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8日星期六

量化寬鬆:未來是通縮,還是通膨?(7)

朱冠華

貨幣載體可以持續多久?

美聯儲印了這麽多鈔票,卻無法使得物價出現接進通膨率的上漲,主要是某些因素成為這些貨幣的載體,使得貨幣擴張速度趨緩造成的。問題是,這些載體可以維持多久?

以下幾個東西成為貨幣載體,使這些貨幣無法流入美國實體經濟,或者減緩了流入的速度。

1.超額準備金

2.國債

3.股票

4.金融衍生產品

5.國際美元

1.超額準備金

造成美國物價沒有飆漲最大的原因,主要來自超額準備金。



過去,美聯儲投放多少基礎貨幣,這些貨幣數量都會在市場上流通。但是因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所以美國銀行業不敢大舉放貸,寧願將錢存放在美聯儲內吃了0-0.25%的微薄利息,使得廣義貨幣擴張無法大幅度增加,減緩了物價上漲的壓力。當然,另一原因就是民間無力像過去那樣大舉借貸了!(雖然有上市公司借貸來回購股票,沒記錯數額高達5000億,如果是真的,那未來股市很危險。)

美聯儲在QE3中,每月購買400億美元的MBS,其是正反映了美國銀行體系的脆弱。但是很多經濟學家卻看不透這點,還高喊美國復甦,真是十足白癡。

因為在部份準備金制下,商業銀行可以憑空造錢,只要有人來借錢,別說每月400億,4000億也有能力借出去。但是現在卻搞到要中央銀行借錢給人買房子,這不是反映美國銀行業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嗎?

2.國債

因為資金大量流入國債市場,雖然使得國債出現價格上漲,但勢也減緩了物價上漲。但是,這不是長久的載體。因為美國政府對國債的需求遠超於市場資金所能提供,所以美聯儲才需要在QE4中每月印450億美元的鈔票來購買國債。從長期趨勢來看,有限的市場資金會對國債的購買力會逐步見少,美聯儲則會逐步增強,鈔票會越印越多,推動物價上漲只是時間問題。至於那些認為經濟好轉,美聯儲會逐步減少購債行為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美聯儲已經連續四次QE了!實際上,當中央銀行出現這麽大動作的印鈔行為,就注定它無法停下來。

3.股票

和國債的原理一樣,它吸納了大量的貨幣,使得股市發生價格膨脹。但是股市的價格膨脹畢竟不同於物價膨脹。股市膨脹不會被市場視為壞事,除非泡沫崩潰。

這五大載體鎖住了相當數量的美元,大部分美元只造金融體系內的上層階段自己流轉自己玩,向下流入實體經濟的美元每年只以約9%的速度成長。因為CPI數據的造假,9%的物價上漲,CPI顯示的也只不過是2-3%。

要引發市場緊張的5% CPI,實體經濟的美元流入量最少必須擴大到20%!

還有一點不要忘記,貨幣膨脹傳輸到物價膨脹在正常情況下有一、二年的滯後效應。經濟蕭條的時候可能會拖久一些,所以觀察現在的物價和CPI是沒有意義的。

你要記得一件事,印鈔而不會出現物價上漲,歷史從來沒有這種情況出現。所以,不要幻想美國是唯一可以例外的。

4.金融衍生產品

美國銀行業持有數百兆金融衍生產品,這些金融產品一旦到期,就需要清算。當然,清算的數額並沒有幾百兆美元這麼多,而只限於利率差價,所以只有很小的數目。但是幾百兆很小的數目,就是很大的數目。一旦這些衍生產品轉化為貨幣,就會使得貨幣流通量大幅度增加。

5.國際美元

美元作為國際貨幣,有超過2/3美元在外流通,這減緩了美元物價上漲的壓力。不久前,有一篇新聞報導,說美元在外的流通量增加了42%,以此來證明美元強勢。

這觀點是有誤導性。

42%增幅不能證明什麼,尤其和300%基礎貨幣的投放,以及同樣42%的廣義貨幣增加,美元的國際流通量增幅並沒有實際增加。實際上,雖然歐元因為歐債問題而使得外匯儲備比例減少,美元也沒有因此增加。按比例計算,美元仍處於低位。

因為,其他國家開始儲備黃金,或者新興國家或北歐國家的貨幣了!尤其在金價大跌的今天,全球央行仍大量購買,這點足以看出全球央行對美元所謂的強勢毫不信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