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日星期三

摩根大通:全面看多大宗商品價格!

雖然今年二季度大宗商品價格受到了嚴重的衝擊,但價格走勢的轉向可能只是時間的問題。至少,由Colin Fenton領導的摩根大通大宗商品研究團隊表示“現在就超配大宗商品指數”.

摩根大通總結道:“這是自2010年9月以來,我們第一次呼籲超配大宗商品...2011年11月,在歐洲和澳大利亞已經進入製造業衰退開始變得明顯,大宗商品價格的表現很可能在未來6-12個月要差於股票和債券,在12年上半年甚至可能出現負回報,我們轉為推薦低配大宗商品這種資產類型。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們已經開始對這種資產類型逐步恢復了信心,因為能源價格已經反彈,預期而至的金屬市場和產能過剩問題也已經出現,而各大宗商品市場的市場情緒遲遲才惡化。然而,我們的投資策略也一直保持方向中性。現在,我們轉向推薦淨看多,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裡,第一次推薦機構投資者超配商品,這是基於我們量化的十大基本面因素。”

為什麼在商品價格正在下滑的時候,摩根大通建議超配商品呢?摩根大通的觀點是:

    就像全球其它市場一樣,商品價格也緊密聯繫著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長和美聯儲政策不斷增加的擔憂。具體指出這些擔憂是什麼,是很重要的。最新的擔憂不是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正在下滑,也不是美聯儲將要縮減QE規模。這兩個都是不可避免的結果,其實在商品的遠期期貨價格曲線裡,已經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市場真正擔憂的是:(1)中國巨大的影子銀行部門可能將短時間內引發預期之外的金融危機,就像1997年7月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一樣;(2)FOMC 可能同時作出錯誤的政策決定——美聯儲自己對增長和通脹水平的預期可能無視了市場對中國融資情況的擔憂,也無視了實體經濟中出現的通縮跡像也在推平市場的通脹預期。這些擔憂是合理的。一個穩固的低波動商品價格體制,已經突然間被要求給上述兩個可能出現的情況定價。這兩個情況並不是沒有發生的可能。但兩個都不大可能是2013年出現的基線情況。

市場的擔憂已經開始消失,摩根大通對機構客戶的建議很簡單:

我們的分析結論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大部分商品指數投資者應該馬上買入。這是過去兩年多時間裡,我們第一次推薦超配商品。基於我們的研究方法,我們定義這種超配為機構投資組合中的5%-7%的淨看多敞口,比我們之前建議的方向中性配置的3%-5%要高。

關注原油市場的現貨溢價現象:

    我們預期,當商品市場開始上漲,它們將很可能上漲得比現在看起來的速度更快,並由全球原油市場的季度性因素驅動。最有力的線索之一出現在紐約商品交易所現在的WTI原油遠期價格曲線結構上。

如果原油需求真的如此疲軟,而原油供應如此充足,那麼為什麼在這個商業周期中仍然出現如此強勁的現貨溢價價格曲線呢?其中M3-M6和M6-M12的價差出現了過去6年來最大的正值。上一次出現這樣的價格曲線結構是在2007年,當時價格曲線以極快和極具爆發力的速度變得陡峭,在不到九個月內,現貨價格從65美元/桶直線升至歷史上最高的名義價格147美元/桶。當然,我們現在不會預期會再次出現類似的強勁價格波動。但我們會說,買入紐約商品交易所WTI原油期貨的現貨溢價(佔標普高盛商品指數——S&P GSCI的投資組合比重為26.6%),是我們過去幾年看見商品領域裡,最好的投資機會之一。


摩根大通的十大基本面因素:

    1.季節性因素使得今年二季度出現原油現貨價格的修正,但另外的季節性因素將會扭轉這個趨勢。

    2.可儲存商品的新增需求,這是商品價格大幅修正的市場回應。

    3.原油、銅和黃金供應上,價格驅使的、非自願的減產。

    4.生產成本的上漲。

    5.閒置產能緊缺,非經濟供應風險在上升(生產企業虧本)。

    6.下調利率和其它刺激性措施對商品需求帶來的好處姍姍來遲。

    7.美國出口政策的潛在轉變已經生效,這將進一步加強WTI油價和國際油價的聯繫。

    8.中國政策的轉變:中國的“綠色政策”和西雅圖的“綠色政策”的內涵並不一樣。中國的環保政策意味著更多地使用石油和天然氣(取代煤炭)。

    9.美元兌什麼走強?美元指數不包括兌人民幣的匯率。

    10.全球經濟增長和通脹水平很可能很快將見底。增長和通脹帶來的商品價值上升,雖然可能基數比較低,但仍能為追求商品指數總回報提供一個有利的經濟環境。

金價會受到商品大市上漲的影響嗎?

