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1日星期四

佳能的工藝之殤 自產CMOS拖後腿?


Fab(半導體工廠)是消費電子行業的基石,關于Fab的重要性,硅谷牛仔桑德斯曾經有過這樣一句名言:“有Fab,才是真男人”(所以,此人一手創辦的AMD現在已經變成了按摩店)。

【新技研】有FAB不一定都是真男人---佳能的工藝之殤
  半導體工廠(Fab)的投資是以10億美元為單位計算的,它是巨頭們實力的象徵
  
不過,Fab只是獲得競爭優勢的一個充分條件,而不是必要條件,有了Fab日子也不一定好過。影像半導體巨頭佳能最近就飽受這方面的困擾。最近 chipworks發布公開了一些傳感器信息,我們發現佳能這個靠自產CMOS穩扎穩打的影像巨頭,半導體工藝居然長時間停滯在500nm線寬上,沒有 Fab的尼康和徠卡卻早已飛躍到180nm和110nm:

【新技研】有FAB不一定都是真男人---佳能的工藝之殤
  
工藝的滯後使得佳能全副傳感器像素尺寸停留在6微米級別,而尼康則已經達到4.75微米。這些數字背後意味著什麼?它對佳能的相機業務有多大影響?今天的新技術研習社,我們就來八一八佳能相機和佳能傳感器半導體工廠的那些事兒。

  半導體工藝對數碼相機有什麼影響?

  和我們熟悉的CPU/顯卡不同,數碼相機使用的CMOS/CCD傳感器很難受益于工藝制程的進步。在處理器、顯卡上,我們經常看到諸如“性能提升一倍、功耗下降一倍”等激烈的描述,但摩爾定律到了數碼相機領域卻行不通。

  數碼相機傳感器上單個像素的尺寸暫時還比500nm大不少,而高感光性能可以通過更高精度的高性能模數轉換器(AD)改善。半導體工藝改進後的 電路跟傳感器上面的像素根本就不是一一對應的,性能、功耗自然不會有太多變化。這也是佳能古老的半導體工藝保留到現在仍有較強生命力的原因。

【新技研】有FAB不一定都是真男人---佳能的工藝之殤
  
所以,很多人會自然而然得出結論——佳能工藝老又如何?相機傳感器不是CPU,線寬對最終效果影響不大!但這個結論真的正確嗎?讓我們用數據來說話。

  國外專業影像評測博客DXOmark整合了大部分傳感器和鏡頭的基本信息以及測試數據,可以很直觀的在線比較各種傳感器的性能,我們選取DXOmark的數據進行對比。

  值得注意的是,DXOmark用作基準參考的並非照片100%放大下的細節,而是統一將照片縮小到800萬像素進行pk。對于低像素相機,這或 許是不公平的;但對大部分用戶而言,這是相當實際的對比。因為即便是2560×1600的顯示器,也不能完全顯示100%放大800萬像素的圖片。

【新技研】有FAB不一定都是真男人---佳能的工藝之殤
  
從上圖佳能5D單反相機家族對比中可以發現,5D係列總體來說在一步一個腳印的進步——起碼高感光性能提升明顯。這說明工藝不變就同時增加像素和改善高感光性能是完全可行的——至少,在一定范圍內可行。

  然而,仔細觀察DXOmark的數據對比會發現,從5D2到5D3,色深指標的進步明顯小于從5D到5D2時的進步。在動態范圍方面,甚至發生 了5D3不如5D2的倒退。是不是500nm工藝在這方面江郎才盡了呢?這時候需要橫向對比競爭對手,尼康前代旗艦D3X採用了索尼250納米工藝,最新 的入門全副機D600是180納米,在半導體工藝角度分別比佳能的500納米領先了兩代和三代。他們的評分如下:

【新技研】有FAB不一定都是真男人---佳能的工藝之殤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像素接近的前提下,佳能最新的5D3面對老對手的四年前的旗艦只有高感光佔據一定優勢,動態范圍與色深全敗,而同一年登場的入門全副機D600則在三大指標中全面壓倒了5D3和D3X,工藝的影響比預計中要大。


