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蘋果日報
《呃錢帝國》最難得的是把整個金融海嘯的罪行,以精細而條理分明地展示出來,相信連各位雷曼苦主看到後,才會 驚聞這場世紀大騙局的根源。更難得的是影片最後找遍所有參與有關金融事件的人,包括那些貌似清高的經濟學者,教你怎麼炒股發達的知識分子,沒有一個懷疑這 個制度本身有問題,沒有一個提出如何堵塞這些巨大的漏洞。簡言之,便是在經濟大崩潰之後,人類並沒有學到任何東西,一切依舊靜觀其變,等待下次又殺平民一 個措手不及。
受害的永遠都是最貧窮那些階層的小民,有錢人永遠都逃掉責任甚至懲罰,這才是不可易的真理,是現實社會一條永恒的公式。其 實,人類並不真正擔心這些騙財的事實,大部份人類只是覺得自己沒有參加這個騙局撈一筆真是太蠢。我們要成功便是下決心參加官商勾結的行為,因為只有這樣連 環欺騙,你手上的股票才會賺錢,你手上那些居高不下樓價的房產才會成為財富。《呃錢帝國》看得人血脈沸騰,義憤填膺。但你又能如何?快叫你的子女念經濟學 吧!
【明報專訊】美國,世界第一超級大國。是什麼利器,讓她足以橫行天下?最具威力的,非以下三件莫屬﹕軍事、金融、電影。
2008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來龍去脈為何,眾說紛紜。《Inside Job》以紀錄片手法,剖析當中原由,意圖揪出禍亂的元兇。影片更得了今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這算是同室操戈?美國電影要向美國金融開火嗎?
我卻看到,美國兩大武器,聯手出擊,挾着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榮譽,詐騙全世界。
片子花 了不少時間,解釋何謂CDO,何謂CDS,講述評級機構胡亂替投資產品評級。一切禍亂源頭,就是政府低估了金融惡賊們的貪婪劣根性,監管一再放寬。一大堆 無抵押的債務,風險奇高,為了把風險轉介,把這些不良債務,合成包裝,使之證券化,變成CDO,讓評級機構評為AAA級,高價出售,把風險轉介給CDO買 家。CDO買賣愈來頻繁,為了將CDO的潛在風險進一步轉介,保險公司又推出CDS,原理就如保單,收取巨額保費,萬一CDO出現問題,債無法回收,保險 公司負責賠款。
所謂經濟,其實就是deal,愈多deal經濟就愈好,哪管交易的是什麼。交易風險高又如何?他們不斷在trade的,就是「風險」本身。當「風險」本身成為了一種商品,要如何評價這商品交易所帶來的風險呢?終於08年爆煲。
片 子說的,大概都是事實,卻不是事實之全部,它巧妙地隱瞞了最重要的部分。影片把全世界分成四種角色﹕金融大奸狗、利欲薰心的貪官、被蒙蔽的政府、無辜受害 的老百姓。最壞的當然就是華爾街的金融才俊,賺取天文數字的薪酬,把薪金全用作吸毒、召妓、買私人飛機。美國政府本身是幫兇,只因財金官員與聯儲局,與投 資銀行千絲萬縷的利益勾結,致使他們瞞上欺下,總統的角色,就如《包青天》裏的昏君吧。說到被害的百姓,更扯到中國的廉價勞工,受金融海嘯之累,他們本來 充滿希望的工作崗位都消失了,夠煽情了吧!
雖滿是控訴,但潛台詞卻是這套金融體系本身其實並無問題,禍亂的源頭在於金融業者過度貪婪,只要對金融產品做好監管,一切就會重回正軌,就連遠在中國的工人也能重拾希望了。貪婪,是一切問題的根源,等同阿媽係女人。問題是﹕奸角們其實是被迫胡作非為。
全球化的金融經濟體系, 早已遠遠與實體經濟脫離關係。有交易才有經濟增長,可是當銀根氾濫,實體交易已無法消化這麼巨大的資金流時,為了繼續交易,於是連「風險」都得拿來 trade。資金長年氾濫原因何在?美國政府長年貿赤財赤,不斷拍賣國債,至2011年初,美國國家總欠債約14萬億美元。說美國瀕臨破產,不如說美國早 已破產。全球貿易以美元作主要單位,各國的經濟起伏與美元幣值息息相關,港幣更直接掛鈎美元。全球金融與貿易的基礎,就是建立在一個破產的國家之上。在這 個荒謬的全球金融體系底下,金融業者的毒癮與貪婪,還有一提的價值嗎?
