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5日星期一

全國假“中國黃金”金店近千家




中國黃金集團昨日宣佈,在香港打贏了第一場假冒官司,一個在內地有約400家金店的“香港中國黃金有限公司”被判侵權。目前,在全國各地倣冒“中國黃金”的店面有近1000家,使中國黃金集團每年損失30億元,而不少消費者更是在購買了“假貨”後才發現。

  消費者董先生兩年前在廣東一家挂著“中國黃金”招牌的金店買了一塊100克重的投資金條。去年底,當他想到金店賣出金條時,卻發現店舖已關閉了。董先生隨後來到當地最大的一家“中國黃金”店面諮詢回購事項,卻被告知這塊金條並不是真正的“中國黃金”金條,無法在店內以實時金價進行回購。

  據中國黃金集團透露,近年來買到假冒“中國黃金”金條、金飾品的消費者並不在少數,其原因是全國各地有近1000家金店所懸挂的各式各樣的帶有“中國黃金”字樣的招牌其實是假招牌,並未經過中國黃金集團的授權和允許。今年初,中國黃金集團下決心正式開始清理假冒商家,其在香港提起的第一場侵權案已經勝訴。

  “香港中國黃金”內地假冒店最多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昨天宣佈,其於今年1月份在香港高等法院提起的侵權訴訟案已于3月18日下達判決。香港高院判決被告“香港中國黃金有限公司”侵權,不得再使用包含“中國黃金”及“CHINA GOLD”字樣的名稱和商標,並勒令被告必須在14日內採取措施變更名稱和商標。

  中國黃金在香港高院打的這場官司針對的是一家名為“香港中國黃金有限公司”的企業。這家企業幾年前在香港註冊成立,在香港並無實體店舖,卻在內地擁有約400家挂著“香港中國黃金”招牌的金店。

  為何第一場維權案要針對這家“香港中國黃金”公司呢?中國黃金集團珠寶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部副總經理譚雷告訴記者,目前,全國各地倣冒“中國黃金”的店面有近1000家,所使用的商標和LOGO也形形色色,有十幾種之多。其中,這家“香港中國黃金”公司旗下所擁有的假冒金店數量最多。所以,中國黃金集團決定就拿這家公司開槍,開始法律維權行動。

  假“中國黃金”並未在香港應訴

  據了解,中國黃金集團提起訴訟後,被告方並未應訴,而由於事實清楚,香港高院很快做出判決。根據判決書,被告“香港中國黃金”公司不得再假冒原告“中國黃金”或進行與“中國黃金”有關的任何業務和行為,不得再使用任何與“中國黃金”和“CHINA GOLD”有關的名字、商標、商號名稱、域名和標示。

  判決書中顯示,被告須上交所有貨物和物品,須在判決後起14日內採取任何必要措施,將名稱變更為不包含“CHINA GOLD”和“中國黃金”或任何容易與之混淆、相似的名稱。同時,香港高院在判決書中判定,原告中國黃金集團有向被告根據自己所調查的損失數據進行索賠的權利。

  假冒店讓“中國黃金”年損失30億元

  “很多消費者都是在回購或者買回來後打電話才發現買了假貨。”譚雷說,假冒的“中國黃金”金條,並不一定是假金條,成分是真是假須質檢部門進行鑒定,但在服務和品質上無法與真品相比。“我們的金條有中國黃金集團這一央企做後盾,在品質和服務上有足夠保障”,譚雷說,很多慕名去買中國黃金金條,卻不慎買了假貨的消費者是在回購或投訴時才發現的。

  譚雷透露,目前這1000家假冒店面分佈在全國各個省市的一、二、三線城市,尤以廣東、新疆的假冒金店最多。“以一家店面一年盈利300萬元計算,1000家店導致的損失就高達30億。”而目前,中國黃金在全國擁有1700家店舖,去年的營業額超過300億元。

