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日星期四

貨幣癮君子注定沒善終

財經撰稿人達斯(Satyajit Das)在MarketWatch撰文指出,由於各國央行大量發行貨幣,金融市場已經被嚴重扭曲,而投資者因為空前的流動性而瘋狂擁抱各種高風險資產,最終的結果只能是悲劇收場。

  以下即達斯的評論文章全文:

各國央行堅持說,現在並不存在信貸泡沫。可是,無論他們的表態看上去多真誠,他們說得越多,著力掩蓋真實的馬腳就越清晰。

在全球經濟走出大衰退的複蘇進程當中,諸家央行都貫徹了超低利率和量化寬鬆的政策,希望以此來刺激增長。極低的利率,極充分的流動性,這些都推高了資產的價格,慫恿著投資者轉向風險更高的投資選擇。

央行銀行家們辯解說,他們的政策會鼓勵消費,讓經濟變得活躍起來。可是在現實當中,經濟真正享受到的好處卻是非常有限的。

美國家庭財富增加的部分(感謝房屋和股票價格的上漲,2009年初以來增長了超過25萬億美元)只有1%到2%轉化為了額外的消費。可是,從1952年到2009年,這一比例卻為3%到4%。一種合理的解釋是,這種財富的增加主要是發生在那些已經比較富有的人身上,而後者增加開支的可能性原本就有限。

其實,不單單是美國,在歐元區和英國,更高資產價格轉化為消費支出的比例都一直較低。

相反,貨幣興奮劑的作用已經導致了廣泛的連垃圾都當作寶貝去搶購的風潮,進而威脅到了金融穩定。

投資者拼命尋找資本增值的機會,因此那些尚未得到真正證明的科技和生物科技股票也受到了他們的追捧。與此同時,科技行業的巨頭們則將自己價格不菲的股票當作了貨幣來使用,收購初創公司,而這顯然又進一步推高了市場的估值。比如Facebook(FB)收購信息服務公司WhatsApp的交易,就是個很明顯的例子。

許多企業都在利用低利率舉債,來為回購自己的股票籌措資金。在美國,2013年批准的股票回購交易總規模達到了7550億美元,為史上第二高,這無疑為股價提供了強大的支撐。

此外,房地產價格也在上漲,這當然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歸功於融資成本的低廉,以及其他資產缺乏收益的現實。比如,在美國和英國,一些地方的房價都達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所僅見的水平。

  希臘式變局

一方面由於央行的買進行動,一方面也由於安全資產人為性的短缺,主權債券利率正處於歷史性的低點。這方面最令人吃驚的,是焦頭爛額的歐元區外圍國家如希臘、愛爾蘭、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國家政府債券利率的大幅下跌。

比如說,本月早些時候,希臘發售了五年期債券,收益率4.95%,低於市場的預期。這樣的情況顯然很難讓人相信,短短兩年前,希臘還曾經出現過違約的情形。換言之,希臘的債券價格水平高到不合理,難以持續,甚至在考慮到他們尚未償付的債務或者是該國銀行業資本補充的可能性之前,也是極端不合理的。在希臘,進一步的債務重組,可能性並未排除。

此外,所謂希臘的經濟復甦,背後的證據其實是很值得質疑的。目前,該國的經濟收縮了大約25%,失業率也有大約25%。單單新債務本身就將使得希臘的信用處境大大惡化,導致利率上漲。

可是,投資者是將賭注押在了希臘也“大而不倒”上面,堅信德國和法國將繼續全力支持希臘,支持歐元。

  高風險生意

對於類似風險較高的債券的需求持續增長。 2013年,美國非投資等級企業債券發行數額達到了3780億美元,較之2007年的1540億美元增長驚人。其中,增幅最明顯的正是投資色彩濃厚的B級和CCC級債券。槓桿貸款達到了4550億美元,較之2007年的3890億美元也有明顯增長。

即便臭名昭著的債務擔保證券,其交易規模也接近了2007年的水平,次級汽車貸款也堂而皇之地與次級抵押貸款並肩而立了。

目前,大約40%到50%的政府債券收益率都不足1%,債券投資者不得不拼命地去尋找更高的收益率,甚至跨越新興市場,進軍邊疆市場,進軍平時可能都不會聽說過的非洲和亞洲國家。據說,理由是,那些名頭更響亮的新興市場國家都面臨著嚴峻挑戰,而這些國家的成長前景要好過前者。比如說,盧旺達這樣一個主要還是因為可怕的種族滅絕內戰而被多數人記住的國家,去年發行了票息6.875%的十年期國債,投資者趨之若鶩。

投資者對這些證券產品是如此熱情,以至於他們出現了選擇性失明,無視許多發行者對外國援助的依賴,對波動劇烈的商品出口收入的依賴,各種政治動盪和政府管理問題等等。

市場之所以敢於如此狂熱,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大家相信,各國政府別無選擇,只有繼續維持高度合作的流動性條件,以應對低增長和通貨緊縮的風險。本質上說來,這其實就是說,市場深信,各國央行在當前這種脆弱的條件之下,是不敢冒資產價格大幅度下跌的風險的。同時,市場也深信,債務違約的事情很難發生,因為現存的流動性將不會被抽走,哪怕狀況再查的舉債者,也有餘裕進行再融資,或者是在必要時增加借貸。

投資者的信念堅定,認為哪怕是最壞的一幕發生,他們也有能力預見到市場的變化。無論是購買時髦的科技和生物科技類股,購買希臘債券,購買CCC等級的企業債券,買家都相信,自己是隨時可以脫身的。

可是,事實是,由於破產、行業集成和交易行為的不活躍,這些證券相應的交易商和做市商已經大大減少。更高的資本和流動性門檻,以及沃克爾規則等監管也意味著,交易商持有待售證​​券庫存的能力也被大大削弱了。

根據粗略估計,依照各個資產門類不同,庫存水平下降了50%到100%不等。

新興市場債券吸引了不斷增加的投資者,而其交易商庫存已經降低了最高80%之多。 2007年,美國共同基金外流資金50%投入信貸產品,就意味著交易商必須增加100%的額外庫存。

可是,現在只要5%的外流資金,就能夠達到一樣的效果。這也就意味著,投資者想要全身而退,同時不引發相應投資價格的大幅度下跌和劇烈波動,幾乎是不可能的,而這就使得風險大大增加了。

經濟學家斯坦(Herbert Stein)曾經說過,如果有什麼是無法持續下去的,那麼它就必然會停止下來,而且,停止的那一刻往往都是突然的和出乎預料的。 (子衿)

沒有留言: