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衛隆

2015年1月22日,歐洲央行行長宣佈實行每月買債600億歐元的歐洲量寬,當時,他的心情爽透了。所有歐洲人都知道,歐洲的經濟問題來自美國和日本的龐大量寬。美國6年量寬,超過3萬億美元,2015年,日本的量寬是每年80萬億日元,金額之龐大是史無前例。歐元區不是沒有量寬,2009年5月,歐洲央行曾經買債600億歐元,相比美國和日本的量寬,真是蚊和牛的比例。美國和日本的量寬令到歐元匯價在2008年7月升到1歐元兌1.6的歷史水平。2005年11月,1歐元兌1.16美元。這次急升,升幅是4成。那還未算慘,歐元匯價緊貼著美國量寬的節奏,在1歐元兌1.2美元至1.5美元之間拋上拋落。2014年5月,1歐元兌1.4美元,還是相當高的水平。歐元匯價不穩定,歐洲經濟也不穩定。歐洲經濟不穩定,經濟當然不會好。歐豬債危機其實是美國向歐洲出口的金融產品。聯儲局於2014年10月29日正式退市,歐元匯價總算穩定下來。歐洲央行捱過了6年的美國量寬狗臉歲月。德拉吉可以說是守得雲開,見月明,當然要好好的慶祝一番。可惜只是開心了兩日,即是10月31日,日本安倍首相宣佈加碼量寬80萬億日元。幸好德拉吉沒有小腸氣,否則他的身上兩顆像是小型手榴彈似的東西肯定變成兩個大榴槤。今次歐元匯價沒有跟著日本量寬節奏上升,因為德拉吉忍無可忍,決心以牙還牙,向美國和日本報復。
日本實行龐大量寬計劃,並且維持低息25年,日本經濟一沉不起。美國6年時間,聯儲局資產值增加超過3萬億美元,美國國債增加超過8萬億美元,但是,美國工資沒有增長。美國增長得最快的是資產泡沫和物價。美國經濟沒有因為龐大量寬而起死回生,反而面對空前龐大的國債。量寬根本上不能解決經濟問題,德拉吉心中有數,但是,面對日本的安倍經濟學,歐洲不能每次見到死貓就啃,德拉吉把心一橫,推出德拉吉經濟學。
德拉吉的量寬真是有板有眼,市場預期歐洲央行每月買債500億歐元。那是因為一年6000億歐元乘135(歐元兌日元匯價)是81萬億日元。可是,德拉吉不想只是佔日本一點便宜,誓要把安倍經濟學快快搞死。安倍一年丟80萬億日元量寬。歐洲央行每年丟7,200億歐元,量寬規模大過日本很多,確保日本經濟死得很難看。
日本和美國都失敗的計劃,歐洲很難會成功,即使去到美國那樣的情況,機會很微。濫發鈔票是貨幣危機,量寬只是將經濟危機轉為更難解決,更加危險的貨幣危機。在人類歷史上,量寬政策從來沒有解決任何經濟問題,今次卻為不少歐洲人消消氣,增加2015年的歐洲快樂氣氛。
日本的量寬只是將自己的經濟問題丟到其他國家那裡去,企圖利用低匯率在國際市場上搶生意。另外,日元匯價下跌,日本企業在海外做生意就有匯率得益,推高日本的稅收和日本企業的盈利。反過來說,歐洲和美國的企業因為日元匯價下跌,在日本做生意就會蒙受外匯損失。日本的得益就是歐美的損失。這樣的如意算盤看來行得通,事實上行不過。2013年,日元匯價對比2011年第4季的高位,回落3成。可是,2013年的日本出口量下跌0.6%。美元相對日元走強,,美國出口卻增加超過6%。日本的出口量不是只看日元匯價,日元匯價再下跌3成,日本也不可能大量出口日本造的球鞋和衣服到中國去。只要看看日本的家庭電器、手機、汽車和電影等產品,就會明白到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貨幣匯率只是其中一項因素。美國、中國和南韓幾乎壟斷了手機市場,日本的手機技術完全追不上美國。日元匯價無論怎樣下跌,日本在手機市場上仍然是捱打。
日本沒有汲取2013年的教訓,2014年決定加碼量寬,把日元匯價進一步壓低。歐洲經濟不好,日本要用佔歐洲人便宜的方法來養肥自己,有很高難度。歐洲人也搞量寬,而且規模直大過日本。2014年12月7日,1歐元兌約150日元,2015年1月23日,1歐元兌約130日元。日元匯價相對歐元升值約15%。日本的安倍經濟學和歐元區的德拉吉經濟學大戰,第一回合,安倍被德拉吉重拳KO。
各國將本國貨幣貶值,目的是要佔其他國家的便宜。日本將自己的通縮送到歐洲去,歐洲又將日本的通縮送回日本。問題是,日本的安倍經濟學失敗,日本人對經濟的信心會崩潰,後果不堪設想,歐洲經濟也不會好。
再這樣下去,始終會爆發戰爭。即使不爆發戰爭,歐元日元相對美元大幅度貶值。實行與美元匯價單一掛勾聯匯的香港承擔匯兌風險,香港企業賬簿上出現龐大損失,尤其在日本和歐洲有生意和資產的企業。過去幾年,美元弱勢的時候,香港不少富豪和大企業全力進軍歐洲和日本。2008年2月,美國受到次按風暴和金融海嘯打擊,1歐元兌1.6美元。2015年1月23日,1歐元兌1.12美元。2007年6月,1美元兌125日元,受到美國次按風暴和金融海嘯影響,日元匯價持續上升,2011年10月,1美元兌76日元。跟著,日元又貶值,2015年1月23日,1 美元兌約118日元。日元和歐元貶值一定有得益者,亦有損失的人。對於那些美元弱勢時期大舉進軍歐日的香港企業來說,蝕掉的錢一定要吸納資金填補。2015年1月是在香港市場上抽水的黃金機會。香港大戶為了營造股市良好氣氛,將散戶拉進股市,滿足大戶的集資需求,於是大力推高股市。
香港大戶通過銀行發行信貸貨幣推高樓價股價,令到香港的企業欠下天下間少有的外債,規模達到希臘的兩倍,美國的4倍。發行信貸貨幣要有出有入,賬簿上必須平衡,不能用來支薪或者還債。那就是說,只是支出的賬項都不能用信貸貨幣支付。故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