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安經濟 思歐知危 -
John Mauldin「前沿思考」專欄 - 2012年5月28日
舉
世矚目的歐洲政經舞台,正在上演一幕幕險象環生的瀕危場景。在傳媒密切監察下,錯綜複雜的情節就在世人眼前逐步展現;將來載入史冊,更可供後世引以為鑒。
當前歐洲局勢固然值得關注,但放眼世界,歐洲以外地區的事態發展,同樣不容忽視。正當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美、日、英、歐四大央行卻一反常態,幾乎同時中止
量寬措施。歐洲前途未卜,未免惹來各方揣測不絕,只是環球市場與增長前景的真正隱憂,也許卻另在他方。
加州「希化」妙喻
對
於歐洲貨幣聯盟百孔千瘡的程度,不少美國人實在摸不着頭腦。相反,作為政治聯盟,即使漏洞百出,歐盟卻可算行之有效,足與美國政體相提並論。國際證券及投
資銀行集團Jefferies & Company董事總經理兼首席市場策略師澤沃斯(David
Zervos)深入淺出,假設在加州「希臘化」之後,若由美國聯邦其餘各州分擔加州債務與其他責任會有何後果,藉以妙喻歐美政經困境,可謂一針見血。澤沃
斯對銀行與政府應否劃清界線有以下看法:
「歐
洲貨幣聯盟百孔千瘡,可說是先天不足所致:出於種種政治考慮,聯盟在制度上東拼西湊,以致各成員國仍保持高度自主,更可在本國經濟堪虞時自行選擇退出聯盟
以及債務違約。貨幣聯盟實質上並無任何聯邦實權,由《馬城條約》與《里斯本條約》形同虛設可見一斑。歐盟現況正好反映出歐洲貨幣聯盟設計嚴重失誤,以致成
員國之間財政聯繫倒行逆施,不啻助長策略性債務違約,亦有慫恿成員國退出聯盟之虞。希臘左翼聯盟黨魁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奪權成功,成為希臘版『哲古華拉」』(Che Guevara),更在該國6月17日重新舉行大選之前挾『默克爾』以令『歐盟諸國』。
「為進一步探討歐洲貨幣聯盟的隱患,何妨打個比方,將聯盟套用於美國,假設加州因財困而瀕臨破產邊緣,需要重整債務,那將有何後果?
「假使加州承諾為州內居民提供巨額退休金、免費醫護保障、優厚教育津貼,45歲提早退休安排等等。另一方面,又假設州內居民欠交物業稅、銷售稅或入息稅,州政府一概不會採取任何追討行動。
「在這個大前提下,不妨再假設當初不虞有詐,以為加州市政債券全無風險而大手購入的冤大頭,終於料到州政府如此揮霍,遲早會陷於財困,於是大舉拋售手中債券,觸發金融崩潰危機。
「面
臨財政泥足深陷的困境,身為美利堅合眾國一員的加州又有何對策?辦法之一,是由加州州長向美國國會要求貸款挽救。雖然美國憲法中並無任何『挽救財困』的條
文,但由於一般認為加州對美國整體經濟體系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於是難免出現政治形勢比人強的現象。美國國會自會應州長所求施以援手,貸款條件在於加州日
後必須實行改革。除非加州認真改革,否則其他各州就不會甘願提供貸款。不過,由於先前白享的『免費午餐』式福利已一去不返,加州人一怒之下,就會紛紛上街
作亂、搶掠、抗議。
「加州州長承諾的各種改革措施,最終卻未能在州立法機關獲得通過。隨着貸款逐漸耗盡,加州選民忍無可忍,就會投票選出齊普拉斯式激進左翼人物出任州長,以帶領他們衝破逆境。
「當
美國『齊普拉斯』上台成為加州州長,華盛頓首府官員憂心如焚之下,就中止聯儲局為加州所有銀行提供的貸款。幸而『加州央行』設有『緊急流動性援助計劃』,
為各州央行獲聯儲局源源不絕提供無抵押貸款。但加州央行對聯儲局Target2系統中其他美國地區央行出現龐大赤字。隨着危機深化,小存戶不禁質疑加州境
內銀行的信貸質素;一般投資者則憂慮聯儲局或會中止為加州央行提供緊急流動性援助(ELA)。
「由於擔心當地銀行將無足夠現金儲備,加州存戶於是展開撤資行動,再存入以北達科他州頁岩氣小鎮為總部的網上銀行。為保存戶安心,加州政府宣布推出存款保證計劃。但由於加州信貸評級已降至CCC,保證計劃已無助於遏止存款大量流失。
「貨
