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6日星期日

詭異的數據:11月中國外匯占款減少736億元



2012年12月14日18:49 文/ 米小兜新聞頭條


在美國推出QE3、人民幣連觸漲停、香港金管局頻頻出手承接美元的背景下,11月中國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數據超出市場人士預期,不但沒有增加1000億元以上,反而減少了736億元。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是資本外流的表現,但也有分析人士不認同。


中國央行週五公佈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顯示,截至11月末,中國金融機構外匯占款餘額為人民幣25.719萬億元,低於10月末的25.792萬億元。 10月份外匯占款增加人民幣216.25億元。


與此同時,財政性存款也較上月減少了1149億元。如下圖所示(點擊查看大圖)。


在年末財政性存款集中投放的背景下,財政性存款減少符合市場人士的預期,也是近期銀行間貨幣市場資金面延續寬鬆態勢、央行逆回購縮量的重要原因。


但外匯占款減少卻讓不少市場人士感到非常意外,市場普遍預期11月中國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會大幅增加。原因如下:


1、美國推出QE3(本週三又推出了QE4);


2、熱錢大量湧向香港,金管局頻頻入場拋售港元抑製本幣升值;3、人民幣逾一個月陷入漲停僵局(儘管事實上沒有明顯升值)。


《華爾街日報》指出,


外匯占款數據包含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外匯買賣金額,但主要反映央行的外匯交易情況。分析師將該數據視為衡量海外資本進出中國的替代指標,因為流入中國的外匯多數被出售給中國央行。


有分析人士認為,在強制結售匯制度取消以後,部分外匯資金從央行轉移至私人部門手中。然而,中國央行12月11日公佈的另一項數據顯示,11月金融機構外幣存款減少了19億美元。


華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教授、社科院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煜輝認為:


8、9、10、11月所謂殘差(外匯占款-順差-FDI)分別為-2383億,-972億,-2332億;這其中剔除掉外匯存款增加的部分,剩下的為-2217億,-1048億,-2092億,-2595億;與此同期這4個月的外匯貸款量還相當大,總共766億美元。這不僅僅是簡單的不結匯,形成外匯存款上升的概念,而是資金出境了。


對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兼職教授趙慶明有不同看法:央行公佈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顯示,11月外匯占款為257187.64 億元,比上個月減少736.23億元。在市場上,幾乎天天出現漲停,且企業和個人外匯存款月減少19.21億美元的情況下,竟然外匯占款會出現如此大的負增長,這裡面一定有蹊蹺,如果解讀為熱錢流出,則大錯特錯。


另有分析人士認為,香港金管局承接的熱錢並非來自歐美,恰恰是來自中國內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