關鍵中的關鍵——微透鏡

  傳統膠片依靠單純的化學反應實現感光,感光部分的整體剖面是一個平面,入射的光線除了表面的反射損耗以外,大部分光都能被利用到。而CCD/CMOS傳感器原理和結構復雜得多,像素的概念實際是最小感光單元意思,數碼相機的傳感器上,每一個感光單元構造就像一口深井:

【新技研】有FAB不一定都是真男人---佳能的工藝之殤
  從側面剖開傳感器,就是這個樣子
  
像素結構剖面,這就是一口井,入射光經微透鏡匯聚,穿過單色濾鏡,才能到達像素點,在D4的傳感器中,這一路徑長度為9.6微米(D4像素這口深井,深度為9.6微米),D800則只有7微米。

  可以看到,整塊傳感器中很多部分其實並不參與感光,加上同樣存在的表面反射和內部電路阻擋,入射光的效率會降低到40%。提高入射光的效率是各大廠商奮鬥的目標,光的利用率提升了,色純、動態范圍,高感光性能都可以獲得提升。

【新技研】有FAB不一定都是真男人---佳能的工藝之殤
  紅框框裏面才是每個“像素”真正的大小
  
現在以chipworks提供的尼康D4傳感器圖片作為案例,標明Pixel的紅方塊就是CMOS中真正可以感光的區域,四周的T1、包括 VSS,都是輔助用的晶體管或者接口的位置,對比藍框和紅框會發現,一個像素所在的區域中,很大一部分面積無法用來感光,這是巨大的浪費。傳感器廠商很早 就意識到這一問題,紛紛使用微透鏡將射到圖內紅藍框之間區域的光匯聚到像素這口深井中。

【新技研】有FAB不一定都是真男人---佳能的工藝之殤
  電子顯微鏡下D600 CMOS的微透鏡
  
每一次微透鏡改進,對傳感器性能都能有不小的提升,佳能從500D到550D的升級文檔曾經就描述過這一提升:

【新技研】有FAB不一定都是真男人---佳能的工藝之殤
 
 過去500D的傳感器中微透鏡之間是有間隙的,同時光路比較長使得光路只能覆蓋像素點的中央區域(開口太小),效率極低;在550D中微透鏡間 不再有間隙,光路也更短,覆蓋了整個像素區域,入射光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直接剿滅了因為500D鬧得沸沸揚揚的“像素提升會帶來畫質下降”的說法。

【新技研】有FAB不一定都是真男人---佳能的工藝之殤
  
DXOmark的數據忠實的記錄了這一改進,500D因為像素大幅提升導致的發色數下降,在550D/600D上得到了修正,高感光性能也著實提高了一檔,只是,動態范圍仍未改善。

【新技研】有FAB不一定都是真男人---佳能的工藝之殤
  
同一時期,尼康相機傳感器由CCD轉向了CMOS,低端傳感器的工藝也從350納米時代推進到了180納米。我們在對比尼康相機數據是驚奇的發 現,半導體工藝的升級給尼康傳感器的三大指標帶來了穩步提升,並且遠遠超過了佳能傳感器的表現,難道微透鏡不僅僅是覆蓋率和開口大小的問題?

線寬決定成敗

  徠卡今年發布了新一代Leica M旁軸數碼相機,在它的技術文檔中,我們也許已經觸摸到本文的答案。

【新技研】有FAB不一定都是真男人---佳能的工藝之殤
  
根據徠卡的技術文檔,我們發現傳統設計的微透鏡匯聚能力有限,斜射的光容易直接射到非感光區域(上圖)。更 嚴重的是,經過不正確的折射,光線還可能會射到管壁的電路上造成反射,污染臨近像素,影響了色純,而色純直接影響了三大指標中色深和動態范圍。需要指出的 是,目前為止除了連刷存在感都懶得做的4/3係統,單反相機中不存在垂直入射,尤其到了全副單反相機,反射光污染問題相當糟糕。

【新技研】有FAB不一定都是真男人---佳能的工藝之殤
  
在Leica M身上,徠卡不惜成本的改進了微透鏡結構(上圖),增大了透鏡半徑,相當于改淺了井深,無論斜射、直射都能到達該到達的區域,保證了Leica M的高畫質。

