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7日星期二

張庭賓 2012年的中國已退到斷崖邊

伊朗戰爭、QE3、歐債危機、中國救市孰先孰後?

       
2012年的中國已退到斷崖邊


對於2012年的大國博弈和金融市場,即便過了春節,筆者仍感難以把握。

    
自2006年開始,本人每年年初都會撰文展望,基本都得到了驗證——《2006危與機:美國懸念和中國速度》,該文預計中國將加大金融改革力度(四大行上市和股改) ,美國未來兩年有可能遭遇金融危機;《警惕2007熱錢:為2008醞釀新亞洲金融危機》,該文警告人民幣加速升值將吸引巨量熱錢投機中國,股市將出現巨大泡沫,很可能在2008年奧運會後破滅;《抉擇2008:我們是否要擁抱一場全球金融危機》,警告中國須放慢金融開放步伐,否則會遭遇一場嚴峻全球金融危機的正面衝擊;《轉折2009:西方文明危機與中華精英使命》,它指出金融危機的根源是精英貪婪不受制約,如不反思改變,則將發生更深層危機;《2010-2014:全球紙幣危機與中國社會變革》,它預測主權債務危機即將在2010年開始爆發;如中國不能直面痼疾改革攻堅,將會以更嚴重危機倒逼出社會變革;《2011:人類文明昇級的最後倒逼機制將形成》,它指出社會動盪和軍事威懾將成為最新的競爭武器,中國一線樓市將在拐點後至少下跌30%。

    
然而,對於2012年,筆者雖總體認為挑戰前所未有,卻仍有些看不透的感覺。因為重大變數太多,而且相互間的聯動關係太複雜,就像圍棋下到對殺大龍最關鍵的時刻,必須眼觀六路,根據最新的棋盤落子,進行最細微的​​精算,博弈中的大國很可能因為一枚棋子走錯而滿盤皆輸。

    
這是大國的戰略博弈進入最後關鍵期的徵兆,也是人類社會前所未有的超級複雜的立體多維競爭:貨幣、金融、經濟、政治、社會、軍事等等將無所不用其極,大國間的合縱連橫,或在一個層面上聯合,在另一個層面上卻又相互拆台,都想在這個“剩者為王”的世界戰國時代笑到最後,成為最後的贏家,而很可能最後的結果是囚徒困境,甚至共同毀滅現代文明。

    
誰能是最後的贏家?不知道,因為目前筆者還算不出來。因為2012年很可能出現4個重大變數:一,伊朗戰爭;二,美國第三輪量化寬鬆;三,歐債危機失控,甚至歐元解體;四,中國遭遇嚴重經濟金融危機,被迫寬鬆貨幣救市。因為先後次序不同而有24種可能。

    
更複雜的是,這四者間有相互聯動的關係。比如,如果爆發了伊朗戰爭,波斯灣被封鎖3個月以上,國際石油價格將上漲到每桶150美元以上,如果糧價同時上漲1-2倍,中國CPI至少到10-15%,中國樓市可能自高點大跌50%,並引發嚴重的經濟金融危機。

    
但是,如果美國發動的伊朗戰爭不順利,又會對美元造成很大的衝擊。比如損失數十架飛機,激化美國國內反戰衝突,造成巨大政治成本;油價上漲會推高美國通脹,進而推高美國國債收益率,美國無錢支付更高利息,會更快推QE3。同時,由於歐洲對波斯灣石油的依賴小於美國,會給歐元以喘息的空間,歐元危機自解。

    
而歐元危機如果解決有道,有會反過來倒逼美國QE3推出。雖然歐元區因財政未能一體化的最大軟肋,曾被美元勢力的一連串組合拳打到了懸崖邊。然而,歐盟絕地反擊,歐洲央行祭出了絕招——LTRO三年期再融資,2011年12月21日推出規模高達4890億美元,巧妙地通過歐洲的商業銀行釋放流動性。 LTRO本質上也是量化寬鬆,所不同的是,美國式的QE是通過美聯儲直接印鈔買美國國債,通過政府來寬鬆;LTRO是央行借錢給商業銀行,利率1%,商業銀行再去買高收益國債(比如5-7%的西班牙意大利國債)進行套利,這樣就壓低了這些國家的國債​​收益率,避免了危機的擴大化,效果明顯。即通過商業銀行來量化寬鬆。