  譚雷表示,中國黃金集團已經下決心,從今年起將全面、徹底地清理整頓假冒侵權“中國黃金”商標的行為,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和消費者權益。

解讀中國金儲與儲局買債數據



石林

先向各位提供兩組有關金市的較精確數據。

截至去年底,中國外滙儲備為33155.59億元(美元.下同),名列世界第一;黃金儲備為3389萬盎斯,即1054.09噸,名列世界第六。按當時金價計算,該批黃金價值為563.92億元,佔外滙及黃金儲備總值的1.67%,為世界最偏低的行列。

同期全球官方(包括央行、IMF和BIS等)持金量為31491.1噸,價值為16847.42億元。以中國外滙儲備的金額,可購買全球官方全部持有的黃金1.96次!

尊重事實是基本原則

國家外滙管理局局長易綱在前周三,發表了有關黃金儲備政策的最新公開言論,惜大多數中外媒體只作就事論事的報道,敝欄則介紹了中國黃金儲備變動的過程,並認為要尊重中國政策的事實。不過有一篇外國評論表示,不必聽中國官方之所言,要看其所為。

另一組是截至上周三(3月20日)的最新數據,美國聯邦儲備局的資產負債表規模進一步擴大到3.208萬億元的新高【圖1】。其中持有國庫券總值為1.784萬億元,持有MBS總值為1.085萬億元,均分別創出新高。

自去年9月26日至今,聯邦儲備資產總值就從當時的2.806億元相對低谷水平,增加了4023.66億元,平均每月增升670.61億元,這是2008年以來比較快的增升速率。

此事實頗符合上周三該局表示維持原定的購買資產的言論,我們不能期望它會在短期內退市。惟對於金市投資者而言,感到困惑的是過去半年美國聯邦資產總值再次急增,但金價卻從1753.3元下跌到1609.2元。可見投機市場並非是一加一等於二的,內中原因也不一定能搞清楚,無怪牛熊兩派分析者終日爭論不休而無定論。敝欄只想重申,尊重事實是一個基本原則。

回到討論最近金市行情,塞浦路斯擬徵收存款稅及引起對銀行信心動搖,刺激本從低位回彈的金價再度上揚。邏輯上這是對的,也正是人們購買或持有黃金以對抗風險此真正意義的體現。

但就單說這一次,該事件再加上美國聯儲局重申原購債的政策,竟未能令金價升越前高點,市勢迄今仍困囿在1555元至1620元之間波動而已,其中一定有我們尚未弄明白的原因。

人們對銀行信心動搖,誠然有利於金價,但目前而言更不利歐羅體系,此體系或遲或早會解體的想法進一步深入人心。

美元待確認長期轉勢

上期本欄指金市更重要看美元的最終取向。儘管最近兩者走向不是完全相反,甚至有時是同向,但長遠而言是反向的。即使在年內至今,兩者的相關系數(correlation)亦高達負0.93,反向關係比前幾年更顯密切。

現值得注意的是,在每月走勢的對數圖上,美滙指數上月收市已升越一個為時十年下降通道的阻力,若此升勢獲得確認,那麼金融市場會出現與過去十年不同的態勢。目前美元因短期超買而有所調整,但稍後美滙指數若能止跌回揚升越84.1,則是對美元長期轉勢的第二個認定訊號。如果該指數日後能進一步升越87水平,便為最後確認。

美國經濟相對較好,美債孳息率在爬升,其他國家也在施行量化寬鬆,這些因素可相對抵銷聯儲局資產負債表規模擴大的影響。

在金市,最近雖然見有投機資金適量買入,但SPDR的持金量仍反覆減降,到上周末為1221.26噸,較去年12月10日的高峰累積減降了132.09噸。因此估計1620元至1626元仍是金市中短期阻力帶,而1653元是中期的重要回升阻力位。短期支持分別在1598元和1585元;如低於1577元恐會再試前低位。