    在4月的第一周裡,我們已經警告,2013年二季度的三大風險之一是商品市場的“閃電崩盤”,石油、天然氣、黃金和銅是最可能成為焦點的市場,而4 月15日至5月15日是最可能出現崩盤的時間段。這個警告正確地預示了金價大跌並非子虛烏有的。但這個警告並不是一個很好的價格預測。其實黃金的期權價格早就出現了一個被無視的信號,特別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黃金市場6月13日和8月13日看跌期權價格的扭曲。機構投資者應該吸取教訓,在增長和通脹處於關鍵拐點的時候,應該關注商品市場價外期權的成交量和開倉情況。最令我們驚訝的事情是,原油並沒有出現黃金和銅那樣的價格大跌。我們曾經警告,WTI原油價格可能跌至75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價格可能跌至90美元/桶。相反,正如我們上面提及的原因,WTI和布倫特原油的差價在不斷收窄。這種差價的收窄是一種市場走牛的信號。這與大部分人認為商品市場前景缺乏希望的認知完全相反。另一個要強調的問題是,基於期貨曲線和波動來評估大宗商品項目投資是至關重要的,而不僅是現貨價格。

    鑑於黃金價格的大跌和受損的金屬市場環境,在積極進入這些市場前,我們更傾向於等待技術指標的反彈,因為用手接下落中的小刀受傷的可能性極高。然而,基於現在的價格水平,金屬在標普高盛商品指數中的佔比只有9%,而黃金更只有可忽略的2.35%。所以,金屬價格下滑的風險更多只是投資界或實業界專注金屬市場的風險管理問題,而對范圍更大的一攬子商品的影響相對較小。

    另一方面,金屬價格已經跌至了明顯會迫使企業非自願減產和市場新增需求的水平。與市場單方面看空的情緒相反,同時經歷了15個月的去庫存化過程,中國買家將很快地意識到,現在是重新填裝貨車,對依賴​​進口的供應重新建立庫存的大好時機。在價格走低的時候,中國購買金屬數量的大增,已經在黃金市場出現了。我們預期,中國將會重新出現進口銅和石油的動力。很明顯,中國應該在國際商品現貨市場這麼做,這是追求中國經濟和社會長期自身利益的。

摩根大通總結道:

    這個結論代表了我們觀點的重大轉變。上一次,我們建議超配商品是在2010年9月30日,也就是約在QE2公佈前的一個月。在接下來的9個月裡(在2011年7月,我們的建議轉為中性),標普高盛商品指數產生了16.5%的總匯報,高於同期全球股票14.9%的回報,也高於全球債券2.5%的回報。同時,現在的價格下行風險是很小的,特別是金屬市場。持有3月期25倍delta的原油、銅和黃金的看跌期權是謹慎行為。傳統思維很明顯會思考現貨價格:這個思維方式的盲點是,不能通過期貨價格結構或價格波動評估風險。

    總之,我們建議通過戰略性地買入商品指數的全回報互換工具,來超配商品這種資產類型。認識到很多消費者很可能都已經自發地開始購買大跌的黃金、銅、 原油和其它商品,我們建議現在就行動。然而,認識到我們很可能過早地買入金屬,甚至原油,特別是市場流動性不高的夏季月份即將來臨,我們認為,應該謹慎地購買25倍delta的結算日在8月13日、10月13日和12月13日的WTI和布倫特原油看跌期權。對於WTI,執行價分別為93美元、89美元和87美元,對於布倫特,執行價分別為100美元、95美元和92美元。

巴菲特為何如此看空黃金專家:因為他是美國人








現在的疑問在於,大智者像巴菲特,大學者像魯比尼,他們為何如此斬釘截鐵地看空黃金呢?我再三尋思,覺得併不奇怪,因為他們是美國人!情感多少能夠左右理智,他們天然地傾向擺脫黃金約束的美元秩序。可當公平和公認的超主權貨幣的誕生還遙不可及的年代,能夠對各國的紙幣起一點約束作用的,除了黃金,還有誰?