幣上一旦陷入如此慘狀,加上其他地區央行、ELAs、Target2等均無法止血,又缺乏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保障,加州債務違約風險必會觸動全
國銀行債務違約。在銀行相繼倒閉情況下,由於固有金融結構所限,加州金融體制就會陷於一片紊亂。要體制恢復平衡,銀行擠兌已成唯一出路。
「在
當地銀行爆發存戶擠兌之後,身為加州州長的美版『齊普拉斯』就會曉得即使加州央行、加州政府,以及州內銀行相繼債務違約,在金融危機中飽受煎熬的加州居民
仍可保存其資產值不變,而州政府亦能以發行新鈔方式捲土重來。但加州『競爭性』貨幣貶值兼債務違約這一着,不但會在州政府資產負債表上留下虧蝕數萬億美元
的污點,其他較善於理財的各州,卻被迫分擔加州債務違約的代價。加州『齊普拉斯』於是重返華盛頓,以退出美利堅合眾國要脅華府不斷向加州注資。
「這正是歐盟目前面臨的境況!」
「為
何歐洲會設計出如此漏洞百出,甚至迹近瘋狂的貨幣體制,實在令美國人百思不得其解。由於缺乏FDIC保險和國立銀行決議權力,歐洲貨幣聯盟終會土崩瓦解。
事實上,隨著歐盟Target2跨境付款系統中交易失衡現象日趨嚴重,德國已漸成希臘及其他周邊國的指定避難所。歐盟貨幣體制實際上有德國作為保險,但南
歐諸國卻不費分毫,簡直是有乖常理至極!」
「我近兩天不斷搜尋有關歐盟可有任何中止對某成員國提供ELA的法律依據,可惜最終無功而還。雖然鑒於歐盟曾於年半前威脅對愛爾蘭中止ELA,有關措施確實可行,只可惜歐央行能夠採取法律行動的時日已無多;實在難以逆料隨後有何對策。」
「實
情是歐洲貨幣體制天生殘缺,一旦面臨危機就會無所遁形。由於歐盟成員國未能及早聯邦化,無異於容許策略性債務違約和退盟,後果足以撕裂整個金融體系。在國
內銀行已資不抵債,而政府又已無力還債情況下,債務違約及重推希臘本國貨幣德拉克馬就是致勝之道!希臘如獲准保留歐羅存款,退出歐羅區又有何損失可言?」
「幸
而美國領導人足智多謀,能及早將銀行體系聯邦化,以免任何一州威脅整個金融體系的完整性。將銀行體系與成員國分家,也自有其道理。歐洲一日未能以各成員國
為本而將銀行結構聯邦化,歐盟就難有成功之日。值得慶幸的是,希臘激進派齊普拉斯有望即將促使歐盟銀行結構聯邦化。我相信希臘銀行出現普遍擠兌現象,正是
促成歐洲聯邦化、社會主義化、穩定化的可由之路。自此之後,美國或可得以重拾舉國上下渴望多時的復蘇和增長途徑。」
團結抑或分飛?
至
於歐盟今後路向,固然有人認為歐羅區解體,甚至任由希臘退出,代價實在太大,所以萬萬不容發生。即使單以希臘退出而論,歐洲各國銀行、政府、企業可能蒙受
的損失亦估計會高達一萬億歐羅;其中尚未包括傳染效應下難以估計的後果。將西班牙與意大利息率維持在可持續水平亦將涉及數萬億歐羅,因為除卻政府債務,銀
行體系整體亦受牽連;退休保障及保險基金方面的代價就更不在話下。
假使希臘悉數債務違約,其中所涉數額將逾歐央行資產負債表的兩倍,以致區內其餘成員國到時須對歐央行雙倍注資,才能在技術上令該行恢復目前財政狀況,因為希債現時仍普遍視為「好債」,歐央行於是仍有為希臘央行提供貸款。
另一方面,亦有人認為希臘已無法繼續留在歐羅區,其中政治代價,不論對希臘人或歐洲各國國民而言,已大得無法擔當。既然希臘國民未能在納稅方面做好本份,又何以不斷要求歐盟填補該國政府財赤?且聽希臘激進左翼聯盟黨魁齊普拉斯在近期大選期間的發言:
「這幾輪選舉只有兩條路可選:要不接受挽救,要不維護尊嚴……」
「我們要歐洲所有國民、所有領袖聽見我們的話:世界任何國家都不會甘願任人奴役,喪失尊嚴,或自取滅亡……在希臘民眾通力協助下,我黨將履行競選承諾,將這個信譽破產的挽救協議一筆勾消。」
在筆者執筆之際,激進左翼聯盟似仍在民調中領先。但近一周以來形勢屢起變化,不但歐盟領袖難以估計今後事態發展,據民調結果顯示,就連希臘人亦拿不定主意。希臘雖然有意繼續留在歐羅區,但卻不願忍受平衡預算在所難免的削支之痛。
假使激進左翼聯盟在下次大選中勝出而執掌希臘政權,歐盟又怎能放軟立場,對齊普拉斯的要求作出讓步?假若希臘人繼續從希臘銀行撤資,每周高達數十億美元,正如澤沃斯在上文指出,則希臘人歐羅資產悉數撤離本國之日已不在遠;到時希臘還有何誘因繼續留在歐羅區?
