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今期給各位讀者奉上精心炮製的「主菜」,堪稱筆者吾友亞馬龍(Rich Yamarone)的近期力作。亞馬龍現為彭博首席經濟師,誠屬觸覺敏銳的財經分析專才,且為每日早晨發表的「彭博經濟簡訊」撰稿,全面剖析財經時事並預測局勢發展。
筆
者近期曾多次與亞馬龍同場演講,其言論經常提醒筆者注意美國經濟正在放緩,縱使步伐之慢有如慢鏡重播,但據他所稱,美國亦終將面臨經濟衰退的現象。他認為
一旦歐洲及中國同陷經濟險境,而美國被視為環球資金的唯一真正避險之所(筆者按:除黃金以外),10年期國庫券孳息或會急挫至0.5%。果真如此,美國
10年期國庫券及30年期國庫券孳息分別於1%及2%水平徘徊就不足為奇。
當然,歐洲的局勢發展亦不容忽視,所以筆者特別在此節錄Research Affiliates創辦人兼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經理阿諾特(Rob Arnott)最近發表的短篇通訊,作為一醒讀者胃口的「前菜」:
「今後數年內的國際局勢將如何發展?一向慣於借債消費的國家將被迫致力平衡預算。全歐以及美日兩國將在隨後幾年視乎稅收厲行量入為出政策,或至少加緊控制預算,以免入不敷支。
「同一道理,上述國家今後數年內的福利開支,亦勢將在情況許可下量入為出,以免其他支出項目同告受壓。在債務還本付息的同時,其他多方面開支尚且必須讓路;即使錄得基本盈餘也毫無意義。
「若將目光移回目前,則短期內局勢所受影響不會顯得如許清晰。
「歐洲局勢發展至今,仍毋須任何成員國退出歐羅區。希臘只須大幅削減公務員薪俸或人數,就能以稅收應付所有開支。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甚至法國亦可依樣葫蘆。
「任何國家若退出歐羅區,便須重建本國銀行業。歐羅內成員國一旦集體退出,就會牽一髮而動全身;意大利和法國亦難保可繼續留下。所以只有一國退出的可能性不大。
「由此可見,歐羅區成員國集體退出後果堪虞,實在不容發生。因此,唯有索性任由難免債務違約的成員國違約,然後削減開支,平衡預算,在公務員編制與GDP規模銳減之後再踏征途。」
消費低迷累事
依筆者看來,雖然在阿諾特詳加解說下,其論點聽似簡單不過,但歐債危機至今不絕如縷,而日本亦勢將高調捲入債務漩渦。但願美國能從中汲取教訓,及早着手解決同類問題。美國如何避免重蹈歐洲覆轍,也正是本欄今期的內容重點。
以下文章作者為彭博首席經濟師亞馬龍(Rich Yamarone)。
美國當前經濟發展實無異於玩火。美國決策者傳統上以貨幣及財政政策為挽救經濟手段;只可惜種種相關政策至今若非已無助於解決經濟難題,就只會導致經濟收縮。
近
期公布的經濟數據證實美國經濟已由盛轉衰。消費開支向為整體需求的動力泉源,但實質可支配個人入息偏低,卻使消費意欲持續低迷。經濟學者每年將其所作
GDP預期增幅下調,似已成例行公事。結集CEO和CFO就季度業績所作言論的《彭博橙皮書》(Bloomberg Orange
Book),列舉現今影響全球經濟的種種潛在因素,其中包括零售業所經歷的範式轉移,以及春季氣溫異常和暖所產生的短暫利好效應;二者均揭示經濟表現正日
走下坡。
經濟下滑還須聯儲局和政府兩方面採取刺激手段才能扭轉。針對美國經濟弊端,史上既有聯儲局貨幣政策較為有效的時候,亦有政府財政政策大行其道的時期。改善美國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始終以二法並施才最有效。
時至今日,由於美國經濟已受困於流動性陷阱,而聯儲局在迹近零利息的環境中對刺激消費已無計可施,因此,貨幣政策可說徹底失效。貨幣政策失效既與周期性因素有關,亦可歸因於經濟上的結構性因素,往往需時數十載方能撥亂反正。
雖然美國已推出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但仍未能助長整體需求,亦無助於加速創造就業至理想步伐。既然利息是央行掌握的主要政策工具,將息率下調的作用,在於影響房地產與製造業兩大對息率變動最為敏感的範疇。
零息政策技窮
房