    
此招可謂極其巧妙,一石三鳥:1,通過商業銀行,即藉款有主;2,又可使商業銀行去買高息國債套利,增加利潤,降低資產負債;3,還可壓低國債收益率,緩解各國債務償息負擔。而且此招也無懈可擊,雖然歐洲央行增加了負債,但是歷史慣例中,標準普爾和穆迪可以給國家主權降級,但沒有給大國央行降級的先例,故此,它們對歐洲央行只能無可奈何!

    
如果歐洲債務危機緩解,歐元區可以再支撐6個月以上,歐洲的錢也不再流入美國,美國試圖通過收緊美元流動性而深化歐債危機的目的便不可能達成,而美國政府自己的資金鍊就難免斷裂,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它們只好先推QE3。而推了QE3之後,全球就會出現新一輪的貨幣濫發競賽,大宗商品價格大漲,中國通脹可能捲土重來。

    
還有一種邏輯次序是,中國為避免伊朗戰爭過早爆發,購買美國更多國債,配合美聯儲扭轉操作,將外管局的美元短期國債扭轉為長期國債;同時在美國的要求下,人民幣繼續升值與此同時,在中國境內的熱錢乘人民幣最高價時,兌換美元,大量外逃。可能出現的最壞情況是,在美國已經將中國外儲資產徹底套牢在美國長期國債的時候,美國攻打伊朗,熱錢加速外逃,由於中國外儲美元現金已經很少,容易變現的短期國債也很少,長期國債難以脫手,如果強行賣出價格會大跌,中國可能出現無法兌付離場熱錢的美元支付危機。為獲得美元,中國可能被迫拋出歐元國債,又加重歐債危機。

    
與此同時,熱錢大規模外逃,通貨膨脹快速上漲,被迫加息,將極大地收縮國內的流動性,樓價將大跌50%以上,對經濟和金融將造成超過1997年、2008年的衝擊。中國央行將不得不大放貨幣救市。

    
以上幾種邏輯均有發生的可能。問題是博弈的各方能否以最理智最果斷的出手應對,從現在歐美出招來說,它們對自己的關鍵利益所在毫不含糊,核心原則均是以政治軍事換取經濟利益,爭取生存空間,因為它們知道貨幣經濟利益才是根本;而中國的應對則不那麼清晰,為了外交政治的一團和氣而常犧牲經濟金融利益,一旦這種真實財富的輸血輸到了自身血液耗盡,一旦被咄咄逼人的利益訴求逼到懸崖邊,再後退一步就是嚴重金融危機的斷崖。在筆者看來,這個斷崖已經非常接近了。如果現在還不猛醒,很可能在2012年就會出現無可挽回的境地。

    
無論是中國歷史還是世界歷史,韜光養晦與委屈求和有著本質的區別,也有著完全不同的結果。前者是低調中不斷壯大實力,臥薪嘗膽,磨礪意志,嚴懲奸惡;後者是懦弱中不斷被抽乾財力,怨天尤人,消磨意志,姑息貪腐。未來1-2年,中國的大國意志是否能雄起,將是世界大變局中至關重要的新變數。真心地期待這個雄起不是在被一場危機席捲了過去30年財富積累之後。

    
誠然,我們關心大國國運,同時也關心中國人個人的財富命運,這兩者密​​切相關。在2012年接下來的日子裡,筆者將把握最新的動態,隨時判斷哪一個邏輯次序最接近現實,盡可能給財富迷途中的人們以啟發,為中國人財富保值增值力所能及的努力吧。