銀市表現確比金市弱,上周雖一度回揚至29.33元,但周末收市跌回到28.76元,較前周反微跌0.01元。大投機者繼續減持淨好倉至去年8月中的水平。現估計29.5元至29.7元仍是銀價的中短期阻力帶,而30.7元是中期的重要阻力位。短期支持在28.3元,若低於此水平恐會再試前低位。

JohnMauldin:官造假象淡化通脹


轉載▼

本欄今期請來吾友哈爾伯特(Gary D.Halbert)為讀者剖析美國消費物價指數(CPI)的近年走勢,將矛頭直指主流經濟學家以及傳媒所忽略的重點;問題的關鍵在於CPI能否如實呈現當前的實質通脹率。哈爾伯特認為,負責制定這項指數的美國勞工統計部(Bureau of LaborStatistics,簡稱BLS)近二十多年來大做手腳,因此CPI已不足以反映美國通脹現實。BLS造數結果影響所及,實質通脹數字也許比官方公布的數字高1倍至3倍之多,無疑有利於政府官僚減輕利率成本與削減福利開支。

調控通脹水平的做法在學術界正引起連番激辯。不少與官方立場一致的經濟學家,以各自的研究模型為根據,證明通脹偏低之說所言非虛。雖然社會上已普遍接受這一派的看法,但實際問題卻在於通脹現象,只會通過消費者所購物品類別呈現。換言之,若消費以食品、能源、教育、醫療方面為主,通脹率應遠遠高於2%;反而其他類別的物價則正處於跌勢。至於某些物品價格趨升是否足以改變消費模式,至今仍是言人人殊,難有定論。

由此可見,即使官方公布的通脹數字偏低,甚至有部分物價正在下跌,但實際上消費負擔反而日趨沉重;這正是通脹問題極富爭論性的症結所在。

以下文章摘錄自《測勢通訊》(Forecasts & Trends E-letter),作者為ProFuturesInvestments創辦人哈爾伯特。

出乎意料,據勞工部發表的報告,美國消費物價指數(CPI)今年2月躍升0.7%,不但超出原先估計,更創下2009年以來按月最高增幅;這是否足以令人憂慮的「異象」?

食品及能源應入CPI
經過進一步分析,發現扣除食品及能源兩類之後,CPI上月的實質升幅僅為0.2%;整體升幅所以偏高,實拜汽油價格飆升所賜。根據經濟專家之言,石油及汽油價格既然經常大幅波動,也就不應列入CPI統計之列。同一道理,食品價格也應剔除在外。

我對這種看法卻持相反意見,一向認為食品及能源價格理應列入CPI計算之列,因為以家庭經濟學而言,假設汽油價格升至每加侖一美元,而汽車需每周加油一次,油缸容量以20加侖計算,則周內在其他方面的消費總額就會少20美元,一個月共減80美元;整體經濟因而受損,其理自明。

不過,亦有人會提出異議,指出假設每月消費總額維持不變,汽油消費增加,可透過減少其他方面開支作出平衡,對整體經濟的所貢獻消費額因而維持不變,並無影響。兩方面的論點都各有依據,言之成理。

歸根到底,若以實質通脹率為著眼點,我依然堅持將食品及能源列入CPI統計之列。美國政府的做法看似與我的看法一致,因為在公布整體消費物價指數(headlineindex)之餘,政府亦同時提供扣除食品及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圖1】。

CPI計算方法爭議
問題的核心所在,其實系於CPI能否如實反映實質通脹率。我個人認為不論食品及能源價格是否包括其中,CPI都並非理想的物價指標;至少其性質極富爭議性,已成不容置疑的事實。

消費物價指數(CPI)是美國最常用的通脹指標,多年來一直被指有誇大或低估通脹之嫌、衡量准則有欠清晰、或反映通脹程度不夠精准,因而備受爭議。

制定CPI之初,原意是通過比較一籃子固定商品及服務的價格,因而屬商品價值指數(cost of goodsindex;簡稱COGI)。不過,後來因美國國會認為CPI應反映價格變化,以確保生活水平維持不變,於是逐漸將CPI改為生活費用指數(costof living index;簡稱COLI)。

