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美國國會不能主動削減政府支出和增稅,大規模增稅與減支措施將於2013年1月1日起自動生效,這就是所謂的財政懸崖。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財政懸崖總規模約有6000億美元。以傳統經濟學的觀點看,財政懸崖意味著雙倍的緊縮,將使正在艱難復甦的美國經濟重陷衰退。
但美國政治與經濟研究機構Institute for Political Economy主席、經濟學家Paul Craig Roberts指出,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影響西方經濟學以來,大多數經濟學家都已經了解,緊縮不能用來解釋衰退和蕭條。
Roberts認為,與衍生品的海嘯和債券與美元市場的泡沫相比,財政懸崖還是小巫見大巫。
財政懸崖需要美國聯邦政府十年內削減支出1.3萬億美元,《衛報》報導稱,這意味著聯邦政府赤字必須每年減少約1090億美元,約為目前預算的3%。
簡單說,將1.3萬億美元均攤到十年裡就等於每年減支1300億美元,那麼每年華盛頓放三個月假就可以達到這個目標了。
而衍生品海嘯和美元與債券泡沫可是完全不同的重量級。
美國貨幣監理署(OCC)數據顯示,2011年第四季度,美國金融機構的衍生品風險總計230萬億美元,其中95%由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與高盛這四大機構持有。
金融監管法案Glass Steagall Act廢除後,美國銀行、花旗等誠信的商業銀行向高盛這樣的投行靠攏,不僅投入自有資金,也動用了儲戶的資金押注未平倉的利率、匯率、房貸抵押和商品與股票價格。
這種賭徒一般的下注行為使衍生品風險的規模迅速擴大,不但比美國GDP高數倍,也是全球GDP的數倍。摩根大通一家投行的這類風險就相當於全球的GDP規模。
OCC 2012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美國銀行業的總體衍生品風險環比上季度大幅減少,減至227萬億美元,幾乎全部來自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與高盛,而且是這四大行資產的數倍。
Roberts說,衍生品海嘯是政府官員放鬆金融系統監管的惡果,這四大美國銀行如今的衍生品風險是他任美國財政部官員期間全球GDP的3.3倍,那是上世紀80年代,這種規模的風險當時連科幻小說都想不到。
當然,現在不少風險已經沖銷,可淨風險仍然比很多國家的GDP都高。
而且,形勢還很令人擔憂,因為美聯儲今年9月和12月又分別推出了開放式的QE3和QE4 ,從2013年起每月購買資產規模約850億美元。
QE的目的是保證支持上述四大銀行押注對象的債券始終高價。美聯儲稱,大規模貨幣化債務的目的是為了幫助經濟增長,刺激房屋銷售。但低利率會傷害儲戶,迫使他們取出存款。而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和金融衍生品的實際利率都比通脹率低。
換言之,美國的整體經濟政策還是要努力挽救四大銀行。這些銀行之所以“大而不能倒”只是由於去監管後政府任憑金融業集中發展,對“反壟斷法”熟視無睹。
美聯儲為救四大行而印鈔就讓國內外的投資者持有了更多的美元,美元泡沫膨脹,美元貶值,美聯儲購買資產支持的金融工具價格也下跌,利率會上升。
美聯儲唯一可能支持美元的方式就是上調利率。一旦利率上調,美國國債就會遭拋售,美國政府債務的利息將暴增。
經歷過股市與房地產業崩潰,投資者為避險而拋棄美股選擇美債。這可以解釋為什麼美聯儲能保持債券高價,導致實際利率為負值。
與美聯儲致力於拯救國內四大行對美元與美債市場的威脅和衍生品的威脅相比,財政懸崖的威脅顯得無足輕重。
