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6日星期四

謝國忠:全球政策失靈 投機為王

"可以看看。謝國忠:"最近的金價暴跌動搖了許多人的信心。不用擔心。金價已經探底,馬上還會漲到新高。長期來看,金價的漲幅會遠高於通脹水平。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買黃金是抵抗通脹的最佳手段。各國央行幫著小部分人掠奪眾人財富,對小人物而言,買黃金是抵抗各國央行的利器。"

 

全球經濟已經陷入滯脹,增長率僅為2%,而通脹率為3%。今後18個月中,通脹率很可能會超過4%,而經濟增長率卻依然會止步不前。通脹率比經濟增長率高出一倍,令全球經濟很難走出滯脹。


近來商品價格有所下滑,但這並不代表通脹趨勢有所轉變,只是將收入轉化為消費者購買力的一次再分配。當前實際利率普遍為負,貨幣增長率高於經濟增長率,在任何經濟要素諸如新興國家的手工勞動力、發達國家的熟練勞動力、農產品、房租、醫療、教育等等出現短缺時都會引發通脹。


在諸如印度這樣的新興經濟體國家,通脹預期本身已經在不斷深化。發達國家也將長期面臨這一問題。當前,由於對金融危機的應對政策有誤,全球經濟陷入通脹危機。


跨國公司仍然是當前全球局勢下最大的受益者。宏觀不穩定因素使其有機會從全球需求與生產成本的頻繁波動中套利。負實際利率又大幅提高了其利潤。


經濟挑戰和政策回應的錯配,也令投機資本從中獲益。全球經濟需要更加靈活的供應鏈,以解決全球化與技術發展帶來的錯位問題。迄今為止,政策回應主要是以貨幣刺激拉動需求,期望能夠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使各國經濟形成良性循環,就像漲潮一樣,將所有結構性問題淹沒在潮水中。但是,過去五年中,貨幣政策並未實現其主要目標,反而使資產市場出現大幅波動,投機資本迎來了從現代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財富再分配中大發利市的黃金時機。儘管近期金價有所回落,但是黃金持有人仍然是當前宏觀環境的巨大受益者。 2013年金價可能會再創歷史新高,並在2014年大幅上揚。只有當通脹危機迫使全球央行大幅緊縮時,黃金牛市才會終結。


  全球政策失靈


新興經濟體國家表現出強烈的滯脹徵兆。所有主要新興經濟體都正在面臨嚴重衰退。但是在嘗試刺激方案時,卻又都受阻於通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經預測,2013年新興經濟體國家GDP增長率為5.5%,一季度的數據卻顯示,今年其增長率嚴重放緩。我預測,今年新興經濟體國家的增長率僅為4%,GDP平減指數最高很有可能會達到6%左右。現在新興經濟體國家整體奉行寬鬆的貨幣政策,並仍將繼續維持。通脹率很有可能會達到GDP增長率的兩倍以上。


2012年美國經濟增長率為1.7%,而GDP平減指數為2.4%。據報告,2013年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長率為2.5%,其中1%源自存貨積累,而GDP平減指數為0.9%。我相信,實際上GDP平減指數要更高一些,而經濟增長率則僅為2%左右。美國經濟處於溫和的停滯期。高失業率將工資維持在可控範圍內。
但是,儘管經濟疲軟,我們就不應當關心巨大的通脹壓力了嗎?由於美國的失業局面仍有可能繼續加劇,因此許多部門可能會出現工資通脹。能源和農業部門已經面臨這一壓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經合組織預測,發達國家GDP增長率為1.4%。一季度數據表明,這一預測過於樂觀。我認為1%的可能性更大。經合組織成員國很有可能與美國一樣,GDP平減指數高於經濟增長率。


按照當前匯率,經濟組織成員國占全球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二,其他三分之一是新興經濟體。上述分析表明,全球經濟增長率為2%,通脹率為3%。


最近的20國集團會議並未提出新辦法。還是同樣一批人在談同樣的政策藥方。迄今為止,刺激的規模不管用什麼標準來衡量都已經相當龐大,但全球經濟依然陷入停滯。刺激政策的支持者的主要藉口是刺激規模還不夠大。