【新技研】有FAB不一定都是真男人---佳能的工藝之殤
  
徠卡M的全畫幅傳感器,意法半導體110納米工藝的技術結晶
  
這一極端案例中,不可忽視的是半導體工藝的影響因素——Leica M的傳感器採用了意法半導體的110納米工藝制作,對幾微米直徑微透鏡而言,使用500納米的刀還是110納米的刀去雕琢,差距就顯現了——線寬越小、越精細的半導體工藝,越容易在低成本下做出令人滿意的微透鏡,而微透鏡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傳感器最終性能表現,這就是尼康傳感器暫時全面領先佳能的主因。

【新技研】有FAB不一定都是真男人---佳能的工藝之殤
  
即使到了不惜工本的高端傳感器層面,佳能仍然只能在高感光性能上咬住尼康(高感光性能主要依靠後處理算法實現,說白了就是拼相機處理器的性 能)。幸好1DX的定位權重最高的是高感光,佳能在1DX裏面塞進了兩顆DIGIC5+處理器和一顆DIGIC4,總算跟單處理器的D4在高感光領域打成 平手。而面對D800這種高像素高寬容度高畫質的怪物,佳能幹脆兩手一攤——老子不跟你玩就是了。

【新技研】有FAB不一定都是真男人---佳能的工藝之殤
  
尼康D800的CMOS使用了索尼180nm工藝,有效像素高達3600萬,讓佳能的像素挑釁徹底歇菜


佳能的工藝困境

  佳能的半導體工藝是否已到了極限?650D的發布給出了答案:600D升級到650D,單個像素大小沒有變化,仍然是4.2微米(1800萬像 素的佳能APS傳感器像素直徑為4.2微米),佳能只是引入了類似于Nikon 1係列微單相機那樣的傳感器片上對焦模塊,但沒想到的是,這一小小的改進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650D傳感器各項指標均有下降:

【新技研】有FAB不一定都是真男人---佳能的工藝之殤
  
難得一見的倒退出現了,當初被人詬病的500D倒退好歹在高感光上還能維持,這回是全面崩盤,更復雜的電路,更多的晶體管已經壓垮了佳能的工 藝,4.2微米的像素大小幾乎成了佳能的極限。另一方面,對手們去年已經鋪開了3.8微米像素的傳感器,所以,半導體工藝已經像鬼一樣纏上了佳能。

【新技研】有FAB不一定都是真男人---佳能的工藝之殤
  
能自產傳感器的工廠曾經是佳能的救星,現在卻成了累贅
  那麼,佳能為啥不奮起直追,引入新的半導體工藝呢?對于巴黎統籌委員會內部的國家而言,最新的半導體工藝和技術都是能擺在臺面上交易的商業問題。佳能只要肯花錢,肯定可以買到最新最好的技術,來讓自己老舊的Fab煥發活力。但——問題就出在錢上。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對于任何廠商而言,Fab都是一筆非常、非常、非常大的投資。英特爾計劃于2013年在美國俄勒岡州建立名為Fab D1X的新晶圓廠,投資大約是60-80億美元。而依照摩爾定律,半導體技術每天都在以恐怖的速度向前發展,一個嶄新Fab生命周期大概也就是3-5年,即使相機傳感器領域的更新換代沒有這麼快,5-7年也肯定要淘汰。

【新技研】有FAB不一定都是真男人---佳能的工藝之殤
  Fab裏每一臺設備的投資都是以千萬、億為單位計算的
  英特爾在處理器市場幾乎只手遮天,它的Fab每年都有著持續、穩定的需求,可以保持滿負荷運轉,所以英特爾可以放心大膽的擴建Fab。問題是: 佳能能做到這一點嗎?佳能半導體工廠的客戶只有一個——就是它自己。再看看如日中天的索尼半導體(佳能自家很多低端相機的CMOS就來自索尼),看看虎視 眈眈的Aptina、PANA,答案恐怕沒這麼簡單。
【新技研】有FAB不一定都是真男人---佳能的工藝之殤
  
英特爾的案例告訴我們,半導體不是窮人玩得起的
  曾經的佳能靠自產自銷傳感器硬是挺過了競爭者的圍剿,1DS、300D、5D這些劃時代意義的產品都直接歸功于這個功勳工廠,而今,它卻成了佳 能的累贅。目前,老對頭尼康的相機傳感器已經全線邁入180nm陣線,索尼甚至已經開始投產新一代90納米CMOS工藝,用于最新的手機和便攜式相機傳感 器制造。