多年來,計算CPI的方法曆經多次修改。據BLS指出,此等修改發揮了矯正CPI誇大通脹「偏差」的作用。新計算方法將商品質量變化及「替代」(substitution)因素列入計算之列。所謂「替代」,即消費者因應價格轉變而取代所購商品的做法,會因而產生改變一籃子商品中加權比重的作用,往往在整體上引致CPI有所下降。

在批評者眼中,CPI由商品價值指數性質改為生活費用指數性質,作用在於制造有利操縱的空間,以便政府公布較低水平的CPI。大部分批評者亦寧願沿用舊計算方法(以一籃子定量商品為准);以此方法算出的通脹率顯著較高。

BLS最近公布美國的CPI近12個月以來僅微升2%。經濟學家運用各種計算方法(包括舊計算方法)估算所得同期通脹率由5%至8%不等,與官方數字差距不可謂不大!

物價狂飆事實俱在
我上周讀到《時代》周刊商業財經版專欄作者西韋(MichaelSivy)的一篇好文章,他在文中就提及所用打印機墨盒近期用罄,才「驚覺」同一款墨盒的售價竟在不足一年之內漲價25%!

雖然自2009年初經濟大衰退以來,官方公布的CPI平均僅為2%,但同期內不少商品的售價已大幅飆升。每盎斯金價在衰退剛告結束之際為930美元,現時已升穿1600美元水平,亦即四年內飆升七成,年率化增長率超過14%。

一類商品售價如此勁升,整體商品市場表現又如何?追蹤能源、咖啡、可可、銅、棉花等商品價格的路透期貨價格指數(Reuters CRBCommodity Index)四年之內躍升38%,複合年增長率達8.6%。

汽油價格在衰退結束時為每加侖2.6美元,現時在全美各地已升至3.7美元,亦即四年之內攀升41%,年率化增長率達9%;同期稅率升幅亦大致相若。聯邦、州及地方入息稅於同期內升幅達35%,年率化增長率為7.8%。

至於近年由《經濟學人》雜志推行而大為普及的「巨無霸指數」(Big MacIndex),因為麥當勞漢堡包風行全球,而足以反映各地食品、燃料及基層工資成本,因而成為各地通脹的重要指標。自經濟衰退結束以來,每個巨無霸漢堡包在美國的平均售價已由3.57美元升至4.37美元,每年升幅達5.2%。

【圖2】顯示的正是美國食品價格持續上升的趨勢。
不知讀者可注意到有多少制造商偷工減料,將包裝縮小,以減少其中所包括食品數量,而售價竟維持不變?

大旱推高物價
物價預測者將食品價格上升歸咎於去年在美國持續整年,至今仍未結束的旱季。去年天氣反常,導致美國大陸近八成地區陷於旱災,災情的嚴重程度更為近半個世紀以來之最。受災最嚴重的地帶包括中西部各州,以及科羅拉多州與加州部分地區。

在玉米、小麥、大豆等主要農作物受旱災摧毀影響下,有關商品價格應聲上揚;不但農民被迫趕忙張羅牲口飼料,大小農場的主人更須減少牲口,以降低成本,以致牛肉、雞肉、豬肉供應短缺。

雖然部分災區情況已見改善,但全國仍有61%的地區受旱災影響。根據美國旱災監察(US DroughtMonitor)網站數據,這可算是十多年來最嚴重的災情。

既然不少日用消費品價格上升速度遠超CPI,為何CPI仍只得2%?為何自經濟大衰退結束四年以來,CPI平均水平一直僅為2%?