Roberts由此認為,媒體和操縱媒體的美國政府再次轉移了大眾視線,掩蓋了真相。財政懸崖成為共和黨人利用摧毀社會安全網避免美國違約的方式。
Original Source
2013年1月1日星期二
央行買金 金價想跌都難
高天佑
英女皇日前破天荒出席內閣會議,曾跟財相談及英倫銀行的金庫:「我推測,那裏的金條不盡是我們所有。」財相歐思邦(George Osborne)笑說:「現屆政府上任前,部分金條已被賣掉,但我很高興,我們仍剩下一點。」在場閣員隨即哄堂大笑。
事實上,英倫銀行現時共儲存了總值4600噸共值1970億鎊金條,僅310噸屬於英國,其餘不少屬於別國央行。
英國一早賣金 悔不當初
曾任財相的白高敦(Gordon Brown)在1999年當金價位處20年低位時,以20億鎊(251億港元)賣掉央行一半黃金。金價自2002年節節上升,央行「損失」高達90億鎊。
本應政治中立的女皇有意無意嘲弄白高敦一番,或是近日頻頻讀到各國增加持金的新聞,更有「悔不當初」之感。
全球央行於2010年21年來首次淨買金,以分散儲備種類,為金價帶來支持。今年3月金價下跌時,一眾央行淨買入230萬盎斯黃金,在金價於7月繼續在低位徘徊之際,央行又再買入今年最多的295萬盎斯黃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指出巴西於10月及11月短短兩個月內,就倍增持金量後,亦令金價上周五在大跌市下得到支持。
美、德、意、法有超過七成的儲備為黃金,巴西這個全球第二大新興國,卻只有0.8%的儲備為黃金,極具增長潛力;伊拉克本月亦加入俄羅斯及土耳其等大買家的行列,成為中東首個承認增持黃金的國家。
全球央行今年買金量可超越去年的465噸,創下逾500噸新高,對金價的支持實在清晰可見。
中國人民銀行可在買金後數年才公布數字,可說是國際金市一大未知數,但分析估計,黃金佔中國儲備的比例只有1.8%至2%。
就算中央未必如德銀所指,有意令人民幣成為媲美美元的儲備貨幣,需要大幅增購黃金,隨着北京逐漸減少依賴美債,央行下次公布持金量時,想必大有可能令金價飆升。
英女皇日前破天荒出席內閣會議,曾跟財相談及英倫銀行的金庫:「我推測,那裏的金條不盡是我們所有。」財相歐思邦(George Osborne)笑說:「現屆政府上任前,部分金條已被賣掉,但我很高興,我們仍剩下一點。」在場閣員隨即哄堂大笑。
事實上,英倫銀行現時共儲存了總值4600噸共值1970億鎊金條,僅310噸屬於英國,其餘不少屬於別國央行。
英國一早賣金 悔不當初
曾任財相的白高敦(Gordon Brown)在1999年當金價位處20年低位時,以20億鎊(251億港元)賣掉央行一半黃金。金價自2002年節節上升,央行「損失」高達90億鎊。
本應政治中立的女皇有意無意嘲弄白高敦一番,或是近日頻頻讀到各國增加持金的新聞,更有「悔不當初」之感。
全球央行於2010年21年來首次淨買金,以分散儲備種類,為金價帶來支持。今年3月金價下跌時,一眾央行淨買入230萬盎斯黃金,在金價於7月繼續在低位徘徊之際,央行又再買入今年最多的295萬盎斯黃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指出巴西於10月及11月短短兩個月內,就倍增持金量後,亦令金價上周五在大跌市下得到支持。
美、德、意、法有超過七成的儲備為黃金,巴西這個全球第二大新興國,卻只有0.8%的儲備為黃金,極具增長潛力;伊拉克本月亦加入俄羅斯及土耳其等大買家的行列,成為中東首個承認增持黃金的國家。
全球央行今年買金量可超越去年的465噸,創下逾500噸新高,對金價的支持實在清晰可見。
中國人民銀行可在買金後數年才公布數字,可說是國際金市一大未知數,但分析估計,黃金佔中國儲備的比例只有1.8%至2%。
就算中央未必如德銀所指,有意令人民幣成為媲美美元的儲備貨幣,需要大幅增購黃金,隨着北京逐漸減少依賴美債,央行下次公布持金量時,想必大有可能令金價飆升。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