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0日星期二

比特幣所謂財富去中心化的神話


資料圖片
有留意虛擬貨幣的讀者,應該對3月7日「黑色星期三」記憶猶新。全球第二大比特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發生了一次今年以來最嚴重的駭客攻擊事件,一夜之間大量賬戶被駭客盜用,然而令人驚嘆的是,駭客居然沒有從用戶賬戶提取任何比特幣。接下來發生的一切,證明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洗劫。駭客部署操作的手法,證明了比特幣所謂的財富去中心化邏輯完全不攻自破。
話說當晚,駭客盜取大量幣安賬戶後,即開始以市價大量拋售比特幣,並在同一個賬戶內買入一種交投疏落的維爾幣(Viacoin),由於這種小幣種根本無法容納這個規模的資金流入,當晚維爾幣價格在短短一小時內急升超過100倍!按我們常人的想法:這時候駭客該高價沽出盜取戶口內持有的維爾幣,獲利走人吧,不過,任何再不稱職的交易所,這個時候都會察覺情況異常,然後立即凍結所有賬戶的提款指令,以避免交易所及用戶出現更大損失。那麼這次駭客又出甚麼招呢?
其實駭客從頭到尾都沒有打算直接從幣安提款,只不過是看中了其作為全球第二大比特幣交易所的地位。由於幣安交易所出現大量比特幣拋售的消息很快流出,價格下跌很快就波及其他交易所,大批散戶爭相沽出比特幣,全球比特幣市場在幾個小時內頓時陷入恐慌性拋售。原來,駭客老早在其他交易所利用了已經大量出現、漸漸受到越來越多正規交易所(例如CBOE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等老牌交易所)認可的期貨做空比特幣,一輪市場恐慌極速傳播,駭客便順利以高槓桿的期貨豐厚套現離場(套現手法完全合法)!換言之,駭客是利用了比特幣所謂「去中心化」,但實際上定價權已經高度倚賴重要交易所的漏洞,採取簡單的聲東擊西伎倆,一夜之間捲走大量財富。
比特幣「去中心化」的爭議,自這種虛擬貨幣誕生後,到今天還未有定論。比特幣與傳統貨幣截然不同,完全不是由特定的貨幣機構發行,而是採用密碼技術來控制貨幣的生產,意味沒有一個中央的發行機構可以肆意增發貨幣,持有者亦毋須到指定交易平台兌換貨幣,即所謂「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支持者會倡議,沒有任何單一機構控制比特幣的發行是最大好處,這樣散戶們便不怕單一機構大量印鈔、造成通貨膨脹,避免貨幣貶值而成為輸家。然而再美好的理論在現代市場資本主義面前都是空洞無力的,所謂比特幣「去中心化」的安全性,在這次黑色星期三事件上形同破產。事實上,財富的根本價值之一就是其自由流通性,只要財富有流通性,其內在儲存的價值能透過各種機制轉移。以目前的區塊鏈技術,面對這個魚與熊掌的難題仍然不合格。

2018年3月19日星期一

中國銀行在國外為人民幣推銷的廣告牌


攝於曼谷機場高速公路傍_2015_March



中國為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可謂不遺餘力。

隨著各國央行策劃不同的道路,2015年全球諸多貨幣對美元迅速貶值,而人民幣仍舊保持穩定。中國這樣的做法最可能的原因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一個國家貨幣國際化的前提是幣值穩定。

除上述努力外,以下一篇外媒的報導讓人們看出了中國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方面的決心:

某一天我來到曼谷,從機場出來後坐車沿著高速公路走,我突然看見一個碩大的廣告牌,大吃一驚。這塊廣告牌的內容是中國銀行發布的,上面寫著——“人民幣——世界貨幣新選擇”。

考慮到中國政府持有該銀行超過70%的股權,我發現這條廣告語意味深刻。這意味著中國確實在海外為人民幣打廣告,可以確定的是每一個從曼谷這個全球最繁忙機場走出來的人都能看到這個廣告牌。

可以說,這條廣告語不是虛張聲勢,也沒有誇大其辭。人民幣在全球貿易中以及其作為一種儲備貨幣的重要性正成倍上升,人民幣貿易中心如雨後春筍般全球各地冒出來,新加坡、倫敦、盧森堡、法蘭克福、多倫多都存在著這樣的中心。

諸如麥當勞這樣的跨國公司正發行人民幣債券,甚至包括英國這樣的主權國家也在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

幾乎每一個重要的全球玩家,不管是政府,還是跨國公司,都在做“迎接人民幣成為占主導地位的儲備貨幣”的準備。 (編譯/雙刀)

2018年3月6日星期二

Is it a risk for America that China holds over $1 trillion in U.S. debt?

又愛又恨 中國美債「王牌」失效

作者為The Glocal 研究員

美國國債在金融市場上獲公認為風險最低的投資產品,加上美元在全世界廣泛流通,各國央行無不購買美債作保值或貨幣兌換之用。中國人民銀行(簡稱人行,即中國的中央銀行)是擁有最多美債的央行(再次超越日本銀行),價值為1.1766萬億美元 (1)。過去十年,中國不斷宣傳自己是全球擁有最多外匯儲備的國家 (2),也是最大的美國「債主」,以襯托中國崛起、影響世界事務之勢。《彭博通訊社》(Bloomberg)上月引述中國官員透露,中方威脅減少甚至停購美債,藉此對抗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透過增加財政赤字以推行減稅計劃,惟有關消息被中國官員即時否認。