假設希臘退出歐羅區代價實不如估計之高,而希臘又能在飽經衰退或蕭條打擊之後重振經濟,則歐洲各國選民就會密切注視事態發展。部分國家甚至會認為債務違約亦不失為解困辦法,另有國家則質疑為何要把稅收用來支援終會退出的成員國。
即
使連歐盟領袖對如何了局亦苦無頭緒,當前形勢中亦能多少揭示出歐局今後發展的端倪。筆者認為歐洲共同債券注定胎死腹中,因為維持共同債券結構所需資金,遲
早臻於數以萬億歐羅之譜,難道要由歐盟中某機關負擔,甚或由歐盟為此徵收重稅,並掌控各成員國預算不成?依筆者看,要任何成員國甘願放棄預算主權,與任由
歐盟布魯塞爾總部操徵稅大權,不啻緣木求魚。假使歐羅區連要各國政府為歐洲穩定機制(ESM)籌措區區4000億歐羅亦難成事,又怎有本事籌得數以萬億歐
羅計的貸款?有誰真會相信德國議會將同意為籌措這筆巨款出一分力?
因此,歐盟只得指定ESM或某機構充當向歐央行無限量借款的銀行,或由歐央行將財困國債務貨幣化,並以預算改革作為交換條件。
有鑒於此,筆者認為希臘仍有可能退出歐羅區。單從希臘立場出發,退出可謂划算。至於其他成員國,即使會因此蒙受重大損失,亦會由於受不了希債問題的疲勞轟炸,而甘願壯士斷臂,付鈔作罷。
德國售債玄機
德國上周三剛售出總值45.6億歐羅的兩年期零息債券;為期整整兩年而又利息欠奉,買家到底有何盤算?
原因有好幾方面,但據筆者估計不便公開但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此舉無非但求以低成本買入認購期權,以便能受惠於德國退出歐羅區。德國一旦退出,就有可能以德國馬克為債券計值,以致該國債券將較仍留歐羅區內各國債券升值。
但這亦揭示出德國實已緊隨歐洲各國陷於經濟衰退,其中部分國家衰退情況尤為嚴重。歐洲各項主要經濟指標以及採購經理指數均普遍告跌,其中最令人不忍卒睹的要算是歐洲各國的年輕人失業率。【圖1】顯示歐洲各國中只有德國的年輕人失業率低於10%水平。
綜觀國際迴響
既然本欄有中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版,自然也應該強調一下國際視野。下文也就以相關國際統計資料為討論依據。
首
先,中國經濟在長年急升之後,已顯現出放緩迹象。該國製造業產值增長已連跌七個月,現時更陷於收縮。各地傳媒紛紛引述源於中國商貿界的實質統計數據或道聽
途說。該國建築業發展以及房地產價格確已受壓。一如歐美一貫情況,每當建築業開始放緩,各類建築或家居維修器材供應商的業務都難免首當其衝,備受牽連。
此外,中國存款增長正顯著減慢,而貨幣供應更揭示該國經濟發展正在減速。M1對M2增長比例已重返上次金融危機時水平,從中顯示的中國經濟表現,更較採購經理指數跌幅所揭示為差。
【圖2】及【圖3】顯示中國GDP增長相關數據。中國GDP增長向來依賴直接投資、銀行貸款、建基開支,筆者對此一直深表關注。雖然上述三者無疑均有利於GDP增長,但中國在三方面長期所處水平之高,實屬世所罕見,亦超出筆者所熟知的範圍。
一旦要減慢投資,嘗試將經濟發展模式改由消費帶動,中國又會面臨怎樣的處境?其中的過渡期自然不會一帆風順,期間碰上其最大客戶──歐洲陷於衰退又會如何?現時歐洲不少發展中國家消費全靠歐洲銀行貸款資助,當銀行業務出現萎縮,又會置依賴對此等國家出口的中國於何地?
據全球各地的相關報告顯示,南非及澳洲礦業銷售額均告下跌,台灣經濟增長正逐漸放緩,英國經濟則已陷於衰退。自今年3月中以來,追蹤環球股市表現的MSCI全球指數更已下跌超過9%。
美國經濟放緩
同
樣,美國經濟亦漸告放緩;新增職位亦正持續減少;領取「食物券」(food
stamps)的人數更創歷史新高。隨着刺激開支措施有效期即將終結,正有大批失業者跌出延期失業救濟網。ECRI創辦人阿楚塔(Lakshman
Achuthan)最近重申他預計美國經濟將於今年收縮,同時指出用以正式界定經濟周期界限的相關數據,持續顯示經濟放緩的迹象。
【圖4】由彭博高級經濟師兼吾友亞馬龍(Rich Yamarone)提供。根據個人所持的另一套理據,他認為美國經濟即將步入衰退。他前周與筆者共晉晚餐,席間談及美國實質可支配個人入息下跌的問題。入息下跌之際,經濟自然難望增長。
John Mauldin是著名投資分析專家,他的每周通訊《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屬於首批為投資者提供免費而中立投資的資訊出版物,也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
Mauldin擁有極強的洞察能力,能解開最複雜的金融現象。他每周都會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的見解。他的評論清晰明確,對個人投資者和投資專業人士都甚有參考價值。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 John Mauldin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內容由《信報》翻譯,「前沿思考」及「跳出思維定式」分別於每周一、周四在《信報》 (精華版 )及信報網站 www.hkej.com(全文 )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