  有消息說佳能已經投產了180納米的新工藝,現在正在進行測試,希望這是真的。佳能應該趕快將新工藝制造的傳感器投入到單反領域,沒有佳能的相機世界是無趣的。
  老兵永遠不死,只會慢慢凋零,現在時間緊迫,佳能必須加快步伐,否則凋零的就是佳能自己。
【新技研】有FAB不一定都是真男人---佳能的工藝之殤


俄羅斯是塞浦路斯鬧劇的贏家




Sinclair - The Next Danger After Putin Crushes IMF In Cyprus

http://kingworldnews.com/kingworldnews/KWN_DailyWeb/Entries/2013/3/20_Sinclair_-_The_Next_Danger_After_Putin_Crushes_IMF_In_Cyprus.html


塞浦路斯國會已經以絕大比數,否決向銀行存款徵稅的方案。但是,如果得不到外資來挽救,該國的銀行必定要倒閉。事情的演變,為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帶來很大的煩惱。

歐盟和 IMF 正處於兩難的局面。如果無條件向塞國銀行注資,歐盟的國民行定強烈反對。但是,要塞國政府向銀行存款徵稅的方案又被國會否決。可是,到了如今,全球的注意力已放在這事件上,歐盟和 IMF 又不能讓塞國的銀行高調的倒閉。

Jim Sinclair 認為,今次的塞浦路斯風波的贏家竟然是俄羅斯。顯然今次塞國國會的否決,很大因素是要避免觸怒俄國。塞國政府已第一時間排高層官員懇求俄羅斯延長一筆貸款的還款期限。

如果歐盟和 IMF 不願意無條件挽救塞國銀行,塞國必定被迫向俄國求助,而俄國肯定非常樂意插手,因為這是俄國首次以高姿態駕入歐元經濟體系的機會,亦可以當眾羞辱歐盟和 IMF,一舉兩得。

IMF 現時處於極危險的地帶,稍有估計錯誤就會立刻觸動全球銀行銀提。Jim Sinclair 很有信心,黃金開始擺脫美國聯儲局的操控。我們處於一個關鍵的時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im Sinclair 的父親 Bert Seligman 是股壇的傳奇人物。Bert Seligman 早在1920 年代已活躍股壇。1950 年代,他擁有的股票行的股票交易,佔了整個紐約股市的總交易額之十分一。
Jim Sinclair 從小就跟隨他父親學習股票買賣。到了1958 年,Sinclair 就自己進身股壇。

他不愧是有其父必有其子。Sinclair 也成為很出色的股票分析家。他有 “黃金先生” 之稱,因為在1970年代當時,他在黃金市場有最大的交易。他更加在事前預告黃金牛市何時見頂。事後證實他的預測奇異地準確,連日子也測中。

1980 年黃金白銀大瀉,華爾街很多大行都走避不及而陷入週轉困難,向當時的財長沃爾克(Paul Volcker)求救。最終沃爾克答應了,但條件是要由Sinclair 率領救市團隊才可以,由Sinclair 安排把亨特兄弟的巨大黃金白銀和黃銅投資進行清盤。

黃瑞勇:淺析貴金屬紀念幣的原封和證書





首先,從錢幣收藏的潮流和方向性來看,原封和證書對收藏者來說並不是壓倒一切的問題。我們來看看國外的收藏者是怎麼看待此類問題的。機制幣最早出現在歐美,清朝後期才傳入​​中國。在機制幣的集藏和研究方面,歐美集藏者的專業程度也遠遠走在我們前面。在歐美國家,收藏家、鑑賞家、專業評級機構並不看重一枚幣的原封和證書,而著重強調該幣的品相。品相好的幣,哪怕是一枚裸幣,都會受到熱烈追捧。而加上原封和證書的幣,售價並不會比同品相的同款幣高。