今日,影片帶領我們反思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弊端,好像急於要為金融海嘯蓋棺定論。今天我 們學乖了嗎?沒有,我們比之前更離譜,查看自己的電話紀錄就知道,這一年間,你收到多少個銀行或信用卡低息貸款的cold call?美國的貨幣供應量有增無減,股市重回高位,大家好了傷疤忘了痛,用另一個泡沫來掩蓋之前一個泡沫。盲目追求增長的,只是有華爾街的金融大鱷嗎? 抑或是全球經濟體系,一旦停止高速增長,就無法維繫?自工業革命始,我們都認為世界不斷向前發展,可是近20年來,金融發展最急速的黃金歲月裏,科技創新 有長足的發展嗎?
衍生金融產品這種金融創新產品的出現,其實反映了世界經濟體系的虛無,我們只能在金融手法上追求進步,而沒有別的地方可追求進步了。股災愈來愈頻繁,是否告訴我們,除了數字,我們其實沒增長過什麼,而數字,終究只是數字。
《Inside Job》這套最佳紀錄片不打算跟我們分析這些問題,不是因為製作人看得不透徹,相反,他們明白舞會還得繼續,音樂還沒停下。塑造一兩個壞蛋角色,稍事戲劇 化的教訓一下,把他們趕出舞池就好。讓大家鬆一口氣,繼續跳舞,誰也沒有發現,整個舞會場地根本就建築在浮沙之上。
文 黃洋達
2008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來龍去脈為何,眾說紛紜。《Inside Job》以紀錄片手法,剖析當中原由,意圖揪出禍亂的元兇。影片更得了今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這算是同室操戈?美國電影要向美國金融開火嗎?
我卻看到,美國兩大武器,聯手出擊,挾着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榮譽,詐騙全世界。
「監管好 就解決問題」
電 影由冰島破產作為引子,一個財務穩健的小國,何故搞到瀕臨破產?影片引述,三家銀行在全球金融化的趨勢下私有化,銀行業務變相失去監管。銀行進行高風險的 業務,遠超過本身所能承擔的,結果爆煲收場。這段短短的引子,點出全片的重心所在﹕政府對金融業監管不足,於是貪婪的惡獸就作亂了。片子花 了不少時間,解釋何謂CDO,何謂CDS,講述評級機構胡亂替投資產品評級。一切禍亂源頭,就是政府低估了金融惡賊們的貪婪劣根性,監管一再放寬。一大堆 無抵押的債務,風險奇高,為了把風險轉介,把這些不良債務,合成包裝,使之證券化,變成CDO,讓評級機構評為AAA級,高價出售,把風險轉介給CDO買 家。CDO買賣愈來頻繁,為了將CDO的潛在風險進一步轉介,保險公司又推出CDS,原理就如保單,收取巨額保費,萬一CDO出現問題,債無法回收,保險 公司負責賠款。
所謂經濟,其實就是deal,愈多deal經濟就愈好,哪管交易的是什麼。交易風險高又如何?他們不斷在trade的,就是「風險」本身。當「風險」本身成為了一種商品,要如何評價這商品交易所帶來的風險呢?終於08年爆煲。
片 子說的,大概都是事實,卻不是事實之全部,它巧妙地隱瞞了最重要的部分。影片把全世界分成四種角色﹕金融大奸狗、利欲薰心的貪官、被蒙蔽的政府、無辜受害 的老百姓。最壞的當然就是華爾街的金融才俊,賺取天文數字的薪酬,把薪金全用作吸毒、召妓、買私人飛機。美國政府本身是幫兇,只因財金官員與聯儲局,與投 資銀行千絲萬縷的利益勾結,致使他們瞞上欺下,總統的角色,就如《包青天》裏的昏君吧。說到被害的百姓,更扯到中國的廉價勞工,受金融海嘯之累,他們本來 充滿希望的工作崗位都消失了,夠煽情了吧!