林行止:增印紙幣利率偏低內地推動金價看升

一、聯儲局二○○九年三月第一次及一○年十一月第二次「量化寬松」(QuantitativeEasing〔QE〕,二00一年三月日本央行首行此法,稱「量的金融緩和」),會帶來什麼長期效應(後遺症),至今仍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美國經濟因此沒有在「金融海嘯」中受致命重創,只是餘波所及,歐羅區經濟殘疾已不可救藥……。受惠於QE1和QE2的,最明顯的是金價!在QE1之前一個月的二00九年二月二十日,美元、歐羅、日圓及澳洲元金價依次為一00二、七九六、九四四一0及一五七二,在實際通脹率似有若無的條件下,至去周五的二月三日,它們分別上升百分之七十四、六十五、四十一和三點四(金價升幅多少與有關貨幣兌美元彙價強弱成反比)。短短三兩年有此升幅,金甲蟲「飲得杯落」!

「量化寬松」意味聯儲局「曲線」印刷美鈔,QE接踵而至,等於貨幣供應量增幅遠遠大於黃金產量,後者價格上升,天經地義;雖然實際通脹因種種因素而漲不起來,然而,聯儲局(其實是包括人民銀行在內的各大央行)開動印鈔機,大眾普遍有通脹心理預期,黃金有抗通脹功能的傳統智能(在投資市場,投資大眾雖然眼睛雪亮但由於時機拿捏不准經常虧損離場,「傳統智慧」靠不住)根深蒂固,金價升幅因此可算淩厲。

在投資黃金上,傳統智慧不可靠(上世紀六十年代名家葛爾布萊斯〔J.K.Galbraith〕已有令人信服的分析),從走勢看,黃金早與通脹脫鉤,這即是說,如今通脹低位徘徊,金價升勢甚勁,日後通脹甚至惡性通脹肆虐,金價掉頭而下,亦未可知。一加一等於二是簿記員的計算,會計師、核數師和不隨波逐流的投資者,各有各的盤算,可以肯定的是一加一不等於二,這等於說投資理論要活學活用,隨機應變。

事實上,自從一九七一年八月十五日尼克遜總統宣布美元與金本位兩不相幹之後,金價有一段時期與通脹共進退,不過,金價與通脹同步升降的情況,近年已變調;從種種跡象看,黃金已成為「政治金屬」(PoliticalMetal)。「政治金屬」等於說金價受政府操控!

金價與通脹無關(說關系不大便沒語病吧),卻和利率多少有關。在這種情形下,雖然從0九年二月至今美元金價—即使昨天微挫,已升了七成強,而聯儲局主席貝南奇在龍年正月初三(一月二十五日)斬釘截鐵地宣布「零息政策」(ZIRP,Zero Interest RatePolicy)會維持至二0一四年,意味持金沒有(只有極低)資金成本(持實金當然有存倉成本及手續費),「零息」具鼓勵投資者購金的作用,彰彰明甚;在這種環境下,表面理由是美國政府由於大選在前不能「節約」而其實是「大花筒」死性難改,一月底國會批准現年度財赤一萬二千億美元(見一月十一日本欄的「預測」),恐不夠用,要追加;加上QE3呼之欲出,看來黃金美元價仍在上升軌道之中!經過「金融海嘯」之後,大家知道投資銀行家的話不可盡信,惟一月下旬摩根士丹利致客戶的通訊指中國和印度央行大購黃金,使它達致「未來兩年每季金價(quarterlygold prices)都上升」的預測,則不妨參考(它還看好數種持有巨額現金的金礦股。這是題外話,表過不提)。

二、事實上,在各國爭印紙幣、利率近零及歐羅財政危機沒完沒了的情形下(即使希臘問題解決,葡萄牙、意大利等的財難馬上提上議程),有餘資且「自愛」的國家都在吸納黃金。俄羅斯「收金」近五年;伊朗央行則揚言拋美元購黃金已久,德黑蘭總商會(ChamberofCommerce,和香港的不同,應為「國營機構」)二月一日公布該國有美元外儲一千二百億外加九百零七噸黃金(用意在指伊朗有的是錢,不怕西方國家禁運升級),如果所言不虛,這些黃金為近年增持(據說平均購入價僅六百美元),令伊朗取代俄羅斯成為世界第八存金最多的國家。