其次,新中國貴金屬幣的原封是一定時期的產物。早年發行的很多款幣,如建國30週年、國際兒童年鏡面版、出土文物1組金幣、國際和平年等等,都沒有所謂的原封。至於很多普制熊貓金幣和大規格幣章,如:84年12盎司金貓、85和86年香港國際硬幣展覽會銀章、86年孫中山5盎司銀幣等等,都只是在裸幣外面直接加一層塑膜封裝而已。到了87年中國金幣總公司成立,上海造幣廠和瀋陽造幣廠的所謂原裝才開始增多。 


這裡我們對原封的定義是:

幣外面有圓形的塑殼,塑殼外再加有塑膜封裝(原封)。 

然後到了近年,很多大部分新出的紀念幣又開始和國際潮流接軌。

裸幣外面只是用圓形塑殼來保護一下,然而並沒有塑膜封裝,而是直接按整數計件嵌入到長方形或圓形的幣盤中,如圖一、圖二。因此我們說,所謂原封也可能只是新中國貴金屬幣章史上一定時期的產物。 








以後發行的幣會不會再加封塑膜,誰也無法保證。


第三,原封是否真正有意義呢?很多人理解的原封好處是: 

1、只要有原封​​,就說明該幣肯定未被處理過。 

2、原封的真空袋可以防止幣的硫化或氧化。 

3、原封的幣肯定是全品相的。

  事實果真如此嗎?未必!首先,前些年發行的幣即便被洗金水或洗銀水處理過;只要和相關造幣廠足夠熟悉,無論是收藏者還是幣商皆可以將該幣送到造幣廠去重新封裝。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見到很多發行已有一定年數的幣其外包裝反而非常簇新的原因。此外,用來封裝幣的塑膜通常有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等。其中,聚乙烯和聚丙烯對人體是無毒的。而聚氯乙烯則對人體有毒性。也就是說,用聚氯乙烯封裝的幣應該要把塑封去掉。此外,塑封並不能保證真空,甚至還不能防潮。我們經常見到以前的幣(如生肖幣、麒麟幣)中還放置了小型乾燥劑,足以說明光靠塑封解決不了幣和外界空氣隔絕的問題。


但以上所述還不是最關鍵的地方。大家可能多多少少都有些感覺:近年來所發行的貴金屬幣和其外套的圓形塑殼之間的耦合能力還不錯,密封性也相對好。而以前,由於塑殼本身的耦合度太過鬆散:經常當我們拿起一枚幣的盒蓋上方,塑殼的另一部分便會隨同幣一齊跌落。如果下面沒有軟墊或者地毯,則後果不堪設想。由於塑料盒蓋的耦合性過差、以及塑料盒的設計不夠科學,因此很多高浮雕的精彩之幣由此遭殃:最常見的有以下:


1、額頭受損,代表幣章:87和88年鉑貓、89年鈀貓、92和93年1盎司精製銀貓、94年5盎司和12盎司嬰戲圖銀幣,90慕尼黑金銀章;

2、鼻子受傷,代表幣章:90年1盎司普制及精製銀貓、93年1盎司天下為公金幣、93年宋慶齡簽字版銀幣;

3、肩膀擦傷,89年開國大典金幣;

4、肚子蹭傷:84年奧運會女排銀幣鏡面和噴砂版;

5 、胸部碰傷:91年25屆奧運會女子乓乓球運動員銀幣,等等。很多珍貴的幣雖然處於原封狀態,但品相並不好,其主要原因就是塑殼盒子耦合度差,引發運輸過程中裸幣不斷地和塑殼發生碰撞摩擦,最後導致品相嚴重受損。


正由於我國的塑殼質量不是很好,在經歷不斷搬動或長途運輸後,即使幣還是處於原封狀態,但塑殼可能已經被震碎。這種情況下,當我們信手拿起這個幣時,塑料殼碎屑便會沿著幣的鏡面到處翻滾。如果當我們拿到這種幣,要堅決把原封去掉,否則碎屑刮來刮去,很容易將幣的鏡面擦傷或刮傷。

有趣的是,當我們仔細檢查以前上幣廠或沈幣廠原封幣的時候,我們會時不時地在裡面發現一些令人驚奇的東西,如:瓜子殼或頭髮等等。




因此從真正的集藏角度去看,很多以前的幣,其塑殼並不合格。需要調換更加專業的塑殼或封裝,如圖四。一般來說,歐美國家的盒子耦合度都非常良好。尤其是內襯黑色墊圈的塑封,蓋實之後想打開都要費很大的勁。這樣便能減輕該幣在運動狀態時和塑殼碰撞摩擦的危險。  






