手,不要演繹到雙方均損失慘重,一蹶不振的悲劇結局。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