據路透社(Thomson ReutersGFMS)透露,中國和印度人民對黃金有偏好,去年兩國消費者購金量占全球百分之四十二。美元外儲多得不得了的中國,黃金交易非常活躍,去年上海期交所的黃金期貨成交額便「按年」增百分之一百七十九(金額達五萬一千億人民幣)。中國人收藏黃金,傳統習慣固是原因(在近千年的紙幣曆史中,人民有多次因為政府狂印鈔票令其購買力「插水」的慘痛經驗),而過去兩年的負利率以至股市和樓市俱乏生氣,亦為不可忽視因素。

以中國現行政治制度,政府不准許不鼓勵的事是無法興旺起來的。在現階段,北京鼓勵人民投資黃金。揆其原因,第一是購金有減少市上遊資的效應,這意味可用於會影響民生的投資的資金相應下降;第二是政府因此會進口更多黃金,藉之使貿易盈餘收窄(據說去年中國進口四百噸黃金,以現價計約二百四十億美元,為全年一千五百五十億貿盈的百分之十五);第三、在必要時,政府有能力有「工具」可隨時充公或強買「私人藏金」,這點想法香港人聽來像天方夜譚,但內地「先富起來的人」知道政府的「厲害」,對此多少有點憂慮,這正是為什麼那麼多內地人設法把資金移出境外的底因!當然,去年內地美元金價升百分之十點四,面對樓股雙疲,有較多資金流入金市,不難理解。據北京政府公布而西方論者不敢盡信的統計,中國目前的存金為一千零五十四噸(○三至○九年間增加四百五十四噸),但民間藏金達三千五百餘噸。公私加起來中國國境內有黃金四千五百五十四噸,約為美國存金八千多噸的百分之五十五;中國私人購金熱潮若持續,到了二○二○年,中國國境內的存金極可能比美國的多!

人民幣供應量大幅增加,亦是在樓股似無可為的情況下使黃金受惠的主因。去年M2「按年」增百分之十三點六(與同期金價升幅相若),實際數字為八十五萬二千億人民幣(約合十三萬五千億美元,同期美國M2九萬六千億、日本十萬零五百億),那等於人民幣成為推動金價上升最重要的單一貨幣,這種情況令內地投資者更傾向持有黃金,理由有二。第一是過去數年尤其是「金融海嘯」之後,人民幣彙價強勁,持之有益,但未來是否如此,以近來「人民幣再升空間有限」之聲甚囂塵上看,人民幣兌美元升勢也許大幅放緩甚且「暫停」;第二是紙幣印得多而利率與通脹率平行,貨幣購買力下降的可能大於一切。僅此兩端,在股樓低迷之下,內地人民購金的熱潮只會加熱而不會降溫!

和對所有物資的價格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一樣,內地購買力不容小覷,這是金價仍應看好的原因。

國產龍年生肖記念幣

上星期收到信有得攞,今朝出去搞掂佢先....

遲下再影個的高清版本


Hang Seng RMB Gold ETF Offering a Fee Waiver

又多一款黃金ETF出爐,都係個句,要賣就賣實物。



As released here on SD a little over a week ago, the Hang Seng is launching a yuan-denominated gold ETF this month.  It is being marketed as "the world's first-ever RMB denominated gold ETF providing a unique investment choice putting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gold, the RMB, and ETF's all under one roof."  They are even offering a handling fee waiver for subscription between February 6th and 8th!

I spent some time this morning looking deeper into the ETF, not because SD readers are likely to be interested, but to examine how the fund will operate.

Upon my research conclusion, you just wonder who in their right mind would invest in such an ETF.  If you want a currency hedge, the solution remains the same, just buy the PHYZZ and take possession! 

From Hang Seng
IMPORTANT RISK WARNINGS / FUND INFORMATION FOR HONG KONG INVESTORS

Hang Seng RMB Gold ETF (the "Fund") is to provide investment results denominated in Renminbi ("RMB") that, before fees and expenses and other hedging costs, closely correspond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ondon Gold Fixing Price in US dollars ("USD").  The Fund will seek to hedge against the foreign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between RMB and USD so that its performance in RMB will, before fees and expenses and other hedging costs, track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ondon Gold Fixing Price in USD as closely as possibl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und is not expected to be materially affected by the foreign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between RMB and USD.  However, investors will be subject to the foreign exchange rate risk when they realise their investment and convert the RMB proceeds into other currencies (for example HK dollars).

