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5日星期五

The Big Picture behind Germany Taking Half of Its Gold Home

Bundesbank announced last week that they’ll repatriate 674 metric tons of their total 3,391 metric tonne gold reserves from vaults in Paris and New York to restore public confidence in the safety of Germany’s gold reserves. The transfer from the Federal Reserve is set to take place slowly over a seven year period and will only be completed in 2020.
The Bundesbank, the central bank of Germany is to store half of its gold reserves in its own vaults in Frankfurt.

It is planning a phased relocation of 300 tonnes of gold to Frankfurt from New York and 374 tonnes to Frankfurt from Paris by 2020.

In doing so, the Bundesbank will have 50% of its gold reserves in Frankfurt, 37% in New York and 13% in London.

The Bundesbank said that it is focusing on the two primary functions in relocating its gold reserve, to build trust and confidence domestically, and the ability to exchange gold for foreign currencies at gold trading centers abroad within a short space of time.

Germany is the second largest gold holding country with 3,391.3 tonnes, behind the US with 8,133.5 tonnes.

Germany’s central bank will repatriate part of its $200 billion gold reserves stored in vaults in the Federal Reserve in New York and the Banque de France in Paris.

Before German reunification in 1990, 98% of Germany’s gold was stored abroad. The Bundesbank then started to bring its gold home and in 2000 transferred 931 tonnes from the Bank of England to Germany. It will continue to hold about 13% of its gold reserves in London, even after 2020.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euro (12 years ago) the Bundesbank sees no need to hold any reserves at the Banque du France as it will no longer need them there for exchange for foreign currency, after all France uses the same currency now.

"This is above all a historical anomaly which is now being corrected," said David Marsh, chairman of think tank OMFIF, which issued a report earlier this month in which it foresaw growing importance for gold due to uncertainty stemming from the rise of China’s Yuan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dollar.


Read More 

測量黃金泡沫有妙法

黃金,真是非常有趣的商品。人們均知道其用處︰製作飾物、炫耀財富及投資保值等,但上述衍生而成的供求關係,卻總不能完全解釋其價值所在。

曾聽說一句話︰從地底挖出,放到教人安心的地方,並付予時代所應許的價值,以作保家安國之用,為之黃金!基於全球瘋狂印鈔,各國央行才積極提升黃金儲備,成為金價上升最可信的理由。

名家將後市意見分歧

當德國央行決定把儲存在美法總值約360億美元的黃金運返家鄉,究竟是出於對流通貨幣的不信任,還是國與國之間的保護主意?冷戰時期開始,當時的西德特意把黃金儲備存於國外,可防止它們受到柏林圍牆以外的蘇聯威脅,亦減省以貿易順差賺來的黃金運輸費。

近數年,政客們不斷對國外儲備的安全性及質量提出質疑,挑起活在歐債危機下的國民情緒,網上運動「把我們的金子搬回家」更乘勢而起。當紐約儲備銀行一再拒絕調查員查核國家資產後,德國央行作出了明哲保身的政治決定。

於1998至2000年期間,以管理費高昂為理由,德國央行亦曾把940噸黃金由英國運走,但直至去年才公開;高調地把700噸黃金運送數千公里,不論運輸、保險、儲存等代價如何,還是出現電影式奪金橋段的可能,同樣引人入勝。對於黃金投資,羅傑斯長期看好,畢非德避之則吉,索羅斯視之為「終極資產泡沫」(Ultimate asset bubble),並於去年第三季大舉投資132萬股SPDR Gold Trust。究竟金價是否存在泡沫?可以漲至何等階段?有趣的歷史數字或可供參考。

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是定時提供有關全球黃金交易統計數字的非牟利組織;於季度數據上,整體需求將被定性為珠寶製作、工業、投資等三大類。

上次大型泡沫出現於上世紀的70年代,直至金價於1980年1月21日升至每盎斯850美元才終結。當時全球黃金應用有近50%用作投資,但泡沫爆破後,相同數字於2000年後回落至至10%;根據去年第三季的最新數據,投資需求佔總需求約39.6%。由此看來,金價泡沫完結之期仍相距甚遠。

通脹猛虎將顯現

各國大印銀紙,但通脹數字低得出奇,預期惡性通脹重臨的黃金投資者偶有失望。不過,細心觀察衣食住行的變化,印鈔後遺症早已於港人生活上浮現。如果沒有食用日期,午餐肉罐頭、包裝豆奶,絕對比黃金更有投資價值 !