我曾經成功地預測2008年經濟危機,理由是西方國家在長期競爭力衰落的情況下還繼續維持高生活水平,勢將引發債務狂瀾。危機爆發後,我曾經預測,全球決策者會錯誤地支持刺激政策,從而無法解決困境,全球經濟將陷入停滯。


泡沫破滅本應敲響警鐘,但是卻被錯誤地解讀諸如自然災難一樣的周期性事件,或者只是源自糟糕的金融決策。英語國家的主要對策是以刺激政策來推動經濟,歐元區的主要對策是以緊縮政策控制債務增長。兩者都沒能奏效。但是相關的政策辯論卻仍然局限在兩者之間。


技術進步與全球化使得工作崗位、生產流程、甚至服務都可以全球流動。但民眾仍然局限在國境之內。個人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球競爭,但諸如住房、醫療和教育等許多支出都取決於地方性市場的定價。對於發達經濟體的大多數人而言,這種不對稱現象製造了越來越多的混亂。


另一個同等重要的錯配,發生在地方性市場的靈活性與全球競爭之間。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比不上商品或服務市場,因此失業陷阱比其他生產要素陷阱更為嚴重。為了保護勞動力,經合組織的各個國家建立或是容許了許多措施,限制企業調整勞動力需求,以應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波動。然而,這些人為設定的市場障礙受阻於全球化的大潮。跨國企業無需將製造流程安排在其售出產品的國家,蘋果公司就是最好的例子。國家由此失去了對企業的控制。


這兩種錯配緊密相關,必須同時解決。除非生活成本中的大部頭​​開銷能夠體現出全球競爭,否則取決於全球競爭的工資就不是可以維生的工資。因此政府應當關註生活成本的下降,並提高供應鏈的靈活性。


貨幣刺激政策使得問題更為嚴重。受其影響,諸如醫療、教育、住房這樣的非交易項目價格上漲,給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帶來了更大阻力。就此而言,刺激政策和緊縮政策可謂殊途同歸。


  第五縱隊


  世界由主權國家組成。如今跨國公司實際上是破壞國家穩定的第五縱隊。 IT信息革命成就瞭如今的跨國公司。生產和銷售可以轉移到任何低成本國家,以擴大盈利。由於主權國家各自獨立發展,彼此之間差異巨大,因此給跨國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盈利機遇。 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之後,各國相繼採取不同的應對策略,給跨國公司帶來了更大的盈利機遇。儘管全球增長放緩,但是經濟危機爆發以來,跨國公司的利潤仍然高速增長。


全球化使得大部分國家都融入了全球市場。而過去十年中幾乎沒有新的跨國公司誕生。這一因素使得現有的跨國公司更有價值。我認為大多數養老基金應當投資給跨國公司。


  跨國公司的表現也不盡相同。規模大不一定能確保成功。必須有別人難以復制的核心競爭力。品牌是當今世界的最好資產,尤其是食品品牌很能從新興經濟體的收入增長中獲利。儘管奢侈品牌最近受挫,但其優勢仍在。


總體而言,新興技術產業並非長期投資的好選擇。在IT產業,早晚都會有人發明出更好的技術。然而,在成熟產業,有些技術很難復制。能源、化學與機械產業都有投資優勢。


金融市場普遍相信公司信用不應當高於國家信用。這種想法已經不適用於當今世界了。跨國公司的收入來源遍及世界各地,其收入波動小於一國的稅收波動。跨國公司的槓桿效應比國家低,收入增長率比國家高。我認為,如果要買債券,跨國公司發行的債券要優於國債。


  打不過,就合作


  危機往往能催生出鐵腕領導人。 “二戰”年代與20世紀70年代的滯脹時期就是如此。但是在2008年經濟危機中卻沒有出現鐵腕領導人。可能需要再出現一次危機,才能產生能夠正確應對危機、並將國家融入全球化的新一代領導人。可是在此之前,人們必須竭盡全力熬過滯脹。


如今全球的實際利率可能為負2%。人均收入增長率為1%,兩者相差3%。這意味著財富從存款方再分配到貸款方手中,資金規模每年超過2萬億美元,每天超過550萬美元。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合法搶劫。但是各大央行行長總是用晦澀的學術術語來掩飾真相。所有這些都是包裝策略,無論如何,這都是搶劫。


