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主管《金融時報》:當前貨幣政策緣何難以進一步放鬆
雖然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1.9%,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但這一低通脹數據,並沒有為貨幣政策放鬆贏得空間。
並非CPI數據降得不給力,而是貨幣政策目前沒有更多進一步放鬆的理由。
從央行日前公佈的金融統計數據看,今年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高達11.7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92萬億元。儘管其中的人民幣貸款僅佔社會融資規模的57.3%,為6.72萬億元,同比多增1.04萬億元,但銀行信貸融資之外的信託貸款、企業融資等卻出現了大幅增長。其中,前三季度信託貸款增加7015億元,同比多增6176億元;企業債券淨融資1.56萬億元,同比多7186億元。社會融資總規模的居高不下,說明整個社會的流動性非常充裕。一些地方政府的投資需求和一些企業的資金需求,在銀行貸款難以滿足或不符合商業銀行信貸條件下,通過直接融資或取道“影子銀行”獲得了滿足。直接融資規模快速增長,且這一趨勢在未來還將繼續;信託貸款和委託貸款等“影子銀行”更是在社會融資中扮演重要角色。寬裕的社會融資使各地出台的區域經濟增長計劃、基礎設施投資等,擁有了充足的資金保證。考慮到當前全社會“金融緊、實體松”的融資格局,即便央行現在降息或者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那些不符合貸款條件的企業投資或地方政府項目,依然難以獲得商業銀行的信貸支持。在此情況下,央行若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只會使全社會流動性氾濫。
從貨幣供應量看,9月末的M2餘額為94.3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8%,高於上月末1.3個百分點,比上年末也高出1.2個百分點。由於今年M2的預計增長目標為14%左右,而為了穩增長,支持一批事關全局、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央行通過年內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降息、公開市場操作等一系列貨幣政策工具的綜合運用,特別是逆回購的持續不斷操作,增加貨幣供應量,9月末的M2餘額增幅已高於14%,也高於市場預期。此外,近一段時期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表現非常搶眼,上週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連續上漲。由於9月份的貿易順差擴大、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有企穩跡象,而最新公佈的中國宏觀經濟數據也表明,經濟築底企穩的可能性大增,美國QE3也帶來了美元走弱的壓力,這些因素都強化了人民幣的升值預期。如果人民幣升值勢頭延續,外匯市場將會出現“賣美元”的狀況,“熱錢”也會回流國內,央行外匯占款更可能在10月份繼續保持正增長,外匯占款釋放的基礎貨幣也會較快增長,M2的同比增速更會繼續上升。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不僅實體經濟難以吸納超預期投放的流動性,也將會給目前剛剛漲幅收窄的房價注入新的上漲動力,中長期通脹壓力進一步加大。
從CPI走勢看,目前豬肉價格進入上行週期,而隨著天氣轉冷,蔬菜等商品的價格也可能再度上升;而國內穩增長政策有可能催生新一輪投資升溫,帶動物價過快上漲。此外,美歐日推行量化寬鬆政策,大宗商品價格存在繼續攀升動力,輸入性通脹因素有可能成為拉升國內物價水平的重要推手。在新漲價因素匯集的情況下,如果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將會給明年的CPI帶來上行壓力。
從銀行間市場來看,9月份銀行間市場同業拆借月加權平均利率為2.93%,僅比上月高0.09個百分點,質押式債券回購月加權平均利率為3.01%,比上月高0.14個百分點,資金價格總體平穩。而從上週的隔夜利率和7天回購利率看,市場資金面表現得較為寬鬆。
從上週的逆回購操作情況看,10月16日央行僅開展了180億元7天期和58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10月18日,央行更是僅進行了總額300億元逆回購操作。逆回購操作量較上周大幅縮減,一方面表明,由於銀行體系資金寬鬆,一級交易商逆回購報量減少,央行被動降低操作量;另一方面也表明,市場資金面的寬鬆,讓央行削減了操作量。
央行副行長易綱日前在IMF年會閉幕上的演講中說,“防通脹、穩增長、創就業、維持內外平衡”,是中國面臨的四大政策目標。易綱還表示,今年中國CPI漲幅有望保持在2.7%左右,今後需密切關注農業和農產品價格以及輸入性通脹對CPI的影響。在這裡,央行將“防通脹”放在四大政策目標之首,對輸入性通脹保持高度關注,足見央行對通脹的警惕。
儘管難以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但考慮到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為了刺激經濟增長,央行也不會將貨幣政策收得過緊。從9月末第三季度貨幣政策會議看,央行仍堅持“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的基調。可見,當前的貨幣政策重心,並非放在實施寬鬆貨幣政策、進一步放鬆信貸總量上,而是要針對企業經營狀況惡化導致新增貸款下降的情況,在平衡中有效解決信貸資金供求的結構性矛盾。事實上,寬鬆的貨幣政策並不能提高經濟增長,當前的問題在於需求,並非可貸資金的缺乏。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