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6日星期六

撈底王一李和聲,大爆金融秘史,

今期壹週專訪

財經人物


金融元老李和聲,白手興家,見證香港金融界成長、起跌,以及富豪不為人知的發跡路,儼如一本金融活字典。四年前退休,最新身份是中文大學和聲書院創辦人,一圓少時「大學夢」。

股市風大雨大,動輒千點上落,人人怕股災重臨。 八十四歲的李和聲,大唐金融(1160)主席,中文大學和聲書院創辦人。入行七十年,親歷四次股災,試過差點傾家蕩產,也曾未卜先知,逃過一劫。眼前的風浪,一語戳破,大戶做世界,散戶不想任魚肉,可棄股投金。 上海出生,李和聲十四歲入金行做學徒,十九歲自立門戶。解放後來港,由出市代表搖身一變,成為順隆證券老闆,是首屈一指的富豪御用經紀、股壇打手,客仔包括首富李嘉誠、六叔邵逸夫、南豐陳廷驊及已故船王趙從衍等。 一生游走金、股、富豪之間,見盡起落興衰,老來仍火力十足的李和聲,道出一段段鮮為人知的金融秘史,從上海幫與廣東幫連場金戰,到富豪發股災財等,幕幕精彩。

金戰
如今,樓、股皆尋底,李和聲睇好黃金,近日金價跌穿一千七百美元,「歐美遲早唔掂,好多國家一有錢就買黃金!上二千元好閒,唔會跌低過千五,可以炒波幅。」炒金出身的李和聲,十九歲已在上海開設金行「生大永」,賺得第一桶金。這時,遇上解放,被共產黨劃為「老闆級」,公司沒了,換來半年牢獄之災,出獄後由朋友介紹來香港順隆銀號打工。「老闆叫陳亦農,曾管理南京中央金庫,偷咗好多黃金出來。」李和聲來港時,上海幫與廣東幫的黃金大戰打得如火如荼。這場金戰對香港金融業影響甚深,但記載卻離奇地少,只知上海幫大敗,而廣東幫銀號,包括恒生、永亨及廣安等,後來都飛黃騰達,成為舉足輕重的本地銀行,而廣東幫之首,正是有「炒金權威」之稱的恒生創辦人何善衡。


金戰起源要由上海說起。「二戰後,上海通貨膨脹好犀利,貨幣好亂,由軍票、儲備券、關金券、老法幣,再到金元幣,所以上海人鍾意揸黃金。」上海幫來港後在市場狂掃黃金,廣東幫就由倫敦等地買金來港,沽予上海幫。「四八年香港唔俾黃金入口,好多黃金先運去澳門,再走私來香港。」當時國際黃金每盎司35美元(下同),「上海幫一路買上去,37、38、40、42、45……需求太大,金商交唔切金俾我哋。」沒有實金交收,就要給利息,上海幫狂加息。「最後廣東幫交唔到貨要賠差價,但俾唔起。」這時,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拍板「折價」。「由45折到36,一刀切!上海幫見財化水。」 根據金銀貿易場的資料,由於炒賣極盛,貿易場曾於四九年兩度停市折價,當年的理事長,正是廣東幫指揮官何善衡。李和聲形容上海幫是「盲頭烏蠅」,沒有吸取教訓,韓戰時再次掃金,廣東幫乘勢猛沽,爆發第二輪金戰。「金價再炒上40、42,但戰後又急跌,上海幫兩鋪輸清光。」

富豪打手
金戰年代,李和聲只是上海幫內一個做黃金買賣的從業員,卻因此結識不少城中赫赫有名的富豪,如船王趙從衍、董浩雲等,「嗰時陳廷驊都未發跡。」趙從衍兒子趙世曾出名風流,原來其父親當年也迷倒不少女仔。「佢好鍾意唱京劇,一星期唱三次,長得高大有型,都好風流㗎。」何東爵士次子何世儉,更是李的伯樂兼恩人。五六年,李和聲頂手順隆做老闆,孭起前老闆欠下的債務,何世儉無條件借錢予李。「佢喺上海已經係我哋客仔,鍾意儲黃金,佢唔想做股東,但信我,覺得我哋為上海幫爭氣!」


李和聲幫富豪客仔「搵唔少錢」,最經典是包玉剛收購九倉一役,李在收購前為客仔密密掃貨,再轉售予包玉剛,「嗰次,我幫高福全(第一代澳門賭王高可寧 兒子)賺咗九千萬。七二年,邱德根將遠東上市,股價由$3(港幣)炒上$35.8,都係上海幫捧佢!」除上海幫外,還有首富李嘉誠,六十年代金融淡靜,李和聲轉行做膠花,與李做行家。「我哋公司喺土瓜灣,李生喺北角,做膠花出口,其他人淨係識做塑膠花,李生夠膽創新,搵我哋為膠花加工絨面。」五、六年後,李和聲重投股壇,李嘉誠成為順隆的長期客戶,一直幫襯到九七金融風暴前。

全文:
http://kornhill.dyndns.org/next/magdetails.php?book=4&issue=1133&page=031655243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