一旦經濟增長率欠佳,人們總是呼籲加大貨幣刺激力度。可以預見,央行為了安撫市場,只會執行寬鬆政策。即使貨幣刺激政策果真奏效,那也是很長時間以後的事情,但是這一政策會即刻影響資產市場。如果不同國家在不同的時間點採取相同政策,就會給全球所有流動資產帶來巨大的投機機遇。


經濟學不擅長研究投機行為,假設其並不重要。但是,投機資本如果充分利用其槓桿率,可能會撬動全球GDP的一半。它們可能會將波動放大到造成大眾恐慌的程度,改變國家乃至世界的均衡模式。宏觀政策的製定或多或少受制於全球投機資本。


  打不過,就合作。加入全球投機資本的做法可能不道德,但是利潤豐厚。人們可以投資部分此類基金,或者模仿其運作模式。畢竟,當前全球各國的貨幣政策主要是將財富從不懂投資的存款方再分配到貸款方或投機者手中。你可以加入反方,進行回擊。


最近的金價暴跌動搖了許多人的信心。不用擔心。金價已經探底,馬上還會漲到新高。長期來看,金價的漲幅會遠高於通脹水平。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買黃金是抵抗通脹的最佳手段。各國央行幫著小部分人掠奪眾人財富,對小人物而言,買黃金是抵抗各國央行的利器。


  是的,買黃金不會產生利息。包括巴菲特在內的許多人都低估黃金的投資價值。但是,買畫買古董也不會產生利息。當貨幣供應量上漲時,任何稀缺資源的價值都會上漲。


  黃金是世界性稀缺商品。會作畫的藝術家每天都在增加。可是世界上80%的黃金已經開采出來了。剩餘的20%只夠再開採20年。貨幣供應量會一直增加。但是黃金的供應量卻只能增長20%,以後不會再有。


新興經濟體的收入增長將大幅拉動全球需求。當人們意識到世界上黃金餘量已不多時,金價就會飆升。如果你不知道在通脹環境下如何給財產保值,就應當積累黃金。當金價像三週前那樣下跌時,就出手多買點吧。


(發表於中財網)


http://xieguozhong.blog 

黃金儲備會成為本世紀最大的笑話

有不同意見才是好事...

2013年05月15日11:15 中國經營網

現在黃金(1394.70,-1.50,-0.11%)儲備怎麼辦,完全是一個糊塗賬。中國喜歡往後看,復古的情緒越來越主導市場,這是很危險的。

被宋鴻兵[微博]等人炒的火熱的黃金儲備,目前處於什麼狀態呢?說來說去,就是盲人騎瞎馬,誰都不知道。我在找本世紀全球經濟界10大的笑話時,突然發現,第一大笑話是中國的GDP,第二大笑話馬上也要誕生,那就是美聯儲的黃金儲備,第三大笑話嘛我就不再說了,賣一點關子吧。

話說黃金儲備,大家都知道,那是二戰以後,美聯儲就在紐約一個山里面挖了一個洞,告訴其他工業國,把你們的黃金一起運過來,按照黃金數量與美元確定匯率,怎麼樣?大家一起同意了。簡單的說,這就是當時的黃金儲備。現在時過境遷,那麼多的黃金一直在睡大覺,這麼多年,也沒有帶來什麼收益,最後,總要有一個解決的辦法。

  德國說,我要把黃金拉回去?美聯儲說,你拉回去也沒有關係,但是,你拉回去後,還得花錢挖一個山洞,把黃金埋起來,還得派人守護,何苦呢?這一切我都是現成的,你的黃金放在我這裡,我又不會收你的租金。德國說,那也有道理。這事就僵持下來。試想,如果其他國家一定要運回黃金,又不去挖山洞,那麼,就只有一個辦法,賣掉黃金,換回美鈔。

我們的宋鴻兵先生在炒作黃金時,有三個笑話:一個是黃金要漲到2800美元;一個是美聯儲把黃金都賣空了;還有一個是中國大媽買走300噸黃金。第一個笑話,我就不再揭短了。第二個笑話,只有中國人相信,被美國人笑掉大牙,說明宋鴻兵對美聯儲的地下金庫一無所知。第三個笑話,與中國海關編造進出口數據一樣,胡亂編了一個300噸。一是這個數據根本無法統計,也不可能馬上統計出來;二是中國一年的黃金消費總量只有830噸,你一天就可買走300噸,不是荒唐的事嗎?