投資前景不明下,大量游資投進債券市場,或是通脹滯後的原因;然而,當資金不甘於零息回報,由債市逐漸走向風險資產之上,往後情況可能洶湧非常,通脹之猛才顯現出來。
不過,股票、房地產等高風險投資領漲,黃金隨後,是讀畢景氣循環論後的推測。

德國央行警告將以資本管制對抗貨幣戰爭

德國央行幾十年來反對管制資本流,但日前該央行的一名高官透露了與此立場決裂的信號,稱有時可能適合有限地使用資本控製手段。
德國央行董事會成員Andreas Dombret在德國金融日報Handelsblatt發表專欄文章稱,如其他措施未能奏效,可能考慮直接控制資本。

路透報導指出,德國央行多年來反對這種控制方式,此次將轉變立場。這意味著,如增加儲備或者增加匯率靈活度都不能見效,德國央行將接受部分管制資本的做法。

1月21日本週一,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也加入了此前英國央行行長等西方國家高官警告全球貨幣戰的行列,稱全球央行可能迫於各自政府壓力,陷入競相推動本幣貶值的貨幣戰。

魏德曼還特別提到,安倍晉三領導的日本新政府將日元匯率政治化。

兩天后,德國保守派資深議員Michael Meister又公開指責日本挑起貨幣戰爭,


日本的競爭對手們會怎麼做?要么所有會國家明智地什麼也不做,或者大家跟風一起進行'一損俱損'的貨幣戰爭。

 
日本經濟部長甘利明則矢口否認魏德曼的批評,還說


    
德國自己的出口受益於歐元區內的固定匯率體系最多。他沒資格批評我們。

英國央行稱已準備好簽訂人民幣互換協議

英國央行一高級官員稱已經準備好與中國央行達成貨幣互換協議,使得兩國的銀行直接獲得對方貨幣。英國此舉將幫助倫敦轉變為主要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
目前香港是唯一的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倫敦金融城和新加坡都在爭取獲得類似地位,而在英國銀行家則在加大遊說力度,敦促英國央行加速這一行動的展開。
據WSJ報導,英國央行首席出納Chris Salmon在倫敦貨幣市場協會執行委員會表示:

    
一旦細節能夠達成共識,英國央行將很快與中國央行達成一個貨幣互換協議。他指出,“英國央行已經原則上準備好同意與中國人民銀行之間的這個互換協議,只要一個共同可接受的形式能夠被確認。”
貨幣互換協議通常使得銀行能夠在危機發生時正常獲得某種外幣。英國央行與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以及其他多國央行之間都有互換協議,一旦金融市場流動性枯竭時即可使用。
Salmon說:

    
“有一種看法是,英國央行和中國央行之間達成互換協議將提振市場信心。這種互換可以減少市場流動性缺失時候的後續風險。”
他同時指出,英國央行歡迎倫敦成為一個人民幣的離岸市場,央行官員非常迫切的希望確保不會因為央行業務框架的差異抑制倫敦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

謝國忠:金錢不可能買到增長2014通脹爆發

在刊於財新《新世紀》的署名文章中,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經濟學家謝國忠預計,去年沒能帶來高增長的寬鬆貨幣政策今年也不可能成功,但各國政府仍會沿用, 2014年可能因此爆發通脹危機。以下內容為華爾街見聞歸納,非原文轉載。


 
時危看將 貨幣政策大任難當


 
謝國忠指出,結構性改革難度大、見效慢,所以決策者通常會避開財政政策,選擇阻力較小的貨幣政策促進增長。


 
貨幣政策表現如何?


 
2008年-2012年,美國的基礎貨幣四年內增加兩倍多,中國的M2翻倍。這堪稱現代經濟史上最大規模的貨幣刺激實驗。


 
但“初步證據表明,實驗效果不彰”。


 
謝國忠以治病救人作比。按常理,假如服藥後未見效,有兩種可能原因,要么用錯了藥,要么劑量不夠。


 
而現在各國政府的表現說明,他們判斷原因是後者,但如果判斷錯誤,反而會醫死病人,換言之,將導致全球滯漲。


 
伯南克做不成格林斯潘第二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2008年至今促成美國推出四輪QE和一輪扭轉操作,並將利率保持在接近於零的極低水平,旨在緩解資產縮水的壓力。


 
但美聯儲的方式未能在四年內重振經濟,QE最突出的副產品就是股價上漲。


 
謝國忠認為,在債務過高時期,包括新興市場在內的全球經濟都在經歷通脹,伯南克無法取得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的成績,製造資產泡沫不能創造經濟繁榮。


 
謝國忠稱,美聯儲很難通過縮小資產負債表規模終止。他預計美聯儲會接受通脹。


 
美國聖路易斯聯儲下圖可見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CPI走勢,灰色部分為衰退期。


 
 
中國的轉折點

 
謝國忠稱,中國的貨幣政策就是擴大版的美聯儲政策。所以,中國增加貨幣供應同樣在促進增長方面收效甚微。


 
中國2012年M2增長13.8%,淨融資額與GDP之比為30%。謝國忠預計,同期GDP實際增長3-5%。


 
謝國忠認為,全球經濟可以看作一個債務泡沫。在這個泡沫機制裡,中國過渡借貸投資,西方過度借款消費。

 
當西方要被迫減債時,中國增發貨幣也無法有效增長,反而招致人民幣貶值。


 
重振經濟唯有改革


 
謝國忠認為,全球化帶來的最大變化是,工資收入的決定性因素不再是國家政策。


 
技術影響力更大,對發達國家白領一族的衝擊才剛開始,這些勞動者的工資受到擠壓,工作崗位減少。


 
謝國忠為發達國家開的藥方是,高度靈活的勞動力市場和高效的收入再分配,以及住房、醫保和教育等生活成本低廉且有效。


 
問題是這樣的方法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得到收益,而且可能觸動多個行業的既得利益。