經濟危機以來,黃金價格的大漲大跌,總是引出眾多的話題。最近,這方面的爭論,有增無減。其焦點,集中在黃金的價值方面。一種觀點,相對比較傳統,認為黃金依舊是世界金融秩序的基石,是各國央行和投資者資產配置的重要組成;另一種鮮明的觀點,則有點石破天驚的意思,認為黃金已經不具備金融的屬性,失去資產儲備和抵禦通脹的功能,逐步朝普通的商品靠攏,除了裝飾性,沒有多少用處,投資它,既不能保值,更不會增值。令人尊敬的巴菲特先生公開地持後一種觀點,聲稱即使目前的價格被攔腰砍一刀,他也未必會買入黃金。大名鼎鼎的“末日博士”魯比尼的看法也與此相近。

看淡黃金的觀點未必理性

認為黃金顯赫的歷史地位已然消失,不再成為金融的工具,主要的論述根據是:黃金的數量,不足以適應現代龐大的商品貿易規模,它的使用又遠不如紙幣方便,等等。

上述理由確實顯而易見,我們完全贊同。不過,這些毛病不是今天才發現的。大半個世紀之前,布雷頓森林協定之所以決定在全球貿易中把美元作為結算貨幣,主要也是考慮到上述原因,建立了世界金融的新秩序。不過,必須強調,同時做的決定,是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國人違背布雷頓的協議,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是二三十年以後的事情。憑常識,地球人均能理解,布雷頓新秩序的基石依然是黃金,美元作為黃金的替代符號,在商品貿易中出場。

在地球萬千資源里,為什麼黃金獨自擁有如此寵愛?

我們知道,人類歷史長河中,不管何種貨幣,產生的目的,均是為了服務於商品交換。人們承認某種貨幣的前提,是它的信用。貨幣的信用,則主要依賴於發行它的政府(或組織)。不過,在跨國的商品貿易中,以什麼進行結算,始終是大問題。有什麼東西能超越國界,具備人類共同承認的穩定的價值呢?黃金正是在這樣的標準下被選擇出來。千百年來,它一直是全球商品交換秩序的基石,絕對不是偶然的。它具備市場需要的一定的數量,但是又不能被誰大量而輕易地產出;它物理性質穩定而不容易損耗和敗壞;它體積不大,相對容易儲存和運輸;當然,它具有華麗而高貴的外表,恐怕也是原因之一。除了黃金之外,同時具備上述優點可作為資產儲備和貿易中介的東西,還真不容易尋找。

現在的疑問在於,大智者像巴菲特,大學者像魯比尼,他們為何如此斬釘截鐵地看空黃金呢?我再三尋思,覺得併不奇怪,因為他們是美國人!他們的人生經驗,美元就是全世界的硬通貨。情感多少能夠左右理智,他們天然地傾向擺脫黃金約束的美元秩序。如果今天人民幣是全球主要儲備和結算貨幣,或許我也會不由自主地傾向放棄黃金這根拐杖。但是,這對其他國家、其他民族是不公平的。你那張紙幣,完全可以出於本國的利益而多多印刷,憑啥要人家當傳世寶貝供奉起來?近年來,美元的“定量寬鬆”,已經讓全世界眾多的持有者嚐到苦頭,事實擺著,多說反而囉嗦。

黃金繼續作為價值基石的可能性

當公平和公認的超主權貨幣的誕生還遙不可及的年代,能夠對各國的紙幣起一點約束作用的,除了黃金,還有誰?

當然,這個世界,已經沒有哪個國家敢於或者能夠誇口,說自己的貨幣是穩定地與黃金掛鉤並且可以隨意兌換的。資料說,全世界目前擁有十幾萬噸的黃金總量(已知而未開采的還有七萬噸),成為官方金融儲備的只是一部分,最多的美國,也只有八千多噸。紙幣的總量,大大高於儲備黃金的價值,誰敢放開來兌換?

在這種情況之下,黃金如何可能約束紙幣並成為國際信用的基石呢?本文提出一個比喻:秤砣。見過老式桿秤的知道那玩意,也知道一句俗語:秤砣雖小壓千斤。此話的意思,通過槓桿的作用,分量小的秤砣,能夠稱起重得多的東西。

由於龐大的黃金市場的存在,黃金與各主要貨幣的比價,處於相對理性的狀態。有時,它可能短期地被某種力量干擾而偏離軌道,但是,市場的理性終究會糾偏。任何國家的紙幣發行過量,在黃金市場上的價格早晚會反映出來。各國紙幣與黃金比價,實際上就是它在世界貿易市場上的合理價值。有波動很正常,大體的區間是理性的。只有出現大麻煩時,才會產生非理性的劇烈跌宕。

以黃金與美元的比價而言,從幾百美元到一千幾百美元,是美元大量印刷放水的結果,欠全世界幾十萬億美元的債務,只要美國政府不決心大量地收回,我相信,巴菲特和魯比尼預告的八百美元或者一千美元的價格,我們很難榮幸地再看見。

