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黃金消費將可能超過1000公噸。這個數字意味著,中國將不僅是第一黃金生產大國,也將會成為第一黃金消費大國。
如今,沒有哪個地方的黃金市場能蓋過中國黃金市場的風頭,甚至包括印度。
盡管印度有著世界第一黃金消費大國的頭銜,但是很可惜,中國已經讓印度的這個頭銜搖搖欲墜。
5月7日,中國黃金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一季度,中國黃金消費量320.54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5.34噸,同比增長25.6%。其中:黃金首飾用金178.59噸,同比增長16.3%;金條用金120.39噸,同比增長48.8%;金幣用金4.03噸,同比增長137.1%;工業用金13.49噸,同比下降5.1%;其他用金4.04噸,同比下降16.4%。金銀小甲蟲 http://honsonyip.blogspot.hk/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甚至大膽地估計,2013年中國黃金消費將可能超過1000公噸。這個數字意味著,中國將不僅是第一黃金生產大國,也將會成為第一黃金消費大國。
黃金,究竟有何魔力,為什麽能在中國引起如此軒然大波,吸引無數公眾眼球。你甚至可以發現,在你身邊,本來一個對黃金向來漠不關心的人,在今年對黃金似乎也格外用心,關心金價,關心哪裏能買到便宜的黃金。
那麽,你真的懂黃金嗎?黃金究竟是什麽?
黃金是特殊商品
4月2日,法興銀行發布了一篇名為《黃金時代的終結》的報告。
報告認為,黃金或許是世間最獨特的“商品”,因為影響金價的首先是一攬子非基本面因素:實際利率、通脹預期、美元走向、財政前景、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和資產購買計劃等。這些因素對金價產生的影響要比對其他商品價格產生的影響大得多。
然後,影響金價的一些基本面因素:礦產金供應、回收金供應、央行黃金交易、囤積金條、黃金生產商套期保值、黃金交易所交易基金流向等才開始有所反映。
此報告一出,4月5日,加拿大斯普羅特資產管理公司就撰文批駁了報告中的觀點,認為黃金是貨幣而非商品,黃金時代遠未終結。
斯普羅特公司認為,黃金市場分析常見的一種錯誤就是把黃金看成了商品。 “不能把黃金看成商品是因為黃金不能像其他商品那樣去消費。歷史上開采出來的絕大多數黃金在今天依然存在著,全球黃金儲備每年僅能通過新增的礦產金而小幅增長。全球黃金供應增長的幅度有限,而法定貨幣供應卻可以通過印鈔計劃呈幾何級增加。”他們的觀點是:黃金是唯一一種對法定貨幣貶值免疫的貨幣,因此建議大家認清黃金的貨幣價值非常重要。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是我們在小學課本裏最初學到的關於黃金屬性的定義,黃金有雙重身份、雙重屬性,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可是為什麽今天,會引發這樣的爭執?
回顧歷史,自公元560年前,至1971年布雷頓森林制度終結期間,全球各個國家一直使用黃金作為單一或其中一種貨幣,國家及人民更早已有積存黃金作為儲備的習慣,擁有黃金被人們看作擁有財富的象徵。
黃金有其優越的自然金屬特性:數量較少總量持續穩定,不容易出現人為的數量膨脹(紙幣可以輕易印刷導致人為性數量隨意增加),生產黃金需花費較多勞動,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物理穩定性極佳,不易腐蝕,便於分割和攜帶等。這些屬性決定了黃金成為人類商品社會中最適宜充當貨幣的商品——即一般等價物, 黃金是用來給其他物品衡量價值的標準。