無論是中方有意試探市場反應,還是真的忍受不了川普利用赤字支援經濟政策,對中國來說,即使不願意,美債實屬必須購買之列。如今美債孳息率(bond yield,又稱殖利率)逐漸攀升,人民幣資金流至整體美元市場的速度也會加快。美債在北京心目中,既愛且恨。
見錢如見債 見債如見錢

在金融世界裡,國債獲視為風險最低的資產,故此雖然孳息率屬眾多投資產品中最低,但吸引了掌管數以百億甚至千億美元計資產的機構投資者或主權基金,以對沖外匯、股票、石油或其他投資項目的風險。當然,國債也有風險級別,美國、日本、德國、瑞士的國債一向最受投資者青睞,當金融市場有幅波動時,避險資金往往流入這四款國債的市場。

在二戰結束至浮動匯率制實施前的二十多年,國際間採用金本位制度,匯率甚至國債的操作相對簡單,一切憑着一國黃金儲備的多少來決定價值。美國政府於1971年宣布不再維持把黃金兌美元的固定匯率後,美債在內的各國國債,除了是籌集資金(即國家向外舉債),各國央行亦用來控制貨幣匯率(即透過控制國債數量來調節匯率),確保經濟政策得以實施。但有一點不同的是,美元是國際能源、商品及其他貿易(甚至是黑市貿易)的交易貨幣,相比日本、德國和瑞士國債,投資者多只用來避險,全球各國理所當然、無可避免均是美債的債權人。美元即美債,美債即美元,見錢如見債,見債如見錢,之為美元金融霸權的由來。
投資美債: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關鍵

過去四十年,全球資金湧入中國,假如中國實施自由兌換制度並開放資本帳,美債數量多少本身不會成為中國的財金議題。但因為人民幣匯率受北京操控,且資本帳封閉,美債在中國便多了一層戰略意義。

2017年初版的著名中國問題研究書籍《中國潰而不崩》提到,由於中國牢牢控制着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金融市場稱為「人民幣在岸價」,香港為首的境外人民幣交易市場,均採用匯率較高的「人民幣離岸價」),中國每逢有一張外幣流入,都會按照人民幣在岸價,迅速印製相應價值的人民幣收購這張外幣,以確保人民幣匯率(最少在中國大陸境內)完全當局配合經濟及金融政策。

人行在對上二三十年不斷把在貿易中換取的外幣放在外匯儲備,並投資在美債(按上述最新的數字,美債現時佔中國外匯儲備約35%),在北京長期控制人民幣匯率情況下,客觀效果就是利用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不斷增加時,令美元匯率上升,從而壓低人民幣匯率,增加中國貨品出口的競爭力。「是否把中國列入匯率操控國」,因此是小布希(George W. Bush)以至歐巴馬(Barack Obama)兩位美國總統任內熱議的話題。

時而勢易 中國的「美債話語權」地位不再

中國是全球擁有最多美債的國家,但實際上擁有最多美債的實體,屬美國聯邦儲備局。聯儲局在過去十年為了挽救美國的金融危機,透過在市場上大量買入美債來增加金融機構的美元流動性(外界稱之為「量化寬鬆」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日本銀行亦採取此政策來對抗通縮),藉此促進投資,刺激經濟。經過多次的量寬政策,聯儲局至今持有超過2.4萬億美債 (3),相當於三大美債債權國中國、日本和愛爾蘭加起來持有的美債 (4),沽售美債以影響美元資產的權柄已落在聯儲局手上。美國經濟復蘇,失業率降至低位,通脹加快,市場大多估計局方於今年上調數次聯邦儲備金利率(即是加息)以壓抑通脹,美元資產因此越來越吸引。
在此情況下,中國面對資金不斷外流至美元資產,嚴重影響經濟轉型(由出口主導過渡至消費為主的經濟體),人行近年即使嘗試拋售美債來拉高人民幣匯率(5),也改變不到美元資產日漸升值這個大勢。中國本身必須持有龐大數量的美債,維持外商甚至國企日常的美元兌換需求,《中國潰而不崩》認為,受限於外匯儲備制度,中國唯有不斷放寬存款準備金率(即降低銀行存放在人行的資金比例)來帶動投資。

無論美債價格上升還是下跌,資金外流與否,只要人民幣一日仍非自由兌換,北京必定要持有與外貿價值等量的美債。故此,與其說試水溫,倒不如說中國這張「美債債權人」王牌已經失去效用。北京今日對美債愛恨交纏,其實是反映了年前建立在以低幣值增長出口的「中國模式」條件已經漸漸消失。

(1) 按美國財政部截至2017年11月為止
(2) 按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截至2018年1月的數字,約3.1614.57萬億美元
(3) 按美國聯邦儲備局直至2018年2月8日為止
(4) 按美國財政部截至2017年11月為止


https://chinapower.csis.org/us-debt/

2018年3月3日星期六

黄金矿产量已连增9年 增量却暗藏隐忧

虽然对金价来说,供需面因素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对黄金投资者而言,黄金矿产量的表现仍然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
世界黄金协会(WGC)在本周公布的报中显示,到2017年,全球黄金矿产量已经连续9年出现增长。 
2017年全球总计矿产黄金3268.7吨,不过尽管较2016年有所增长,但增幅很小。而在2010年,黄金矿产量较前一年的增量曾经达到525吨之多。 
WGC报告称,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去年黄金产量同比下降9%。


此外,俄罗斯的黄金产量有所增加。 
从数据来看,自2013年以来,全球黄金矿产量的增幅在逐年下降,因此,尽管矿产量还在增加,但这一趋势的终止或许也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