部分論者指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在於雖然工資下跌,但由於經濟疲弱,打工一族卻無法要求加薪,以彌補所增加的生活費用。事實上,這也是稅後實質住戶收入下降的成因之一。

美國政府操縱物價指數
今年1月美國實質每年住戶收入中位數為51584美元,相當於2000年1月水平的92.7%。據住戶收入指數(HouseholdIncomeIndex)顯示,雖然美國人收入在2012年初略見增加,但踏入5月之後就停滯不前。住戶收入雖在去年略有提升,但仍遠低於四年前複蘇之初54008美元的水平【圖3】。

經濟複蘇因素眾多,通脹又何嘗不是如此?不過,為何其他量度通脹的方法錄得高達5%至8%水平的同時,CPI四年來一直徘徊於2%左右?實在令人費解。

說穿了,全因美國政府近35年來經常在幕後操縱物價指數報告。不論有意抑或純屬巧合,修改數據之舉一直在發揮遏低官方通脹數字的作用。須知美國政府須為所欠下16.7萬億美元的空前巨債支付利息。一旦利率回升,美國利息成本亦會隨之增加。通脹上升,利率自然亦會跟隨。有鑒於此,美國政府顯然有極大誘因以操縱手段盡量遏低通脹率。

歸根到底,通脹並無絕對而客觀的指標;各種指標的計算方式與所根據的假設亦各有不同。不過,美國住戶在多方面的消費開支增速遠高於CPI,則是不爭的事實。

最後,官方故意調低CPI,對投資者而言亦構成種種挑戰。投資固然應該計算扣除通脹因素後的可得回報淨額。一旦通脹率上升,回報水平亦須調高,才能獲得所需實質回報。

假使實際通脹為5%至8%,但投資者卻誤信2%的官方通脹數字,其所作投資決定就幾可肯定終會蠶食手上資金的購買力。若所持投資產品為存款證(CD)、國庫券等低收益之類,其所受影響尤其嚴重。

本文既然以CPI為題,亦不妨順帶一提近日華府政府預算案中有關物價的爭論。奧巴馬總統最近不顧民主黨內自由派的極力反對,已口頭承諾改變社會保障及其他福利計劃中計算生活費增幅的方式。與其繼續沿用CPI,奧巴馬表示會考慮改用「連鎖CPI」(chainedCPI)。

一言以蔽之,「連鎖CPI」這項通脹指標就是將消費者在物價上升時的替代消費方式考慮在內。雖然現時沿用的CPI某程度上亦有考慮到替代消費,但「連鎖CPI」則假定物價上升時,消費者會改買截然不同的消費品,而非同類產品中較低價的牌子。舉例來說,假使牛肉價格上升,「連鎖CPI」就會假定消費者或會改買雞肉來節省消費。

以「連鎖CPI」壓福利增長
一般而言,「連鎖CPI」計算所得通脹水平較現時沿用的CPI為低。以近12個月的通脹率為例,相對於2%官方公布的CPI,以「連鎖CPI」計算所得的通脹水平僅為1.8%。

若以「連鎖CPI」計算福利計劃中生活費增長,那麼福利金的增長步伐就會放緩。格林斯平(AlanGreenspan)在任聯儲局主席期間,亦曾建議采用「連鎖CPI」作為計算社會保障的指標,結果不了了之。

民主黨內自由派反對「連鎖CPI」,所根據的無非是「有損長者福利」的歪理,而共和黨則認為這是保存現有社會保障計劃的可行辦法。民主黨人認為「連鎖CPI」將造成福利減少,所以不願采用;似乎在政客心目中,哪怕只是福利增長放緩,亦可視為「削減」福利。

至於「連鎖CPI」的爭論最終有何結論,目前仍言之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論長者抑或年輕人,將同樣受此議題影響。假使「連鎖CPI」終獲采用,福利增長步伐定將放緩;否則社會保障稅額定必提高。無論如何,終須有人要為此付出代價;不論退休長者抑或相對年輕的納稅人,看來都不免要分擔部分責任。







John Maul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