接下來,我們談談有關證書的事。所謂貴金屬幣的鑑定證書,其實就是一張說明書。如葛祖康先生所言,假證書配以真幣,並不能否定該幣是真幣;而真證書即便配以假幣,那麼假幣也決不會因此而變成真幣。 


早年的鑑定證書五花八門,從印製的紙張來看就有很多種:布紋紙、硬卡紙、銅版紙......,只是近年來才開始用帶水印的印鈔紙來印製證書。以前很多幣直接由外國人經銷,所謂的鑑定證書並不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印刷的,而是由國外經銷商印刷的,如:幾乎所有的麒麟鉑金銀幣,95和96年1盎司精製熊貓金幣、台灣風光1組金幣......,這些幣現在所見的所謂國內版證書基本上是國內幣商後印的,但卻已被大家所接受。 

此外,很多幣由於早年經銷過程中其鑑定證書被經銷商遺棄,如國際兒童年金銀幣、82足球金銀幣、聯合國婦女10年銀幣等等,大家也接受了收藏這些幣而沒有證書的現實。至於象8克生肖幣、86年27克孫中山銀幣、三國演義1組1/2盎司金幣、5盎司齊白石金幣、88年女子舞劍金幣等等,假證書則幾乎可以亂真。甚至於,如12盎司金蛇、1盎司金龍、89年1盎司銀蛇等幣的假證書,其做工絲毫不遜色於真證書。如果集藏者先入為主,見的是假證書的話;那麼日後當他見到真證書,反而會對其鄙視了。

 因此,如果過分強調所謂的鑑定證書,受傷害最大的反而是遠離盧工和馬甸市場的收藏者。因為他們平時根本沒有機會見很多的實物,更無從判別真證書和假證書之間的細微區別。

證書的作用其實如陳景林先生所言,將它作為幣的相關文獻去收藏可能更好。證書之所以在目前的階段還能籠絡住收藏者的心,主要也是因為現在的貴金屬幣章市場尚屬於買方或半買方市場,證書有時被用來作為討價還價的工具。設想不久後的一天,如果貴金屬幣市場演化為完全的賣方市場,當有一枚品相完好的幣出現而遭到多名泉友瘋狂競逐時,那麼證書也就徹底失去了用來當作交易時討價還價之砝碼的作用。因為在那時,能找到一枚幣本身已是萬幸,如果再苛求說明書的話很可能就會和該幣永遠地失之交臂。






那麼,哪些證書值得留存呢?從理論上講,我們買幣,如果附有證書或說明書,那當然再好不過。但如果沒有證書,或者有證書之幣和無證書之幣的價差甚遠,那麼證書對我們來說就不是一定買之而後快的附件。下面的一些類型的證書是值得珍藏的:1、藏經洞100週年銀幣,銀幣裝在如一本16K圖書般的硬紙盒裡,而證書則印成​​瞭如16K紙張大小的郵票小版張樣,令人賞心悅目;2、開國大典20盎司金幣,證書是以少見的磁卡形式來表現,值得珍藏,如圖五;3、1盎司鉑、金龍蛇,90年龍鳳金銀幣的證書,做成非常漂亮的小本裝,值得珍藏。換句話說,只要某一枚幣的證書兼具美學欣賞價值和史料收藏價值的話,那麼它就已經成為該幣本身整體文化內涵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建議收藏者盡可能在此時收藏這類證書。

對初入門者而言,請記住:“品相,品相,還是品相”!對幣來說永遠是第一位的事情。在幣之外,一切有價值的東西,如:鑑定證書、宣傳海報、手捲、設計師圖稿、石膏模、鋼模、不同經銷商包裝、電話卡、首日封、首飾等等,如果能收集到最好。原封則大可不要牽強。這樣,我們就可以保證不會漏過對我們來說的精彩之幣,從而在收藏貴金屬幣的路上漸行漸遠。
 
 


 
www.51jb.com/

Swiss to Vote on Central Bank Gold Reserves

此風不可長 





A rightwing group has submitted more than 106,000 signatures to the federal authorities, seeking a vote on stopping the sale of gold reserves held by the Swiss National Bank (SNB). It also wants gold bars stored in the US to be returned.