有人假設,如果某某政府決定打壓黃金,把庫存的黃金悉數拋售呢?那是一種天真的假設,以遊戲的觀念來窺視政府的運作。國庫不到山窮水盡,誰也不敢出此下策。至於僅僅為“打壓”而行動,那麼,政府國庫的管理者似乎與粗魯的莊家沒啥兩樣了。對世界大國而言,黃金的擁有量,是對全球金融發言權的基礎因素,也是其他國家對其貨幣信心的基本考量。

關鍵的問題還在於,當全世界別無選擇地依然把黃金作為比價的基石時,有責任心的政府,不可能不把黃金作為資產儲備的重要內容,並且絕對不願意拋到市場上被旁人撿去。多數央行一直在增加黃金儲備,是明擺著的事實。

最後,還可以指出一點,今天的大量商業、貿易行為,連紙幣也不需要搬來搬去,銀行間的結算,是電子數據的交換。電子數據是紙幣的延伸,依賴的也是該貨幣發行者提供的信用,同時,紙幣的價值波動,又取決於市場接受的與黃金的比價。在真正的超主權貨幣出現之前,也只能這樣了。



http://finance.ifeng.com/a/20130703/10055307_0.shtml

金價跌 亞洲藏金需求旺! 瑞銀在新加坡推金庫服務

實體黃金需求增溫讓金庫也活絡起來了。   


《彭博社》周二(2日)報導,儘管國際金價這陣子已落入熊市,但瑞銀(UBS AG)(UBSN-CH)依然看好亞洲客戶對實體黃金的喜好,決定在新加坡提供金庫服務。

瑞銀負責星馬地區的財富管理經理 Peter Kok 表示,這個位在新加坡自由港(FreePort)的金庫,主要服務對象為該國與香港的財富管理客戶。

Kok 強調,雖然隨著國際金價重挫,金塊價格也出現 13 年來首度下跌,但客戶對實體黃金依然興致不減。
事實上多家西方大型銀行都看好這項趨勢,包括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與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都相繼選擇在亞洲設立金庫。

身為亞洲金融重鎮的新加坡,去年 10 月取消了黃金及白銀買賣交易稅,正是為了將該國打造成與倫敦、蘇黎士媲美的貴金屬交易中心。

周一黃金現貨價格上漲 0.4% 至每盎司 1257.55 美元;高盛(Goldman Sachs)估計 2014年底,金塊價格將落在 1050 左右,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則估計 12 個月後,金塊將來到 1150 美元價位。

日本已婚男人零花錢跌至1982年以來最低





日本已婚上班族男性每月零花錢下降至1982年以來最低,日本工薪階層迫切期待安倍經濟學能增加他們的實際收入。

據新生銀行(Shinsei Bank)統計了自1979年以來零花錢變化,調研顯示4月日本工薪族男人零花錢跌至38,457日元,比去年下降了3%,只相當於1990年頂峰期的一半,日本家庭開支通常由主婦掌管。

調查發現工薪男把更多的零花錢用於外出喝酒。平均每個月要喝酒2.2次,每次花費為3,474日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1%。

安倍晉三上台後許諾將復活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他試圖通過前所未有的貨幣擴張,財政刺激,以及放鬆商業監管來刺激經濟。

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高級經濟學家Hiroshi Miyazaki說:

    “男人零花錢是日本最滯後的指標。通常女性的支出首先提高”。

    “日本工薪族不要悲觀,日本經濟復甦會讓他們的錢包鼓起來”。 via 彭博

不漲工資

但工薪族並沒有分到經濟增長和企業利潤上升的好處,日本厚生勞動省報告5月薪酬水平同比沒有增長,維持在平均314,127日元的水平。

日本議會秘書Yuzuru Takeuchi說安倍政府將創建工作小組鼓勵企業提高工資。據日本央行發布的一季度數據顯示,在過去的12個月中有11個月工資下降或持平,儘管同期日本企業現金持有量創歷史紀錄。

奧本海默:是時候停止做空黃金了

平晒倉..重唔掉頭唱咩...


