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創新高,但不代表聯儲局貨幣政策發揮作用,產生持久復蘇動力。美聯社
當前美國主流的財經媒體及分析界,流傳著一種十分有趣的說法:美股創新高,正代表著聯儲局的貨幣政策已逐漸發揮作用,產生了持久的復蘇動力,而且並沒有帶來顯著的通脹。這亦是近來白宮及聯儲局努力營造的一種正面訊息。但這是一種十分危險的想法,如果說股市代表著經濟繁榮,那麼上述的說法是指:無限期的印鈔是真的可以帶來持久的經濟繁榮!這在人類歷史上卻是從未發生過。
那麼,我們應怎樣看待美股創新高一事?道指再上一次的高點是在2007年10月11日,比較當時vs現時的另一些數據發現:汽油價:2.75美元vs3.73美元;失業人口:670萬vs1,320萬;領取食物救濟人數:2,690萬vs4,769萬;聯儲局資產總值:8,900億美元vs30,100億美元;政府負債相對GDP:小於40%vs大於100%;財赤:970億美元vs9,756億美元;政府總負債:9萬億美元vs16.4萬億美元;消費信心指數:99.5vs69.6;10年期債息:4.64厘vs1.89厘……。以上只是美國媒體很少會經常談及的一小部份數據而已。
美債息未反映風險
美股是以美元計算的,若說道指創新高了,在現時的情勢下,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美元相對美股創歷史新低了」。那為甚麼美元沒有兌其他東西都同時創出新低呢?這只是時差上的問題,美元兌很多種原材料及貨幣早在過去的一兩年間都創出新低了,而且其他的紙幣也有它們本身的問題。那為甚麼美債息沒有反映出這種因貶值帶來的潛在通脹風險呢?這是因為當前在北美、亞洲及歐洲,美債的最大買家分別是美國、日本及英國,而後者正正是美國在當地的最大軍事盟友。聯儲局本身就是現時美債的最大持有人及新債買家。因此,整條的孳息曲線,已不單純是反映需求及供應,更大程度上是表達出美國及其盟友樂意看到美息在一個甚麼水平而已。所以,那些擔心央行會退市的人其實是毋須費神的。
那麼筆者是看淡美股及日股嗎?絕對不是!我只是對美歐日的經濟展望跟美國主流的分析不一樣罷了。長線來說,在量寬沒有停止或減少的前提下,股市指數相對美元(及其他紙幣),有可能不斷地創出名義上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