The trading price of the Fund's units on The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 will be subject to market forces and may deviate significantly from the Net Asset Value per Unit.

The Fund primarily invests in gold bullion.  There is no guarantee that the price of gold bullion will appreciate.  The Fund may experience greater volatility and may be adversely affected by the performance of industries and sectors or events related to gold and to its production and sale and will cause a fall in the price of the Fund.

The custody of gold bullion for the Fund is different to custody arrangements typical in mutual funds/unit trusts which invest in equities and bonds.  Among which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gold bullion held by the Custodian may be lost or damaged and such gold bullion may not be insured.

The Fund is denominated in RMB which is currently not freely convertible and is subject to exchange controls and restrictions.  The Fund is subject to risks associated with RMB including RMB foreign exchange risk, RMB hedging risk, offshore RMB market risk and RMB trading and settlement of Fund's units risk.

The London Gold Fixing Price is quoted in USD.  The Fund will enter into a series of swaps with the Swap Counterparty to hedge against the foreign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between RMB and USD.  In the event of an insolvency or default by the Swap Counterparty, the Fund may be exposed to RMB/USD foreign exchange risk on an unhedged basis.

The Fund is also subject to tracking error risks, risks associated with passive investments and risks of concentration in a particular commodity (i.e. gold).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investors may lose a substantial part of their investment in the Fund.
Investors should not only base on this marketing material alone to make the investment decision, but should read the Fund’s offering documents (including the full text of the risk factors stated therein) in detail.

金價曆史重演?Noway!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2012年2月7日


畢老林:金價曆史重演?Noway! (2012-02-07 08:50:30)


轉載▼


2月6日,周一。《紐約時報》專欄作家FloydNorris本月2日發表題為〈聚焦黃金,曆史重演〉(In a Focus on Gold, History RepeatsItself)一文,很有趣。單看標題,大家猜猜Norris看好還是看淡金價?顧文思義,題中既有曆史一詞,作者撰此文旨在鑒古知今,彰彰明甚。然而,他說的是哪段曆史?


文章的背景,乃1980年美國總統大選。各位只須回想上次黃金牛市終於何年,作者口中的「曆史重演」是什麼意思,答案已然寫在牆上。不錯,Norris對金價前景是悲觀的。老畢當然不會認同他的看法,但Norris在文中憶述的那段塵年舊事,放諸今天卻別具意義,值得洗耳恭聽。


「花生」對「牛仔」
1980年,美國仍在努力撫平越戰遺創,卡達執政四年,經濟萎頓通脹高企,伊朗人質事件令「花生總統」管治無方軟弱無能的形象更加深入民心。在人心思變強弱懸殊下,1980年「政壇牛仔」列根與「花生總統」卡達的對決勝負如何,在正式投票前已不問可知。


然而,這場發生於三十二年前的選戰,從金價的角度看有其他大選所無的特殊涵義,這正是FloydNorris翻箱倒篋舊事重提的原因。


「花生」對「牛仔」大選於1980年舉行,其時美元與黃金脫鉤已近十年,以共和黨挑戰者身份問鼎總統寶座的列根,把通脹失控歸因於貨幣體制缺乏「實物」作後盾,央行印鈔隨心所欲。競選期間,列根三番四次提及一旦入主白宮,必第一時間成立「黃金委員會」,認真研究黃金在貨幣體制中應扮演什麼角色。


列根當選後坐言起行,「黃金委員會」於1981年成立,惟在許多人滿以為委員會必為美國恢複金本位制定下時間表路線圖下,除了研究發行與南非富格林競爭的本國金幣等無關痛癢的細微末節外,「黃金委員會」的結論是維持現狀,恢複金本位制雲雲,不知從何說起。金價在報告面世前已見了頂,隨即陷入長達二十年的熊市。