今年1月,券商奧本海默(Oppenheimer & Co.)旗下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市場技術師Carter Worth發布看空黃金的報告,認為應該拋售金條。近日,他的態度180度大轉變。

在新近報告中,Worth稱,

    這次我們認為黃金與黃金礦商代表著好的風險回報。實際上,我們判斷,金價最近的極度疲弱與2011年夏金價的極度強勁表現恰恰相反,有負相關性。

    現在對黃金有多“絕望”,當時對它就有多“狂熱”。

Worth建議,

    所有的黃金與黃金礦商空倉是時候補倉了。

Worth認為股票太糟糕,今後會尋找做多黃金的機會。

下圖可見Worth預計金價反彈到每盎司1395美元左右。




甚至可能波動更大



以下是Worth認為可以“買入”的黃金礦商。


zerohedge用下圖說明,黃金空頭的驚人規模體現出投資者技術解讀市場情緒不到位,黃金逼空的持續時間過久,奧本海默預計的1395美元可能只是金價回漲的第一站。


金價跌成本漲,金礦企業債務風險暴露

大如Barrick Gold都頂唔住...就睇下期貨金跌唔跌到去US$1000 


http://wallstreetcn.com/


最近金價下跌暴露出大型金礦企業的債務風險,比如Barrick Gold,大部分貸款是在金價繁榮時期借貸的。



金礦企業現在努力削減成本,出售資產以及整頓財政;因為他們面臨著債務信用評級下調的風險,如果評級下調,將可能令已經增加的未來借貸成本進一步升高。

 


 


今年第二季度,黃金價格錄得自現代黃金交易以來的季度最大跌幅。在此期間,黃金下跌23%,上週五收於1223.8美元/盎司。對許多金礦企業來說,目前的金價已然不足以支付所有成本。而且股價暴跌讓金礦企業從股市融資填缺口變得困難。

“如果金價連續兩個季度低於1300美元/盎司,而企業在開支上沒有顯著改變,那麼我認為評級可能會下調。”標普分析師Donald Marleau如是說。



金礦企業通常會避免槓桿,但近年來如Barrick Gold和Newmont礦業,為了開發大型新項目而進行借貸融資,而且收購價格常常被證明是高估的。



過去十年間,BMO資本市場分析了55家金礦和銀礦企業,這些企業的淨債務(債務減去現金流)都有所增加,從不到20億美元增加到創紀錄的210億美元。借貸利率很低,但全球大宗商品繁榮期中的成本上升拖累了企業股價。這令貸款成為比發行股票更具吸引力的融資方式,當這些企業進行大規模產業整合的時候。



金屬價格從高位下滑,礦業卻面臨成本上升。據BMO數據,黃金生產成本從2005年的280美元/盎司上升到2012年的775美元。這令許多礦主開支大於收入,資金缺口就通過發行債券和股票來彌補。



最近幾週,由於投資者擔憂中國金融系統穩定性,以及各國央行收緊流動新;信貸市場遭遇普遍拋售。其中礦業的情況尤為糟糕。美銀美林的金屬、礦產和鋼鐵債券指數基準利差飆升,從五月中旬的205個基點上升到274個基點。而同期美銀美林企業債券指數,從142個基點上升至168個基點。



Barrick Gold目前是世界上債務最多的金礦企業。 2008年,Barrick共有45億美元未償債務。 2011年,在藉款支付76.5億美元的Equinox Minerals收購案後,Barrick現在未償債務升至148億美元。這筆交易令Barrick多元化,進軍銅礦。



目前Barrick的支出高於其創造的收入。德意志銀行預計在金價維持1300美元的情況下,考慮到總成本,Barrick今年生產一盎司黃金的總成本將比盈虧平衡點高出513美元。根據其採礦量,在不考慮削減開支或現金籌集措施的情況下, 意味著Barrick今年有34億美元的融資缺口。



上週五,Barrick宣布推遲其主要項目Pascua Lama礦廠的開發,該礦的開發成本已經從50億美元左右漲到85億美元。 Barrick表示該項目至少推遲一年半,並表示在智力和阿根廷的項目的差額減損可能達到55億美元。



Barrick的CEO Jamie Sokalsky 說,“鑑於目前我們所面臨的商業環境,以及現有的施工延誤,公司決定審慎地推進計劃,施工計劃延期至更久。”



Barrick的未償債務凸顯出信貸市場的借貸成本上升。去年11月,該公司價值13億美元、2021年到期的債券交易價格為111.35美分對1美元,現價則跌至91.86美分。



Barrick一位發言人表示,“我們的債務償還在未來幾年都將是比較溫和的,大部分債券到期都是在2023年以後。”



可以肯定的是,Barrick不會馬上有流動性危機的局面出現。在其資產負債表上有20億美元。並且它已經在削減開支,最近它裁掉了公司總部近三分之一的員工,並反思其開展的大項目。上週它還出售了部分能源業務。



其他礦企似乎也經歷了類似的拋售,包括Newmont和Kinross黃金。 Kinross一位發言人稱,今年第一季度已經削減了20%的債務,並有其他許多方式削減成本和保留資金。



穆迪高級信貸主管Carol Cowan說,“金礦業目前所面臨的局勢更加艱難。金價今年到明年都可能低於1300美元/盎司,這將影響行業的信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