地產一般是促成整體經濟穩健的一大因素。美國房地產業自從兩年前陷於谷底以來一直未見起色;房地產銷情持續呆滯,美國按揭貸款銀行家協會(MBA)採購經
理指數停滯不前,業內就業情況亦毫無起色。美國房地產業佔GDP比例曾高達5%以上,如今則徘徊於2.3%左右,可謂今非昔比【圖1】。
在宏觀經濟層面,房地產業歷來都是帶動創造就業的重要支柱,通過各式各樣的零售與消費途徑,房地產業可發揮聚焦本土的影響力。
息率下調至歷史低位,但仍未能有效刺激經濟,足見聯儲局政策未能產生預期效果;由此可見,萬事俱備,還須「人和」配合方能成事。
財政政策方面,種種嚴加規管的措施實有礙經濟活動,說不定會在2013年1月美國面臨「財政懸崖」之前就導致美國經濟急劇惡化。
有
別於一般看法,美國從未推行過像樣的刺激經濟措施,只是不斷延長失業救濟而已。正如眾多經濟學者指出,失業救濟實際上只會打擊失業者的求職意欲。美國不少
失業者,尤其是技術與教育水平不高者,最佳辦法莫如安坐家中邊看Oprah的清談節目,邊吃Bon-Bons朱古力。Bon-Bons朱古力固然美味,只
不過讓失業者坐享救濟,到底無助於美國經濟復蘇。
失業救濟對刺激經濟毫無作用,不過是為職場失意者而設的安全網。我在華爾街打滾超過25年,期間就曾申領過失業救濟七次之多。
美
國大眾常誤以為政界左右翼之爭有助於尋求化解經濟危機的良方,但美國經濟規模之大,實非一味鼓吹減稅的共和黨或只知通過福利轉撥的民主黨所能掌握。美國曾
於2007年至2009年間陷入經濟蕭條,亦即經濟活動持續收縮伴隨就業機會銳減的時期。走出經濟蕭條的唯一方法,就是由聯儲局實施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再配合大膽的財政擴張政策,只可惜當年我們卻缺少了後者。
美
國政府曾經可以或將來應該採取的唯一有效對策,就是實施上世紀30年代挽救就業的計劃。減稅一向並非有效對策;減稅如何有助於減輕開工不足者的稅務重擔,
或如何令生意淡薄的公司增聘人手,實在不得而知。雖然領取最低工資的零售業僱員受聘的機會或會因而增加,但這類工種卻無助於推動經濟蓬勃發展。
亞
當.史密斯及自由市場信徒應對政府如此壯舉大表歡迎,因為在其所奉為圭臬的經典名著《原富》(The Wealth of
Nations)中,史密斯亦主張政府維持「公路與通訊暢通無阻」以便造福人群。除卻大型工務以外,史密斯認為政府只可介入教育、國防、司法幾方面。
假使美國政府能實踐2008年承諾,提供大量實幹職位,而非延長失業福利(包括食物券、失業救濟、稅務減免等),美國的大量失業建築工人、工廠工人、機械工人等,就能投入公路、橋樑、隧道、鐵路等維修工程,一如羅斯福的「新政」,為後世樹立模範。
在財赤有增無已的同時,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雖然難度大增,但並非絕不可能。若能削減福利與加稅並行,就可為重大工務計劃融資鋪路。
差堪告慰的是,美國既需大舉借貸,現時實質息率極低的環境可謂合適不過。假設通脹率為2.7%,美國30年期債券孳息則為2.68%,實際上就等於美國政府在30年內免息借貸。
究竟怎樣才能促使消費者(佔美國經濟總值72%以上)重新消費?畢竟美國當前的勞工市況並未能帶動實質入息與工資顯著增長。
須知美國勞工市況已與數年前狀況大有不同。正如我曾在今年2月初指出,新增職位大都並非高薪職位,其中包括行政及廢物處理服務、飲食服務、零售百貨、藝術、娛樂、入場觀賞體育賽事等等;僱佣機構則包括博物館、歷史遺迹、遊樂場、會所等等。
扣除納稅及通脹因素之後,美國的實質可支配個人入息僅較去年微升0.6%,亦即美國消費者可用的消費開支僅得此數【圖2】。
總裁語錄啟示
《彭博橙皮書》記載多家公司總裁均提及美國人入息的下調趨勢,其中Lowe’s Corp.表示雖然消費者開支今年來表現強勁,但在入息苦無實質增長下,消費開支的勢頭恐無以為繼。
毋庸諱言,零售模式正醞釀重大變化。消費者已傾向採取多途徑購物方式,往往先到店舖試身,同時掌握潮流趨勢和物料顏色等資訊,選定購物目標之後,再返回家中上網訂購,藉此省卻運費,亦往往可享免稅優惠。
網上購物方式大行其道,不但已令不少書刊、電子及家居用品等零售店無法在市場上立足,因而被迫宣告破產,亦使在經營方式上拒絕與時並進的其他各類零售商大受打擊。
零
