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1日星期日

黃金大反攻日

何文俊
上周提到,聯儲局於2005年11月10日公布,將於翌年(2006年)3月23日起停止公布M貨幣供應總量,而金價在聲明公布的同一個月內升破499.5美元的二十二年高位,並於12月1日攻破500美元大關,展開其火箭之旅。
2005 年11月的確是一個奇妙的月份。翻查紀錄,金價於11月16日和17日連續兩日急升,合共升逾17美元(3.73%);於11月16日,美滙指數「吻別」 92.63的高位,並於17日展開漫長的下跌,半年後更正式跌破90點水平;往後至今五年多,不管金融海嘯有多大及經濟環境有多壞,都未能重返90點水 平。
05年重大轉折
換言之,金價爆升美元趨跌的轉折關鍵,就是2005年11月中前後。究竟當時發生什麼事?
從 當時美國經濟的基本面,着實看不出任何端倪:聯邦基金利率處於上升周期(當月升至4厘)、美滙指數連升三個月且剛剛上破90點關口不久、通脹於兩個月內由 高位4.7%急降至3.5%,以及油價更由高位近69美元連跌三個月至57美元。按照當時形勢,金價不倒已經偷笑,要反過來爆升,看來完全沒有條件和道 理,也沒有指望。
然而,就在最不可能的時刻,美國政府一個決定,令整個局面出現改變,不可能變成可能。
2005年10月和11月是全球黃金投資者永遠不會忘記的兩個月份。10月24日,時任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宣布提名貝南奇為新一任聯儲局主席;11月16日,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同意該項任命,貝南奇於翌年2月接替退休的格林斯平。
當時市場一般對貝南奇的認識,主要在於他對大蕭條的研究,以及設立通脹目標的主張。不過,對於觸覺較為敏銳的黃金投資者來說,貝南奇獲得任命,對投資市場的啟示,可能遠遠大於對經濟走向的啟示。
在 這些投資者眼中,貝南奇既是研究大蕭條的專家,又是金本位的敵人,更是金價起飛的恩人。2004年的一次公開演說中,時任聯儲局理事的貝南奇把金本位打成 經濟衰退的禍首(the existence of the gold standard helps to explain why the world economic decline was both deep and broadly international),因為其導致貨幣政策失去彈性並容易出現全球緊縮。
放棄金本位是擺脫蕭條達致復蘇的良方,具體措施包括政府發 債購買私人資產,而聯儲局則以新印銀紙向政府買債,加上減稅等財政政策,便可達致佛利民所謂「從直升機上擲錢(helicopter drop of money)」的效果,helicopter Ben(Ben 為貝南奇名字)的威名遂不脛而走。至於此舉對美元滙價的影響,各大小經濟學教科書均有討論,不贅。
貝南奇推波助瀾
既然主張金本位棄不足惜,大印銀紙抗擊通縮又名正言順,貝南奇自然認為黃金不值一哂。因此,當金價於去年6月升抵1200美元時,貝南奇不得坦承自己不太了解金價走勢,且把升勢演釋為預期通脹升溫的「市場噪音」。
到了今年7月13日,貝南奇更乾脆表示黃金不是貨幣,聯儲局持有(世上最多的)黃金儲備僅傳統使然;結果當日金價大升近15美元,至1582美元,更於7月18日乘債務上限爭議升破1620美元。
事態至此已經相當清楚:在宏觀環境萬般不利金價的情況下,一項終止公布廣義貨幣供應的聲明,以及一個主張以印鈔機對抗通縮的聯儲局主席之任命,不但把局面完全扭轉,更引發美元與金價走勢的結構性轉變。
金價的最強後盾,捨我「奇」誰?
交通銀行環球金融市場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