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7日星期三

LME規則變局將會導致有色庫存拋售潮?



據華爾街見聞最近報導:

    摩根大通和高盛正在尋求出售它們的金屬倉庫,這距離它們充滿爭議性地進入這個行業只有3年的時間,恰好LME正計劃修改的庫存規則很可能降低了該業務的吸引力。

    這兩家美國的銀行在2010年進入了這個小眾的倉存業務,當時金融危機後的囤積庫存已經引起了倉存企業的蓬勃發展。然而,當金屬用戶開始抱怨倉存企業正在利用倉存系統的瓶頸從扭曲價格中獲利,這些倉庫的所有權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大部分的金屬期貨曲線仍然存於期貨溢價,所以如果過去銀行業明確地建議購買庫存業務,利用存儲並在遠期出售策略獲利,那麼現在看起來,它們開始剝離倉庫的權益在時間點上有點矛盾。

有分析師認為,銀行業的退出是受到了LME決定解決史無前例的倉庫排隊現象所驅動的——這與庫存爆滿有關。這些現像已經開始損害倉庫所有者和LME體系本身的聲譽。規則改革的推遲一直是倉庫所有者利潤的來源,因為它們會持續收取租金,直到金屬庫存真正地離開倉庫建築。改革拖延得越久,它們收取的租金就越多。

然而,LME正在尋求阻止這種逐利行為​​,這將可能導致倉庫的利潤能力受到嚴重衝擊。

金屬行業可能還有更多的事情將要發生。

金屬行業消息源表示,行業參與者的另一個壓力點是,LME即將轉向內部清算。

鑑於一旦交易商被迫只能通過LME進行金屬的清算,邊際成本將會加倍,這很可能會衝擊那些參與存儲並在遠期出售策略投資者的利潤水平。

通過LCH.CLearnet清算,一般是容許大型參與者,對其與其它參與者建立的一系列不同的大宗商品、互換和衍生品進行淨值處理,但現在基礎金屬的頭寸將被剔除出淨值處理的範圍。這不單會導致在LCH.Clearnet的未結清頭寸抵押品需求上升,還會增加在LME金屬頭寸的新抵押品需求。

以上的變化可能足以限制黑色庫存和存儲並在遠期出售策略的盈利能力,就算期貨價格曲線繼續維持期貨溢價。

這會導致什麼結果呢?

根據我們的消息源,結果將取決於這些交易的本質。然而,在很多例子中,正是金屬生產企業自己把產品折價出售銀行,這樣在需求萎靡的經濟環境中增加自身的現金流入。這些金屬一直被銀行儲存在倉庫中,未來2-4年通過回購重新賣給有時可能是相同的生產企業。

通過“堵塞”倉庫,越來越多真正的金屬終端消費者已經被迫繞過LME的庫存系統,直接找生產企業了——在那裡它們將不得不在LME報價的基礎上支付一個溢價。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個機制讓每個人都感到滿意(除了終端消費者)。但只有回購義務能在存在盈利溢價(期貨溢價)的背景下不斷展期,這個策略才能一直持續下去。

但現在,據我們所知,一些生產企業已經選擇通過在市場上出售產品來逃避回購的義務。這已經導致市場承受了一大批沒有對沖的產品供應,而這又相應地衝擊了現貨價格。

如果因為邊際成本高於收益,造成銀行不能繼續往前展期這些對沖頭寸,同時“堵塞的”庫存不能再提供新增的租金收入,現在整個機制的盈利能力將會改變。

如果發生這個情況,當現有的庫存消失,很容易預期,要么基礎金屬價格進一步下跌,要么基礎金屬期貨合約的期貨溢價狀況進一步加劇,甚至可能再次回到超級期貨溢價的境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