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2日星期三

畢老林:百萬美元過不了世





6月11日,周二。

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有一出電影叫作《願嫁金龜婿》(How to Marry a Millionaire),由性感女神瑪麗蓮夢露主演,老一輩讀者中,看過的相信數不在少。對照中英文戲名,「金龜婿」與「百萬家財」中間的那個等號,呼之欲出。 

金龜婿=100萬? 
夢露去世多年,《願嫁金龜婿》首映至今更相隔六十年,1953年的100萬美元,購買力大概相當於今時今日的870萬美元。反過來看,今天的100萬美元,在曼哈頓未必買得到一個普通公寓。假如電影中那個「金龜婿」活在二十一世紀,但身家卻並未「與時俱進」,緊貼通脹亦步亦趨,夢露是否還願意下嫁此人,大家應當心里有數。 

世界各地通脹率有高有低,六十年前的100萬港元,是否擁有相當於今天870萬港元的購買力,計過方知。 

數字處處有別,惟現象卻放諸四海而皆准;或者可以這樣看,六十年前,「百萬富翁」在香港猶如鳳毛麟角,今天「百萬富翁」卻多不勝數,「金龜婿」的門坎,銀碼可以不改,但貨幣單位卻得換上一換,由港元變為美金。 

然而,香港地「寸土尺金」,市區屋苑實用呎價動輒過萬,要買一個象樣的單位,100萬美元(780萬港元)只怕亦非常勉強;比之美國,銀紙「縮水」在此地有過之而無不及。 

通脹因素舉足輕重 
今天何以大談「金龜」?老畢上周末在《紐約時報》讀到一篇關於退休問題的文章,題目就叫《退休人士,百萬美元的幻覺》(ForRetirees, a Million-Dollar Illusion)。 

談論退休理財的分析,坊間多如牛毛,《紐時》此文,有趣之處在於作者立足於一個在大部分人想象中安享晚年應無懸念的積蓄數字——100萬美元——代入一些合理假設,最後得出以下結論:一對65歲夫婦,退休時擁有價值100萬美元、以免稅地方政府債券為主的投資組合,每年從組合中提取4%作退休生活之用;計入通脹因素後,這對夫婦身故前用盡積蓄的機率,高達72%! 

退休生活豐儉由人,壽數長短因人而異,物價變動亦年年不同,百萬美元是否不足以過世,公說公有理而已。可是,對正在籌劃退休的現職人士來說,此例背後傳達的訊息,卻甚有啟發性。 

退休人士無薪可支,跟來自工作的固定收入已絕緣,得靠儲蓄產生的現金流維持質素尚可的退休生活。然而,年複年地提取購買力相等於退休初期每年4萬美元(100萬美元的4%)的金額,要避免本金被快速消耗,組合中的資產必須至少能提供與通脹看齊的回報。 

《紐時》文章指出,這對退休夫婦,積蓄較美國九成人豐厚,但坐擁百萬美元資產仍無法「過世」,背後的假設(作者並未言明),我想離不開兩個:①夫婦二人退休後至少能再活二十年;②債券組合提供的現金流,無法抵銷通脹對購買力的蠶食,夫婦按照原定計劃從組合提取現金應付退休開支,且每年皆追隨通脹調整,以維持退休第一年4萬美元所能提供的生活質素。 

如此這般,夫婦倆終有一天發現,他們的壽命比積蓄長,臨老「過不了世」。 

馬死落地行 
這樣說,當然刻薄兼誇張。俗語有雲,馬死落地行,誰規定退休人士的生活必須年年等同於離開職場第一年的4萬美元?投資回報追不上通脹,大不了節衣縮食,在生質素上作出調整,何「過不了世」之有? 

對擁有百萬美元資產的退休人士來說,這也許是每年從投資組合提取4%還是3%的問題,但值得注意的是,文內的夫婦,在美國已在「人上人」之列。 

《紐時》提到,計入自住物業,資產淨值達到100萬美元的家庭,在美國已處身最頂層的10.1%;不計自住物業,身家百萬美元的家庭,更加處身最頂層的8.1%。然而,即使這些「富戶」,退休後能保持在職時生活水平者,亦僅屬少數,許多人仍得依靠全民性質的「社會保障」(SocialSecurity)幫補生計。 

美國不是有「退休金固定繳款計劃」(definedcontribution plans,最為人熟悉的是401(k))嗎?對。不過,根據波士頓大學退休研究中心的一項統計,美國五十五至六十四歲雇員的家庭退休戶口結餘,2010年中位數只有12萬美元,絕對不足應付長達十五至二十年的退休生活,何況多達三分一美國家庭沒有任何形式的退休戶口,對此輩而言,平均每月1230美元的社會保障福利金,便成為他們退休後的唯一收入來源。富人窮人皆靠SocialSecurity開飯,美國社保系統面對的壓力,可想而知。 

「重倉」債券適得其反 
《紐時》針對的,主要是超低息為退休人士帶來的煩惱,同時提醒所有人,央行幹預令債市不穩定性大增,若以為「重倉」債券便能安享晚年,到頭來可能適得其反。 

然而,老畢想到的是,不論透過加稅填補社會保障深不見底的「黑洞」,還是像澳洲一樣,實施強制性雇員退休供款計劃(香港強積金劣評如潮,但澳洲強制性自動扣除雇員9%薪金、名為Superannuation的同類計劃,當地人卻引以為傲),已踏入或快將步入退休年齡者,大概皆無緣享受退休制度改革帶來的好處。 

這種得靠時間不斷累積方能產生的複合效應,恐怕要到今天尚未踏足社會甚至更後的世代,才可以充分體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