很多財經評論說,黃金大跌後,中國央行應該去增持黃金。首先這些人就不知道增持黃金是什麼意思。伯南克說,美聯儲要增持黃金,只有一個辦法,去南非的山洞裡挖出黃金,然後運回美國又埋進另一個山洞裡,這就像中國搞GDP,完全是窮折騰。這個意思是,無論如何增持黃金與在市場上去買黃金完全是兩個概念。中國也是如此,如果要增持黃金,我們自己有那麼多金礦,何苦去進口黃金?更沒有誰去期貨市場買頭寸。

現在黃金儲備怎麼辦,完全是一個糊塗賬。中國喜歡往後看,復古的情緒越來越主導市場,這是很危險的。

說起期貨市場,實際上就是一個充滿血腥的資本市場,和中國目前的房地產差不多。 2009年開始,中國政府將所有的住宅都當作金融產品來炒作,這必然就是充滿血腥的絞殺。很多人因此而升官,很多人因此而發財,可大家千萬不要忘記,很多將軍都是短命的,三國時周瑜,清朝的多爾袞,民國前的蔡鍔,不都是能征善戰的大將軍嗎?然而,他們都只活到36歲,34歲,33歲,一個比一個短命,為什麼?殺人太多,日夜不安。現在在房地產投機賺錢很多的人,千萬記住,你們賺的是誰的錢?

再往後看,未來黃金儲備完全是個笑話,一個國家貨幣的信譽將來與黃金儲備完全沒有關係。在這個地球上,未來只有兩種國家,一個是自由市場經濟國家,一個是中央集權經濟國家。自由市場經濟受制於美元的霸權,沒有誰去超發貨幣,因為超發貨幣兌美元只會大幅貶值,也就是想要加大流動性只要兌美元貶值就夠了,無需去加大印鈔;而中央集權經濟國家動輒加大印鈔,最後只能危及政權,這是誰都明白的事。

現在黃金儲備怎麼辦,完全是一個糊塗賬。中國喜歡往後看,復古的情緒越來越主導市場,這是很危險的。當年袁世凱不就是死於要恢復帝制嗎?然而,只要往前看,你們覺得黃金還有貨幣的價值嗎?


http://finance.sina.com.cn/ 

美國土安全局查封比特幣交易賬戶



  

美國政府終於出面監管一度火爆異常的“比特幣”。

美國國土安全局贏得了法院許可,凍結對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Mt. Gox擁有的兩個銀行賬戶,這意味著美國監管對這種虛擬貨幣走出了實質性一步。位於日本的Mt. Gox交易所為全球超半數比特幣兌換各國政府的真實貨幣。

國土安全局通告稱Mt. Gox首席執行官Mark Karpeles,沒能如實告知他在富國銀行開設的賬戶是用作貨幣兌換。

除了關閉徹查了Mt. Gox在富國銀行的交易往來內容之外,美國政府還關閉了其設在網絡支付平台Dwolla上的賬戶,許多美國比特幣用戶用Dwolla向Mt Gox匯款。

美國監管機構通告稱:

    “金錢匯兌業務必須向諸如財政部下屬的金融犯罪執法網絡(FinCEN)登記,但是本月無論是Mt Gox或是其下屬公司Mutum Sigillum都沒有登記。”

4年前比特幣由一名不知道姓名的科學家發明,作為一種被加密的電子貨幣它在P2P計算機網絡中流通。比特幣追隨者認為它是央行發行貨幣的替代品,並是全球銀行系統的一個更便宜的替代品。

比特幣最近的暴漲暴跌才是讓它真正獲得市場和監管機構關注。

此前《華爾街見聞》曾報導,在一天之內1比特幣創下對266美元的歷史記錄,隨後暴跌至105美元,反彈至203美元,又再跌至130美元下方。

美國一些議員已經表示憂慮比特幣用於洗錢,甚至是資助恐怖主義活動。

此前CFTC官員Bart Chilton曾告訴FT,比特幣“肯定是我們需要探索的東西”。一名知悉CFTC想法的人士說,監管機構正在“認真”研究這個問題。

3月份金融犯罪執法網絡(FinCEN)要求為比特幣或其他虛擬貨幣提供經紀或轉賬業務註冊為貨幣服務業務。

FinCEN發出這個澄清說明是”為了回應金融機構,執法和監管機構“提出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