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John Authers 撰文指出,官方提供的中國經濟數據真實性令人懷疑,研究中國市場可能需要更加客觀可靠的方法。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家Emi Nakamura通過分析恩格爾曲線的增提移動,發現我國目前通貨膨脹高於預測值,而消費增長則被高估。
“沒有人真正相信中國官方提供的數字。”
Authers寫道:
對世界各地研究中國經濟的人而言,首先面對兩個難以回答的問題。首先,是否經濟增長會持續,是否存在泡沫;其次,相關數據是否真實。面對第二個問題,幾乎沒有人能給出肯定的回答。連李克強總理也說過,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數字是“人造的”,不可信。
這些不懂中文的研究者們始終希望能找到一些更可靠的數據。有人通過電力供應來判斷經濟形勢。相比經濟總量而言,用電量不太可能被操控,某種程度上也能體現經濟形勢的變化,比如2008年底電力供應大幅縮水。
經濟領域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增長”和“通脹”。奧瑟茲認為中國經濟確實如官方文件中顯示的一樣,保持增長,這個毋庸置疑。但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長期穩定的經濟增長,在長達二十年的時間中保持平均9%的年增長。此外還有中國特別低而且穩定的通脹率。
目前實際通脹比官方數字更高
以Emi Nakamura為首的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家的初步研究成果表明:我國目前的通脹程度被低估,而消費增長則被過高估計。九十年代的情況則恰恰相反,通脹被高估,消費增長實際更高。
該項研究以恩格爾曲線(Engel Curve)為基礎,研究實際通脹和消費水平的問題。恩格爾曲線以德國十九世紀後期統計學家恩格爾的名字命名,顯示消費者在收入與對某種商品的需求量的關係。根據恩格爾的理論,人們的富裕程度,與他們食品開支比例成反向關係;也就是說當人們越富有,花在吃上的錢相比總收入就越少。
然而Nakamura發現,收入水平並不是食品開支的唯一影響因素。恩格爾曲線會根據經濟情況整體移動。
根據官方數據計算得出的結果,90年代末的中國,恩格爾曲線整體下移,也就是說家庭的實際開支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食品開支反而減少了,這種情況在各個收入階層都有體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國民的富裕程度比官方文件報導的增長更快,或者因為通貨膨脹在食品方面體現不強。
在2006-2008年期間,就在中國巨額經濟刺激計劃和美國次貸危機的前夕,恩格爾曲線上移——在同等收入的前提下食品開支增長——這標誌著通脹比官方數據更高,而經濟增長實際更低。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2007年養殖場豬瘟導致的豬肉價格上漲引起的。 Authers推測,因為食品價格上漲,導致其他方面的消費降低,中國政府因此有所“行動”。官方公佈的數據總是帶有粉飾色彩。
Nakamura的這項研究代入其他方面的消費,比如服裝開支,結果依然穩定。唯一的缺陷是這個模型只能運用於研究通脹與居民消費的關係,對研究投資無能為力。但是從Authers的角度而言,這對於分析中國的實際經濟情況已經有很大的助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