The group, led by members of the Swiss People’s Party, the far-right Swiss Democrats and the Lega dei Ticinesi movement, is confident a nationwide vote will be called on the issue once the signatures are verified. A date still has to be set by the government. The collection of the necessary 100,000 signatures over 18 months was hard going but a last-minute effort ensured they reached the goal in time, activists said on Wednesday. People’s Party parliamentarian Luzi Stamm criticised the sale of gold reserves which started 13 years ago following a decision to abandon the gold standard.

The initiative also seeks to enshrine in the constitution a clause obliging the central bank to keep a minimum of 20 per cent of its assets in gold, twice the current level.



By Urs Geiser, swissinfo.ch
Mar 20, 2013 – 17:34
A rightwing group has submitted more than 106,000 signatures to the federal authorities, seeking a vote on stopping the sale of gold reserves held by the Swiss National Bank (SNB). It also wants gold bars stored in the US to be returned.

The group, led by members of the Swiss People’s Party, the far-right Swiss Democrats and the Lega dei Ticinesi movement, is confident a nationwide vote will be called on the issue once the signatures are verified. A date still has to be set by the government. The collection of the necessary 100,000 signatures over 18 months was hard going but a last-minute effort ensured they reached the goal in time, activists said on Wednesday. People’s Party parliamentarian Luzi Stamm criticised the sale of gold reserves which started 13 years ago following a decision to abandon the gold standard.

“Gold reserves guarantee the stability of the Swiss franc. They ensure that that private savings, salaries, pension keep their value,” Stamm said. He warned gold must not be the object of speculation for the SNB or for politicians. The initiative also seeks to enshrine in the constitution a clause obliging the central bank to keep a minimum of 20 per cent of its assets in gold, twice the current level. Promoters say higher gold reserves will boost the SNB’s credibility. In addition, they want to force the government to disclose where the gold reserves are store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serves are kept in the United States, according to People’s Party parliamentarian Lukas Reimann. He doubts whether the heavily indebted country can be trusted with the Swiss gold. “It is only in safe hands if it is kept in Switzerland,” he told journalists.
Keeping prices stable


The SNB, which has to guarantee price stability in Switzerland, currently holds about 1,040 tons of gold reserves after gradually selling off at least 1,550 tons. The rightwing campaigners said the bank made a meager surplus off the gold it sold, which went for a “pathetic price” of CHF16,000 ($16,900) per kilogramme on average. By 2005, the proceeds of CHF21 billion had been distributed among the 26 cantons and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A previous proposal by the People’s Party to spend all the proceeds on the state’s old age pension system was rejected at the ballot box in 2002. A government plan to use part of it to fund humanitarian projects was also thrown out.
Urs Geiser, swissinfo.ch

黃金價格也被操縱?CFTC調查定價機制

Libor事件的爆發,讓CFTC著手思考這些在金融市場內的標準值。

Libor 醜聞除了相關銀行被處以2.5億美元的罰鍰,銀行也提出制定利率範圍以做為標準值,取代現行標準。這也影響了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CFTC) 決定詳查黃金定價機制,以確保黃金與白銀的價格決定機制透明。

白銀的訂價時間在每天中午,是由荷蘭銀行、匯豐銀行與加拿大豐業銀行共同決定;而黃金訂價的電話會議則分為每天早上 10 點 30 分和下午 3 點兩次,由巴克萊、荷蘭、加拿大豐業、匯豐與法國興業銀行,依照黃金市場的供需平衡所共同決定。

制定的黃金價格決定了開採公司要以多少的價格將黃金與白銀販售給精鍊場,也決定了與金屬相關衍生物的價格。

因為爆發了 Libor 事件,讓 CFTC 著手思考這些在金融市場內的標準值。高盛前執行長,同時也是這次調查標準值行動的共同主席 Gensler 希望這個春天,將會提出一個金融市場標準值的指導手冊。

負責訂定在倫敦市場交易金銀金屬品質的倫敦金銀市場協會(The London Bullion Market Association)發言人表示,正是因為金屬價格訂定以供需法則為基準,為了達到買賣之間的均衡數量,價格是完全透明的。沒有操縱價格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