黃金用來給其他物品衡量價值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羅馬時代,近現代被作為通行貨幣來衡量其他商品價值的標準,在16—19世紀初期被各個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所廣泛採用的金銀本位製或復本位制是比較成熟完善的體制。
復本位制分兩種形式,一種是金銀兩幣按其各自實際價格流通的“平行本位制”,如英國的金幣“基尼”與銀幣“先令”,就同時按市場比價流通;另一種是兩幣按國家法定比價流通的“雙本位制”或“兩幣位制”,也即通常所稱的“復本位制”。美國和歐洲大陸國家曾採用這種制度。
1792年,美國政府規定了紙幣和黃金的固定兌換率,在本國貨幣體制內引入了金復本位制。當時的黃金兌換官價約為20美元/盎司,在隨後的100多年裏這個比例關系總體變化不大。同期英國也開始實行金本位制,標準規格和成色的金幣和金條可以同英格蘭銀行發行的紙幣自由兌換。美英兩國的帶頭作用,使得世界上許多國家也相繼採用金本位制,於是黃金逐漸發展為公認的國際貿易結算工具。當時黃金與美元的兌換價格在每盎司黃金兌換18-20美元之間窄幅波動,這一價格區間維係了約100多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國家之間產生了大量戰爭賠款以至歐洲各國幾乎都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從1918年至30年代初,絕大多數國家被迫放棄了政府發行的紙幣可兌換黃金的貨幣體制,在這些國家內都出現了紙幣狂貶和金價暴漲的局面。到了30年代又爆發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使得世界“金本位制”徹底崩潰,於是各國紛紛加強了貿易管制,禁止黃金自由買賣和進出口。
最後老牌的資本主義強國美國和英國也抵抗不住這個趨勢了,英鎊和美元最後也脫離了同黃金的原來比價關系。 1931年英鎊相對黃金貶值30%,1934年美國總統羅斯福發布法令禁止私人持有黃金,並把美元貶值40%,此時1盎司黃金價值為35美元,既1美元可以兌換0.89克黃金。並且規定只容許中央銀行及各政府之間進行黃金交易活動。形成了新的美元兌換制度,用美元可以在聯邦儲備局兌換黃金。
這些重大變故導致公開的黃金市場失去了存在的基礎,世界各地的黃金市場相繼倒閉和被關閉。到1939年當時世界僅剩的唯一黃金市場——倫敦黃金市場被迫關閉,倫敦黃金市場這一關閉就持續了15年,直至1954年才重新開張。在這期間一些國家實行“金塊本位”或“金匯兌本位制”,大大壓縮了黃金的流通貨幣功能,使之退出了國內流通支付領域。但在國際儲備資產中,黃金仍是最後的支付手段,充當世界貨幣的職能,黃金仍受到各國政府的嚴格管制。
因此,即使黃金的經濟地位和應用層面不斷發生變化,但目前仍然在各國的國際儲備中佔有一席之地,所以它依然是一種同時具有貨幣屬性、商品屬性和金融屬性的特殊商品。既然是特殊商品,所以黃金理財漸趨流行。
繼1972年的黃金牛市之後,2000年黃金又迎來了一波牛市,在這波牛市中,很多黃金大鱷賺得盆滿缽滿,但是十二載的牛市在2013年被宣告結束。盡管人們認為這可能只是一個調整,但是黃金投資還是被打上了很多問號。
問號的內容很多,包括現在是不是該投資黃金,投資黃金有哪些渠道,投資黃金有哪些風險?對此,民間其實早有經驗。
投資渠道多元化
民間總結出來的黃金理財之道就是“亂世藏金”、“經濟不景氣藏金”。
隨著經濟的發展,黃金理財渠道也逐漸多樣化,從以前的實物黃金變為紙黃金、概念黃金,而就在7月29日,中國首只黃金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也正式登陸上交所。黃金理財愈演愈烈。
那麽,當下流行的黃金理財究竟有哪些渠道?這些渠道的收益和風險如何?金銀小甲蟲 http://honsonyip.blogspot.hk/
實物黃金
實物黃金包括金條、金幣和金飾等。投資額較高,只有在金價上升之時才可以獲利。一般的飾金買入及賣出價的差額較大,視作投資並不適宜,金條及金幣由於不涉及其他成本,是實金投資的最佳選擇。但需要註意的是,持有黃金並不會產生利息收益。實物黃金在各大商場和黃金專賣店均有銷售,並且一些黃金品牌例如周大福、週生生等都會定期推出一些理財實物黃金,供投資者選擇。
現貨黃金
國內手續費標準為萬分之七左右,採用24小時不間斷交易,時間及價格與國際金價市場接軌,T+0交易模式,雙向操作可買漲買跌,槓桿比例標準為1:12.5,是國內唯一採用做市商制度的投資品種,可提取黃金實物。
國際現貨黃金
俗稱倫敦金,現貨黃金也稱炒倫敦金或者國際金,以槓桿比例更新為400倍,2013年開設FXCM環球金匯的槓桿黃金最高是400,外匯也是最高400,且無時間限制,網上交易,T+0交易形式,週一至週五24小時連續交易,雙向買漲買跌的形式。黃金代碼是XAU_USD或者是GOLD,可以模擬學習模擬槓桿默認200倍。
紙黃金
紙黃金是一種個人憑證式黃金,投資者按銀行報價在賬面上買賣“虛擬”黃金。紙黃金是黃金的紙上交易,投資者的買賣交易記錄只在個人預先開立的“黃金存摺賬戶”上體現,而不涉及實物金的提取。目前國內市場主要有建行、工行和中行的紙黃金。
黃金定投
黃金定投是近年來出現的黃金投資工具,其原理與基金定投相類似,旨在不斷平均投資成本。
黃金定投也叫黃金積存或是積存金,也可以叫黃金零存整取。每月以固定的資金按照上海黃金交易所AU99.99的收盤價購買黃金。當合同到期時,客戶積累的黃金克數可以按照上海黃金市場價格兌換成現金,或者相應克數的金條、金首飾。購買的黃金克數會隨金價的波動而變動。
黃金基金
黃金基金是黃金投資的衍生工具,是黃金投資共同基金的簡稱。黃金投資共同基金是由基金發起人組織成立,由投資人出資認購,基金管理公司負責具體的投資操作,專門以黃金或黃金類衍生交易品種作為投資目標的一種共同基金。黃金基金的投資風險較小、收益比較穩定,與投資者熟知的證券投資基金有相同特點。黃金基金分為開放式基金或封閉式基金。
★黃金ETF(黃金基金的一種)
黃金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7月29日正式登陸上交所。上市首日,兩只ETF均折價交易,7月29日晚上交所公佈的當日ETF份額數據顯示,黃金ETF7月29日最多單日被凈贖回30%以上。此次推出的黃金ETF實現了“T+0”交易。根據上交所發布的“黃金ETF業務指引”,當日買入的黃金ETF份額,當日即可賣出,單筆資金可以單日內多次循環,為尋求黃金價差的投資者提供了波段操作的便利工具。隨著黃金ETF的上市,二級市場波段操作、一二級市場盤中折溢價、期現套利、交易時差套利等旨在實現資本增值的套利策略都有了用武之地。
黃金T+D
黃金T+D,是指由上海黃金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標準化合約。這個標的物又叫基礎資產,是T+D合約所對應的現貨。其特點是:保證金方式進行買賣,交易者可以選擇當日交割,也可以無限期地延期交割。
黃金T+D風險相對小一些。另外,黃金T+D是做多做空雙向交易,它在下跌的時候同樣可以掙錢。再者,黃金T+D提供T+0操作,一天可以多次買賣,有一定的盈利後,即可出局。
黃金期貨
黃金期貨是一種槓桿化黃金投資產品。
黃金期貨的購買、銷售者,都在合同到期日前,出售和購回與先前合同相同數量的合約,無需真正交割實物黃金。每筆交易所得利潤或虧損,等於兩筆相反方向合約買賣差額。這種買賣方式,才是人們通常所稱的“炒金”。黃金期貨合約交易只需10%左右交易額的定金作為投資成本,具有較大的槓桿性,少量資金可以推動大額交易,但風險也較大。
黃金預付款
黃金預付款業務又稱黃金延期業務,是比較主流的國內黃金投資方式。比如北方金銀業推出的黃金預付款業務,採用25倍或者50倍的槓桿,只需要支付2%或者4%的預付款即可實現黃金標的合約的買賣,通過電子商務系統進行開倉平倉的交割,實現獲取差價的目的。
風險:所有和黃金有關的理財產品,風險都來自於金價波動。除了實物黃金變現難之外,其他的投資渠道雖然變現容易,但是保值性不如實物黃金,投資風險也都高於實物黃金,比如現貨黃金,目前在中國市場屬於灰色地帶,國內暫時無任何的相關監管機構和法規制度來規範這個市場,且現貨黃金投資的資金是需要打境外的,資金一旦出境,就不再受到中國法律的保護,風險陡然上升。