在「黃金委員會」一事上,列根難逃出術之嫌。競選期間,「政壇牛仔」為爭取選票,一方面暗示上台後將歇盡所能令美國貨幣體制重納正軌,另一方面卻在委員會的組成上盡挑畢生反對金本位制之士。換句話說,他在競選時不過承諾研究黃金在貨幣體制中的角色,可從沒有保證委員會必然得出恢複金本位制的結論。這就好比特首參選人在「競選」期間許下「當選」後設立專責小組研究複建居屋,但小組成員卻由強烈反對公營部門插手私樓人士主導,其理一般。


效列根故智
Norris重提舊事,乃因共和黨總統提名角逐者之一、前眾議院議長金里奇(NewtGingrich),上月於南卡羅萊納州初選效列根之故智,承諾一旦當上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並在大選中擊敗奧巴馬,他將一如當年的列根那樣,成立「黃金委員會」。此招一出,金里奇在南卡州初選果然報捷,壓倒大熱羅姆尼(MittRomney),但在接著舉年的佛羅里達州初選卻再次大敗於後者,「黃金委員會」是否真的管用,有待證明。


值得一提的是,與列根不同,金里奇揚言一旦入主白宮,「黃金委員會」主席重任將由二人分擔,一為《真正的金本位》(The True GoldStandard)一書作者Lewis Lehrman,另一為著名「金甲蟲」、Grant"s Interest RateObserver創辦人兼主編Jim Grant。


二人立場天下皆知,在他們領導下的「黃金委員會」,於恢複金本位一事上將得出什麼結論,不讀報告也可思過半。


在共和黨總統提名形勢中,羅姆尼領先優勢太明顯,金里達要絕地反彈,必須出奇制勝。在一眾對手中,由始至終義無反顧支持金本位制的,只有從政多年一直主張廢除聯儲局的保羅(RonPaul)。在共和黨連場初選中,保羅雖一仗未勝,惟其表現卻出乎許多認定此人「unelectable」的論者意外。更重要的是,不少投資界名人如「債王」格羅斯和「末日博士」麥嘉華,最近相繼站出來力撐RonPaul。金里奇的策略,顯然是「盜用」保羅的政綱,然後把自己包裝成共和黨內唯一有機會擊敗奧巴馬的總統候選人,以此爭取原先擁戴保羅的人改為支持他。然而,在提名路上,金里奇可以走得那麼遠嗎?


FloydNorris要說的是,不管1980抑或2012年,當政客在金價屢創新高時圍繞黃金說三道四,金價可能已經見了頂。問題是,以上世紀的眼光看本世紀的金市,恰當嗎?


著名基金經理格蘭瑟姆(JeremyGrantham)創辦的GMO上月發表了一份評論金價的報告,其主要論點是持續十年的黃金牛市,最大動力來自新興經濟體需求。此說雖了無新意,但報告中列舉的多項統計,卻令人耳目一新。GMO對過去十年黃金需求的不同來源作出比較,發現在29,342公噸的總需求(包括投資與珠寶)中,發達國買下7,200噸,比率為25%;近年受到媒體吹噓的黃金ETFs,十年來在總需求中占去2,200噸,比率不足7.5%;中俄兩國央行期間雖買入1,050噸黃金,惟其他央行淨沽出3,300噸,意味央行因素整體而言對黃金需求不利。


新興市場需求強勁
新興經濟體對黃金的零售需求合共23,200噸,在過去十年29,342噸全球總需求中,占比高達79%,僅中印兩國便占去其中9,000噸,比全部發達國需求加起來還要多,且四倍於期內黃金ETFs的需求!


以上因素,在「政壇牛仔」決戰「花生總統」的年代並不存在。再說,列根在「黃金委員會」一事上也許欺騙了選民,惟他上台後委任的聯儲局主席伏爾克卻是如假包換的通脹鬥士。在「雪茄伏」治下,美國不必恢複金本位制,通脹也無法抬頭。今天在位的貝南奇,卻連黃金的貨幣功能亦予以否定……2012年將成為1980年的翻版?No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