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創辦人林行止今日在該報撰文,坦言近來各國領袖互訪雖較頻密,但他卻有世界可能爆發大規模戰爭的不祥預感。
他解釋,二戰和冷戰雖然「血淋淋」,但西方國家的經濟、軍力及科技,卻於期間成長、茁壯以至獨領鰲頭,美國便在期間成為「宇宙最強」,什麼原子彈、電腦、
現代化戰機等,都是美國政府為了打敗納粹德國不惜投入一切可動用資源後的產物。至於互聯網,也是美國為了防範蘇聯核彈來襲而致力於聯結英國和法國軍方電腦而發明;科網聖地矽谷,如果沒有美國國防部的支持,肯定也無今日之成就,「戰爭和備戰對經濟的『貢獻』,路人皆見」。
林行止續指,戰後世界各國的經濟反而失去活力,以美國為例,不但財赤山積,而且國防經費經常處於被裁削邊緣,眾多基本設施都因資金別有用途缺錢興建維修而殘舊不堪,經濟發展呆滯不前。面對此民生困局,不免令人想起刺激科技發明和經濟增長的有效動力——戰爭!
他引述史丹福歷史及古典文學教授伊恩.摩利士的近著《戰爭有何益處?從原始人到機械人的進步與衝突》,開宗明義,直陳戰爭是經濟發展的主要「推手」,作者細說自羅馬帝國、文藝復興以至現代美國,科技創新與經濟增長,莫不在大大小小的戰爭中竟全功。
林行止強調,戰爭會造成重大人命傷亡,因此只有喪心病狂的人才會發動戰爭,而這也許正是各國政治領袖近來頻頻互訪溝通,以示雖然彼此窮兵黷武但不會輕易開戰的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