售方式的巨變趨勢,亦在好幾方面產生令人不安的問題。店舖被迫相繼結業,顯然會導致商場空置率大增,以至於前所未見的程度,就業機會難免因而大減。此外,
美國各州及地方政府亦會因此蒙受損失。由於商業稅收減少,住宅及入息稅基同遭削弱,再加上銷售稅收益大跌,已令地方政府隨之削減開支;公務員職位持續削減
就是一個好例子。
沃爾瑪等幾家大型零售商相繼試行縮小店舖面積的經營模式。既然店舖已漸成一般消費者光看不買的試貨場,繼續營運五萬平方呎的巨店,只會徒然浪費冷暖氣電費而已。
此
外,零售商亦正逐漸擴充飲食方面業務。鑒於雜貨方面的營業額已持續高於衣物及鞋類,沃爾瑪深明雜貨對消費者如何重要,特意在上季度業績發布會上作出如下聲
明:「在邁進今年第二季度的同時,公司仍然深以顧客所受挑戰為念。公司顧客仍首要着眼於整體經濟表現,尤其關心就業穩定性與就業機會,其次是汽油及能源價
格,以及食品價格持續上漲。除卻住宿和交通以外,食品可算是每月消費開支中的首要類別。」
異常天氣效應
美
國建築師學會的建築師樓項目入賬指數(ABI)可算是反映美國經濟表現的一大關鍵指標,尤其值得密切留意。Johnson Controls、U.S.
Concrete以至美國鋁業(Alcoa)均曾指出ABI是經濟趨勢一大指標。在最近的季度業績公布期,以下兩家公司亦特別提到ABI走勢。
A.O. Smith:「在新建築項目方面……本公司着眼於小型商業和輕工業樓宇。雖然我們關注的首要指標ABI略見升幅,但卻預期指數的未來走勢持續偏軟。」
United
Rentals:「商業和工業樓宇的ABI已連續七個月維持在50點以上,據今早公布的3月份數字,本公司所屬的業務指數為56點。所以我們不但看好今年
的業績,更對前景展望較有信心。」4月份ABI下跌兩點至48.4;指數低於50即表示業務呈收縮現象【圖3】。
《彭
博橙皮書》最近一期中的「季度業績關鍵字眼」應非「天氣」莫屬。幾乎所有公司都提及異常高溫對公司業績有何影響。Urban
Outfitters等零售商表示:「我們認為和暖天氣在今年首季來得特別早也特別暖,或將不利於第二季的銷情。」大部分衣物及鞋類零售商均指出,顧客對
春裝需求大有增加。
對
於今春氣候異常和暖,卻並非人人看好。食品生產商就因冬季旅遊傳統旺區受和暖氣候影響而業務受損;據Sysco表示:「我們業務所受到的影響,在向來受惠
於冬季的旅遊區尤其顯著。在科羅拉多州、猶他州、佛羅里達州三地的滑雪區的業務表現也不見得好到哪裏去,甚至未能歸本。總而言之,今年的天氣對我們的業務
整體上不算有利。」
同
期原料需求下降則令鐵路運輸備受打擊。Union
Pacific表示:「季內能源營業額下跌主要由煤炭需求減弱所致。歸根到底,冬季天氣異常和暖,加上天然氣價格偏軟實為主因……」最耐人尋味之處,在於
各公司雖在評論美國經濟時列舉種種不利因素,但對以下種種海外因素卻隻字不提:英國以至泛歐經濟衰退、歐羅區面臨解體、西班牙房地產及銀行業危機、日本經
濟歷經第三個「迷失十載」,以及中國經濟硬着陸程度超乎預期。此等因素已在《彭博橙皮書》中屢次提及,整體上亦不可能有利於美國經濟。
John Mauldin是著名投資分析專家,他的每周通訊《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屬於首批為投資者提供免費而中立投資的資訊出版物,也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 Mauldin擁有極強的洞察能力,能解開最複雜的金融現象。他每周都會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的見解。他的評論清晰明確,對個人投資者和投資專業人士都甚有參考價值。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 John Mauldin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內容由《信報》翻譯,「前沿思考」及「跳出思維定式」分別於每周一、周四在《信報》 (精華版 )及信報網站 www.hkej.com(全文 )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