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日星期日

如果中美爆發貿易戰

Original Source

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 斯蒂芬•羅奇 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 

如果米特•羅姆尼(Mitt Romney)當選並恪守其競選承諾的話,他將在2013年1月20日就任美國總統之後的數小時內,簽署自己的首個總統令,宣佈中國為匯率操縱國。根據 1988年通過的《綜合貿易與競爭法》(Omnibus Trade and Competitiveness Act),羅姆尼的舉動將會立即引發中美兩國官員的直接會談,但談判將會陷入僵局,雙方都將召開新聞發布會指責對方。

2月初,羅姆尼會在自己的首個《國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演講中表示:“我們受夠了,現在是時候讓中國服從我們的規定了。”該國情咨文獲得國會高調批準。在一周內,美國參眾兩院兩黨議員以壓倒性的多 數票通過《2013年捍衛美國貿易法案》(Defend America Trade Act of 2013)。於是這部以2005年首次提出的對中國操縱匯率行為徵收反補貼關稅的“矯正措施”為模板的法案,在2013年2月18日“總統日”這天被簽署 為法律。中國當即被認定違反了這部新法律。

屆時中美兩國之間的談判將呈現出新的緊張局勢,但兩國新任領導人都不願妥協,於是談判失敗。根據《2013年捍衛美國貿易法案》的規定,華盛頓立即悍然對所有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加收20%的關稅。

隨著中國各地的工廠紛紛倒閉,北京方面宣佈美國此舉等同於發動“經濟戰”,並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投訴。在3月全國人大會議閉幕後就任中國新總理的李克強宣佈,中國沒有耐心忍受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這通常意味著要耗費2-5年才能解決爭端。

中 國商務部於是宣佈對所有來自美國的商品徵收20%的報復性關稅。對於渴望經濟增長的美國來說,這一招直接擊中了要害。由於2011年美國對中國的外貿出口 額達到了1040億美元,中國已經成為美國第三大、且增長最快的出口市場。更糟糕的是,依賴於中國的沃爾瑪(Walmart)宣佈旗下商品價格平均上浮 5%。其他零售商紛紛效仿。有關美國經濟滯漲的言論甚囂塵上,艱難度日的美國消費者只能更加節省了。

美國金融市場應聲暴跌。企業利潤率、經濟增長和通脹都承受著壓力,對股市構成了三重打擊。由於意識到美聯儲(Fed)的行動嚴重落後於形勢,債券市 場也緊張不已。這不無道理。在2013年6月例行政策會議後,美聯儲老調重彈,重申將把基準政策利率維持在接近零的水平,直至2015年。美聯儲甚至還暗 示,可能會考慮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QE4)。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再次攀升至4%以上,而美國股市進一步大幅下挫。

華盛頓方面感受到了來自金融市場的壓力,他們要進一步升級對中國的貿易製裁措施。羅姆尼要求正在過“獨立日”假期的國會議員們返回華盛頓召開特別會議。國會一致通過《2013年捍衛美國貿易法案》修正案,將針對中國的反補貼關稅再提高10%。
此時憤怒的中國也拿出了自己的殺手鐧。在美國財政部於2013年8月舉行的國債拍賣會上,身為美國國債最大外國買家的中國難覓蹤影。美國長期利率應聲飆漲,十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在幾周內升破7%。

美元匯率暴跌。美國股市一瀉千里。

於是乎,這種避險資產所謂的至尊特權煙消雲散。在新聞發布會上,在被問及中國為何願意採取令自己持有的逾2萬億美元美國國債及其他美元資產縮水的舉 措時,即將退休的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回答道:“這與經風險調整後的投資組合回報率的問題無關。我們是在捍衛中國人民的利益,抵禦經濟戰爭行為。”

到了2013年的秋天,美國經濟再次陷入嚴重衰退已經毋庸置疑。美國針對中國的貿易製裁產生了反作用。陷入困境的美國工人付出的代價最為沉重,失業率再次飆升至10%以上。一個可怕的政策失誤證實,對於儲蓄不足的美國經濟而言,多邊貿易失衡問題不存在雙邊解決方案。
在中國,經濟增速跌破可怕的6%關口。由於經濟仍然不平衡和不穩定,新的領導層推出了新一輪的投資刺激政策。全球經濟再次陷入衰退,與此相比2008年至2009年間的“大危機”(Great Crisis)顯得有些小兒科。全球化本身也危在旦夕。

歷史告誡我們,永遠別說不可能。我們只需看看美國參議員里德•司莫特(Reed Smoot)和眾議員威利斯•郝利(Willis Hawley)留下的爛攤子就會明白。這兩人推動出台了臭名昭著的《1930年關稅法》(Tariff Act of 1930)——這是美國最嚴重的經濟政策失誤。噩夢可以(而且曾經)變成現實。

本文作者是美國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高級研究員,曾擔任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亞洲區主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