雖滿是控訴,但潛台詞卻是這套金融體系本身其實並無問題,禍亂的源頭在於金融業者過度貪婪,只要對金融產品做好監管,一切就會重回正軌,就連遠在中國的工人也能重拾希望了。貪婪,是一切問題的根源,等同阿媽係女人。問題是﹕奸角們其實是被迫胡作非為。
印鈔是元兇 資金氾濫
回 到影片最初介紹的冰島,為什麼那幾家不受監管的銀行,可以借出超過冰島GDP十倍有多的金額?錢從何來?銀行只求放貸,不問對象,是誰人迫使?歸根究底, 就是錢太多嘛。長年處於低息狀態,游資氾濫,銀行水浸,為求將多餘錢貸出,銀行六親不認。影片一直避談銀根問題,美國長年濫發鈔票,明明就是泡沫處處的元 兇,在影片中卻只扮演一個被蒙騙的昏君,為什麼?因為資金氾濫的情况,到了2011的今天仍然持續,甚至變本加厲。全球化的金融經濟體系, 早已遠遠與實體經濟脫離關係。有交易才有經濟增長,可是當銀根氾濫,實體交易已無法消化這麼巨大的資金流時,為了繼續交易,於是連「風險」都得拿來 trade。資金長年氾濫原因何在?美國政府長年貿赤財赤,不斷拍賣國債,至2011年初,美國國家總欠債約14萬億美元。說美國瀕臨破產,不如說美國早 已破產。全球貿易以美元作主要單位,各國的經濟起伏與美元幣值息息相關,港幣更直接掛鈎美元。全球金融與貿易的基礎,就是建立在一個破產的國家之上。在這 個荒謬的全球金融體系底下,金融業者的毒癮與貪婪,還有一提的價值嗎?
輸出國家問題 「風險」變商品
為 了應付各樣開支與及償還債務,美國不斷增加美元供應,讓美元持續貶值,變相一直替自己減輕債務壓力。這種做法,等同將國家的經濟問題向外輸出,讓全球替自 己的欠債埋單,同時也替金融市場造就了數之不盡的游資,泡沫瀕生的原因在此,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卻隻字不提。無數讓人摸不着頭腦的衍生工具,都是被過剩資金 逼出來的。在濫發貨幣的時代,這隻魔鬼會以不同的形態現身,CDO、CDS只是其中一款軀殼,你監管限制這殼,魔鬼也會找到另一個現世的形態,在「次按產 品」之前,他就曾化身為科網概念、垃圾債券等等形態。今日,影片帶領我們反思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弊端,好像急於要為金融海嘯蓋棺定論。今天我 們學乖了嗎?沒有,我們比之前更離譜,查看自己的電話紀錄就知道,這一年間,你收到多少個銀行或信用卡低息貸款的cold call?美國的貨幣供應量有增無減,股市重回高位,大家好了傷疤忘了痛,用另一個泡沫來掩蓋之前一個泡沫。盲目追求增長的,只是有華爾街的金融大鱷嗎? 抑或是全球經濟體系,一旦停止高速增長,就無法維繫?自工業革命始,我們都認為世界不斷向前發展,可是近20年來,金融發展最急速的黃金歲月裏,科技創新 有長足的發展嗎?
衍生金融產品這種金融創新產品的出現,其實反映了世界經濟體系的虛無,我們只能在金融手法上追求進步,而沒有別的地方可追求進步了。股災愈來愈頻繁,是否告訴我們,除了數字,我們其實沒增長過什麼,而數字,終究只是數字。
《Inside Job》這套最佳紀錄片不打算跟我們分析這些問題,不是因為製作人看得不透徹,相反,他們明白舞會還得繼續,音樂還沒停下。塑造一兩個壞蛋角色,稍事戲劇 化的教訓一下,把他們趕出舞池就好。讓大家鬆一口氣,繼續跳舞,誰也沒有發現,整個舞會場地根本就建築在浮沙之上。
文 黃洋達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