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1日星期三

小心黃金起泡沫

作者:Arcus Research駐東京分析師 彼得•塔斯克 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

聖經中一個有關人才的寓言故事給黃金市場提出了及時的警 告。在這個故事里,主人將自己的家產分給3個僕人。前二個僕人都把資金用來做生意,獲得了不俗的利潤。第三個僕人害怕虧損,把分得的錢埋在了地下。主人稱 贊了前兩個積極理財者的表現,卻把這個金本位支持者拋棄在“外面的黑暗”之中。
在當今世界,實際上很多財富正被埋入地下。所有被開採出來的黃金都還在世上。根據目前的金價,總價值約為8萬億美元。這意味著全球正把與德國、中國 和日本股市總市值大致相當的資金,用於儲存這種不能開花結果、也不能使用的資產。黃金最近令人眩暈的上漲——隨後突然下跌,上周周二至周三,金價每盎司下 跌了160美元——一直被歸因於投資者對銀行體系、紙幣以及工業國家的政治領導力喪失了信心。
擔憂肯定是一個原因。當美國自由主義政客、長期批評美聯儲(Fed)的羅恩•保羅(Ron Paul)最近透露,他的前十支持股都是黃金和白銀礦業股票。這一消息在博客界引起了普遍反響。按照黃金和白銀博客(Gold and Silver Blog)上的說法,“保羅已採取措施保護自己不受美聯儲政策最終會對美元價值造成的災難性影響。美國普通人最好追隨他的腳步。”
黃金交投清淡,供應受限,因此如果美國人真的涌入黃金市場的話,金價可能會進一步大幅上漲。但是不考慮價格的話,黃金是一項安全資產嗎?
歷 史經驗表明並非如此。上一次黃金牛市始於1971年,當時,時任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鬆(Richard Nixon)關閉了“黃金窗口”,結果導致黃金井噴式上漲10年。在上一次拋物線式的金價飆升過程中,購買黃金被證明是一個災難性的決定,因為接下來黃金 進入了一個長達20年的熊市,黃金實際價格下挫80%。
現在距離戈登•布朗(Gordon Brown)出售英國央行(BoE)黃金儲備已過去10年,此舉標志著熊市的結束。此後,金價已上漲6倍。這一漲幅雖不及上世紀70年代的15倍漲幅,但 仍可與那些著名的股市過度上漲的例子相提並論,例如上世紀80年代的日經指數(Nikkei)、90年代的納斯達克指數(Nasdaq)以及2004年至 2008年的上證綜指。
另外,上世紀70年代黃金出現牛市,正值各工業國通脹全線飆升,而政府債券處於毀滅性熊市。黃金狂熱只是投資者從金融資產逃向硬資產這一更廣泛趨勢的一個側面。而這一次,政府債券處於牛市,收益率位於幾十年來低點,而CRB大宗商品指數仍徘徊在2006年水平。
這種錯亂的結果是,按實際價值計算,本世紀的黃金牛市實際上已可與上世紀70年代的瘋狂漲勢匹敵。那麽,現在為什麽還要投資黃金?為什麽不通過股票自保?畢竟,私營企業發行的股票也是一種貨幣,股票持有者不同意,其供應量就無法增加。
有人可能辨稱,鑒於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創下的巨大漲幅,目前美國股市並不廉價。確實,但即便如此,股票也比黃金便宜。自1971年以來,標普500指數實際上漲了100%,而實際黃金價格卻已上漲700%。
多次經歷大幅修正的股市看上去表現更好。相對於黃金,日本東證指數(Topix)以前只有一次比現在更廉價,即1980年上一次黃金狂熱的最後階段。
美國房價目前的情況可能也類似。相對於黃金,Ofheo房價指數還不到1980年低位的10%。房子可以住人。公司股票可以產生紅利。黃金卻什麽都 不會產生,因此無法憑借其本身對它估值,而只能作為衡量投資者對其它資產厭惡程度的指標。黃金不會成為價值儲存手段,而是註定將遵守泡沫動力學。當泡沫破 裂時,黃金通常會回歸泡沫前的估值。2001年,黃金的實際價格並不比1972年高。如果歷史重演,這將讓黃金看漲者“哀哭切齒”,就像故事中的第三個僕 人那樣。
本文作者是Arcus Research駐東京分析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