 
談到中國,謝國忠認為,過去十年,中國憑藉低成本勞動力獲得高速增長,而在分配增長成果時,政府利用資產通脹得到了更多的收益。


 
通脹其實成為將收益轉移給政府的一種稅收。在經濟飛速增長時還承受得起這種稅的負擔,但增長放緩後,通脹的稅也難收了。


 
過去中國能用通脹得利,但現在西方國家面臨債務危機,中國不可能靠出口創造資產泡沫。


 
今年中國政府可能還是著重改變觀念,以此振興資產市場。


 
通脹大爆發


 
謝國忠認為,各國增發貨幣最終只會帶來通脹,不會重現過去的增長好光景。


 
發達經濟體通脹率低是因為勞動力市場不景氣。他們的經濟與勞動力成本關係很大。


 
推動通脹爆發的因素是勞動者人數減少,或者輸入型通脹預期和工資需求上升。這兩個趨勢都在加劇。


 
而新興經濟體已經處於高通脹時期。除了印度,其他大型新興經濟體都沒有貶值壓力。只要美聯儲加息,這些國家的匯率就會暴跌。

摩根士丹利︰美將續行QE至2014年 估金價年底漲至1830美元 明年再升

彭博社》報導,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認為,美國聯準會(Fed)為提振經濟進行的資產購買還會延續兩年,因此金價不僅今年會漲,明年還可望進一步上揚。
 
該行分析師 Peter Richardson 與 Joel Crane 周四(24日)發佈報告估計,今年金價將緩步走高,年底可望來到平均每盎司 1830 美元,而前 3 季將分別依序為 1715 美元、1745 美元與 1800 美元;主要受投資市場與各國央行買盤支撐。

報告指出,雖然 Fed 最新會議紀錄顯示,數名央行官員認為債券購買計畫今年底之前就會結束,但變數仍相當大。

Richardson 與 Crane 表示,在失業率居高不下與復甦尚未穩健的狀況下,「我們懷疑聯準會內部不認同目前寬鬆政策的成員,能夠在 2014 年底前成功翻盤」。

台北時間周四中午 12︰24,亞洲盤即期金價下跌 0.2% 暫報 1682.05 美元;本月 4 日 Fed 最新會議紀錄公布當天,金價一度挫低至去年 8 月以來低點 1625.85 美元。

免稅政策落地 熊貓普制金幣有望回購



近日,一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熊貓普制金幣免徵增值稅政策的通知,引發了廣泛的熱議,通知的主要內容,就是對符合條件的納稅人銷售的熊貓普制金幣免徵增值稅,免徵增值稅的計算時間,自2012年1月1日起,免徵增值稅的熊貓金幣品種,包含現有五種規格的普制熊貓金幣,即1盎司、1/2盎司、1/4盎司、1/10盎司和1/20盎司。

熊貓金幣自從1982年面世以來,經過長達31年的發展,其收藏投資價值日益被業內認識和了解。但是與國際上一些發達國家相比較,熊貓金幣的實際銷售量始終不如人意。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稅收的製約,這樣的製約使得熊貓金幣一直不能夠進行銷售方的回購,從這個角度而言,熊貓金幣作為投資幣,一直存在一種很大的缺陷。


剛剛公佈的財稅[2012]97號文,將為這段歷史畫上一個句號。


首先是熊貓金幣能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投資性金幣。能夠被回購,將使熊貓金幣的購買者沒有變現難的顧慮。另外,熊貓金幣的抵押典當功能也將因此而有所增強。


近期,中國金幣總公司接連與建行和北京農商銀行簽署全面合作框架協議,作為中國貴金屬幣的總經銷單位,中國金幣總公司近期頻頻與商業銀行加強合作,這對拓展熊貓金幣的銷售渠道,呼應熊貓金幣落實回購事宜,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其次是熊貓金幣本身的諸多優勢將更加凸顯出來。國際上的一些著名的投資性金幣,由於發行量巨大、每年的圖案也基本上不進行更換,實際上是沒法與熊貓金幣相比的。正是因為熊貓金幣發行量相對不是太大,畫面基本上每年都換,再加上我國製幣技術人員為熊貓金幣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從而使得熊貓金幣雖然是投資性金幣,也具有了很強的收藏欣賞價值。


最後,熊貓金幣一旦實施回購,導致熊貓金幣本身的成交量大增,則對整個金銀紀念幣市場行情產生比較明顯的利好刺激作用。


具體實施熊貓金幣的回購舉措,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但是在相關部門的努力下,相信應該也不會太久,由於熊貓金幣的回購舉措牽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所以,具體的實施細則應該兼顧熊貓金幣的收藏投資者、發行方和銷售方的利益,通過回購政策的擬定落實,積極推動國家藏金於民的傾向性意見的具體實施,將熊貓金幣是實物黃金(1672.00,-14.70 ,-0.87%)收藏投資的最佳選擇,更好的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