比如黃金期貨,投資者經常會說“想說愛你不容易”,主要是因為黃金期貨操作是以小博大,如果投資者不懂得保本,主觀判斷失誤的話,很容易被套住,而且黃金期貨會強行平倉,風險較高。
總之,我們必須看到,實物黃金之外的黃金理財渠道由於涉及面廣,交易方便,一旦黃金進入上行通道,收益也高。而“收益越高、風險越高”用於黃金理財同樣適用。
世界重要的黃金交易市場
黃金理財,除了渠道之外,交易市場也是投資者必須關註的焦點。如今在世界上,主要有以下幾大黃金交易市場比較活躍。倫敦黃金市場、蘇黎世黃金市場、美國黃金市場、中國香港黃金市場、東京黃金市場、新加坡黃金市場、悉尼墨爾本黃金市場。
其中,倫敦黃金交易市場是最古老的黃金交易市場,已有近300年的歷史。 1968年以前,其在南非黃金的收購上及黃金儲備上都居於壟斷地位。但在1968年,倫敦金市臨時停市,給了蘇黎世市場一個機會,由此倫敦金市結束了它的壟斷時代。不過直到現在為止,倫敦黃金市場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黃金交易市場。
除了倫敦黃金交易市場,美國紐約黃金市場是如今世界最大的黃金期貨交易市場。自1974年12月31日黃金非貨幣化以後,該市就在世界黃金交易中佔據了重要地位。在美國購買實金往往由小黃金交易商提供服務,因此通過電話進行期貨交易就成了交易主體。
瑞士蘇黎世黃金市場由於得到銀行業雄厚實力的支持,20世紀30年代就已成為世界黃金交易中心之一。自60年代起,蘇黎世成為世界第二大黃金交易市場。如今,通過瑞士三大銀行的共同努力,蘇黎世一直保持著世界黃金交易的中心地位。
在亞洲,最活躍的黃金交易市場是中國香港黃金市場,它吸收了亞洲大部分的投資者。隨著中國經濟的逐漸受矚目,香港的黃金市場地位也在逐步攀升。
那麽,這些黃金市場的交易時間是怎樣的呢?
全球各大金市的交易時間,以倫敦時間為準,形成倫敦、紐約(芝加哥)連續不停的黃金交易:倫敦每天上午10:30的早盤定價揭開北美金市的序幕。紐約、芝加哥等先後開叫,當倫敦下午定價後,紐約等仍在交易,此後香港也加入進來,香港市場的出現,彌補了倫敦與紐約的時間差,形成了全球不間斷的時間鏈條。倫敦的尾市會影響美國的早市價格,美國的尾市會影響香港的開盤價,而香港的尾市價和美國的收盤價又會影響倫敦的開市價,如此循環。
黃金市場是一個全球性的市場,可以24小時在世界各地不停交易。黃金很容易變現,可以迅速兌換成任何一種貨幣,形成了黃金、本地貨幣、外幣三者之間的便捷互換關系,這是黃金在當代仍然具備貨幣與金融功能的一個突出表現。
黃金大鱷眼中的黃金
正因為黃金理財越來越具有優越性,因此,黃金理財很早就引起了很多金融大鱷的重視。在他們眼裏,黃金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物質呢?尤其是在當下。
2012年5月,國際上的黃金大鱷是這樣描述黃金的。
伯克希爾(Berkshire)副總裁芒格(CharlieMunger)稱:“如果你身處於1939年維也納的猶太人家庭,那麽黃金是很好的衣著點綴品,但文明人不會買入黃金。”
美國著名對衝基金公司綠光資本(GreenlightCapital)掌門人DavidEinhorn表示,他將長期持有黃金的多頭頭寸,並把它隱喻為早餐組合中的“甜甜圈”。 Einhorn說:“我希望採納降低尾部風險的明智政策,因此我可能拋售黃金,投資黃金的好處在於不必舉行季度電話會議。”
全球宏觀對衝基金公司海曼資本(HaymanCapital)管理合夥人Kyle Bass表示,購買黃金只是為了對衝愚蠢的政治循環,這是相當簡單的道理。
時間進入2013年4月,我們看到國際金價連續兩個交易日大跌,令美國幾家大型對衝基金“很受傷”。其中,著名投資人約翰·保爾森和DavidEinhorn合計損失超過6.4億美元。由此可見,大鱷眼中的黃金,真的給大鱷們也上了生動的一課。
gold.hexun.com.tw/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